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尚书左仆射

  (谢谢好友糖果爸和好友阿军军的月票,好友寒乙和好友qiuguhan的各两张月票~~)
  晋承汉制,太子宫臣以太傅为首,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录尚书事,总领政务,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太傅也就是俗称的帝师。
  在品秩上,太傅比于三公,但有东汉一朝,三公虽为最高官职,却被剥夺了实际权力,且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皇帝以尚书参决政务,不以实权付三公。
  又因三公以硕儒经师居官,需要为很小的差错承担严重的责任,以示高节。
  如说出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宋弘乃光武帝朝的大司空,在位五年,因考核上党太守无所依据而免。
  又如伏湛行大司徒事,以冬祭高庙(汉高帝祖刘邦的宗庙),因河南尹与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失仪,而伏湛没有奏,被免。
  再如韩歆为司徒,以直言忤旨,免官遣归乡里,与其子皆自杀,之后,欧阳歙、戴涉继任大司徒,都是论罪下狱、被处死的结局。
  因此三公虽地位尊崇,却是个高风险职业,哪怕到了晋代,皇权衰弱,三公风险不再,可是莫名其妙的加人为三公,本身就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太傅不同,有名位,又有实权,是真正的位高权重啊。
  “什么?”
  荀灌大吃一惊,她一直都以为,杨彦是在故意疏远荀家呢。
  杨彦淡淡道:“荀公若有难处,那我请小荀公去洛阳上任,想来小荀公必欣然应允。”
  “那老儿不学无术,怎能为太子师!”
  荀灌立刻反对。
  “扑哧!”
  靳月华抿嘴一笑。
  荀灌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太过于急切了,于是俏面红了红,哼道:“你打算立太子了么?虎头毕竟没有名份,慧娘年纪还小,可以再等等的,你就这么着急?”
  杨彦离开洛阳的时候,郗璇、崔玲与巧娘相继怀孕,这么长时间过去,崔玲与巧娘各诞下一子,分别取名为杨继宗与杨继纬,崔玲诞下一女,名为杨继玲。
  杨彦摇摇头道:“立太子不着急,我的意思是,等孩子们将来长大了,全部跟着荀公启蒙,在一起学习。”
  在皇子教育上,抛除偏见,杨彦觉得清朝做的最好,捡选公卿权贵的适龄儿童,与皇子集中起来学习,既有竞争,又可以培养感情,谁行谁不行,一目了然,同时这也是对群臣的一种荣宠手段。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制度最为完备的朝代,如果不是废科举,假立宪,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搞不好百年后仍是我大清呢,虽然这让人不寒而栗,但不可否认,清朝对于杨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荀灌则是芳心欢喜,对杨彦的最后一丝不满也烟消云散。
  荀崧年龄大了,而杨彦的子嗣除了虎头,都未至学龄,说是给个太傅,实际的意思是让荀崧挂个帝师的名号在太傅的位置上退休荣养,父亲是太傅的官身,将来荀蕤和荀羡的起点就不一样,只要不出大的差池,几乎是前途一片光明。
  嗯!
  原本荀灌觉得,杨彦让荀豹替他坐镇京城,让荀虎当他的贴身侍卫头子是投闲置散的表现,但是换了心境再看,这分明是把家托付给荀豹,把自己安全交由荀虎负责,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荀氏的信任呢?
  再一想到,杨彦还抱过荀蕤呢,不禁嘴角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见着荀灌笑,杨彦也笑了,实际上他对于荀氏真没排斥心理,千年来,从未听说过荀家人篡位夺国,反而荀氏子弟世代忠良,如果连荀氏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能信任?
  “大王,西城候携家求见。”
  这时,柳兰子在帐外唤道。
  “哦?”
  杨彦一怔,便道:“快请!”
  “参见大王!”
  柳兰子把人请了进来,李雄一家齐齐施礼。
  “不必多礼,请坐!”
