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壮矣
春风化雨,江天深处,云雾翻腾,顷刻之间,细雨弥漫,如雾如烟。放眼望去,江南大地,在雨水的滋润之下,新绿滋生,虫鸣蛙叫,万物盎然。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好时候,应天武学,正在进行着最后的结业考试……少年们策马奔腾,如同一群欢龙。
朱棣手握长弓,一箭射出,如流星般,正中靶心。
随后又接着两箭,皆是如此。
哪怕最苛刻的平安,也不得不拍起了巴掌。
这位燕王殿下,虽然年纪最小,可表现最好,完全达到了毕业的要求,不得不给他发一张毕业证。
“恭喜朱棣同学,你可以毕业了。”
朱棣一脸得意的笑,从平安手里接过毕业证,忍不住狠狠挥动拳头。
枯燥乏味的武学时光,总算结束了。
本王终于能够一展拳脚了。
朱棣兴奋地骑上他的战马,直奔张先生的府邸,他来找张庶宁,可惜的是,朱棣转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张庶宁的踪影,这小家伙去哪了?
我还要喊他去北平玩呢!
“燕王殿下,你还是别费心思了,我送庶宁去济民小学读书了。”张希孟笑呵呵道。
朱棣一愣,强烈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他在武学很用功读书,过去的几年里,他练习武艺,学习兵法,丝毫不敢怠慢。在毕业考核之中,他在全部七项上面,取得了五项第一,力压二哥三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朱棣憋着一股劲儿,他记得父皇曾经说过,朱家皇子,十岁以上,就要去就藩,了解民间疾苦,戍守一方,护卫大明。
尽管他还差几个月才十岁,但朱棣也很拼命,努力提前通过考试,他迫不及待想要北上,要去北平。
到了那里,他就能自己说了算,有庞大的王府,下面有无数的人,听从他的号令。对外用兵,想打谁就打谁。
还可以抢夺许多财富,把金银钱帛堆在一起,弄得和金山似的。
朱棣不止一次,和小伙伴说过,他很希望张庶宁也跟他一起去北平,他可以很放心把燕王府的权柄交给他。
但是很可惜,比朱棣小了两岁的张庶宁已经提前离开了应天,前往江西的济民书院。
他要在在那里求学,然后去当一名普通的老师。
许多了不起的人物,都是少有大志,几岁的时候,便有凌云之心,囊括宇内的志向……很可惜张庶宁不是那种小孩子,他一直都很坚定,希望当一名老师。
这小子只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读完了蒙学课程,周围人都说,张相公子,天纵奇才,是个聪明无比的神童。
日后必定出将入相,继承张家门风。
甚至朱元璋几次想让张庶宁进入武学,同皇子们在一起上学,追随着皇子的步伐,接受最好的培养。
但这些人都猜错了,张家什么门风?
张家的门风就是教书育人,师表天下啊!
如果没有意外,张庶宁会花七年时间,完成济民小学和济民中学的课程。然后再进入济民学堂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就会进入一所学校,做一名普通的教师。
非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他有个当右相的爹,有个官居尚书高位的母亲,有一群皇子贵胄的伙伴。
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这些人都没法帮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还需要自己努力才行。
“为什么?为什么不能去北平?”朱棣固执问道:“张先生,庶宁是你的长子,你怎么能让他当个普通的老师?”
张希孟淡淡一笑,“燕王殿下,你为什么会觉得当个老师很普通?你又怎么会认为,给你当手下,会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
朱棣一时无言以对,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张希孟笑道:“燕王殿下,天下的职业有很多,做一个老师,也可以培育英才无数,影响千千万万的人。同样的,身为藩王,坐拥大权,也可能走错路,甚至祸国殃民。”
“不会的!”
朱棣突然大吼道:“不会!我会当好藩王,我在北平,能扫平边患,永镇一方太平。会让治下百姓过得比应天还好!”
张希孟笑道:“那好,我拭目以待!还请燕王殿下加油。”
朱棣眼珠转了转,突然道:“张先生,如果我做到了,你能不能答应,让张庶宁去北平?”
“不能!”张希孟回答很干脆,“他去济民小学读书,以后想成为老师,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有本事让他改变想法,决定去北平,我也不会干涉。但是还请燕王殿下注意,你要是敢耍手段,我可不是摆设!”
