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战略与战术

  朱瞻基与大明舰队是永乐十五年的正月出发,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快两年的时间,不过也才永乐十六年的十月。
  永乐十六年,也就是西历的1418年。
  如今的欧洲还在中世纪的泥潭中拼命折腾,文艺复兴三杰都还没有出生,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也还没有开启,他们不要说大航海了,连能在大西洋中自由畅行的船只都还没有造出来。
  英国对法国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刚刚开启,他们虽然凑了一千五百条船进攻法国的勒阿弗尔,但是这里面最大的船不过能装六十匹马,相比大明的舰船,他们的就是小舢板。
  奥斯曼被帖木儿国痛揍一番,连国王巴耶塞特一世都被抢走了。如今几个王子争权夺利,内斗不休。
  他们不敢面对东方的帖木儿国,就只能把目光放在了西方的欧洲人身上,欺负的欧洲叫苦不已。
  大明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来到了欧洲,在欧洲,根本没有任何能跟大明作对的对手。
  能够阻止大明的,就只有漫长的距离造成的补给困难与疾病。
  大明不是落后的欧洲,不是根本没有立国思想的游牧民族,不需要用屠杀来展示自己的伟大。
  大明最擅长的是以德服人。
  所以,朱瞻基让大明文臣们拿出一套能够有效制约欧洲各国发展,并且能展现大明文化,经济,政治优势的策略的时候。
  以金纯和解缙为代表的大明文臣们在综合了欧洲各国的文化,经济,军事实力之后,就有心帮奥斯曼帝国打开进攻欧洲的大门。
  这个大门就是君士坦丁堡。
  把奥斯曼帝国放进欧洲,就如同一头鲶鱼进了鱼塘,在奥斯曼帝国的压力之下,大明不需要费心,就会有国家自愿与大明结盟。
  那个时候,大明就占据了主动性。
  但是,大明又绝对不能主动参与进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斗争,这就等于大明选边了。
  所以,郑和的建议是从马穆鲁克王朝身上着手,通过与马穆鲁克王朝的合作,合法占据苏伊士,以苏伊士为据点,通过贸易增强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实力。
  虽然这等于是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点,但是这是在大明已经了解了欧洲情况的基础上,总比以前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要强。
  朱瞻基很清楚,这是郑和的私心,他对大食人的好感总是多一点。
  不管是马林被葡萄牙人欺负,还是如今格拉纳达王国在卡斯蒂利亚的围剿下摇摇欲坠,在能够不损害大明的利益,又能帮他们一把的条件下,郑和还是很愿意做的。
  有了他们的启发,朱瞻基想到了后世的五大流氓国在世界各地挑起战争的案例。
  他们售卖军火,挑起战争,两边卖好,坐收渔利。
  如今的大明虽然不能说是一家独大,但是能跟大明作对的国家也就那几个。
  论军事实力,人口资源,大明都高高在上。
  但是影响战争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军事实力和人口。
  如今的科技发展还非常滞后,大明连对西北的军事压制都做不到,漫长的距离让中央王权能够覆盖的区域非常少。
  从应天府到西北,绵延数千公里,一次行军都需要几个月,中间还需要大量的物资运输。所以哪怕大明的实力远远大于奕力把里,但是也很难剿灭对方。
  大明现在利用航海能够抵达欧洲,但是让大明收服西北,都很难做到。
  所以,大明是有实力的,但是缺少将实力转化为优势的手段。
  这种实力优势,也很难体现在战场上,更难以在战场上发挥出来。
  所以更需要策略和手段。
  朱瞻基一开始想要挑起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挑起欧洲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只是一种战略思想。
  想要丰富细节,把这种策略发挥出来,需要的是郑和,金纯他们这样的人,完善战术。
  在众人经过多番沟通之后,决定有条件地向马穆鲁克王朝与马林供应铁器。
  马林,马穆鲁克王朝等等,都是在北非,他们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自然资源匮乏。
  在他们的国家,许多士兵的手里都还是铜器武器,而不是铁器。收割大麦小麦的镰刀,有些都还是铜器。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他们又怎么会在奥斯曼的脚下瑟瑟发抖呢?
