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安抚

  曹丕的这些见解,算不上有多么高明,只要稍微有些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些。
  以曹操之能,自然不会用这个来显摆自己的儿子有多么出色。
  他的主要目的,其实在后面。
  “公孙康说,他与江东结盟,只是虚与委蛇,以你之见,以为公孙康的用意何在”?
  “虚与委蛇之说,不过是公孙康的托词而已。他们两家便是不结盟,以前也在暗中交通往来”。
  “即使他们两家真的结盟,但相距遥远,也不能遥相呼应。况且公孙康一向心怀野心,绝不会臣服于江东。以我之见,公孙康不过是想用江东来牵制我们,不让我们把他逼得太急了,也好让他暗中积蓄力量。一旦将来孙权和刘备势大,与我们为敌,他也好乱中取胜,趁机进取中原”。
  “既然如此,我们目前如何应对为好”?
  “其一,孙刘两家各怀异心,孙权向南、刘备向西,目前忙于攻城略地,无心北上。”
  “其二,幽州那里,目前有张辽镇守,公孙康也不敢西进。便是他平定了高句丽、鲜卑、乌桓,也不足为虑”。
  “其三,既然公孙康跟我们说了他征伐之事,可遣使者去辽东。一是宣慰安抚,二是离间辽东和江东”。
  “你以为何人前去为好”?
  “一是派宦官前去,此为天子之使者。二是派一个亲近之人,此为丞相之使者。”
  曹丕说到这里,曹操突然笑出声来。
  荀彧和贾诩也不禁笑了出来。
  曹丕的这个建议,确实对了他们的心思。
  “世子之才,可堪大用”。
  荀彧的这句赞许,是发自内心的。
  “是啊,没想到世子如此年轻,就有这等高见。恭喜丞相”。
  “哼,不过是尽人皆知的见解而已,随便一个人,都会有如此见解”。
  曹操虽然如此说,心里却不免得意。
  “你说的亲近之人,谁最为合适”?
  就在这一瞬间,弟弟曹植不断地盯着甄宓的情景,在眼前浮现。
  “儿此前一直未曾去过辽东,本想趁此机会走一趟。无奈事务繁多,难以脱身”。
  “其他兄弟,也都脱不开身,年幼的兄弟倒是能去,但是未免有轻视辽东之嫌,去了反而不好”。
  “子建才高八斗,又颇得父亲欢心,若是子建去了,足以显示父亲对辽东的看重,辽东人必定欢喜”。
  “哈哈哈,好,便叫子建去一趟。你们以为如何”?
  曹操说道。
  “好,子建正好担此大任”。
  “对,子建最为合适”。
  荀彧和贾诩纷纷赞同。
  子建,就是曹植。
  曹丕从曹操那里回来,宴席还没有散,曹植也没有走。
  曹丕直接走到了曹植席边。
  “父亲说了,近日要派人去辽东安抚,准备叫你去,这两天你准备一下,三天以后启程”。
  “去辽东?为何叫我去”?
  “我也不知道为何,若有疑问,不妨去问问父亲”。
  曹丕知道,即使曹操比较喜欢他,他也不敢去问。
  只要父亲发了话,没人敢于不服从。
  前两年父亲号召节俭戒奢的时候,曹植的妻子因为穿了绫衣,就被父亲砍了头。
  这样一件小事都是如此,更何况抗命呢?
  曹丕回到自己的坐席,一边喝酒,一边跟旁边的人谈笑风生,再也不理曹植。
  曹植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没有人过来跟他说话。
  他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那些人都是哥哥的心腹。
  哥哥现在是世子,将来要接掌父亲位置,跟着哥哥,自然就有荣华富贵。
  他们都知道,自己跟哥哥关系不睦,这个时候还有谁会来跟自己接近呢?
  又看了一眼后门,那里仍然没有出现那个身影。
  曹植知道,甄宓今晚不会再出来了。叹了口气,曹植喝尽了樽中酒,告辞离去。
  没有人送他出来,只有自己的随从,陪着他离开。
  江东。
  天气已经很热了,加上码头上一片繁忙,今天这里的气氛就显得更加热闹。
  典马校尉虞重从辽东回来了,他从辽东带回来了两百匹战马。
  这是江东从辽东运回来的第一批战马。
  其实辽东本身也不出产战马,州胡的战马倒是有一些,但是数量有限,都是为三韩和辽东预备的。
  辽东的马匹,都是贩马商人从草原上转运过来的。虽然价钱比较高,但对于江东来说,仍然还很合算。
  能够买到战马,就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能计较价钱?
  两百匹战马,对于江东来说,不是个小数。所以今天孙权和周瑜都亲自到码头上来观看。
  虞重已经跟两人介绍了江东人在辽东的情况,两人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当中。
  沉默了一会儿,至于开口了。
  “主公,我觉得公孙康没有结盟的诚意”。
  “公瑾何出此言”?
  “如今曹操势大,公孙康虽然也有野心,但未必敢于背叛曹操,此其一”。
  “如今他虽然与我们贸易,但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用我们牵制曹操,让曹操对他有所忌惮。此其二”。
  “公孙康既无结盟之一,将我们的三千兵马分作两处,便是想消耗我们的兵马,各个击破。此其三”。
  “如此说来,子敬、郡主、徐夫人岂不是很危险”?
  关于公孙康结盟的诚意,孙权也早就怀疑。
  只是他还抱着一丝侥幸,希望能出现奇迹。
  现在虞重回来说了孙尚香和甘宁被公孙康分开之后,孙权终于放弃了结盟的幻想。
  “所以我们要尽快叫他们返回江东,迟则生变”。
  “既然如此,就叫虞重尽快返回辽东,叫他们尽快回来”。
  “怕是不那么容易。沃沮那边,辽东只有一千人,咱们有一千五百人,都是身经百战之军,又靠近大海。想撤回来,想来没有多大阻碍”。
  “甘宁的一千五百人,远赴高句丽,又没有船只,公孙康那里又有数万人马,想要撤回,怕是很难。一旦公孙康发现郡主和徐夫人撤回江东,必将迁怒于甘宁,兴霸危矣”。
  “如此如何是好”?
  “此事主公就不要管了,就由我来处置吧”。
  局势明摆着,甘宁想要安全地撤回江东,已经不可能。
  倒是孙尚香那里,比较容易撤回来。
  一旦孙尚香这边的人马撤回来,甘宁那里几乎就走入了死路。
  其实就是牺牲甘宁,保全孙尚香这一边。
  这是唯一的办法,别无选择。
  这个决策,若是孙权做出,必将影响孙权的声誉,所以周瑜才把这件事情揽了过去,将来由他承受非议。
  “那就委屈公瑾了”。
  孙权拍了一下周瑜的肩膀,叹了口气离去。
  剩下周瑜一个人看着江面,久久不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