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自知那锦衣卫并无恶意,他无恶意,防不了其他人有想法。”
  罗炜彤坐到爹娘中间,端起专给她做那碗糖蒸酥酪小口挖着吃。乍听娘亲此言,她搁下勺子,擦擦唇角问道:
  “其他人?”
  徐氏似乎下了极大决心:“夫君,船队后日便到金陵,也是时候跟娇娇说下文襄伯府境况。”
  罗炜彤疑惑:“文襄伯府,就是兄长入京赶考时借住的曾祖父家?娘亲,既然是曾祖父,那便是我们全家的亲人,直接住下便是,为何要说是借住。”
  徐氏横了夫婿一眼,都是他把娇娇惯成这等少不更事的模样。惠州城中数他官职最高,往来哪家千金不捧着娇娇。可如今他这四品都指挥佥事,放金陵城中连个大点的浪花都翻不起来。
  罗四海无言,他自幼身份尴尬时日艰辛,承蒙徐氏不弃下嫁。对她及她所出儿女,感恩、弥补之心叠加,自然万般疼宠。尤其是娇娇,在娘胎中便遭大灾,他自是更多三分耐心。
  “素娘,娇娇这般聪慧,这些事晚些说也无碍。”
  罗炜彤越发好奇,到底是何事,能让倭寇兵临城下都岿然不动的爹娘面露愁容。
  “娘亲就告诉女儿嘛。”
  徐氏皱眉,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第3章 下马威
  罗炜彤一双本就大的眼睛瞪成铜铃,听完娘亲一早所言,她十余年长在惠州罗府,所见所闻后得出那些对家族与至亲的认知迅速坍塌。
  原来至亲间不只有相亲相爱、相互提携、休戚与共,更有尔虞我诈、疏远算计、踩低捧高。
  爹爹出身金陵文襄伯府,伯府内嫡庶各房,人员错综复杂,个号人物单名字便记得她头昏脑涨。爹爹所在乃是庶长房一支,大周极为重视嫡长,庶长房的存在,说来又是另一段渊源。
  文襄伯罗晋出生书香门第,虽然祖上出过举人,但几代下来早已家道中落。到他这代,前朝末代皇帝昏庸、天下民不聊生,以他落魄秀才之后,莫说要做锦衣玉食的大少爷,就连衣食也成困扰。
  幸得城中药房掌柜爱才,供其吃穿读书,且许以爱女为妻。二人成婚后,未过几年太-祖揭竿而起,祖父投其麾下,献檄文一篇,结尾处赋诗“粉身碎骨灵不怕,惟愿万民安太平”。文采算不得上佳,但恰巧太-祖单名一个“灵”字,因缘巧合下罗晋飞黄腾达,而后走上陈世美之路。待十年后天下太平,发妻携子千里迢迢赴京寻夫,稀里糊涂就成了妾室,其所出嫡子跟着也成了文襄伯府讳莫若深的庶长子。
  “就不曾有人为曾祖母主持公道?”
  罗氏无奈地看着满脸天真的女儿:“世间之事向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再者深宅大院内,大门一闭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莫说此等阴私。此去伯府,娇娇自当谨言慎行。尤其是麒麟玉之事,切莫走漏半点风声。”
  “女儿晓得。”
  见平素笑容明媚的女儿,如今小脸上满是惊恐,罗四海第一个别扭:“娇娇也莫怕他们,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如今爹爹官职比你大伯父还要高,咱们不怕他。”
  罗炜彤疑惑:“大伯父可是嫡长,入朝为官定得伯府鼎力相助,怎会比不上爹爹?”
