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传教大业

  第二百九十九章 传教大业
  想清楚了,山山和二人说:“小道也有此意,奈何玉虚一脉人手太少、传教经验不足,还要请二位帮衬一二!”
  二人自然满口答应,同意只要在全真道观附近,山山的“玉虚观”都可以得到全真教的全力帮助。不过人手方面,全真教在这边也很紧张,毕竟东北和蒙地是很大的一片地方!
  既然决定要传教,山山就要研究一下有关的宗教事务了。调来了有关资料看了一下,把他吓了一跳!佛教搞得相当厉害,特别是吐蕃佛教(所谓喇嘛教),在北平—津卫一带竟然有大大小小七十多家寺院!(那时候人口少、城市小、这么多庙已经太多了)蒙地范围内也相当的多,除了一些很小的部落,几乎有部落就有庙!说起来这还是蒙古人惹的祸,当年吐蕃佛教以绝对支持蒙古人统治为代价(连卧槽尼玛大师这样的大高手都奉献了),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国教,自然也得到许多回报。
  喇嘛教聚敛钱财方面也相当有心得,不少信众都把家产捐给了寺庙。另外,他们还占有不少庙产。
  此外附近中土佛教寺院也有三十多家,虽比不得喇嘛教,倒也过得去。
  相比来说,三十多家道观(小规模居多、穷鬼居多)实在是不算什么。
  回头山山找来了宋四喜,一看这小子可是富态了不少、满面红光,还留起了两撇小黑胡,可不是当年那严重营养不良的样子了。
  宋四喜算是山山的师弟,原来帮张山山打理过一阵子生意,可后来有了红粉兵团(经济大队)和大批弟子,他的任务就减轻了不少,更倾向于教务方面。因为安全原因,目前杭城的玉虚观处于半关闭状态,宋四喜也就跟着山山来了北方,打理北平的道观。
  “四喜,我想为我们玉虚观在北方扩大传教,钱和人力什么的都好说,就是有传教经验的人手比太少,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宋四喜闻言也谨慎起来,低头思考起来。山山也未催他,看着自己的公文。
  “王爷,普通的底层道士倒是好办,上少年营找些孩子、还有退役大兵培训一下先顶一阵子,以后再撤下来…实在不够,就上职业介绍所雇一些,农民工有的是!”
  “雇一些?呃,这个主意倒是挺…你小子果然够无耻,很有我当年的风范!”山山笑道。
  四喜尴尬笑笑,又接着说道:“就是高端道士和中端道士这两块不太好办,高端的要求德高望重,镇场子用的,我看还得师傅出马才行。中端这块,主要是在道门精修七八年以上的道士,要求经义精熟、口齿伶俐、会办各种法事、有传教经验、懂占卜岐黄之术…是一所道观的骨干,对于较小的道观,观主也得从他们中间出。”
  “四喜你说,这种中高端的道士能不能雇来?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
  “王爷,恐怕不太好办,因为这样的都是各个道观的骨干,再说道门门派林立,互相有许多龌龊,像师傅这样执拗的也不少…”
  山山低头想起以前穷苦潦倒的玉虚观、师傅和自己,微微笑笑。
  “想想办法!上门谈、背后谈、跪求、收买都行,听说有不少道观挺困难,可以先从这样的着手!…给你拨一笔钱,你尽管去干!”
  “好吧王爷,我试试…”
  北郊慈云观。四喜抬头看看,这是一家中型道观,似乎颇为破败,路上石板中间的杂草都没人清理,牌匾上一层灰尘;大门开着,香客稀稀拉拉没有几个,也没有弟子在场疏导,不过三清像倒是擦得挺干净。
  上了一炷香,宋四喜就在院子里面来回溜达,总算找到了一个小道士,带他去见了观主。
  “观主,山山真人吩咐,这个月给你们道观拨500贯钱,暂时维持一下。”曾经的小道士山山子现在身份不同了,自然可以叫“真人”。
  “无量寿福,感谢山山真人慷慨帮助。”
  “都是道门一脉,观主无须客气。”
  喝过了一杯茶,四喜问道:“观中弟子人心如何?”
  “唉,不瞒道友说,除了一些入门多年的心思还算坚定,不少年轻小道人都溜走了,或是出去打工,好多天见不到人。更可恶的是,有的竟然溜去做了和尚、喇嘛!这帮秃驴…要是山山真人能管一管就好了。”
  “管是必须的,这帮秃驴必然要管,否则就要上房揭瓦,把咱们的信众都拉光了!我回去会跟真人说…”
  稍稍沉默了一小会,四喜终于厚着脸皮开口:“观主,你看…如果你们道观加入我们玉虚一脉,怎么样?”
  观主不禁愕然,然后就是一阵愤懑:原来也是不怀好意,惦记我们的基业的。不过他已经不止一次收了人家的钱,也不好当场翻脸,于是说:“道友玩笑了,我慈云一脉虽然破败了些,可还要坚守祖师的基业的。”
  四喜早已料到这些,倒也没有太失望,接着说:“我玉虚观欲要借一些修业有成的道友过去帮忙,不知可否?”
  老观主一想要是借了,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正要开口拒绝,四喜又接着说:“要是观主同意,我愿意说服真人提供一笔款子给您修缮道观。现在早已不是外族的天下,不如抓住机会、奋起直追,也好为慈云一脉创下万年之基业…以慈云一脉的实力,只要假以时日,以后要多少弟子没有?”
  老观主仔细想想,倒是颇为心动:“现在是汉人当政,喇嘛们已经收敛了不少,倒是一个恢复甚至扩张影响的机会,只是道观已经破败多年,所谓佛要金装,这破道观怎么能吸引信众呢?看来不引进外援是不行了。”
  四喜看他有些心动,就继续运用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忽悠,最后老观主终于同意,以八万贯“传教补助”和“修缮费”的代价,从这里“借”走了十几名资深道士。四喜心中盘算,这么贵的道士,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赚回来。
  不过四喜很快就发现,这样的道观已经是很通情达理的了。大多数道观,但凡有口饭吃都不会抛弃道统的---多年拉帮结派的成果万万不能丢弃。
  “滚!”一个小道观鸡飞狗跳,四喜被赶了出来、相当狼狈,连送进去的银子都被丢了出来。“这老道倒是有性格,佩服!希望你不要太快饿死。”四喜摊摊手。
  幸好不是每个道观、所有道士都有这样的**主义节操。
  “啧啧…”另一个破败小道观,一个老道士和两个小道士看着成箱的银子,十分心动,毕竟已经饿了好久了啊!(就跟当年山山在玉虚观一开始的情况差不多)。
  “我们要是过去…”
  “先给道长两千贯安家费!而且道长至少是个殿主的职位!当个观主也有可能!那可就是大道观了啊…”
  老道果断收拾东西跟着走了。
  像这样的小道观人员,虽然素质不算太高,可是毕竟有长期忽悠人的经验、有些野路子,正规培训之后还是可以用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