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诗会(五)

  不过云舒和吴香皆出自大户人家,来这烟花之地还是有些不自在,待见了莳花馆门口也有不少女子进进出出之后,这才放下心来。
  待进了包间之后,便更自由了一些。
  “托您二位的福,我等也能享受这雅间了。”
  吴国祯因为省了银子,此时心里异常痛快,就着桌上的干果蜜饯,吃个不停。
  有了雅间,其余几人也是欢喜,纷纷对着云舒和吴香行礼,倒把两人弄得不好意思。
  “别理他们,他们那是为了缓解囊中羞涩的尴尬罢了。”
  卢飏说罢,众人又是哄笑。
  进了包间不长时间,便响起一阵丝竹之声,诗会的最后一场便开始了。
  按照之前抓阄排定的顺序,鱼玄机也不知怎么就抓到了最后一个压轴出场。
  鱼玄机对外说着运气好,但她还是清楚,这是李外婆跟教坊司的官员做了手脚的结果。
  不过因为是教坊司的官员主导此事,其他青楼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但也不敢说什么。
  顺着雅间的窗户往舞台望去,这次要比上次看的清楚多了,而且没有拥挤,卢飏也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时代的顶级的歌舞表演了。
  因为是最后一场比试,之前选出的八家青楼皆拿出了看家的本领,无论是诗词还是舞蹈,皆比前一场有了很大的提高。
  卢飏看的津津有味,一时间便也体会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乐趣。
  这个时代的文艺表演虽没有后世的专业性那么强,分什么导演、编剧等等,但明显看出也是有人编排设计过的。
  比如潇湘馆的一位迟姑娘因为演绎的是一首边塞诗,所以几个舞娘皆身着戎装、手持刀剑,还真渲染了一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萧瑟景象。
  引得众人一片叫好。
  卢飏越看越这诗词演绎便越有味,虽然布景还有些不足,但已经有了后世舞台剧的雏形了。
  而且相对于后世舞台剧的灯光布景加成,此时的舞台剧更注重演员的表演和唱功,所以单论表现形式,还真的很难说哪个比较好。
  明朝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的最高峰,是在继承元朝杂剧的基础上,添加了话本小说这一重要编剧素材所成,艺术表现形式便更具有了厚重感。
  东四牌楼的青楼产业竞争激烈,寻常便明争暗斗,此时公开比试,各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京城士子贡献了一出出视听皆佳的大戏。
  “这三十两银子花的值。”
  一出戏演罢,卢飏意犹未尽,边点评边习惯性的鼓掌,等到他意识到这掌声有些突兀的时候,才见众人都在看他。
  “哈哈,演的太好了,有些情不自禁。”
  卢飏有些不好意思的将双手隆回袖子里,不过云舒却颇为捧场,学着卢飏的样子也开始鼓掌。
  “公子这个法子好,比那些大呼小叫的叫好好多了,觉得演的好了,便可以鼓掌,这样才对。”
  被云舒带着,其他人顿时也觉得卢飏这个赞扬的法子好,以往他们看戏觉得好了,便大呼小叫的叫好,确实有些有辱斯文,此时有了新法子,便都学着鼓起掌来。
  几人齐齐鼓掌,很快卢飏这个包间便引得了众人的注意。
  吴国祯、杨文岳最是爱好热闹之人,见众人都看过来,反而鼓得更起劲了,好似他们这种叫好的表现形式才是最好的。
  不过明晚期士子群体惯常夸张,也喜接受新鲜事物,见吴国祯他们鼓掌,便看热闹不嫌事大,也跟着鼓起掌来,顿时掌声雷动。
  卢飏不看四周这装潢,若是闭上眼睛,单听这掌声,以为自己在看晚会呢。
  因为诗词都不长,加上前后为了衬托诗词唱腔而编排的舞台故事,一出戏也就十分钟,所以很快便到了最后压轴出场的鱼玄机。
  因为没有布景撤换,所以转场很快,观众稍事休息,莳花馆的演绎便接着上场了。
  这场诗会,因为莳花馆准备的最早,所以准备的便也最充分,丝竹声一起,卢飏便觉得眼前一亮。
  中国古代音乐因为没有谱子,只靠师徒口口相传,所以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华夏五千年历史,从黄钟大吕到民间小调,华夏民族也是非常喜爱音乐的。
  来到明朝之后,卢飏便听过几首前世闻所未闻的小调,琵琶三弦竹笛古琴,加上大鼓小鼓唢呐和笙,古人的音乐世界也并不枯燥。
  因为莳花馆这压轴出场的诗词是《蝶恋花》,主要描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其实对于秦楼楚馆来说,这种类别的诗词却是主流。
  所以随着婉转曲折的笛声开场,鱼玄机便悄然上台了,这次诗会的主题是诗词,所有的情节演绎便都是随着诗词展开的。
  鱼玄机以一身青衣上台,随后便偶遇了一个俏丽的公子,两情相悦,一席红盖头便昭示着两人婚配。
  婚后红袖添香,俏丽公子读书,鱼玄机演的新娘子则红袖添香,琴瑟相和,羡煞众人。
  不过再一换场景,那公子却背起一个书篓,两人在桥边相别,看样子这公子是要进京赶考或者远赴外地求学。
  场景转换很快,两人依依惜别之后,那公子便走了,随后舞台上便只剩下了鱼玄机演绎的新婚少妇。
  这期间音乐配合情节,又舒缓到欢快,再到凄婉,与场上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
  寒来暑往,鱼玄机演绎的新婚少妇独自徜徉,这时便有莳花馆的姑娘一起冲上了舞台,由鱼玄机领着开始跳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