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林青婉想的很深远,杨铁柱此时却是担忧着夏大成一家的生计。还好媳妇儿聪明,弄了个腊味鲜出来卖,要不然夏大成落难回乡,可能连生计都成问题。
心里想着,他抱住林青婉,说道:“媳妇儿,还是你聪明。要不是你弄出来个腊味鲜出去售卖,大姑一家的生计可就难了。”
林青婉对杨铁柱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却是又沉了沉。
眼前的确是好,但是这腊味鲜却是应季的东西。也就是说只能卖冬天这一季,她上辈子的时候大家做灌肠都是进了腊月开始做的。当然有些地方气候寒冷可以早些时间做,但是一年四季只能做一季,其他时候该怎么办?
本来林青婉就打算卖一季,攒些银钱在手里再另谋其他,可是照此时的情况来看,却是有些为难。他们家倒还好说,手里还捏着一些银子,省着花怎么也能撑好几年,但是杨氏家却不一样。
夏大成卧病在床,要看病要吃药要换伤药,这都得钱。还有一家大小的生计,虽然家里有几亩地,但是杨氏家里能下地的人却不多。夏大成是个壮年的汉子没错,但是这十几年从来没有下过地,一开始只怕根本无法上手。
还有她中午观察了一下夏大成的神色,看样子他心里估计还是想继续供夏宏志念书的。听杨氏说,宏志那孩子功课一直不错,这又是得银子……供个读书人要花多少钱,看杨家以前就知道了,家底稍微薄点的,倾家荡产都是小的……
当然林青婉也不光是为了杨氏一家,还有他们自己。
看了夏大成的遭遇,她才明白眼前这个社会有多么的不平等。没钱的惹不起有钱的,有钱的却是怕当官的。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在自己家目前根本连银子都不多的情况下,别说当官的了,连个小地主都惹不起。
像夏大成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只因为有钱人家的内部争斗,直接差点没把自己命丢了。
上午在杨氏那里的时候,夏大成也是描述过他在牢里一些遭遇的。
~~
作者有话要说:林青婉想想就觉得寒冷不已,一个有钱的商户想整你,你就只能自认倒霉,丝毫都反抗不了。而现在唯一能给自己增添些安全感的,也只有手里多捏些银子了。
以前的林青婉想不到这些,一个是因为没有亲眼见过黑暗的现实,从嫁到这里后她就在小小的落峡村里打转,根本没有所谓的能见到市面。二则是她此时有身孕了,思想也会改变,以前是就她和杨铁柱两人,两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可是现在有孩子了,却是不一样的。
难不成真的要到杨氏那个地步,看到自己儿子被打得遍体鳞伤只能无奈的哭?没势又没钱的泥腿子,遇上了什么事就只能任人宰割!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林青婉这人从来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从前辈子到这辈子她就想过那种安安稳稳的小康日子,没有太大的追求。可是现今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却不能不让她生出些别的想法。
当官是没办法了,身边就一个杨铁柱也不是那个料子,那就只能多赚些钱了。
林青婉躺了下来,窝在身后这个汉子坚实的臂膀里。杨铁柱今天出去太久,可能也是累了,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林青婉却是怎么也睡不着,‘居安思危’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她的脑海里。让她不由的想了很多很多……
☆、第66章、67章
年越来越近了,转眼间离过年只剩下十几天的时间了。外面下着雪,也抵挡不住大家要过年的好心情。
落峡村有这样一段顺口溜,讲诉着村民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要开始做的事情,“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因为手里的钱宽裕,林青婉决定她来大熙朝的第一个年一定要过好。这也是林青婉上辈子的一个怪毛病,一到年挨跟儿就喜欢折腾。
她提前就让杨铁根去猪肉贩那里买了猪肉,直接弄了两头杀好的整猪回来,猪头猪蹄排骨之类的下了自己留着过年吃,其他的则是继续灌腊味鲜。
镇上的酒楼二十七就关门回家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会开门。林青婉倒没有因为别人关门就不再做腊味鲜了,她跟杨氏还有三房两口子商量了一下,准备过年之前多储备一些,因为过年以后很久市场上都不会有大量猪肉上市。
为了此事林青婉让杨铁根又去买了几百斤猪肉回来,还让他跟每次订猪肉的屠户那里说了一下,让那边过完年后一有猪就送到杨氏家里去。
所以这段日子几人一直很忙,杨氏、三房两口子忙着提前灌制腊味鲜,甚至把杨氏的媳妇儿周氏都带上一起打下手。林青婉因为有身孕,都不让她插手,她只好在家里准备过年要吃的年货啥的。
