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陪伴 第5节

  “连国,连国——,小八,你到底咋回事?想啥呢?”
  “五哥,别叫我小八。”
  “那叫啥,叫你八爷!”
  “你咋连这都知道呢?”
  “哼,就你一天天的不着调。”
  承载着回忆的对话,让祝连国意识到,虽然五哥离家早,但心里还是念着自己,念着老家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两天头疼,有没有头疼的小可爱?注意了,可能是颈椎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保护身体!
  第9章 麻雀
  祝连国上中学的时候正赶上特殊时期,那个时候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学校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勉强算是高中毕业。
  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倒是很喜欢读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没有他不看的,和他同龄的男孩子也都喜欢看这些,谈起刀光剑影的江湖,都向往得很。
  祝连国在所有兄弟当中排老八,又因为他年纪小,辈分大,堂哥家的孙子都比他大,却得管他叫爷爷。八爷这个称呼最开始就是这么来的。后来就变成了几个武侠迷间的诨号。那时候见面还要说上两句堂口:你是飞雪连天射白鹿,我就接笑书神侠倚碧鸳。那些故事点缀着他们贫瘠的精神世界。
  而今,他也要闯一闯属于自己的江湖,这是个贫瘠的时代,同时也是腾飞的时代。
  跳上墙头的大猫打断了他的思绪,猫嘴里还叼着一只腿还在抽搐的麻雀,这种鸟在这边被称为家贼,因为它们总是偷吃粮食,尤其是到了秋收的时节,麦田里到处都是它们的影子。
  时间还早,他干脆拿起家伙事儿准备到田里去粘鸟,运气好的话,能给家里加顿大餐。
  没见过粘鸟的,总以为鸟是被黏住了,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儿,粘鸟的工具就是一张大网,上面纵横交错着乒乓球大小的网格,形状和渔网类似,只不过网的材质不同,线也要粗得多,两边穿着竹竿,可以将它固定在地面上。
  鸟雀在飞的时候一头扎进网里,翅膀就会被困住,而且鸟也不会向后退,向前挣扎又挣不出,这就是所说的粘鸟了,运气不好,可能一只都粘不到,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收获200只左右,这个季节是最适合粘鸟的了。
  五哥家的地比较远,祝连国干脆就把鸟网扎在了温家的地里,今天温仁昌也在地里帮忙,就和他一起把鸟网固定好。
  温家今天正在起土豆,祝连国固定好鸟网后就跟着一起帮忙,今年的收成很不错,一棵土豆秧下面得有五六斤的土豆。
  这边收的差不多了,就开始装车,因为土豆主要是为了自家吃,种的不多,一车就拉回去了。
  “祝哥,你说我报考农业大学怎么样?”温仁昌的声音里带着犹豫。
  上大学是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大家考大学是为了脱离农村,吃上公家饭。鲜少有说考上大学后还围着庄稼土地打转的。或者说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他们想法中的农业大学,也就是种地的。辛辛苦苦念一回大学,到最后还是当农民会让人瞧不起!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时国家也一直在扶植农业生产。祝连国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他惊讶于温仁昌的选择,但同时也感到佩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坚定自己的想法的。“路是自己走的,想好了,就去做。”
  “嗯”温仁昌咧出了一口大白牙。
  网上已经困住了不少麻雀,温仁昌回家取了一个笼子过来,两个人小心地把鸟从网上摘下来,装进笼子里。一数,足足有36个,估计到晚上,至少能网到百来只。
  中间两人又摘了两次鸟,到晚上的时候收获比预计的还要好。而且还网到了一只画眉,这个可以送给五哥,他喜欢养各种小动物。自己也喜欢养,只不过更偏爱猫狗罢了,狗能看家护院,猫能捉老鼠,农村人家很少有没有猫狗的。
  祝连国给温家留了一些,剩下的带回去,打算明天带一部分到车队。人际交往中,该大方还是要大方一点,不能只占便宜,那样的人,谁又会和你深交呢?
  回去后和五哥收拾出来一部分,晚上五嫂就做了酱麻雀。还在灶膛里给几个小的烤了几只,这顿饭大家都吃的是满嘴流油,香得很!
  第二天,祝连国又搭着老刘头的车去了市里,车队就停在棉纺厂后身,那里有个挺大的院落,以前是地主家的,后来荒废了。刘哥他们过来后就租了下来,收拾收拾还挺像样。
  院里的人看到他提着一笼子麻雀,兴奋的两眼冒光。要说这小东西,只要尝过就没有不想的,可以烤着吃,煎着吃,炸着吃,各有各的滋味。
  “昨天运气好,网到了不少,你们可是有口福了!”
