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家国梦

  这一年,就连窑厂两位大师傅和三个徒弟都把家人接了过来,在南张村建了房子。其实两位大师傅年纪都不大,属于穷苦的手艺人,到了张家岭窑厂才有了一些收入。家里只有媳妇和一两个孩子。
  三个徒弟都不是本地人,也是因为在张家岭有了稳定的工作,才说上了媳妇,有两个还没成亲。其中一个家里也受到了匪患,父母遇难,只有一个弟弟。
  因为张春在城墙修建好以后,除了建房子用的必要的红砖以外,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烧制工作。而是让两位师傅改造工具和窑口,烧制更加高级的瓷器,不要求产量。
  为了保证几个人的家人有稳定的生活,特地让他们将家人接过来,在南张村住下。新改进的窑口也建在了南张村。窑口的规模小了很多,是两位大师傅能够做到的最先进的窑口,能够烧制比较精细的细瓷。釉色也大大地改进,有了五彩釉色,他们不敢说和景德镇相比,但是说要和湖南醴陵窑比一比,因为两位大师傅的师傅都是从那里出来的,只是到了这一代没落了。他们要重拾师傅们的手艺。
  这五家都和南张村人一样分了二十亩土地和两亩菜地。这样南张村就有了三十二户,一共分配了六百四十亩。宅基地和菜地是在牛头山边缘的一个山沟两边分的荒地,每户加起来五亩的样子。其实建房了和种菜用不了那么多地,各家都在屋后种了果树,一方面能够收获水果改善生活,因为这是不交租子的,另一方面修剪下来的树枝可以当柴火烧。
  除了各家的宅基地和菜地以外,还分配了公共用地,主要是修建公用的打谷场,公共厕所,下水道和堆肥场地扥公共用地。
  因为留给各家的宅基地面积挺大,所以秋收过后,各家自己开始盖自己家的小院子,准备从张春的养猪场里买小猪回来养,并由张秀清以集资的方式合伙买了两头牛。因为张春养的牛虽然发展成了十二头,但是,有四头都是自己繁殖的小牛,相对于几千亩土地来说也是不够的。
  各家各户其实也有一种急迫感。因为这三年,连建房子的砖都是免费提供,窑口的师傅们只有烧瓷器在才可以卖钱,烧砖是纯义务。不过三年后就不是了,各家再要用砖瓦以及瓷器,都要付钱。
  虽然张春也竭力让大家在这三年之内把家当配齐了。但是有些原则是不能动的。那就是山里的树木不能随意砍伐。窑口自己烧木炭用的木材都需要张春亲自去指定地方,并且只能砍上了年纪的老树,不准砍小树。蒙学堂和各家各户的家具,都十分简单,张春自己用的都是以前留下来的家具。张天他们的训练都在牛头山,一方面防止山贼,管理牛头山的农田,另一方面就是护林。张春对于牛头山森林的保护要求严格到了极点。所以基本上,各家想要添置家具,只能到外面去买。
  尽管如此,张春也不满意,因为这几年都在搞建设,光烧窑就烧掉了不少大树。牛头山的森林资源是在快速减少的状态。
  这一年没出什么大事,但是农业和林业的现实让张春十分窝心。唯一让张春欣慰的就是蒙学堂,
  蒙学堂因为袁芳、朱利安和张春自己,基本上分成了四个专业,一个类似于师范,是为了给蒙学堂自己培养启蒙教师用的。一个是医学,宁伯、朱利安和袁芳都非常重视,他们都希望卫生院后继有人,只是学医太耗时间了,宁伯就说学医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个是农学,这个最主要是张春自己非常重视。
  一个就是格物,就是朱利安教的机械和电学,现在只是为了保证维持卫生院发电机的运转。但是张春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委托朱利安购买物理化学以及机械和电学方面的书籍。德语版的也行,反正袁芳也能翻译。
  当然,这不是才开始学识字两年的孩子们能够很快掌握的,主要是分出了有兴趣的孩子,然后在识字和实践中有所侧重而已。最关键的是书籍,朱利安是一条门路,另一条门路就是姐夫吴思诚。
  1899年的夏收和秋收在张春看来是惨不忍睹。但在其他人看来是大丰收。小麦比往年多收了近三倍。棉花虽然只有两百亩,但是从九月份开始捡棉花,一直到十二月的尾棉采摘完毕,产量和金鸡岭只在十一月一次性收获不可同日而语。也就是说,金鸡岭收获的棉花,还没有张家岭的尾棉收得多。
  水稻总体上产量大概增加了四成。但是在张春亲自划定的种稻地里,产量是翻翻的,从没有一百七十斤,一下子到了三百五十多斤。这是精选了稻种,加强了水肥管理的缘故。
  这让南张村的人看到了希望,因为就算是只有两成的收成,每家都有四百多斤稻子。这可比以前多多了。
  南张村的人兴高采烈。而张春看着都牙疼。这四百多斤,一日三餐根本不够吃,两口人吃到第二年的六月份,就算加了菜地里的红薯南瓜什么地,也肯定吃不到。可以想见其它地方的农户平时过得都是什么日子,也难怪就算是张春好吃好喝养了两年,这些成年人的身体素质依然很差。恢复到后世的一般水平恐怕都很难。
  看来希望还是在孩子们的身上。