林青婉准备照着上辈子过年的那样提前备一些年货出来,所以她把卸下来的排骨腌制了一些,做成腊排骨,又腌了一坛子腊肉,还让杨铁根去买了几条大草鱼和几只鸡回来腌了腊鱼腊鸡。
等所有东西都腌制好,她又把这些都用草绳挂起来,悬在房梁上面。
期间,杨铁柱也不知道媳妇儿为什么要做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但都是在旁边给她打了一些下手。婉婉的鬼点子多,知道的吃食也多,这些杨铁柱心里都是清楚的,所以他也没有问过她。
这些一看就是吃食,到时候他只管吃就好。
等杨氏那边把腊味鲜全部赶做出来,转眼间已经快到腊月二十三了。几个人歇息了一天,又开始忙着过年的事情。
二十三是要祭灶神的,以往杨铁柱和杨铁根都是跟正房那边一起祭灶神,今年已经分家,就只能自己祭灶神了。
祭灶神之前要做灶糖,林青婉不会做,不过姚氏会,每年杨家祭灶神的灶糖都是姚氏做出来的。
二十二那天一大早,姚氏就把提前准备的材料拿到二房这边来和林青婉一起做灶糖。
制作灶糖是需要提前把‘酶子’做好的,林青婉不知道什么是‘酶子’,姚氏就跟她讲解了一下。就是把几斤糜子(小黄米)谷子用水泡一下,泡透了,然后注意保湿保暖让它生芽。因为外面气候冷,姚氏就把泡好的谷子放在自己屋里。等过两天,发芽的谷子长出半寸左右的白芽,就把发芽的谷子连水带谷子全部磨碎。这些连汁带水的碎谷子就是做灶糖的‘酶子’。
‘酶子’是姚氏提前做好的,只是把制作过程对林青婉讲解了一番。
林青婉听的似懂非懂,但还是记住了制作的过程。
姚氏一边跟她讲着,一边又蒸了一大锅的糜子米饭。等糜子米饭做好后,放在旁边晾一会儿,摸摸不烫手了,就把‘酶子’放了进去,然后开始搅拌着,搅拌均匀放在一旁。
姚氏说,要到糜子饭差不多都化成稀稀的糖汁以后才能开始做灶糖,一般的话等一两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等中午吃了饭后,姚氏过去看了看锅里的东西,锅里的糜子米饭已经变成稀稀的糖汁了。
她把锅直接又架在灶上,点了火,加了一些土蜂蜜进去,任它熬着。等熬到差不过半干稠的状态了,姚氏才把锅端下来。
过了一会儿,等锅里的糖差不多晾得不烫手了,姚氏开始在案板上搓灶糖,搓成长条状。
林青婉在旁边看的很惊奇。这完全就是古代简易版做糖呀,但是她没想到这小黄米也可以做糖。
她准备想摸一条尝尝,姚氏不让她拿,说要放在外面冻上一晚才好吃,现在不好吃的。
林青婉看看旁边眼巴巴看着的两个妞,又看看糖。心想小孩子都能忍住,她也是能忍住的。
等灶糖在外面冻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林青婉就起来把灶糖端了进来。首先自己摸一条尝尝,一咬噶蹦噶蹦很脆,甜甜的。
但要说非常好吃也很牵强,毕竟上辈子可是各种糖果巧克力没少吃的。不过林青婉穿过来以后几乎就没有吃过糖,猛的一下吃一块,觉得也是挺不错的。
两个妞妞倒是非常喜欢,林青婉塞给她们一块,两个女娃儿都舍不得吃,咬了一点就放进口袋里,过一会儿从口袋里又摸出来咬一点。
林青婉看了很难过,对两个女娃夸下海口,让她们可劲儿吃,吃完不够二婶再给你们做。
两个小女娃谢过二婶之后,还是舍不得咬大口糖,林青婉只能无奈摸摸鼻子作罢。
祭灶神是要到傍晚以后开始的,晚上姚氏做了饭,就拉着林青婉到外面屋子了,只留下杨铁根和杨铁柱两人在小隔间里。
小隔间自从二房三房分了家后就在充当灶房使用,这里也算是灶房吧,毕竟当初做饭的灶砌好,杨铁根可是专门买了一副灶神像贴在小隔间的墙壁上。
以前林青婉不懂为什么要贴灶神像,现在听姚氏说了以后却是懂了。原来祭灶神不光要有供品,要有灶糖‘封’灶神的嘴,送完灶神,灶神像是要烧掉的。
林青婉问为什么不能在旁边看,直到姚氏对她解说了以后才明白为什么。原来在这里有习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女人是不能祭灶神的。
林青婉撇撇嘴,心里想这明明就是歧视广大的劳动妇女!
过了一会儿,杨铁柱才和杨铁根出来。杨铁根拿出了一幅新买的灶神画像,又贴到小隔间里那个贴灶神像的位置。
然后,几个人才开始把饭菜都端到炕桌上准备吃饭。
第67章
二十三过完是二十四,二十四是扫房日。
林青婉和杨氏早上起来吃过饭以后,就开始打扫屋子。把家里里里外外全部打扫了一遍,锅碗瓢盆也清洗了一下。正房那边似乎也在清扫屋里,王氏一个人忙进忙出的。
大家白日里忙了一天,连杨铁柱也进进出出给林青婉打下手。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正房那里传来吵闹声。
王氏的声音极为高昂,似乎很激动的样子,中间穿插着何氏的声音。
坐在二房这边屋里听得不是很清楚,可能因为天冷,屋门上都挂的有门帘子,门还都是关着的。
林青婉只隐隐听到王氏说什么‘猪’、‘累死累活喂了一年’、‘肉’什么的,何氏的声音则是听不真切。
坐在屋里吃饭的四个大人对视一眼,姚氏开口小声说道:“娘可能要把猪卖了,大嫂不愿意。”
看三个人都望着她,连两个小妞妞都看着她,她红着脸又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今天看到娘让大哥把村里的杀猪匠请来了,大嫂出来挤兑了几句,杀猪匠又走了。”
林青婉咬咬筷子,那意思就是说何氏准备把家里的猪卖了,今年不杀猪了?
