第439章 半月谈的威力
李超骑马回到赵国公府,还离着很远,就看到了李秀宁的那辆马车。他不由的皱了下眉头,平阳公主怎么又来了。
他倒是不讨厌公主,他们之间也确实很清白,两人很聊的来。
可现在李世民几次三番的警告李超,这也确实是个问题。毕竟流言蜚语这个东西一传起来,就没完没了,尤其还是桃色绯闻,更是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家里几个女人,现在也很讨厌平阳了。
李秀宁估计是难得找到一个能聊的来的人,又或者因夫妻不和,有些寂寞,把他李超当成了什么蓝颜知己,没事来倾诉下心事,顺便学学兵法,再送送孩子来上课什么的。跑着跑着,已经习惯成自然,没事就往这里跑了。
哎,姐姐呀,这个样子,别人不八卦不传绯闻都难啊。
头疼的进门,下人过来接过马,李超穿过前院,看到崔莺莺正陪着李秀宁呢。李秀宁见李超回来,笑着跟他打招呼,李超挤出笑容。
“三郎你回来了,公主找你有事呢。”
崔莺莺起身,走到李超面前道,“我还有点事,你在这里陪公主。”说完,跟李秀宁告辞,经过李超身边时,非常隐秘的瞪了他一眼。
李秀宁没有发现这一幕,她手里举着一本书,很兴奋的对李超道,“三郎,最新一期的半月谈出来了,上面有人物第一期,是我的那篇访谈,后面还有一篇副刊,也是写我的。写的真的很好,甚至有点太好了,我没有你写的那么好。”
半月谈人物版块终于开始,第一期正是平阳公主李秀宁,标题就是不爱红妆爱武装,——巾帼英豪三娘子。正刊上篇幅不长,压缩成三千字。但随正刊发行的副刊,却是一本李秀宁传记,足有数万字。
这样的篇幅用来写一个人,那是相当新奇的体裁,甚至是前无古人的。以往只有皇帝的本纪,才可能会有那么长的篇幅,一般国史上文臣武将们的传,大都是几千字的。
尤其李超用的不是干巴巴的史书传记写法,不是记事,而是写故事。根据李秀宁的经历,有详有略,通过几件事情,重点的刻画描写,突出了这位女中豪杰的英武了得,将她描述成了一位非凡了得的巾帼英雄。
是英雄,而不是公主。
反正,连李秀宁自己看了后,都觉得有些脸红,甚至感觉爱上了这个人。
对于始作俑者李超来说,这真的不算什么。以往纸珍贵,印刷术也没有,文化的传播那得靠手抄,因此很少出现那种长篇大论。
再加上朝廷禁止私人修史立传,于是乎,李超的这个访谈一出,很惊人啊。
造纸术在南北朝时代高速发展,到了现在,也同样规模越来越大,加上制墨术、印刷术等多方面的发展,才有了李超的报纸,然后李超引入了广告,让报告的刊印成本大大降低。
尤其是印刷坊有了自己的造纸和制墨作坊后,李超拿出了不少技术来,让专业的工匠们却理解,却复制,然后现在灞上印刷坊有了更先进的皮纸和竹纸。尤其是新产的竹纸,用来印刷相当理想,配上研制的新印刷墨,让印刷效率大大提升。
兼之采用了活字印刷术来印刷报纸,这让半月谈这份跨时代的产物,提前来到了大代。
没有了技术的限制,也没有了其它诸多的限制,在半月谈上加一个人物版,加人物访谈,甚至增加人物传记式的详细详谈录,其实都没有问题。
但当这东西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还是相当震惊大家的。
通过报纸,通过文字,长安城的无数人第一次如此直观的了解到长平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她的过往,了解她的经历,甚至还终于目睹了她的真容。
李超让画师给平阳公主副了一副画像,然后雕刻成版,印刷成插图。
虽然李超对这种插图版画不太满意,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许多人都是头一次了解到平阳公主的同时,也知道了这个公主的样貌。
其实这种插图,大概只有六七份像吧。
“三郎,谢谢你!”李秀宁脸上红红的。
李超坐到对面,“我只是把一个真实的你呈现给天下人而已。”
“可你把我写的太好了,太厉害了。”
“不,那就是你自己,没有夸张没有吹嘘,那就是你,平阳公主李秀宁。”
李超上次问过平阳,她的名字果然就是秀宁。在征得她同意后,李超在访谈中,把她的名字也写了出来,世人第一次知道了平阳公主原来叫李秀宁。把名字写出来,其实就是想把公主如一般的男子一样,和其它的将领们一样,让她更特别一些。
她是大唐的巾帼英雄,三娘子李秀宁,大唐的平阳公主。
“公主,你现在已经成了长安城许多人心中的偶像了,甚至用不了多久,你会成为天下许多人心中的偶像、英雄!”
