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替嫁之后逆袭了(3)

  姜喜月走进储藏室, 管家准备的修复工具都已经放在了桌上。
  各号钳子,砧子、手枪钻、用于剪裁不同材料的剪子、骨把牙刷……竟然多达上百种。
  之前她跟管家的时候, 还担心对方不了解, 买的不够齐全,可没想到竟然一样都没有少,全部整整齐齐地放在架子上。
  崭新的工具闪着微光, 等待着姜喜月使用。
  她摩拳擦掌, 迅速走了过去。
  从谢家运过来的那些东西虽然都是古物,但几乎每一样都有缺陷和损伤。
  甚至从一些瓷器上来看, 还有被人修补过的痕迹, 只是因为修补的人是一个明显的外行, 一通操作, 不仅没有把裂痕修复好, 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姜喜月这几天虽然一直都在看考古相关的书籍, 对眼前这些古玩都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古董的修复,知识挺多, 但还没有动手尝试过。
  先事实一个简单的吧……
  她想着, 带上手套, 把架子下方的一个缠枝灵芝青花瓷碗小心翼翼地拿了下来、
  借着阳光仔细对照着看了看。
  这是一只明末清初的官窑碗, 质地细腻, 而且颜色翠蓝, 十分漂亮。
  清初时期, 由于朝代更替,战乱为瓷器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影响,瓷器出产较少, 一直到后期, 在顺治皇帝的统治下,官窑瓷器的产出才渐渐增多。
  现如今,每逢朝代更替时期的瓷器也是最少的。
  但姜喜月手上这只瓷碗,明显就是在早期留下的作品,实属难得。
  也不知道谢家是从什么渠道得到的。
  只是现在上面有了一条明显的裂痕,被人用陶瓷粘合剂粘在一起,手艺不精,看上去歪歪扭扭,毫无美感。
  可惜了……
  姜喜月对着阳光,仔细观察裂缝的情况,然后迅速开始动手,先把原有的粘合剂拆开,碗瞬间裂开成两半。
  裂缝中甚至还残留着灰尘,可想而知,上一个修复的人有多么不用心。
  这样修复的东西,根本不能还原当初的美丽。
  姜喜月迅速拿起骨把牙刷,轻轻扫去上面的灰尘。
  瓷片的裂缝被岁月侵蚀,就算合上也还有缝隙,在用粘合剂粘好之后,还需要用云石胶填充……
  指尖轻轻划过碗沿,穿越百年的瓷器发生清脆悦耳的声音。
  像是倾述着什么。
  姜喜月心间一软,感觉随着自己的一点点修复,手中的瓷碗也在慢慢复苏,亲昵地蹭着她的指尖。
  修复瓷器的过程十分缓慢。
  她进来的时候,太阳斜斜地挂在天边,温度适宜的阳光从窗户,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刚好落在姜喜月身上。
  手里的瓷碗通透绝美,温润如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越来越少,慢慢的,储藏室中亮起灯光,驱散黑暗……
  自始至终,姜喜月都没有抬起头来一下。
  她甚至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动作,用十二万分细致,一点点修复手里的瓷器,力求做到完美的还原。
  期间,管家一直没有等到姜喜月出现,好几次在门口张望,可因为她的命令,最后都没有进去,只能让厨师把饭菜随时准备着。
  姜喜月对周围的一切变化都毫无所察。
  一直到深夜,她才终于完成了一半。
  仔细抚摸着已经看不出裂缝的瓷碗,手指刚放上去,这个瓷器似乎有感应似的,传来一阵喜悦,让姜喜月心情上扬。
  她慢慢舒展着身体,站起身才发现现在竟然已经到了半夜十二点,已经是腰酸背痛。
  为了修复一半的裂缝,她竟然花了十多个小时!
  姜喜月心惊,不过对这个速度还算满意。
  之前查看资料的时候,她就看过不少关于介绍,对于文物修复来说,工作时间通常是以周、或者月来计算的。
  一件文物修复数年的,也不是没有。
  今天是她第一次动手操作,期间出现几次失误,不得不拆开重新粘合,所以速度会有些慢。
  但是到后期的时候,能明显感觉熟练了许多。
  明天应该能更快。
  姜喜月把修复到一半的瓷碗重新放回盒子里,仔细地关好储藏室的门,才朝外面走去。
  一整天没吃饭,刚才全神贯注做修复的时候,一点感觉也没有,现在却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走路都有些虚浮。
  不过这些和修复的瓷器比起来,都是值得的。
  幸亏管家没有来打扰她,不然今天肯定一半都不能完成。
  他一边想着,见宅子里还开着灯,迅速走进去。
  才刚来到客厅,突然见管家竟然还站在里面。
  这个时间了,他还是穿着整齐的西装马甲,口袋里挂着一个怀表,表情严肃地站在沙发另一边。
  “姜小姐,晚餐已经准备好了。”
  姜喜月:……
  忍不住想给他竖一个大拇指。
  “抱歉,我刚才没注意到时间,以后如果再发生这种情况,你就先去休息,不用等我。”
  管家看着少说也有六十多了,头发花白,怎么能让老人家这么晚睡?