  在如今的食物链上,大明与帖木儿国处于顶端。
  大明的势力在有了火枪和火炮以后,超过了帖木儿国。
  但是帖木儿国相比大明并没有弱到哪里去,他们继承了蒙元的大部分实力,同时也继承了他们的科技。相比之前的大明,除了海上实力略逊,陆地上的实力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
  而奥斯曼帝国相比帖木儿国,差的是人口和科技,但是他们位于百战之地,民风彪悍,个体实力高高在上。
  奥斯曼帝国位于食物链的中端,那么欧洲各国如今还位于低端。
  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是可怕的,但是他们不可能联合起来。短期来看他们没有威胁,但是有历史经验的朱瞻基很清楚,他们的潜力是最大的。
  不管是帖木儿国也好,奥斯曼帝国也罢,他们的暴力和强大是建立在屠杀以及机动方面,科技方面的优势有,但是也并不是很大。
  他们有火炮,欧洲也有,他们有火枪,欧洲也有。
  因为崇尚武力,他们在文化,包括民族底蕴方面,比不上欧洲各国更有潜力。
  在朱瞻基的心里,帖木儿国和奥斯曼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欧洲。
  金纯和解缙也正是因为朱瞻基提到了欧洲的文化底蕴,才赞同了将欧洲各国作为主要抑制目标。
  在他们看来,帖木儿国和奥斯曼都是武夫,不值得忧虑。何况他们这两个国家距离大明更近,也容易打击。
  但是欧洲各国具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这对将儒家看的比王权更重要的儒者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每一个儒者的心里,都有将儒家发扬光大的的理想。
  这一点被朱瞻基利用起来,所以他们对如何征服欧洲,才更有激情。
  “殿下,今日英王,热那亚王,西西里王的使者都已经抵达,并且带来了大量的金银。但是根据他们带回来的消息,那个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依旧没有接见我们派去的使者。”
  “消息如何传回?”
  “前往威尼斯的使团受到了对方热情的欢迎,可是他们的议会并没有决定好与我大明的贸易。一开始他们甚至想要垄断我大明的货物,但是在看到货物的数量之后,才打消了这个主意。余宽怕殿下久等,所以派了一艘船传递信息给了西西里的使团。”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可以说是如今欧洲最大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只是个松散的联盟,但是正因为松散,所以想要做出决策更难。何况,他们国内现在还在打仗。暂时不用管他们,传信过去,让解祯期耐心等候。前往东方的使团有新的消息回来吗?”
  “马穆鲁克王与贵族们已经在筹集金银,耶路撒冷那里的乱民也愿意跟我大明贸易。但是前往奥斯曼的使团,还有前往拜占庭的使团,如今依旧在与对方对峙。”
  朱瞻基想了想问道:“今日是什么时间了?”
  “十月初六。”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我们已经传达到了贸易的信号,对方也看了我们的货物清单,传令过去,东方四个使团汇合,以指挥使钱壮为总兵官,组织起来给对方一次深刻教训。……不过,不要扩大战争,最多炮轰君士坦丁堡一番。”
  “是!”
