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荐才

  扬州,江都。
  李世民如今麾下的大军,都已经是尽数召回。如今集结在江都的兵力人数,多达近十万。虽说相比于大唐曾经动辄二三十万的兵力,十万兵力的人数很少,但在如今的李世民看来,能有十万之众的精锐,已经是当下的极限,而且也已经是李世民能做到的最大标准。
  皇宫内。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
  他如今的事情极多,不仅是治理各地,更有对军队的加强训练。甚至于,还要让各地的百姓归附,能继续忠于大唐。同时,还有对岭南的开发,以及要防备着杜启的进攻,所以李世民如今,事情极多,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当下困境的。
  在李世民批阅奏折时,魏叔玉迈步进入。魏叔玉如今在李世民身边的地位很高,甚至于进入宫中,根本无需内侍禀报,便可以直接进入。他进入见到了李世民,神情肃然,更有悲恸的样子,开口道:“陛下,蜀中方面,有最新的消息传回。”
  李世民见状,心头咯噔一下。
  情况不妙啊!
  尤其想到蜀中是李承乾在负责的,李世民更是担心,不仅因为李承乾是他的儿子,更因为李承乾是大唐的太子,意义非凡。
  李世民深吸口气,压下了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道:“是关于太子的消息?”
  魏叔玉点头道:“陛下圣明,的确是太子的消息。太子率领大军在蜀中和夏国开战,已经是冰白被擒,落入了夏国的手中。眼下,蜀中一线的防线已经是崩溃。夏国的军队,开始夺取蜀中各地。尤其是太子被拿下后,蜀中各地纷纷发表告示,愿意尊奉杜启,都是归顺夏国。我们的布置,已经是有一路出现了失败。”
  李世民心下叹息一声。
  他如今对这些消息,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免疫力,即便听到李承乾被擒那的消息,他都没有太多的惊讶,不似往常一样心神大恸。
  李世民说道:“叔玉啊,这一次李承乾落败,意味着大唐的处境,又艰难了一些。原本我们的打算,是希望多路开花,从各地挡住夏国的攻势,争取各路反攻夏国。眼下太子落败,而夏国方面,对于幽州、并州攻势也凶猛,我们要挡住,不容易啊!”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道:“如今最关键的,就在于和杜启的这一战。按照此前的预测,杜启秋收结束,应该快要南下了。这一战,杜启必然走水路南下江都。我们就在水上阻击杜启,让他在江南饮恨。”
  魏叔玉说道:“陛下,臣要禀报的第二则消息,就是关于杜启的。据我们不良人传回的消息,杜启一方,的确是已经乘船南下。这一次杜启南下,有战船三十艘,兵力至少是六万人以上,如今已经走水路南下。”
  “从长安到扬州方面来,走京杭运河南下,所以我们当下,的确是要进行水战。尤其我们此前就一直在筹备战船,请江南最厉害的匠人,打造出了无数的战船,还有诸多的小舟、艨艟等,我们的士兵也是借此操练,早已经熟悉了水战。”
  “这一战,杜启自信无比,但实际上,是孤身犯险,更是孤军深入。杜启看似是有把握,实际上已经把生死寄托在孤注一掷上。”
  魏叔玉道:“陛下,此役便是我们的机会。”
  李世民眼中也掠过一道精光,说道:“在当前的情况下,水战的确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们的水军更厉害,战船更厉害,只要是击败了夏国的战船。这一次水上之战,便是杜启的赤壁之战,他落败后便再也无力南下。”
  魏叔玉颔首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道:“这一战,你认为以谁为将最合适?”
  魏叔玉沉吟片刻,说道:“陛下,涉及到大战的人选,陛下决断便是。毕竟如今的军中,都是忠臣良将,而陛下慧眼如炬,自是能安排。”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叔玉,别扯这些有的没的,直接说谁最合适。你这小子,跟随朕的时间越长,愈发有些滑头了。曾经你是有一说一,有什么就直接说。但到了如今,你却是怀着二心,有了其他心思了。”
  魏叔玉道:“陛下折煞臣了,虽说臣有些小聪明,但臣格局不足,不能居高望远,考虑不如陛下周全,故而臣的想法,未必合适。”
  李世民道:“直接说!”
  魏叔玉听到后,这才说道:“陛下,臣的打算是,以薛万彻兄弟二人领军。薛万均作为兄长,他作为军队的主帅,薛万彻作为副帅。两人率军自水路出战,迎战夏国军队。如果是在陆地上,我们这十万之众,对上杜启的六万余精锐,都未必能取胜。”
  说到这里,魏叔玉掷地有声道:“但如今我们的兵力十万,且又是在水上开战,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取得胜利。故而当下,臣认为有极大的把握取胜。当然,杜启其人,很是狡诈,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小心一些,不能大意。”
  李世民点了点头,一脸赞许样子。
  他赞同魏叔玉的话。
  李世民道:“要说薛万彻和薛万均,两人能力是有,但是在军中的威望不足。叔玉,是否考虑让柴绍领兵,由他作为主帅。然后,薛万彻、薛万均两人同时作为副帅,负责这一战呢?”
  魏叔玉摇头道:“陛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何况,如今是非常之时,焉能再安排柴绍掣肘呢?柴绍的确是有能力,但论及行军打仗上,还是弱了一些。”
  “这方面,终究是薛万彻、薛万均最为擅长。陛下,两人都是虎将,您不必担心他们威望不足。反倒是臣认为,两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论是智谋,亦或是武艺实力,都是顶尖的。”
  魏叔玉依旧坚持自己的建议。
  在李世民的面前,他要坚持的事情,便不管李世民的想法,直接阐述建议。
  李世民想了想最终颔首道:“既如此,就以薛万均为主帅,薛万彻为副帅。”
  魏叔玉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再度道:“另外,虽说有两人率领大军前往。可是这一战,是否考虑后路?”
  魏叔玉道:“考虑一下,总归是好的。其实要考虑这一点,那就是战船上多准备小舟,一旦遇到了事情,可以乘坐小舟及时撤离。毕竟大的战船在江面上行驶,不易于调转方向。到时候要撤离,可以随时撤离。至于其他的后路,因为是江面上出手,考虑后路也没有用处。毕竟接应也无法做到,所以只能是这般。”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的确是这个道理,主帅定下,那么谋士呢?总得给两人配备军师,如此才能有人出谋划策。”
  魏叔玉道:“陛下,臣认为许敬宗许先生有才学,能出谋划策。他作为大军的军师,最是合适,相信有许先生出谋划策,定然不会有大问题。”
  许敬宗其人,在李世民时期,实际上不算显赫。
  甚至于在唐高宗时,许敬宗虽说曾经早些年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但实际上也是功勋不足,相比于前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等,那是远远不如。
  历史上,许敬宗发达于支持唐高宗废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才平步青云,最终位极人臣。而如今的许敬宗,在李唐朝廷中,倒也是颇为重要,毕竟老一辈的谋士已经渐渐凋零,许敬宗这一批人进入壮年,开始步入颠峰时期。
  许敬宗四十左右的年龄,正值壮年。
  尤其他和魏叔玉的关系算是不错,所以这一次魏叔玉举荐了许敬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