  听到他的话,大家更高兴了,待他也更显得亲近几分。
  笼子里的鸟还活着,六子就接过来,直接放在了檐下,具体怎么吃?晚上再研究。
  祝连国来的时候,大家正在收拾东西。这次出去,大家都搜罗了不少好东西,除了自留的,剩下的就打算销出去。六子把祝连国放在他那的东西也拿了出来,招呼他一会儿跟着一起去。
  车队里的人做事都带着那么一股雷厉风行的劲儿,不消一会儿就都收拾好了。刘大柱带头儿,把大家领到了车站附近的一户人家,开门的是个40出头的男人,看得出俩人关系也挺熟。
  “刘老弟,我估摸着你们也该回来了,正盼着你们呢,这回有啥好货赶紧的拿出来,让哥哥见识见识。”
  “哈哈,好饭不怕晚嘛!我这人都来了,还急什么?”
  六子告诉祝连国,这个人叫张黑子,至于是不是他的本名他也不清楚,只知道这个人门路挺广的,一直做夹缝的勾当(相当于中介)。
  “虽然把东西转给他,不如自己出手赚的多,但是也省心省力,也免得被某些人盯上,再者他给的价格还算公道,你以后有什么东西想买或者是想卖也可以过来找他,告诉你,他这可什么都有,还可以不用票。”
  六子递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祝连国这就明白了,看来有一些违禁的、市面上不允许流通的他这里也能搞到。这样看来的话,这人不是一般的路子广,指定上面也有人。
  他们这帮人带来的东西不少,这个叫张黑子的竟然全部都吃下来,当场就结算了现钱。
  祝连国因为本钱少,拿到的还是最少的,但也到手了1160,这样算下来,这次他净赚了将近400,祝连国为这赚钱的速度咋舌不已,不过也觉得更有干劲儿了。
  回去的时候路过供销社,祝连国进去买了两包炸拌儿。这是一种油炸食品,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外面还滚了一层糖,小孩子很喜欢吃,梅梅也爱吃,带回家去,他们肯定喜欢。
  “连国,过来一下!”
  刚进院门就被五嫂叫住了。
  “来,问你个事儿,你这次帮我带的东西,下次还能搞到不?”五嫂的声音里透着急切,看来她也尝到甜头了。
  “下次去哪儿得看车队的安排,我也说不准,不过常去的地方队里应该都有门路。”
  “连国。咱们家啥情况你也知道,你三个侄子渐渐大了,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平时吃饭都舍不得敞开肚皮吃,我这当娘的看着心疼!你是个有出息的,嫂子是想着你要是方便能拉就尽量拉咱一把。”
  五嫂的话说的入情入理,祝连国来到哥哥这边都一年多了,五嫂桌上桌下地伺候着,也没有说什么,能够做到这个份儿上不容易。他虽然平时不说,但心里也是感激的,更何况本身也是举手之劳,不过是多带点东西罢了。
  “五嫂要是信的着我,以后我就看着帮你带。都是一家人,没有我眼看着过的好了,不拉兄弟的道理。”
  “信得着!信得着!这一年你在我眼皮底下,我还不了解你的为人吗?那行,就这么说定了,我去做饭了。”五嫂欢欢喜喜地进了厨房。
  暮色四合,祝连国望着天边的云,思绪忽然飘的渺远。自己上辈子没少跟亲戚朋友张嘴,他知道求人办事的艰难。他看不起上辈子的自己,看不起的是他那些年的不求上进。但是却不会看不起那些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向别人寻求帮助的人。
  接下来这半个月都在忙着秋收,秋收也叫抢收,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下雨,有的时候一场雨可能就会毁了半年的努力,每年到这个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是起早贪黑的忙。进到田里,放眼望去,都是弓着腰背的人。
  祝连国还要时不时的去温家帮忙,每天回家累的倒头就睡。好在天公作美,这段时间天气一直不错。等到彻底忙完了,人都累瘦了一圈,还更黑了。
  这个时候,六子托人递了话,两天后要再次出车。祝连国心里有些不舍,这段时间因为太忙,都没有好好和梅梅说说话。但同时也挺期待,多跑几趟车就能赚更多的钱,这样两人才能过上好日子。
  不过在离开前,他打算约梅梅去看场电影,大众剧院的电影票五毛钱一张,两人订婚一年了,还一次都没有去过。为了这次约会,他还特意去村长家借了自行车。
  第二天,他和温家老两口打了招呼,接了梅梅出去,梅梅在后车架上刚坐稳,祝连国脚用力一踩就滑了出去,吓得梅梅赶紧拉住了他的衣服。缓过神来,狠狠地拧了他一下。
  祝连国却像是找到了乐趣一样,有时候会故意把车子骑得七扭八歪的,听着后座上的姑娘的惊呼声,哪怕被掐,似乎也有一种别样的甜美!
  金黄的麦田向身后跑去,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收获的不仅仅是庄稼!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看年代文的人好少啊!
