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这种熟悉的感觉

  随着春节的临近,夹皮沟这个小山村,已经充满了浓浓的过年气氛。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儿,早上八点,天刚亮,就有两辆车开进村里,正是连夜赶路的刘青山一行。
  “回家喽!”小六子跳下车,嘴里兴奋地嚷嚷着,很快就招来一群小娃子。
  小老四也和老五手拉手,从车上下来,然后望着熟悉的小村子笑,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涌上心头。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和吴桐从车里钻出来:“快点回家,看咱们的小鹿鹿去!”
  不过想回家可没那么容易,村民都涌上来,亲亲热热地打着招呼。
  张杆子也刚从猪场喂完猪回来,看到刘青山,立刻大叫一声:“好哇,青山回来啦,总算能分红啦!”
  刘青山也大乐:“我说大伙咋都这么欢迎我呢。”
  “你就惦记着分钱,还缺钱咋滴!”老支书瞪了侄子一眼,张杆子也不在意,嘴里一个劲嘻嘻笑。
  一旁的张大帅忍不住训他:“这钱,放在合作社账面上,还省得惦记呢。”
  “还是把存折放自个家柜子里好,没事掏出来瞅瞅,瞧着就高兴。”
  他家闺女,前两天就和其他娃子一起回来了,所以张杆子特别高兴。
  “爸,咱家都是俺娘掌管钥匙。”他家的小儿子也五岁了,一不小心就揭老底。
  众人一阵哄笑,张杆子脸皮厚:“反正户口本上,俺才是户主。”
  大张罗就都开始逗张杆子的儿子:“昨天晚上,你爹和你妈是不是又打架了?”
  小孩子不懂事,还真点点头,大张罗立刻又追问:“那谁赢了?”
  张杆子觉得要坏事,刚要告诉儿子别瞎说,结果小孩子嘴快:“当然是俺娘厉害,把俺爹都压下边啦!”
  这下子大伙乐开锅了,搞得张杆子都脸红脖子粗的。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望着大伙,这种熟悉的感觉,令他心里倍觉亲切。
  “青山,先回家。”张队长吆喝一声,他知道刘青山惦记家里的老人孩子呢。
  大伙这才嘻嘻哈哈地散了,临走的时候,纷纷邀请刘青山去家里串门。
  刘青山也总算是解放了,拉着吴桐,急匆匆往家奔。
  至于小老四他们,早就先跑回去了。
  进了自己老屋的当院,大狗摇晃着尾巴扑上来,刘青山揉揉它的狗头,然后才开门进屋。
  只见小鹿鹿站在地上,仰着小脑瓜,望着刘青山和吴桐。
  小家伙一生日多了,已经会走。
  “鹿鹿,看看谁回来啦?”林芝蹲在孙女身旁,笑吟吟地望着刘青山。
  小鹿鹿小黑豆一般的眼睛眨了眨,然后就张开两个小胳膊:“妈妈!”
  这一声妈妈,把吴桐的眼泪都叫出来,上次和女儿分开,小鹿鹿还不会说话呢。
  于是连忙甩掉外衣,把女儿抱在怀里,贴贴她温热的小脸,感觉心都融化了。
  “宝贝,还有我呢?”刘青山轻轻拍拍手。
  好几个月没见,小鹿鹿显然把他给忘了,扭过小脸儿,钻进母亲怀里。
  “爸爸,是爸爸。”吴桐笑着转转身子,把女儿的小脸露给刘青山。
  “爸,爸爸,爸爸。”小鹿鹿好像终于想起来了,奶奶在家天天教她呢。
  刘青山也被叫得浑身发飘,感觉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也没有这一声爸爸来的甜蜜。
  “来,爸爸抱抱。”刘青山把小鹿鹿高高举过头顶,小丫头嘴里发出咯咯的笑声,她终于想起来喜欢把她举高高的爸爸。
  跟孩子亲热一番,刘青山这才去爷爷家,只见哑巴爷爷以及李铁牛他们,都在这屋聊天呢。
  大孙子回来,刘士奎也特别高兴,拉着孙子坐到上炕,乐呵呵的,怎么瞧都瞧不够。
  刘青山挨个问候一遍,这才跟师父聊起来。
  哑巴爷爷的中医学校已经放假,新学期开学,又招收了两千多名新生。
  这些不是短期培训的那种,新生都是年轻人,以初高中毕业生居多,从头开始培养。
  招生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哑巴爷爷的努力,如果顺利从中医学校毕业,也能获得大专学历和行医资格。
  现在大学还没开始泛滥,所以落榜的考生还是非常多的,大专学历,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再说了,哑巴爷爷名声在外,所以这一批新生,都是优中选优,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
  “吃饭,先吃饭!”奶奶和秋菊奶奶张罗着放桌子开饭。
  一大家子,吃饭就得三四桌,爷爷这边两桌,主要是男的。
  像是刘青山的岳父吴教授,还有王爷爷,以及路作家等人,也都请了来。
  因为是小年儿,所以早饭照例是吃饺子,早都包好了,就等刘青山他们回来呢。
  “三凤,这是酸菜馅的,你最爱吃。”奶奶把一大茶盘子酸菜馅饺子,放到刘青山跟前。
  “奶,俺也爱吃酸菜馅的。”李铁牛先夹起来一个,扔进嘴里:“嗯,真香!”
