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销量破万
假扮羊毛商走了一通流程后,李超对报社的运转情况越发的满意了。他当初跟主持报纸的那几位社长、编辑、管事们上过的课,效果非常好,他们理解的很好,甚至超出了李超的预料。
古代人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李超把流程模式一说,他们很快就给吃透了。
“现在一期的广告费是多少?”
社长公房里面,李超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问社中来开会的这些副社长、编辑、管事等骨干。大唐半月谈,虽然现在李超基本上是放羊状态,撒手不管,但他依然还是唯一的社长兼总编。
只是太久没来了,以致于有些新招来的伙计都不认识这位社长了。
“上期我们的广告卖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期,卖了整整三百贯钱。”副社长很自豪的道。这是位头发半白的文人,曾经也当过刀笔吏,文字功底不错,也有些才情,可惜怀才不遇,蹉跎半生,始终只是个小吏。
李超后来特别聘请他出做副社长,主持半月谈的日常。
半月谈本是印刷坊的一部份,但李超早把他独-立出来,现在是自负盈亏,且完整属于李超的一家报社。
三百贯,对于那位副社长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值得自豪了。毕竟,三百贯就是三十万钱啊,又没卖书又没卖什么商品,就是在他们的报告的各个夹缝等地方,加点广告,然后一期就卖了三十万钱。
三十万钱堆一起,都是近两千斤的铜啊。
不过李超却没有多满意。
才三百贯钱而已,都还不够报纸的发行成本。李超的计划里,广告费不但要比报纸的印刷发行成本高,而且还得高出许多,有很多的余额。
上期发行了三千份报纸,还有三千份副刊,编辑印刷出版等成本,并不少。就算用上了活字印刷,用上了新技术生产的便宜纸墨,但算下来依然要两百文一本的成本,这个价格可不算便宜。
发行的时候,最后是卖每本五十文,等于卖一本亏一百五十文,正刊加副刊六千本,等于就亏九十万。这个钱,要用广告收益来填,只卖了三十万广告费,等于史上卖的最火的一期,还出了副刊,结果一文钱没赚,还亏了六百贯。
这当然是不行的。
李超还打算把半月谈降到二十文,甚至十文钱一本呢。收费越贵,买的人就越少,这半月谈的影响力就越小。
对于一心想做大这份报纸,做出一个平台的李超来说,他是不愿意一直是销量一两千份的,他希望有朝一日,这报纸能销个一万份。
一份报纸收费五十文,肯定是不可能卖到一万份的。
如果将来五文钱一份,卖一万份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这广告费用。
“增加广告位置,另外还可以弄一些散页广告,夹在书里。”
这种散页广告,就等于是整版广告了,单独开一个版,精心排版,甚至可以弄上插图,到时可以直接装订在半月谈里,也可以直接散着夹在里面,反正就是突出广告效果。这样弄散页,甚至可以连续卖上几期都不用改版,省钱省事还效果好。
“下期,我们的广告费用得提价,广告位置得增加,甚至制作专门的整页广告。我的要求是,我们下期广告出租费用是八百贯,而我们的半月谈的销售价是每本三十文。我希望,我们下期能够把销量稳定在三千份上。”
副社长听到这个要求,欲言又止。
一位管事忍不住道,“国公,我们目前印刷两千份以上,才能保持每本成本在二百文钱,如果印三千份,成本也下降不了多少。印刷三千份半月谈,成本至少是近六百贯。如果每本只卖三十文,那亏损太大了。”
李超道,“所以我要求广告费至少卖到八百贯。另外,印刷成本也还是能够压缩的,我们采用活字印刷,采用自己造纸坊的纸,采用自己的墨,我们自己培养学徒,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我算过,我们每本半月谈,能把成本压缩到一百文钱。这样印刷发行三千份,也不过是三百贯。”
“如果我们把广告卖到八百贯,就还能有五百贯的赢利。”
“赵国公,一期卖八百贯广告,一月一千六百贯,一年卖一万五千多贯广告,这根本不可能,我们上期卖的最好,还是因为发行了三千份的副刊,等于是卖了六千份的广告,才赚到三百贯的。八百贯,太多了,根本不可能。”
“你不去做,怎么知道不可能呢?放在一年前,你知道有报纸这种东西吗?你知道报纸还能卖钱吗?”
“现在我们半月谈是独一家报纸,名头也已经打出来了,大家都知道这份报纸,影响力很高。广告的效应也很好,商人们都愿意来打广告。但我发现,对于如何卖广告,你们都还不懂,只是被动的坐在这里等商人们上门,接的广告业务也很杂很乱。”
李超教训他们来毫不客气,广告卖的好,那是双赢。商人得到了推广,而报纸得到了资金。可现在报社,对于广告营销明显不懂。
想想后世的央视标王,几秒钟就能弄几个亿出来。
“我们的半月谈,不是什么广告都接的,不是什么广告都打的。我们打广告,得有选择性,甚至具有唯一性。打个比方,同类的广告只接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每个广告位,我们可以让商人们竞价争夺,价高者夺。”
什么东西都得有竞争。
“我们还得打一些优质广告,为一些影响力较大,实力较雄厚的商家打广告。”
一群人听的目瞪口呆,给商人打个广告还有这么多的名堂。
“但是你们也得谨记一条,千万不能打虚假广告,广告语用词得谨慎,不能胡乱吹嘘,更不能颠倒黑白,以假乱真。我们卖的不是广告,而是我们的影响力。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信用给毁了,一定得保持我们的信用,保持我们的影响力。不是谁给钱,我们就给谁打广告,也不是谁给的钱多,我们就给谁打广告,一定得有一套标准。我们打的广告,得是真实的,明白吗?”