  罗四海满脸不屑:“伯府不过是名头好听,太-祖唯才是用,酒囊饭袋可不入眼。先帝倒是有意提拔遗老,可他……切,那怂货不提也罢。今上不愧为太-祖亲子,为政手段与太-祖一脉相承。你大伯父靠荫封入朝,如今过去二十年,不过做到礼部仪制司员外郎。”
  “员外郎,那也是从五品的大官……”
  没等说完罗炜彤便反应过来,爹爹可是正四品都指挥佥事。五品到四品看似差距不大,却是大齐官场的分水岭,许多官员穷其一生也跨不过这个坎。
  徐氏耐心说着:“娇娇莫看陈氏姐妹家中爹爹在惠州城很有权势,金陵可是天子所居之地,莫说从五品,你爹爹的四品也算不得高官。”
  罗炜彤点头,陈氏姐妹一嫡一庶,乃她闺中密友。陈伯伯官居惠州知州,名副其实的一州父母官。这会娘亲提及,她却想起平日交往时忽略的多处细节。陈家姐妹二人随嫡母外出应酬,嫡姐举止落落大方,庶妹却常犯些小错,而后多是嫡姐三言两语帮其遮掩过去。几次三番过后,人人都觉得嫡姐大度懂事,庶妹不及嫡姐处多矣。
  她与姐妹俩相熟,偶尔也聚于一处吟诗作赋。较之嫡姐,庶妹更显才思敏捷。先前未曾察觉,如今听闻文襄伯府诸多事端,她方才察觉其中诸多玄机。陈家庶女只怕才是真正的聪慧之人。同等境况下,自己能否做到她那程度?
  当下她也不遮掩,将心下所思逐一说与爹娘。罗四海同徐氏听闻,相视一眼,发觉彼此眼中错愕:早知闺女通透,却从未想到她竟能见微知著。
  震惊后徐氏率先开口:“既然娇娇能想到这么多,爹娘也不用多做嘱咐。今日姑且记住一点,娇娇可不是那无甚依靠的庶女,你爹娘兄长俱在,莫说无差错,就算偶尔行事稍有差池,也不是常人可随意欺凌。”
  听完娘亲这番话,罗炜彤只觉头顶阴云陡然散去。文襄伯府是麻烦,可她有爹娘兄长撑腰,还怕被人生吃了不成。
  可此事若如真娘亲所说这般简单,那提起伯府时,她与爹爹又是为何满面阴云。
  将疑问和盘托出,罗四海正欲开口解释,徐氏却在饭桌下却踢他一脚,面上不动声色将糖蒸酥酪推到女儿面前:“快些趁热吃。”
  究竟是何事让爹娘讳莫如深,临近金陵的前一日,直至睡前罗炜彤都在思索这问题。
  第二日天蒙蒙亮,号角声传来,楼船即将靠岸。
  咏春递过温湿的布巾,伺候自家小姐擦脸漱口后,拿起榻边衣物,抖落开刚欲服侍小姐更衣,就见刘妈妈急匆匆推开舱门。
  “你这小蹄子,昨夜夫人如何交代的,一觉睡醒竟忘得一干二净。”
  咏春拍下后脑勺,神色间满是懊恼:“小姐,咏春倒是给忘了,昨夜夫人房里王妈妈送来身新衣裳,说是按着金陵官家小姐所穿样式临时赶制,嘱咐赶在下船前给小姐换上。”
  罗炜彤往窗外看去,江面雾茫茫一片,远处传来挑夫号子声。渡口船只甚多,船体没于雾中,只隐约看得清船头黄晕的油灯。
  “时辰还早,无碍。”
  金陵服饰与她平日所穿无太大差别,不过领口严实些、腰身纤细些、袖口宽阔些,穿上后整个人箍在衣裙内,走路步子稍大、坐姿稍不端方,就紧得全身难受。
  端坐在饭桌前,今日早膳略显简单,边吃着碧粳粥,余光边看着换上官服而明显拘谨许多的爹爹,罗炜彤笑道:
  “不愧是金陵,单这身衣裳也比惠州规矩大。”
  饭桌上唯一适应良好的徐氏点头:“文襄伯府可是顶有名的规矩人家,娇娇先从这顿饭开始习惯着。”
  徐氏刻意加重“规矩”二字,罗炜彤唇角翘起。真要是正儿八经的规矩人家,祖父怎会沦为庶长子。想必是拿规矩做面皮,私底做尽晻脏事的人家。
  食不言寝不语的一顿饭过去,对于等下入文襄伯府后如何拿捏分寸,罗炜彤已做到心中有数。她只需如早膳这般,举止间不出差错,其余一应事项自有爹娘可依。
  楼船靠岸停驻,自惠州带来的箱笼早已归置于甲板上。裹好披风,一家三口在丫鬟婆子簇拥下拾级而下,却迟迟不见文襄伯府来人。
  早先下船的罗顺一溜小跑到跟前,扎个千沮丧道:“老爷,小的一早上岸,找遍渡口未见文襄伯府来人。”
  “上岸继续候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