  他早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知道你能吃,特意给你多包了一盖帘儿。”奶奶当然知道李铁牛的饭量。
  李铁牛一听,更不会客气,一口一个往嘴里扔。
  “还是年轻好。”王教授也感叹一句,他也是彻底准备在夹皮沟这安度晚年了。
  “王爷爷,最美不过夕阳红。”刘青山嘴里忙着吃饺子,还不忘聊天。
  “好,那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争取多红几年。”王教授捏着酒盅,跟刘士奎和吴教授他们碰了一下。
  这几位也不多喝,一顿喝上一两二两的,舒筋活血。
  吃完饺子,泡上药茶,大伙就坐着聊天。
  小老四他们一群孩子又跑过来,小鹿鹿扎着两个小胳膊,也跟着,摔倒了就自己爬起来,也不哭。
  老五拿着手稿过来,高文学和路作家这两位师父,就领着她去安静的地方研究。
  “来,上姥爷这!”
  “来,鹿鹿,上太爷爷这来!”
  吴教授和刘士奎一起拍手,小鹿鹿瞧瞧这个,望望那个,最后乐呵呵地扑进刘青山怀里。
  两位老人也都笑着摇头:“白疼你了。”
  陪着家人坐了会儿,刘青山就穿上外衣,去村里各家转悠一圈。
  大头和二彪子乐呵呵地陪着她,走东家,串西家,一上午就过去了。
  这两位现在也二十七八岁,这些年历练得也越来越成熟,现在已经成为夹皮沟新一代的领导者。
  有这两位兄弟掌管合作社,刘青山也放心。
  最后溜达到队部,支书爷爷和张队长他们都在,正好先碰碰头儿。
  “三凤,今年的分红比去年只多不少,俺们琢磨着,这么一大笔钱,大伙放家里也不合适,还得你帮着琢磨个投资的办法。”
  老支书吧嗒着小烟袋,在刘青山的影响下,老支书的思想一点可不保守。
  要是按照老辈人的传统思想,有钱正好存银行里;但是老支书却琢磨着怎么能叫钱生钱,对,这叫投资。
  夹皮沟合作社也是尝到了甜头,比如投资县里的大修厂,转产摩托,一下子就撑起了合作社收入的半边天。
  刘青山对自己的老家,早就有着明确的规划:“支书爷爷,摩托车厂的成功经验,可以发扬壮大啊。”
  “三凤,你的意思是造汽车?”二彪子有点听明白刘青山的意思。
  “从俩轱辘的变成四个轱辘的,肯定能成。”
  “对,造汽车!”
  大伙七嘴八舌,一个个都情绪高涨,瞧那样子,好像汽车就是用泥巴捏出来那么容易。
  刘青山却连连摆手:“汽车咱们暂时肯定造不了,那个对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太高,不过咱们可以制造农用车。”
  “农用车,造小四轮拖拉机吗,这个好像也不错。”
  张队长点点头,这两年,不少农户家里,勒紧裤腰带,也要先买上一辆小四轮,耕地秋收什么的,比牛马强太多了。
  “不是小四轮,我说的是农用三轮车,当然,以后也可以发展成四轮的。”刘青山说的三轮车,曾经普及过好长一段时间。
  和小四轮相比,三轮更加便捷,速度也更快,作为农业运输车,还是很受欢迎的。
  等到燃油车逐渐淘汰,那么就改成电动三轮车,那个更普及。
  大伙也都相信刘青山的眼光,自然一致通过。
  从两轮发展到三轮,好像也不错。
  刘青山给规划出发展道路,剩下的就是老支书他们去实施,摩托车制造厂那边,有成型的科研团队。
  里面还有不少毛子的专家呢,弄这种三轮车的发动机,当然没问题。
  解决完这件大事,老支书心里也敞亮多了,乐呵呵地说:“你说吧,以前没钱的时候发愁,现在有钱了也愁,犯愁这钱怎么花。”
  大伙也都忍不住笑,这大概就叫幸福的烦恼吧。
  二彪子插话道:“支书爷爷,想花钱还不容易,您看看这个,这是俺对夹皮沟新村的规划。”
  大伙凑上去一瞧,张队长一拍大腿:“这家家户户都是二层小楼,还真够洋气的。”
  “城里人才住楼房,咱们农村人住这个合适吗?”车老板子有点疑惑。
  老支书挺直腰杆:“农村人咋了,照样也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放以前说啥也不敢想,咱们也能住楼房,哈哈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