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此乃郑家大女也

  诗这东西,确是用来言志的。
  文这东西,也是用来宣传的。
  诗文这东西,世间没有人是写给自己看的。
  所以,你魏公公吟诗抒志,抒的什么玩意呢。
  百万雄师过大江?
  这句,成祖爷能用,你一太监也能用?
  得亏人小舅爷就听了最后两句,可那两句从你一太监嘴里冒出来,也违和啊。
  天若有情天亦老,怎么听着,都跟你一太监不沾边。
  六根清净之人,何来情的。
  魏广微和宋青阳二人饶有兴趣看着魏公公,都想知道你魏公公言的什么志。
  刚才这句七言诗,不但气魄极大,更满满深意啊。
  “怎么?”
  郑国泰擦完脸,发现魏公公干愣着,不由困惑。
  魏公公挤出些笑容,心里后悔啊,这世间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拿来主义的。这不,又给自己找事了。
  言志?
  告诉你们,咱家要造反不成?
  笑话,咱家是那种破坏社会稳定的人么。
  咱家真是没什么想法,真的只是单纯听了钟山那地,兴致来了,有感而发啊。
  毕竟,放眼古今,也就伟人这首诗把钟山的名头给打响了。
  除了知道这首外,魏公公实在是找不着别的了。
  他啊,才疏学浅。
  必须有个好的解释才行,否则,圆不上。
  诗这玩意,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作的。
  “叫小舅爷笑话了,咱家粗通文墨,这诗闲来乱作,哪有什么志向。”稍顿,魏公公眼珠一转,又说道,“真要说志向,也不瞒小舅爷,咱家倒是真有些。”
  “噢?”
  郑国泰哈哈一笑,这小子一本正经,满嘴“咱家”的样子看着真是可乐。
  不过也是可惜了,真不知自家那皇帝姐夫是怎么想的。
  知道这件事时,小舅爷也是发懵的。
  “坐,都坐。”
  郑国泰示意三人落座,待人坐下后,问魏公公:“不知案首有何志向?”
  “咱家的志向就是替皇爷、替贵妃娘娘,扫平这天下不平事。”魏公公脸不红心不跳。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上天给他老人家的神圣使命。
  郑国泰听了大奇:“天下何等不平事?”
  魏公公眉头一挑:“便是那净欺负皇爷和娘娘的东林党咧。”表情很是痛恨。
  调研表明,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东林党还真是大明朝的主要矛盾方。
  这个矛盾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
  辽东问题亦是这矛盾的延伸。
  “喔?”
  郑国泰很是惊讶,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和和东林党杠上了。
  魏广微和宋青阳没有吃惊,因为刚才魏公公那通话一说,傻子才不知道这家伙对东林有恨意呢。
  就是不知东林哪位和这小太监起了纷争。
  “咱家最是看不得那帮伪君子,所以这次咱家南下出海,要有机会,定替皇爷收拾他们一二。”魏公公年轻的脸庞上浮现的是无比坚毅的表情。
  他这话不是胡说的,南方可是东林老巢所在,而闽浙海商又各有党派代言,所以他老人家南下后除了要抢钱抢粮,还要和南方士绅战斗。
  不解决后者,强盗都干不利索。
  但实事求是的说,和海事牵涉各方相比,东林倒不是主要敌人,反而是五党之首的浙党于海事有大牵扯。
  这就是矛盾的另一面。
  这也是为何魏公公突然低调,不和五党交往过深的原因。
  只是眼下把东林挂在前头,很有必要。
  任何时候,主要矛盾都是优先处理的。
  更何况,是当郑家人面说。
  郑国泰笑了起来:“江南之地尽是党人,公公怕是不能如愿。”
  宋青阳也道:“莫说是公公,就是小舅爷在江南也到处吃瘪呢。”
  魏广微没吭声,郑国泰在江南那段日子发生的事情,他可是一清二楚。
  然而别人看不起郑国泰,他却要巴结对方。
  无他,不甘而矣。
  党内于他漠视,自己再不争取,满腔抱负付之流水?
  这次偷偷北上,便是想一睹龙颜。
  “事在人为。”
  有困难要上,没困难也要上,老魏家和东林党的仇恨是铁板钉钉的,容不得魏公公有半点妥协。
  郑国泰笑了笑,不将魏公公这话当回事。
  江南之地,东林经营势力极大,可以说上至士绅官府,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皆颂东林党。就是乡野小儿也知东林大君。你魏案首区区一个内官监丞,又如何能对付得了他们。
  小舅爷说正事了。
  他忙活半年的事。
  魏公公拿起那书,随手一翻。
  他承认,郑国泰请人编的这书真是不错,
  开篇所言那段话更是了得。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固一切匹夫匹妇之天职,非独指有爵位者而言也。而家庭之教,母教最要,以人之性情,资于母者独多…”
  纵观全书,选取若干古今贤女实例,加以教导。每章最后都有假借贵妃娘娘口吻的评点。
  终合下来,这本书其实是就是上回闹出妖书大案的《闺范图说》的范本。
  只不过,这次直接是贵妃娘娘编著而已。
  在郑国泰期待的目光中,魏公公放下了书,道:“恕咱家直言,这书编是的好,不过,却脱离群众,不能实事求是。”
  “脱离群众?”
  郑国泰愣住。
  “群众即百姓也。”魏公公笑了笑,“搁咱家家乡说法,这本书不接地气啊。”
  郑国泰和魏广微双双失神。
  “咱家觉得,得说些接地气的事。诸如,贵妃娘娘小时候曾于道中拾捡一银锭,于原地苦等失主,不果,又至县衙将这银锭上交。”
  魏公公随口说说。
  “有一次,贵妃娘娘带着小舅爷外出,在车马行买车票时,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带小儿的妇人。那妇人在哭诉,贵妃娘娘奇怪,就问周围人,得知这妇人是去京师看望丈夫的,可一不小心把车票和钱弄丢了。母女俩十分可怜。于是贵妃娘娘就拿出自己的盘缠为这妇人买了去京师的车票。”
  “我怎么不记得?”郑国泰一呆。
  “小舅爷那时不还小么。”
  “是么?”
  “妇人被贵妃娘娘热心感动,上车之前眼含热泪问贵妃娘娘叫什么名字,住哪里。贵妃娘娘不肯说,有围欢群众认出,此乃郑家大女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