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诊病断脉

  “小郎君,你为何于此处书写?”
  一名围观的中年人忍不住问道。
  杨彦放下笔,拱了拱手:“代写书信。”
  “代写书信?”
  人群中起了些议论。
  在明清时代,代写书信的很多,但是这个时代,读书识字被世家大族垄断,平民很难有获得教育的机会,包括庶族地主,大部分人一辈子目不识丁,代信通常指捎个话,没谁会捎书信。
  不过捎话的缺点是传着传着,就离题万里,甚至被别的事情打岔,忘了传话。
  杨彦也不着急,自顾自的书写。
  没过多久,一名穿着还算得体的中年人扒开人群,冲了进来,问道:“小郎君,可是代写书信?价钱如何?”
  杨彦向置于案头的竹篓一指:“随缘,看着给,若无钱,分文不收。”
  话是这么说,但是竹篓里搁着几枚五铢钱,这就等于是暗示铁钱不收。
  当时江东的货币极为混乱,即有汉魏两朝的五铢钱,还有吴国孙氏铸的,如车轮大小的大泉当千,实际重量却只有三十六铢左右,也有地方大族私铸的铁钱,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据考证,一克约等于当时的1.75铢。
  由于侨姓士族渡江南下,攫取了政治权力,作为补偿,在经济上给予吴姓士族特权,允许吴姓大豪私铸货币,铸造了大量的劣质铁钱在市场上流通,疯狂掠夺社会财富!
  实际上相比大多数的吴姓士族,侨姓士族在当时还算是开明的,当然了,葛洪是个例外。
  随便给,是给多少?
  就象现代社会的和尚道士化缘,嘴上说随便给,但是又拿个册子给你看,上面记载着谁谁谁捐了几千或者几万。
  杨彦的随便给以五铢钱打底,和这个性质差不多。
  不过那时的人,思想比现代人单纯,想不到里面的门门道道。
  中年人看了眼竹篓里的五铢钱,就从怀里掏出个袋子,伸手抓了一满把,足足几十枚五铢钱放进竹篓,才道:“家母得了重病,盼见远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幼弟一面,令速归,请小郎君帮我书写。“
  ”稍待片刻!“
  纸已经被杨彦裁过了,一尺长,半尺宽,他从中取了一幅,摊在几案上,奋笔书写,为了对得起这几十枚五铢钱,杨彦很可耻的水了,写了好几十个字,基本上一个字一枚五铢钱。
  写好之后,抖了抖,晾了晾,念了一遍,才递给中年人道:“待墨迹完全干透再封好,速遣人送往山阴。“
  ”好,好,多谢!“
  中年人如获珍宝般,捧着纸,急匆匆挤了出去。
  顿时,围观群众哗然,眼见着杨彦只写了几十个字,就净赚几十枚五铢钱,几乎相当于一升谷子,这真是生财有道啊!
  杨彦也不管别人怎么议论,继续写他的三国演义。
  没过多久,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挤了进来,站在几案前,期期艾艾不说话。
  杨彦放下笔,问道:“这位夫人可是要写信?”
  “这……”
  妇人咬了咬牙道:“妾有一子,于下邳戊守,听说近期羯骑时常于下邳附近出没,妾担心会爆发争战,是以想请小郎君帮妾修书一封,问明情况,报个平安回来。
  只是……妾家清贫,只有这么些,若是不够,能否先寄着,他日再还给小郎君?“
  说着,妇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用那粗糙的手打了开来,里面包着几枚铁钱。
  周围议论再起,妇人也显得很羞愧的样子,低下了脑袋。
  杨彦看着妇人,这名四十多岁的女人,如果放在前世,保养得体的话,应该能保持着三十左右的容貌,即使不保养,也是胖乎乎的富态模样。
  可这名妇人鹤发鸡皮,面色腊黄,身上的裙子又脏又旧,还带有一种甘为人下的卑微气质,杨彦敢毫不客气的说,就算他那年过七十的父母与之相比,都要显得年轻了许多。
  暗暗叹了口气,杨彦柔声道:“这位夫人,我曾有言,有钱随便给,无钱分文不取,请把钱收起来吧,我免费帮你写。“
  妇人浑身微震,现出了感激之色。
  杨彦拿起笔道:“你说我写。“
  ”大牛,阿母听人说羯胡要入侵了,你一定要小心啊,但是就算重战死沙场,也千万莫要降了羯胡,否则你阿翁于九泉之下必不会瞑目……“
  妇人絮絮叨叨,杨彦也不厌其烦,说什么他就写什么,足足写了两页纸,妇人才陡然醒悟,讪讪道:“小郎君,是不是写的太多了?”
  “无妨!”
  杨彦拿起纸,抖了抖,递过去道:“拿着吧,让大牛找军中文官给他解读。“
  ”谢谢,谢谢!“
  妇人小心翼翼的接过,连声称谢,正要离开,却是身形一个踉跄,倒了下来,杨彦连忙一步上前,扶住了这名妇人。
  “怎么了?怎么了?”
  周围纷纷喧哗。
  妇人的面色黄中发青,额头虚汗阵阵,杨彦把妇人扶到几案后面的草垫靠下,拿起手腕,搭起了脉。
  “咦?小郎君还会诊病啊。”
  “到底是谁家的小郎君,莫非是哪家士族子弟?”
  “很有可能,小郎君气宇轩昂,目中含神,必不是凡人!“
  围观群众指指点点,杨彦也不管,细细诊着脉相。
  杨彦的眉头越皱越紧,这名妇人的病,放在现代不是什么问题,无非是贫血、低血糖和营养不良,但在那个时候,是能要人命的。
  “诸位父老,谁能帮我买一碗甘蔗水和一块饼?”
  杨彦掂起几枚五铢钱,望向了众人。
  “我去,我家就是卖饴糖的,就在前面不远,请小郎君稍待!”
  一名三十左右的汉子撒腿奔了出去,杨彦趁这空隙,掐着妇人的人中,渐渐地,妇人幽幽醒转,那名汉子也端了一大碗甘蔗水与一块胡饼回来。
  “小郎君……妾怎么了?”
  妇人虚弱的呢喃。
  一名群众道:“这位妇人,你刚才晕倒了,是小郎君好心救了你。”
  “多谢……小郎君。”妇人挣扎着要起来。
  “别动!”
  杨彦却按着她的肩膀,向一名二十多岁的妇女招了招手:“你扶着她,喂她就着甘蔗水把胡饼吃下去。“
  这名妇女没想到杨彦会叫自己,一怔,还是旁边人推了她一下,才手忙脚乱的扶起妇人,半靠在自己怀里,另一只手接过碗,喂向妇人。
  “这位娘子,使不得!”
  妇人不安的推让,畏畏缩缩看着杨彦。
  杨彦淡淡道:“你的身体严重亏损,在你推辞之前,先想想你儿大牛。“
  妇人不吱声了,目中隐隐泛出了泪光。
  杨彦又道:“我现在给你开副药方,照方抓药,一至两旬即可缓解。“说完,便提笔写起了方子。
  ”来,我喂你吃吧。“
  背靠着的那名妇女柔声劝着,把碗凑过去,妇人一边吃着,一边流泪。
  很快的,杨彦开了一副药方,考虑到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常用的人参被摒弃了,以当归首乌为主材,配以辅药,不过效果并不会太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