“怎么可能。”
“当然可能,而且是事实。这一期的半月谈我们卖了三千本,上面有你的访谈,另外副刊我们发行了三千本。而书坊那边传来的消息,这一期的半月谈卖的极火,已经卖完了。三千本副刊,也都卖完了,甚至在我们的几家书店,还有好多人前来求购。你知道吗,光是国子监,就找我们预购一千多本。”
这一期的半月谈有许多劲爆的内容,比如玄武门之变的解释,比如新太子颁发的许多条太子令,比如平阳公主的访谈。
总之,这一期极具收藏价值。
加之李超引入广告后,大大降低了半月谈的销售价格,这让许多人都能买的起。
李秀宁其实就买了一百本,珍藏了起来。
李超的计划是半月谈将来要半成十天一期,甚至是五天一期,引进更多的广告,把内容办的更充实,成为新闻界的领头羊,执业界牛耳。
到时把价格也降到更低,让更多的人买的起。甚至还想搭上朝廷的车,免费帮朝廷在上面刊登朝廷的时政消息,将邸报的这个功能也兼具,到时通过朝廷的驿站系统,把报纸发行到全国各地,成为官方报纸。
到时销是越高,广告费自然就能收的更多,这报纸成本就越低。更何况,现在采用了活字印刷术,加上新的造纸术和制墨术,都让这份报纸的成本越来越低了。
李秀宁兴奋的聊了好一会才领了两儿子回家,李超在家吃了饭,出城去了造纸坊。
造纸坊在万年县,离京不远。
大唐半月谈的报社就设在这里,有编辑处、印刷厂、销售处等。
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你是来登广告的吗,请到这边领号排队。”一个少年看着一身便服的李超带着几个人过来,笑着迎上前来,热心的指路。
李超看了看自己的装扮,便服,但衣料也都是丝绸,而且他虽年轻,这气势也不凡。
柯十三想去喝斥,李超一挥手制止了他。
“嗯,多谢指点啊。”说着,李超掏出钱袋,拿了几枚铜钱给他。
按少年所指方向,印刷社院里一角廓下,摆了一张桌子,那里坐在一个文人,前面还有一群人在排队,那些人大多都穿着丝绸,很有钱的样子。
李超带着人走了过去,自动在队尾排了起来。
“这位兄台好,鄙人五福绸缎庄的管事,鄙姓柳,柳永,不知道这位兄台是做哪行生意的?”
刚站好,前面那个中年人就转过头来,主动的打招呼。
李超笑了笑,“某姓李,做羊毛生意的,柳兄可以称为我李青。”
“羊毛生意啊,这生意不错啊,自从洮州那边传回来的那个什么毛纺技术和手工织毛衣技术后,咱们这关东开了不少的毛纺工坊,许多百姓也都买毛线回家自己织毛衣,这羊毛需求量大增啊,有羊毛根本不愁销路的,都是抢啊。你做羊毛生意,还来这里打什么广告啊?”柳永问。
“我主要是收购羊毛,正如柳兄所说的,羊毛现在稀缺啊,到处缺货,所以我也来这里打广告,看能不能找到货源。”
柳言很善谈,也很热心。
“那你可来对了地方啊,我跟你说啊,这大唐半月谈的广告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啊。花点钱,打个广告,整个长安都知道了,不出半月,整个京畿都能知道。这可比请人吆喝效果好啊,你想想,你请人吆喝,要让全长安的人都知道,得请多少人啊?要让全京畿二十多个县的人都知道,这得多少人啊?”
“而且,这广告打到报上,那就一直都在了。一传十,十传百,了不得。上个月东市的万福皮货行新开张,在上期的半月谈上打了一条广告,就几十个字,夹缝里的一行字,开业大酬宾,八折优惠,你猜结果怎么着,当天就来了几千号顾客,把他准备的存货全给买光了。我的个天啊,全买光了啊,本来是准备着能卖两月的货啊。”
“真有这么好的效果?”李超故作惊讶状问。
“那不可是咋地,效果太好了。”
“这么好的效果,这广告费也不便宜吧?”
“那倒也是,不过一分钱一份货嘛,算一算,还是很划算的。你看,现在好多商人都赶来打广告,排队都排不过来,还得先到这里花钱排队买号,然后才能按号到里面的广告处去跟他们谈广告。听说广告费涨了不少,但依然有好多人争着来打广告。”
听到这丝绸商人这么说,李超心里很高兴,看来这头道买卖果然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