朱棣瞪着张希孟,眼珠转了转,最终咬了咬牙,我虽然毕业了,但还不够壮,你等着,早晚有一天,我会一言九鼎,说到做到!
到时候我们小伙伴全都在北平,一起开心快乐,让你们这些老家伙哭去吧!
没错,在朱棣的眼睛里,张希孟已经成了老家伙。
老吗?
放屁,谁家刚过而立之年就算老了?
你爹朱元璋都四十多了,他才是老家伙,离着老白毛也不远了。
当然了,朱元璋并不这么看自己,他觉得自己最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精力体力,都处在巅峰期。
不信看看宫里,每隔几个月,就有皇子公主诞生,现在他的儿子已经超过十个,相比之下,张希孟依旧只有区区两个儿子而已。
另一方面,朱元璋即将迎来当皇帝的第十个年头。
洪武十年!
也是大明立国的第十年。
虽然吴国建立要早两年,收复大都,要晚两年……但是立国十年,依旧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抚今追昔……朱元璋在盘算着自己的成就。
首先,他从一个要饭的乞丐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
实现了从骡马到罗马的跨越。
其次呢,他这个皇帝干得貌似还不错,至少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收复了四百多年,未曾光复的燕云之地。
又派遣大将,向西打通河西走廊,兵锋直指汉唐的西域故地。
在南线,朱元璋扫平了福建,岭南,朱英也顺利进军云南,迫使把匝剌瓦尔密投降。
纵观整个中原大地,还存在的只有巴蜀的大夏。
这倒不是朱元璋拿不下巴蜀之地,区区山河险阻,永远挡不住天下归一的步伐,朱元璋之所以引而不发,就是希望减小阻力,用最小的代价,结束乱世。
说来惭愧,哪怕到了现在,依旧有很多地方,没有恢复户口。
其中河南之地,只有红巾起义前的三成,山东好一点,也只有五成,北平,关中,普遍在三四成,个别地方还要更低。
朱英恢复了云南之后,最迫切的就是从内地移民,填充人口,稳固边防。
另外从江西移民,填充湖广,也刚刚落下帷幕,总计移民一百三十多万,使得湖广的人口达到了起义前的六成。
这就是目前大明的国内状况。
与之相比,对外开拓上面,成果也算不得多大,只有一个区区琉球,纳入了华夏体系。
不过值得兴奋的是,自从今年开始,琉球居然赚钱了!
天可怜见啊,对外用兵,居然能带来收入,简直要颠覆朝臣的认知了,蛮荒弹丸之地,居然能赚钱?
花云这家伙到底是何等敲骨吸髓,搜刮地皮啊!
只怕琉球都被他刮得赤地千里了吧!
对此张希孟是嗤之以鼻的,你们别胡说好不好,琉球南北也就二百多里,哪来的赤地千里?
咱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啊!
花云是洪武七年被任命为总督,洪武八年初,到达了忠诚的琉球。
说实话,大家伙都觉得花云去了琉球,理当造福一方,做点好事。
听说琉球那么大的地方,还分成三个国家,中山国,南山国,北山国……其中中山国势力最强大,也是最积极归附大明的。
按照常理,扶持中山国,一统琉球,然后永远做大明的忠臣也就是了。
可花云到来之后,立刻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什么烂主意啊!
要真是按照国内那帮人的想法来做,琉球一统,还要我这个总督干什么?
这怎么行!
因此花云立刻招来了三王,跟他们明确讲,大明总督,只是过来传播华夏文明,顺便做点通商贸易。
可没有心思干涉你们的事情,只要不打仗就好,即便打仗,也别波及到大明。
当然了,不管是谁,只要能在贸易上,给大明更多的便利,都能得到大明的赏识。
赏识?
懂吧,就是那种兵器铠甲,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不光如此,花云还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招降纳叛,元末战乱,有许多人亡命海上,甚至还有人勾结倭寇,抢掠沿海。
过去朱元璋派遣方国珍等人,严厉打击。
可花云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要打开思路。
你看这个倭寇啊,他重点在寇,既然是寇,抢谁不是抢啊!
只要能听我的,去抢掠倭国,有了什么收入,分我一半,我就帮你们兜着。
然后花云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朱元璋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分红。
足足十万贯!
这个花云,还真是个人才。堪称总督的表率,以后要是都能学他,咱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这笔钱给老二、老三、老四分了,他们也壮了,该领兵历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