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前门开,后门张

  以后谁养谁,谁罩谁,不定的事呢。
  能确定的就是,良臣一定会回来找巴巴。
  打客印月那里出来后,良臣便准备去宣武门那边找宋献策。走到半道改变主意,决定先去鸿胪寺的驿馆那里看看。
  付钱之前,总得先验验货。
  到了驿馆那里,却发现没什么动静。
  良臣倒是淡定,举目四望,想看看有哪位老神仙在那掐指一算,又或有什么稀罕物面世,上书什么亡什么兴,然后引得一帮吃瓜群众在那惊叹连连,最终造就一桩千古之迷。
  结果,屁都没有。
  大街上扎团的人倒是多,可人家那是和商贩讨价还价。驿馆那边,更是平静如常,建州人如往常一样出出入入,丝毫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难道宋康年那混蛋真敢收钱不办事?
  良臣打了个突,直觉就算这会他赶到四海客栈,恐怕宋献策也早就跑的没影了。
  古人,不可信啊。
  高人,更不可信啊。
  他无比失望,为自己上当受骗愤怒时,不远处有个扛着草木棒子的小贩勒着嗓子大喊着走了过来。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串儿!”
  这小贩嗓门极大,虽然四九城的街道繁华依旧,但还是盖不住他那独有的大嗓门。
  想吓(he)死小爷噢!
  小爷是随身没带扩音器,不然怼死你。
  先来串糖葫芦压压惊…
  良臣摸出枚小平钱,朝那小贩招了招手:“卖糖葫芦的,给我来串!”
  “好勒!两文钱。”小贩笑容满面的扛着草木棒子走了过来。
  将钱递给小贩后,良辰顺手就从草木棒上拔了一根糖葫芦,张口就咬了起来,顿时一股酸甜之味涌上心头。
  果然还是大锅熬出来的香,后世的那些糖葫芦只有味,却没有那种沁入鼻息的感觉。
  “大哥,你这手艺绝了!这辈子我都没吃过这么好的糖葫芦。”糖葫芦,是良臣幼时的记忆,如今吃到正宗的,顿时赞不绝口。
  “那可不是?小哥打听打听,我宋家的糖葫芦哪个吃了不说好?…咱是祖传的手艺,那叫一个顶呱呱…”小贩顺杆上爬,得意的自夸起来,调门高高的,隔多远都能听着。
  良臣哈哈一乐,懒得听这小贩自吹自擂,嚼着糖葫芦漫无目的向远处走去。他是想自己到底是去四海客栈碰碰运气,还是直接去车马行跟车返乡。
  “买糖葫芦喽,买糖葫芦喽!”
  前方,一群七八岁大的孩童叽叽喳喳,又跑又跳的奔了过来。良臣险些撞到他们。
  这帮孩童许是家里大人给了钱,兴奋的围着那卖糖葫芦的小贩,嚷着要买。
  “好,别急别急,都有都有…”小贩见到这么多孩子要买,嘴都快笑歪了。
  这帮孩子买到糖葫芦后,蹦蹦跳跳的又回头。
  他们的童真模样让良臣会心一笑,小时候他也经常缠着妈妈要糖葫芦吃。
  孩童们奔远后,良臣已是拿定了主意,决定还是去四海客栈找一下宋献策,不管他在还是不在。
  去宣武门那里,得经过鸿胪寺的驿馆,良臣想叫车过去,但街上人太多,过去的马车上都人满了。不得已,他只好往前走一段。
  经过驿馆那时,却看到刚才买糖葫芦的那帮小孩子都聚在馆驿大门边上玩耍,一边做着良臣也不知道的游戏,一边唱着童谣:
  “前门开,后门张。前门引进虎,后门引进狼。左边一个卫,右边一个卫,不管虎与狼。鹿吞食东北,虎要吃大狼,狼要吃大虎,最后都成了李二郎。”
  那帮孩子似乎怕别人听不到般,将童谣唱得响亮非常。并且,他们始终就是在驿馆外面玩闹,不去其它地方。
  听到童谣的前两句时,良臣已是停下了脚步。
  几句听完,他笑了起来,因为他品出味来了,赶情这帮孩子就是宋献策的托。
  联想到历史上宋献策最擅长的就是弄童谣,也算是专业对口。
  先前,倒是冤枉了这家伙,人家还是办了事的。
  童谣中的“鹿吞食东北”,很明显是指辽东,而“左边一个卫,右边一个卫”则是在变相的指建州左右卫。
  “李二郎”就不用说了,这世上除了那个杀兄灭弟、逼父禅位的李世民,还能有谁当得“李二郎”一称?
  整段童谣放在一起,便是直指辽东。辽东现如今有哪家是兄弟关系紧张的,除了建州左右卫,没有其他家了。
  不论兄杀弟,还是弟杀兄,这童谣总能应上主。
  而对大明而言,不管是老大奴尔哈赤,还是老二舒尔哈齐,他们都是虎狼。
  童谣一起,驿馆里的建州人懂汉话的不少,自会有人揣摩其中意思。连带着朝廷官员们恐怕也会议论纷纷。
  舒尔哈齐能不能听到,又能否理会明白这童谣所指,避免被他哥奴尔哈赤害死,就看他本人造化了。
  良臣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他总不能直接刻个“女真兴,大明亡”的木牌塞鱼肚子吧。
  不过,手段还是有点糙。
  这帮孩子就围着驿馆打转,有心人稍一想,就知道是有人背后指使。
  如此一来,这童谣便会失去价值。
  弄不好,舒尔哈齐还以为是明朝一些对建州不满的官员暗中授意,目的是要他兄弟彻底反目呢。
  还好,唱了一会,那帮孩子中有个稍大些的便领着比他小的走了,倒是没走太远,在里许外继续玩闹。与此同时,远处还有一帮孩子也在传唱着同样的童谣。
  良臣一路走下去,前前后后见到了六拨传唱童谣的孩童。一些大人听了这童谣唱的稀奇,好奇的凝听记下,然后议论起来。
  看这情况,用不了一两日,全京师的人都得听过这童谣。
  还行。
  良臣点了点头,这年头也没什么有效快速宣传途径,口口相传是最好的宣传办法。
  古来今往,借助童谣造反或讽刺的事迹层出不穷。当然,这还是属于没有逼格的传播方法。
  造些妖书,弄些神迹出来,才算有档次。
  经过一条小胡同外时,良臣有点尿急,附近又没有公共茅房,于是他四下看了眼,便偷偷溜进胡同,想就地解决。
  胡同里是有住户的,十来家的样子,这会,倒是没有人出来,要不然良臣就得尴尬了。
  摸到处墙角,良臣就摸出鸟儿,“嗖嗖”的尿了起来,尿的正爽时,冷不丁耳畔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声音。
  “前门开,后门张…”
  “好,都对,拿去买糖葫芦吧。下一个!”
  声音怎么那么熟悉,良臣将鸟儿收起,踮起脚尖朝院子里望,可够不着。索性手脚并用,爬上墙头,朝里一看,就见宋献策躺在一张竹椅上,右手拿着扇子,左手拿着一摞铜子,正在挨个听帮孩子背童谣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