  第10章 结婚
  到了地方,窗口的售票员说,最近上映的是《牧马人》,下一场开场大概要半个多小时,两个人先买好了票,然后打算到附近转一转,其实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好转的,小商店没有几个,市中心倒是有一家国营商场,里面的东西也有限。
  但是出来一趟不容易,自然是想看些新鲜的。刚好附近有一个劳动公园,两人就打算过去走一走。
  祝联国将车子锁在车棚里,牵着温玉梅的手,两个人沿着湖边的石板路悠悠的走着,徐徐的清风中似乎裹挟着湖面的水汽,味道微腥却又很好闻。
  温玉梅今天将辫子梳成了一股垂在身前,脸上的皮肤细腻有光泽,泛着健康的红晕。脖子上扎了条碎花的纱巾,上身是祝连国带给她的那件衬衫,下面是一条藏青色的裤子,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打扮,显得端庄又大方。
  “这里可真好啊!”温玉梅的话里透着感慨。
  “嗯?你喜欢这儿,有时间我就带你过来玩儿。”
  “我就是觉得有山有水的地方挺好的,呆着舒心。”
  祝连国看着眼前的人工湖,又看了看旁边的假山,觉得这姑娘的愿望还挺好满足的,安家的时候可以找个离水源近的地方,或者干脆自己挖个小人工湖。到时候放几尾鱼苗,再种上些荷花,傍晚的时候在河边一坐,这日子也挺美。
  绕了两圈时间也就差不多了,两个人就往回走,在剧院门口还看到了卖瓜子花生的老人,祝连国买了两份。
  《牧马人》上辈子祝连国是看过的,里边的主演是朱时茂和丛珊,电影拍的挺好,但具体的细节早已经记不清了。
  进了影院后,两人就没有再说话了,温玉梅看的专注极了,连零嘴儿都没怎么吃。祝连国就一边儿看电影,一边儿剥了花生瓜子喂给她。他以前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村里的小年轻约会的时候总喜欢往电影院跑,现在却大概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了。
  电影院给情侣提供了独处的空间,而电影本身又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话题,远离了熟人的视线,会让两颗心更容易亲近起来。
  走出剧场,温玉梅还沉浸在剧情中,和祝联国讨论着故事中的人物。许灵均的坎坷经历令人心酸,李秀芝的勤劳能干使人敬佩。还有两个人结婚之后的相处,那种相互扶持,互相体谅,让温玉梅心生向往。
  祝连国的心里也十分的不平静,他想到李秀芝独自一人在家摔土坯的场景,确实很能干,但也很辛苦。李秀芝兴致勃勃地跟许灵均说打算在主屋旁边再建一间房子时,脸上那种对未来的向往和经营家庭的喜悦,还有李秀芝日记当中的那句“马都知道回来……”
  忽然觉得嫁给这样一个没有办法经常回家的男人一定很辛苦,就像梅梅当年嫁给了自己,一定也很辛苦。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她是不是也是这样一脸兴冲冲的为这个家做着打算呢?
  “连国,你是不是快走了?”温玉梅的声音忽然低落下来。
  “嗯,后天就走。”祝连国也被对方的声音所感染,但看到对方脸上散去的光彩,转而又安慰起来“梅子,我保证这种日子不会太久,最多一年,攒够了钱我们就结婚,我会一直陪着你。”
  “那好,你可得说话算话。”温玉梅本来就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姑娘,也就很快的从一时的失落中缓过神来。
  回村的路,祝连国骑的很慢,可村口还是出现在眼前了。
  “你明天再过来一趟吧,我做些东西给你带着路上吃。”临分别前温玉梅叮嘱他说。
  “好!少做点吧,别太辛苦,不用担心我会饿着自己。”
  “知道啦!”
  注视着梅梅远去的背影,听着她拖长的尾音,就知道她不会听自己的。真是甜蜜的负担啊,祝连国摇头失笑。
  两天后,祝连国背着梅梅给他准备的煎饼和油炒面,还有绑在腰间的钱袋再次出发了。
  这次,他们车队的目的地是石家庄。
  就这样,祝连国从跟车的变成了跑车的,最后也成了车队的门面人物,日子在不停地忙碌中滑到了1983年的秋天。
  当秋收的热度过去,温祝两家却正是忙碌的时候。祝连国老家的兄弟侄子也都过来了,开始忙着在郝家村起新房。
  这里人口少,家家户户的宅基地都批得很大,县里对于向人口少的地区搬迁入户的情况支持的很,尤其是听说祝连国还打算包山种田开垦荒地就更是高兴。
  上辈子刚结婚的那几年,祝连国一直住在温家的西院。最开始是没钱起房子,后来能盖房子了,宅基地也变得越来越小,村里这些人家最开始起房子的一个能抵得上后来的三四个。
  80年代初盖两间平房,大概要七八百块。祝连国这两年没少赚钱,存款足足有五万块,对于万元户都能上报纸的年代,他算是顶有钱的了。
  可财不露白的道理他还是都懂的,祝连国也没有好高骛远。先起两大间住着,宅基地有了以后在这个院子里可以随便盖。他最终是想盖成乡间小别墅的,但现在这样弄就太打眼了。他和梅梅都说好了,要先把钱用在刀刃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