  拜占庭与奥斯曼如今打的脑浆都快出来了,大明的使团去的不是时候,所以在爱琴海海域,就被双方的舰队拦住了。
  三方相互对峙,不解决问题,但是也不让大明舰队通过。但是他们一直对陌生的大明舰队礼遇有加,所以僵持在了那里。
  朱瞻基的耐心本来就不好,他还想等过了年以后,就借助北风回国,虽然还有几个月,但是如果进行大型贸易,时间根本不够用。
  现在可不是后世,一天的时间,大批的货物都能从内陆运到港口。
  即使有了贸易的倾向,许多货物都要各自筹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通过其他领主的区域,运到港口。
  在港口还要清点货物,进行分类,几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所以,朱瞻基不想再等下去了,既然对方不让路,那就打的让他们让路。
  何况,他本来就计划这个时候减弱一点君士坦丁堡的防御,让奥斯曼人占据这个门户。
  回到了大殿,朱瞻基写了一封密信,让内侍与传令船一起,将信件直接交到钱壮的手里。
  去地中海东方的使团一共有四支,供四十艘船,全部都是八千石的一等战舰和四千石以上的二等战舰。
  每艘舰船上有侧舷炮十座,舰艏炮一座,哪怕船只数量比对方少的多,但是在对方的战舰上都没有炮的时候,大明舰队就是无敌的。
  如今的欧洲和奥斯曼,他们只会制作直径在十厘米以下的铜炮,这种火门炮可以说非常低级,威力有限,他们也只是在陆地使用,还不能在船上安装。
  因为这种铜炮的威力虽然很小,但是重量却不轻,欧洲这边的船都很小,甲板很难禁受其后座力。
  在火炮还没有使用在舰船上面的时候,面对大明的舰队,他们只能是靶子。
  当天下午,两个小黄门就携带着朱瞻基的密信,分别登上了一艘传令船。
  他们没有战舰护航,这是因为他们的船速很快,一般的船很难追的上。其次,大明舰队有上百艘船在各处巡航,不怕有人敢冒犯挂着大明龙旗的传令船。
  传令船是平底,宽帆,每艘船只能容纳最多三十个人。但是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八海里,顺风可以超过十海里。
  三十个人分成三班,轮流控帆,可以日夜兼程。
  从休达出发,距离爱琴海大约两千公里,大约六天的时间就能抵达。
  当十月十四这一天,两艘传令船在经过不同的航线快速抵达了预定海域,并且与在这里已经跟对方对峙了半个月的使团汇合。
  将命令传达到,另外几艘传令船就迅速驶离,又前往希腊使团,耶路撒冷使团,召集兵力。
  钱壮接到了朱瞻基的来信,不敢怠慢,迅速布置下了任务,外松内紧,等待援兵的抵达。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跟对方经常交换一些物资,比如互相换一点食物打牙祭,让通事与对方在一起经常交流一番。
  但是现在朱瞻基决定要先打疼对方,然后再谈,钱壮不敢因为与对方的交流,泄露了这边的备战信息。
  十月十八,希腊的使团首先抵达,隔了两日,耶路撒冷的使团也顺利抵达。
  四支舰队,四十艘战舰在海上汇合起来,占据了数里宽的海域。
  这个时候,钱壮又派出了通事,同时向拜占庭与奥斯曼发出了最后警告,即刻让开海域,让大明舰队通行。
  拜占庭与奥斯曼方面的将领还以为大明的主将疯了,对方的援军就是到了,也不过才四十艘船,但是他们双方各有超过三百艘船,军力超过了对方十倍以上。
  奥斯曼的主将萨姆松还“善意”地劝慰道:“贵国的信件我已经让人送回了国都,但是那些大人物做出决定肯定会慢一些,所以我觉得继续等候下去,才是明智的。”
  但是负责奥斯曼方面的通事都是大明鸿胪寺的大明籍汉人和回人,他们只是会大食语而已。
  通事首领杨品轩就傲然笑道:“我大明刀锋所指,无往不前。此前只是等候殿下的命令,但是殿下既然已经下令,就是粉身碎骨,也不惜一战。”
  萨姆松望着杨品轩摇了摇头说道:“这是错误的选择。既然你要战,那就战吧,我会让你们知道我奥斯曼帝国的雄风。”
  随着钱壮所在的旗舰上一面红旗升起,大明的战舰迅速从四周向一起汇合,让奥斯曼人和拜占庭人惊异不已。
  虽然大明舰队看似要进攻,但是为什么却还挤作一团呢?
  (下午的火车,明天中午到家,明天六千字更新稍晚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