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扫荡世家,以充国库

  又过两日。
  金沙帮和银钩坊倒台,所引发的风波远未平息。
  黑龙台继续追查下去,发现这两家帮派。
  不仅藏有百具铠甲,兵刃无数。
  还囤积粮食,私铸银钱,所图甚大。
  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野风声鹤唳,动荡不已。
  几乎每天都有人,因为被牵连到这桩大案里,而被黑龙台捉拿下狱。
  满朝文武战战兢兢,生怕有身穿玄鱼服、腰跨绣春刀的缇骑上门。
  原本鼓噪不已的清流言官,学宫文人,说话声音也小了许多。
  毕竟。
  天京雄城的四座城门上,一排排悬挂的脑袋。
  已经充分证明了,那位居于东宫的皇储殿下并非不敢杀人。
  “这几天怎么没有人再去东宫门外跪着了?”
  御书房内,赵穆以极快地速度批阅着奏章。
  他本身是武道高手,思维敏锐,精神凝练。
  处理起国家大事效率颇高,用不了多长时间。
  “这两天酷暑难耐,已经跪死了一位尚书,两位侍郎,晒晕过去的进谏大臣,更不知道有多少。”
  “再如何赤胆忠心,也要惜命不是。”
  云漱玉掩嘴一笑,端上茶水。
  她如今领了尚宫之职,担任女官,可以自由出入大内。
  哪怕执掌黑龙台的刘进、谷大勇见了自己,也要恭恭敬敬,好声好气叫一声“云姑娘”。
  这就是权势的妙处。
  再想起曾经被黑龙台追杀围剿,如丧家之犬的那段经历。
  云漱玉只觉得造化弄人。
  “我还以为世家门阀中人,骨头都会很硬呢。”
  赵穆说了一句,而后失笑。
  这样的发言,听上去未免有些暴君、独夫的味道了。
  士林之中,有些眼界狭隘,自以为耿直忠臣的官员。
  都开始指责自己残暴不仁,任人唯亲,毫无为君之相了。
  赵穆也不在意,任由他们去骂。
  正如谷大勇所说的那样,蝼蚁岂能揣测真龙。
  亿万黎民,并不会因为几句骂声就憎恨自己。
  日子有没有更好过,这才是他们所在意的事情。
  “私藏铠甲刀剑,铸造钱币!等同有谋反之意!”
  云漱玉声音微冷,嗤笑道:
  “这个时候谁再敢跳出来,谁就是反贼同党!”
  “一旦坐实,就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作为金沙帮的靠山。
  出身范阳卢氏的吏部尚书已经被抄家。
  与陈郡谢氏关系深厚的吏部侍郎秋后问斩。
  加上后续被连带出来,大大小小的吏部、工部等众多官员。
  短短两天,陆续死了十几人,流放上百人。
  剥夺官职,打入天牢者,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这一番雷霆手段,震住了朝野百官,世家门阀。
  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皇储行事风格。
  竟然如此果断,而且丝毫不留情面。
  跪死的尚书和侍郎,空出的位子很快就被填补。
  都是琅琊王氏,清河崔氏的子弟。
  此为制衡,分化。
  但凡有请辞之官员,皆获允许。
  然后,再提拔寒门中人补缺。
  赵穆用这样坚决的态度,告诉满朝文武。
  大周离了谁,照样都可以运转。
  他绝不受任何人胁迫,更没打算按照史书上君臣和谐,美名流传的路子走下去。
  顺者昌,逆者亡。
  完美表现出一个暴君应该有的特质。
  “殿下,这桩案子还要查下去么?”
  云漱玉低声问道。
  金沙帮的底子已经被挖空。
  还剩下银钩坊需要仔细调查。
  “查!为何不查?让黑龙台继续追下去,给我一查到底!”
  赵穆理所当然的说道。
  他看了刘进和谷大勇呈上来的折子。
  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区区一个金沙帮,每年从漕运、盐铁生意所得暴利,竟然高达一百多万两。
  这是一笔什么样的数字?
  要知道,大周统率天下二十六州,所得赋税加在一起。
  最后能够进入国库的,才不过一千六百万两左右。
  每年仅是支出九边军镇的饷银,便要花费三百四十万两。
  “《宛署杂记》中记载过,按照大周两百三十年的物价,一两白银,能购两石稻谷。”
  “若是剥壳的白米,买六升也只要银钱四分八厘。”
  “一个江湖帮派勾结世家门阀,便从国库窃取横财百万!”
  “黑龙台只打掉一家,饥荒灾年可活人无数!”
  “你说,这些人该不该死?该不该杀?”
  赵穆眉宇之间一片冷色,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这还只是金沙帮。
  换成十大正宗?
  换成六座圣地?
  他们盘剥之剧烈,不知道要胜过多少无道昏君。
  “没想到殿下连民间物价都有了解。”
  云漱玉有些佩服。
  天子治国,多半都着眼于上层,看重权术制衡。
  很少会有人,在意最底层的黎民百姓。
  “以小方能见大。”
  赵穆摇头道。
  “漕运、盐铁所存在的贪腐现象过于严重,使得国库日益亏空,难以维持。”
  “我适才翻了以前的折子,按照九边军镇所给出的详细数据。”
  “募步兵一名银十五两,水兵二十两,骑兵三十两,另外还有安家费衣装盔甲。”
  “零零总总,再加上月饷银需花费三两六钱,一年下来差不多要五六十多两。”
  “由此可见,养兵之不易。处处都要用钱,单靠国库拨款,哪里能够。”
  他把批阅好的奏章放到一边,眸光幽深,继续道:
  “我又算了一笔账,大周光是武官便有四万八千七百五十四名,留在天京的就有四千多人。”
  “天京指挥使岁禄八百石,同知六百石,各卫指挥使以及下属,也是六百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