“记住要主动出击,不要瞧不起商人,也不要把给商人打广告看成是一种施舍,不,是合作。我们和商人,是合作关系,互利共赢。等哪一天,我们有了足够的广告收入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报纸卖的更便宜,甚至只卖一文钱一份。”
一文钱一份百多页的半月谈,这让那些报社的管理者们都震的不轻。
“记住一条,卖报纸的钱,远远不如卖广告的钱多。”
这种模式,在后世那是太普遍了,好比看电视、听广播那都不要钱,他们自有广告商代替那些观众听从付费。
“记住我们的目标,销量破万,售价一文,这,就是我们的办报宗旨。我们推出最好的内容,让大家喜欢我们的内容,相信我们的内容,然后利用我们的影响力,收广告费,向我们的读者推销广告。”
李超不知道他的这一课,有多少人听明白了,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听明白了多少。但没关系,他相信这些人都很聪明,会慢慢的明白这个模式。
有了大唐半月谈,以后肯定也会慢慢的有其它的报纸、期刊,但李超不怕模仿不怕山寨,只要他们拥有更先进的理念和模式。
那么半月谈就能永远被模仿,而从来都不会被超越。
没有优质的内容,哪来的读者,没有销量,哪来的广告投放量,没有广告,哪来的广告费。没有广告费,又哪里可能让报纸卖的那么便宜呢?
别人若是搞不明白李超的这套模式,简单的模仿,那会让他们亏的裤子都没有。
毕竟随便印一期,都得几百贯钱。而李超这里一份卖个二三十文,甚至三五文,别人却只能卖二三百文,肯定没有人愿意买他们的。
半月谈一期销量五六千甚至上万,其它的人一期销量几百份,商人也肯定会把广告投到李超这里来。
一环套一环,想模仿,难。
开完会,李超便让他们去主动的拉广告去了。要想把广告费从一二百贯,升到七八百贯,这可不容易。
但李超给了他们任务,也划出了奖赏惩罚的标准,拼业务的时候到了。
“管事的在哪里?”
一群人走进报社院里,前面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大声喝道。
一名管事上前迎接。
“这位,请问有何事?”
“我是淮安王府的管事,我们郡王也要写篇访谈,就是跟平阳公主那样的。”
李超在后面听了不由的一笑。
想不到淮安王李神通还挺时尚的,这李秀宁的访谈刚出,李神通就也想要上头条,过把名人瘾了。
“抱歉,我们写不了。”
“怎么写不了?”那管事喝问,“我知道了,你们是要收钱才写是吧,没问题,我们郡王说了,写好了,给你们一百贯钱!”
“真抱歉,写不了。”
“大胆,你们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李超这时笑着上前,“可以写,不过价格不便宜,我们可以给淮安王写一篇几万字的长篇,如平阳公主的那篇长篇一样,但那篇短篇写不了。写个长篇,一百贯钱。但若要印刷出来,则千本起,一千本收费三百贯,若需要印更多,则要按此价加钱。”
李超也是陡然想到这可以成为一个赚钱的项目,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名。修家谱、写墓志铭,往往还要请有名的人写,润笔费用可是不便宜。
现在李秀宁的访谈一出,不由的让这些人看到了一个更容易显耀名声的办法。也请报社写篇访谈,到时岂不扬名天下。
不过李超不会随便给他们上半月谈人物版块,但可以给他们写篇长篇传记,单独以副刊的名义出版,反正也不会影响到半月谈。甚至李超直接就让他们自己把印副刊的钱出了,然后到时随正刊免费赠送。反正这些人也不图钱,就是图个名。
写一篇一百贯,印一千本三百贯,只要有钱,李超不介意让报社给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服务一下,反正又不用跟钱过意不去。
写几万字的个人传记,或者说是个人吹牛史,反正又不犯法,甚至随便一个读了十来年的书的人都是能胜任的,轻松就能赚几百贯,这钱比给老年人卖保健品还赚钱啊。
第一期的人物专栏一炮打响,李秀宁成了巾帼英雄,尤其是成了国子监学生和长安东西两市无数游侠儿们的心中偶尔,不少本来不识字的长安游侠,都要买一本带在身上。
李超则开始在准备写第二期了。
李秀宁这期开了个好头,第二期写谁?
李世民?不太合适,他是太子啊,他的身份应当出现在官修史书上,将来出现在起居注上,将来要写成太宗本纪的,出现在一份小报上,算怎么回事。
还是继续自己的想法,准备写成隋唐英雄列传吧。
李秀宁这位女英雄出场后,应当轮到咱们的山东英雄秦叔宝了。
既得尊重事实,不能太多加工创造,又得突显出秦叔宝的盖世豪杰的形像,有点难度啊。不能写秦琼当过捕块,也不能写他爹是北齐大将。秦琼也没有一个北平王的姑父,当然也就没有潇洒无比的银枪罗成这个表弟,傻子罗士信跟班也没了。
得尊重历史事实啊。
秦琼是个山东小官员之子,后来以官员品子身份,做了隋朝大将来护儿的帐内,成为了亲兵。
嗯,得把老铁枪加上,重点描写这段。
来护儿、张须陀、罗士信.....裴仁基、李密、程咬金、王世充、单雄信,再到投唐,成为李世民麾下,这里重点描写,李世民必须正面。
征讨刘武周,跟尉迟恭交战,这里重点描写,双雄会,一定得打的激烈,三鞭换两锏,这个得有,秦琼必须得有一对瓦面金装锏,尉迟恭也必须得有一支十三节钢鞭.....
想着想着,李超感觉创作的灵感如尿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