  六十多个孩子,又没有老师,所以只分成了大中小班。小班由张春自己带,都是八岁以下的孩子。中班是八岁到十二岁的孩子,由袁芳带着。大班是十二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大多数还要训练和做事,所以只是晚上由张春和袁芳轮流讲课。
  弄得张春总是对大班的孩子有愧疚感,因为他们差不多等于被放弃了。
  张春和袁芳对大班的孩子要求要比严格得多,每天白天出去都是带着学习任务出去,晚上回来还要抽查。不仅是干活和训练辛苦,连睡觉时间也比小班和中班的孩子要少。
  为了保证营养,养猪场的猪肉其实大部分供应给了他们,只是下半年养猪场的规模扩大后,小班和中班的孩子才轮得上肉吃。这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长个头的时候,这帮小家伙们的身形一直往上窜,本来在成年人中算高个子的张天现在成了一般的个子,陈继祖就直接成了矮个子。一帮年纪比他们小的家伙,纷纷抽条子超过了他们。
  但是实际上,陈继祖也有一米六四的样子,在整个南张村都不算矮的。南张村大多数人都在一米六五以下,很多女子都只有一米五几。问题是他们还小,怎么说也要长到十八岁吧。
  张家岭的这帮小家伙们现在很招大人们的喜欢,因为一个个唇红齿白,虽然晒得有些黑,但是健康得要命,活蹦乱跳地。每个人虽然只是读了两年书,但是懂规矩,懂礼貌,对学习勤奋得很。
  这帮小家伙说:“不学不行啊,少爷那么聪明,比我们还学的勤快呢。我们笨,比不上他,总不能给他丢脸。”
  同样的话在大人们嘴巴里说出来就不一样了:“你们这帮小崽子们,要是不好好学,看你对不对得起一天三餐饭,那是老爷们才能有的福气,你们还不努力怕不怕折寿?”
  一年的忙忙碌碌,甚至有些疲于奔命,但其实并没有做多少事,毕竟底子太差了。远不如小说中那种王霸之气侧漏,想要什么就会做成什么。
  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让人目不忍睹。好在张春还小,还等得起。
  张春一直在想如果自己是吴家,是李家,是袁家或者刘家的财力和底蕴,事情一定简单得多。
  但是反过来,如果是这些家族,真的能像现在一样让张春在自己的地盘上恣意改造?恐怕有无数携肘的地方。而且这些家族都已经成了老旧、到处是洞的破船,随时都可能沉没。
  想想后来刘英毅然破家起义,还真的不能不佩服他的勇气和魄力。
  再后来的袁传鉴,就已经是军阀混战,国难当头,左右是破釜沉舟,还不如奋起抵抗。从情势上来说,就不如刘英兄弟的付出之多。
  袁传鉴偶尔会坐着船来看袁芳这个大姐。只是拖船埠的袁家对读书并不如米商袁家那么热衷,袁传鉴启蒙老师是自己的母亲,父亲完全是田家翁,不认识多少字。所以袁传鉴现在已经开始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越来越像田野小子。他还没有到主动要求学习的年纪,当然也不会记得可能会成为自己妻子的刘素贞。
  袁传鉴过来张家岭,更多的是母亲要求他来和大姐学几个字而已。(http://.)。他自己本人倒是对护卫队的训练非常感兴趣。男孩子总是崇尚武力。
  云龙河两岸,从来就被匪患所困,没有平静过。所以这里的人们是以家族的形式聚居在一起,才能有一丝抵抗之力。历来,云龙河两岸的人尚武之风盛行。同时这里也是荆襄文化盛行的地方,曾经文人辈出。只是满人入关后,满汉纷争一直没有停歇,朝廷曾经派一些北方的部落在这里镇压和镇守,导致文退武进。直到天平天国长毛作乱,汉军挽救了大清帝国。蒙满又逐渐被汉人同化,不再强行压制,文化才开始复兴。
  不过这种复兴却是颠覆性的,才有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和理想。
  袁传鉴并不明白自己身上的这种习文练武的冲动来自何方,但是很显然这种冲动不是建设性,而是破坏性的,是对旧社会本能的排斥。除了文化冲突,大清帝国腐朽的统治导致的年年灾祸更加加剧了这种反叛心理。
  袁传鉴不明白,大多数的人都不明白是为什么。
  “每个兔子都有一个家国梦。”这是张春看着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训练的伙伴们的眼神而想到的。
  以前张春可能不会有这么多感慨。但是现在却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为了这个梦想,不管是不是敌对的人,都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理想、鲜血和生命。阶级之间,也许有斗争,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就不算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