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叛逆的青春
回到襄江后,日子平静如湖水一般没有一丝波澜。
这年秋天,张雪晴班里新转来两位女生,她们是姐妹俩,名字特别好听,妹妹叫做顾西菊,姐姐叫顾南红。
据说她们的母亲是一位美丽的小学语文老师,生下顾西菊后便不幸染病离世了,话说顾西菊的父亲,是整个后勤基地大名鼎鼎的二号人物,大家都叫他顾胖子。
顾胖子住在市里,早些年就娶了一位年轻的新夫人,生了四个孩子,顾西菊和顾南红一直在四川老家跟着奶奶生活,今年夏天还被父亲带到了后勤基地。
要不是确实知道她们是顾胖子的女儿,没人敢相信这对衣衫褴褛的姐妹,他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顾处长。
每个月顾胖子只给她们很少的生活费,祖孙三人吃饭都要算计着,一旦钱不够花,再去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顾南红学习很差,只要顾胖子一来基地,父女俩就要爆发严重的争吵,主要矛盾就是生活费太少的问题。
她们的继母张雪晴和同学都见过,虽然年过四十,但保养得当,说三十岁也有人信,四个孩子穿的十分洋气,在学校的操场上还打过羽毛球呢。
张雪晴想不明白,为什么顾处长这么有钱,就不能给顾西菊姐妹多一点生活费呢?他们也是他的孩子啊!
大人的世界真是复杂,张雪晴听姥姥讲过,自己的妈妈当年也差一点和顾西菊的妈妈一样,生完孩子染上重病,想想真是后怕,如果真是那样,自己也会像顾南红那样和爸爸为了钱吵架吗?
张雪晴不敢往下想,她觉得自己和顾西菊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顾西菊学习非常努力,自从她来到班里,张雪晴学习成绩第一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顾西菊和顾南红不一样,玩儿了命的学习,老家的教学质量不如基地,顾西菊刚来的时候,学习成绩在班里只能排到中等,没出三个月就扶摇直上变成了第二,甚至有时会变成第一。
张雪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反倒觉得自己有了对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两个人你追我赶,后来还变成了同桌,下了课又聊不完的话题,成为了好朋友。
顾西菊邀请张雪晴礼拜天去家里玩,张雪晴知道顾西菊家里拮据,可是没想到这么简陋,到处黑黢黢的,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个类似写字台的小桌子,据说还是顾西菊同父异母的弟弟淘汰下来的。
奶奶已经很老了,张雪晴和她打招呼的时候,她的耳朵根本听不见,“没关系的,我奶奶基本上已经聋了。”顾南红忙着做家务,见张雪晴站在奶奶面前手足无措,赶紧安抚道。
“我姐想让我爸买个助听器给奶奶,已经吵过几架了,他也不给买。”顾西菊无奈的说。
“你爸怎么这样?是不是你爸工资都交给你后妈了?”张雪晴从小听姥姥讲各种后妈的故事,恶毒后妈都给她留下阴影了。
“谁知道呢?可能家里孩子多,钱也没有那么凑手吧!”顾西菊倒是通情达理。
“明年咱们就上初三了,一毕业我就参加工作,等自己挣了钱,再也不受这闲气了!”顾南红恨恨地说道。
顾西菊生活如此困难,学习还这么努力,对比之下,自己的成绩全靠脑子里的小聪明,实际并不努力,张雪晴暗暗发誓,以后要少看一点课外书,多加努力才行。
张雪晴家里有一个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不能出去疯跑的时候,一个人在家无聊,张雪晴就站在板凳上,随意的拿一本书下来看,看不懂再换一本。
小学还没上完,四大名著已经看完三遍了,除了《东周列国志》和《资治通鉴》那几本高深的古代线装本,其余的基本都读遍了,自从上了初中,张雪晴不在出去疯玩,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了。
冬天到了,顾西菊突然生了病,上晚自习的时候,基本每天都要出去呕吐一番,直到把胃里吃的东西都吐光,才能舒服一些。
“怎么不去看病?”张雪晴非常担心,她感觉顾西菊一定是生了大病。
“没事儿,吐完就舒服了。”顾西菊故作轻松,“我爸不给钱,怎么看病?”顾南红气的要哭。
“我真想找个地方去告你爸!”张雪晴怎么也想不通,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
张春山就够粗枝大叶了,有一年玉慧外出学习,孟婉莹生病住院了,正是刚过完年,寒假还没结束,张春山居然两次去跟好友喝酒忘了时间,一天都没回家。
那年张雪晴九岁,张襄襄才三岁,两个孩子在家饿的要命,没办法,张雪晴凭记忆学着姥姥用蜂窝煤炉焖米饭,又踩着凳子爬上窗台用刀割腊肉。
米饭焖的下面糊了,上面还夹生,腊肉炖白菜,白菜都炖烂了,腊肉还咬不动,就这样,姐妹俩还吃着喷香。
毕竟是第一次做饭,而且腊肉可以随便割,张雪晴不但没觉得辛苦,还觉得饶有趣味。
张春山第二次犯这种错误时,张雪晴问了对门的婶婶,掌握了一些小窍门,饭做的比第一次强多了。
玉慧回来听对门说了张春山的“罪行”,气得要和他拼命,张春山还振振有词的说,是故意锻炼孩子们的生存能力,这下连刚刚出院的孟婉莹也不愿意了,在母女二人的攻击下,张春山只好“低头认罪:自己喝多了,忘了家里还有孩子的事儿了。”
世界上没有真正不疼爱孩子的父亲,顾西菊的父亲还是带她去市里看了病,经过检查,医生说她没有大毛病,就是南瓜吃多了伤了胃。
顾胖子这才意识到女儿过的实在太惨了,自己给的那点钱,连饭都不够吃,大多数的时候,晚饭只能蒸点南瓜……
从那以后,顾胖子顶着压力,给姐妹俩的生活费多了一些,顾西菊的胃也慢慢养好了。
1984年春天,张雪晴满了十二岁,正是积极要求进步的时候,却因为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得罪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