  杨彦笑着摆了摆手,众人依次落坐,他的视线也一一扫过,先着重看了眼李卉儿,小姑娘面含娇羞,微红着脸颊,半低着脑袋,煞是秀色可餐,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身子骨还未长开,竟然对他构成了一种难言的吸引力。
  一刹那,他都有了种写信回洛阳,告之慧娘与巧娘自己将纳李卉儿、姚湘与蒲玉为妃之事,这不怪杨彦花心,主要是男人天生就有博爱的劣根性,尤其是人家已经摆明车马上门倒贴。
  不过很快,杨彦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觉得还是不能过于放纵自己。
  随即他的目光本能的移向了任皇后,任皇后微微垂下螓首,表面若无其事,但是杨彦觉察到,她的身体略微颤抖了下。
  李雄心里猛一个格登,他的眼角余光一直留意着这二人呢,可不能再发展下去了,于是赶忙领着全家向杨彦道贺。
  “大王自入蜀以来,劝农桑,兴教育,流人蜀人之间不再仇视,百姓安居乐业,臣随明王一路北行,获益良多,孟子有云:五百年有圣人出,自汉高帝刘邦至今,足有五百年矣,大王实乃当世圣人啊……”
  李雄先说了两句,后面由李寿接口,不遗余力的吹捧起了杨彦的功绩,还不时叙述着自己的感慨。
  杨彦眉心微微拧了拧。
  李寿志得意满,神彩煜煜,眼神中充满着渴望,再看李骧,欲言又止,望向李雄的目中带着愧色,而李雄的眼底隐有愤怒闪出。
  突然杨彦明白了,李雄这一家专程来拜访自己,目地是为李寿求官!
  李家处境艰难,他也清楚,首先作为被废君主,提心吊胆,朝不保夕,其次携带重金,担心被人盯上,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只有朝中有人才能保住家业。
  凭心而论,杨彦很反感这套,他很想隐晦的点出让李家不用担心,明国以工商兴国,不会公然掠夺别家财富,奈何李雄身份特殊啊,就怕有不开眼的盯上李家的财富美人,到时为难的还是自己,给个官,就等于给李家一道护身符。
  李雄及其子不可能补实职,李家也明白,故推了李寿出来。
  ‘罢了,罢了,老子到底还是狠不下心!’
  李骧把目光移来,射出了哀求之色,杨彦暗叹一声,自己终究是现代人,没法如古人那样凉薄。
  据杨彦几年来的观察,或许是价值观的差异,也可能受生存环境影响,古人连自己的命都不在乎,何况他人?放在现代人眼里,古人确实凉薄,但古人不重命,重义。
  而李寿此人……
  杨彦回忆着史书记载。
  李寿具有市侩人物的普遍特征,在得势前,卑躬屈膝,小心翼翼,能表出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但得势后,就如变了个人一般。
  史载李寿谋反,攻入成都,纵容士兵抢掠,强尖李雄的女儿和李氏妇人,受害者无数,当时李寿身边人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向东晋称臣,另一派要求自立为帝,两派争论不休,李寿下令占筮。
  占者曰:可数年天子。
  有叫任调的人曰:一日尚为足,而况数年乎?
  又有臣劝:数年天子,孰与百世诸侯?
  寿拍板:朝闻道,夕死可矣,任侯之言,策之上也,遂以东晋咸康四年僣即伪位,然后学石虎,以严刑苛法治国,并大征民役,兴建宫室,蜀地苦不堪言。
  杨彦再看向李雄,李雄低着头,竟如万念俱灰般,面容一片死寂,不禁心头一软。
  很明显,李寿上位,必然侵夺李雄家产,而李雄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又不得不支持李寿上位,杨彦也不是那种心黑手辣的皇帝,自是希望李雄富贵一生,落个善终,如此一来,他自己在史书上也能落下仁君的美名。
  因此杨彦在内心中,已经否定了李寿。
  略一沉吟,杨彦向李骧问道:“李公高寿几何?”
  李骧拱手道:“不敢当大王问,老朽六十有三!”
  杨彦又问道:“身子骨可硬朗?”
  李骧道:“老朽能睡得着觉,吃得下饭,日行数十里倒也不觉疲累。“
  “好!”
  杨彦点了点头:“孤加李公侍中,任尚书左仆射,此战过后,赴洛阳上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