落峡村都有过了二十三以后杀年猪的习惯,一般杀猪的时候都会请亲近的人家过去吃杀猪饭。像杨氏前两天就说了,等二十六请他们过去吃杀猪饭。
落峡村里的村民穷,一般请亲近的人家吃了杀猪饭,家里只会留下一些够过年吃的猪肉,剩下的都会直接卖给杀猪匠或者卖给同村家里没有养猪的村民。只有那些家里极其穷困或者是说当家人比较抠门的,才会连猪都不杀,直接整猪卖给屠户。整猪卖掉的意思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这家人过年不准备吃肉了。
这可是极其掉份儿的事,何氏也会干?
那可真不好说,何氏这人对人狠,对自己也狠。你说她平时抠着,也没见她自己享受啥的,就算偶尔背人开个小灶,也是为了杨学章,何氏平时可是跟着家里人吃同样的饭菜的。
思及杨学章要成亲的事,屋里几人都默然了,看来何氏是在跟杨学章攒成亲的银钱,怪不得今年连猪肉都不吃呢。
不过何氏杀不杀年猪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能吃上肉也是他们自己辛劳赚来的。
“咱们第一年分家,要不要给那边上年礼?”姚氏顿了顿,又说道,“今天在院子里碰到大嫂了,大嫂说了几遍谁谁谁家分家后给老人送了年礼,我估计她是说给我听的。”
林青婉眨眨懵懂的眼睛,还有上年礼一说?啥意思呀?
姚氏又解释道:“一般分了家的儿女们,每年快过年的时候,老人还在的都会给老人准备一些年礼。”
这个说法杨铁柱和杨铁根都知道,虽说父母在不分家,但是村子里也不都是这样的,也有几户是父母在就分了家,不过一般老人都是跟大儿子住的。然后其他年幼的都会在过年的时候,给老人们上一份年礼。不管情还在不在,毕竟规矩摆在那儿,也免得落了别人的说。就是林青婉来这里时间短,不清楚这些。
那么到底要不要上年礼呢?
四个人你望我我望你。
林青婉沉吟了一下,问道:“一般给老人上年礼都是些什么东西?”
“这个看家里经济条件的,一般就是一两斤猪肉,还有老人喝酒的两坛子酒。家里再富裕点的,做两件衣裳啥的。”
林青婉想了一会儿,开口道:“这样吧,他们做的不地道,不能我们做小的也有学有样,年礼给他们上,就割条肉也就一斤吧,再买一坛子酒。毕竟我们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又刚把去年的奉养才给家里。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了,闹成那个样子,礼数走到也就行了了。”
其他三人都懂她的意思。把事儿做在人前头,免得那些嘴不值钱的出去说。即堵了人嘴,也落得安生。村里有这样规矩的,他们跟着来。没有的,那边也什么都不要想。
姚氏也点头说道,“行,该尽的孝道我们尽,反正多的也没有。”
“媳妇儿,你真好!”杨铁柱开口说道。倒不是说杨铁柱心里还想着正房那边什么的,而是他觉得婉婉这人做事正大光明,让人挑不出来什么错。
女人很少有不小心眼的,至少杨铁柱换位思考,在正房那里做了那么多的令人心寒的事儿以后,他媳妇还能这么干脆的答应给那边上年礼,已经是心胸极为宽广的人了。
杨铁根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对着姚氏的眼里也是表达着这个意思。
林青婉和姚氏被自己男人看的有点不好意思了,她们的确可以说是做人比较阔达,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怕麻烦。
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十文钱的事儿,何必落了人说,然后事后还可能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不管老人怎么的不厚道,但是该小辈尽的义务还是要尽的,哪怕是做给人看。总要做的他们没有什么可说的,外面的人知道才不会戳脊梁骨。
林青婉这人就是这样,做人做事从来都正大光明,并且做事做在人前头。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位了,也不怕自己不占理。哪怕是因为无奈,使了心机手段,也是从来不会暗里坑人,而是把事儿都摆在你眼前让你自己选择。选择好坏,那也是你造下的,也怨不得别人。
就像当初分家时候那样,她只是放出了模拟两可的流言,至于怎么选择权都在正房那些人手里。如果当初何氏他们换一种选择方式,事情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她可是给正房那些人留下了可以选择的余地,谁知道人性的自私果然是那么的可怕。
要不怎么说狗改不了□□呢,同于何氏,也同于杨氏。同样的事儿,换了不同的人完全是两种结果。如果夏大成是何氏的儿子,这样落魄的回乡,只怕何氏早就把人轰出了家门,而别人杨氏却选择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