  管家仔细听完姜喜月的担忧,解释道:“姜小姐不用担心,我是宫家的管家,理应照顾好您。”
  说完,给厨房的人按铃,通知他们把一直准备着的饭菜送出来。
  姜喜月连忙坐好,一边计划着,下次或许得设置一个闹钟,要是每次修复文物就忘记时间,会耽误事。
  她在计划着,管家也在犹豫。
  今天他去看过姜喜月的工作。
  “姜小姐很喜欢古董吗?”
  “嗯。”
  姜喜月迅速吃完东西,站起身活动活动,高兴道:“特别喜欢。”
  管家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对她深深弯下腰。
  “希望姜小姐能早日学成,时间不早了,您要去休息吗?”
  “嗯,明天上午没课,我会留在家里的储藏室工作,吃饭就不用叫我了。”
  姜喜月说了一声,迅速上楼。
  管家忧心忡忡,目送姜喜月离开后,算了算时间。
  这个时候,先生那边应该是中午。
  然后给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宫良拨了电话。
  宫良十分惊讶。
  平时如果宅子里没事,管家很少会联系他,有时候会一个月汇报一次,这几天的电话却打得很频繁。
  “家里出事了?”他问。
  管家低声道:“和姜喜月小姐有关。”
  闻言,电话那头的宫良稍稍警惕起来。
  “她做了什么?”
  姜喜月现在的身份存疑,她明显是谢家故意派来的。
  联姻这场闹剧后,谢家的举动都有些奇怪,不仅没有和以前一样祈求宫家的合作,甚至还摆出了高姿态。
  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目的。
  管家想了想姜喜月今天一整天的举动,道:“姜小姐昨天从谢家带回了一些破损的摆件,她爱不释手。”
  宫良:“?”
  “姜喜月似乎很喜欢古董玩物。”管家道。
  何止是喜欢,可能是太喜欢了,一整天都舍不得放下来。
  已经裂成几瓣的碗都要修,那样的碗,宅子里不是有很多吗?
  虽然他对古董了解不多,但也看得出来,走廊里挂的那幅画,楼梯扶手的木雕装饰,都比那个碗价值高,历史久。
  宫良也喜欢收藏,车、珠宝、古董……
  早前他还住在国内的时候,管家曾经陪他去参加过几次拍卖会,先生买起古董的雷厉风行,丝毫不亚于买车。
  看中什么就买入什么,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在这样大批量的购买下,宅子里的装饰品才会逐渐被替换成昂贵的古玩。
  习惯了宫良的随心所欲,所以在看到姜喜月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破碗修的时候,心都酸没了。
  再嫁入宫家之前,她就是一个小佣人,谢家利用完了,连个好嫁妆都不肯给,怎么支撑这么昂贵的爱好?
  宫良听管家用十分平静的语气说完,语气十分随意道:“她喜欢,你就从我的藏品里送两只过去。”
  “是,先生。”
  管家的语气隐隐高兴起来。“我会照顾好夫人,等您回来的。”
  回去?
  这两个字在宫良舌尖滚了一圈。
  当初他突破重围坐上宫家家主的位置,虽然一手把宫家扶大,坐上第一的宝座,可他身上有疾这件事也被不少人偷偷议论。
  他虽然懒得管,但也有不少声音传到了耳朵里。
  可怜他的,唏嘘天妒英才的,说他悲惨的。
  宫良听了只想笑。
  他右腿残疾,只能坐轮椅又如何?
  终生不能生育又如何?
  如果即将年过半百,还成了众人口中可怜的对象,无妻无子,残废孤老。
  他是天才,是王者,手握一切,轮得到他们来可怜?
  在他的管理下,宫氏集团已经把根系深深扎在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他做到了别人几辈子都做不到的事,创造的辉煌足以载入史册。
  这些,竟然还会被那些世俗的眼光击垮。
  宫良不想看到那些可怜的视线,才会久居国外。
  虽然现在已经结婚,有了一个名义上的妻子,回家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海中转了一圈,就迅速烟消云散了。
  “你管理主宅我放心,如果有情况随时告诉我。”
  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管家八点去叫姜喜月的时候,发现对方早就已经起床了,不见踪影。
  经过昨天的训练之后,姜喜月对瓷器的修复工作已经熟练了许多。
  越熟练,越是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看着每一条细碎缝隙被修复后的满足感,随着瓷器的修复,里面的声音呼之欲出的蠢蠢欲动,都触动着姜喜月的神经。
  这次,她才花了一上午的时候,在管家叫她去吃饭,准备上课前,就完成了整只瓷碗的修复。
  瓷碗上的图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姿态飘然的树木,岩石角落里生长出来的两朵灵芝,相互依靠,被蜿蜒的藤蔓缠绕着,栩栩如生。
  如果不细看,甚至看不出上面还有修复过的痕迹。
  阳光下,瓷白的内壁折射光芒,就连空气中的细小分子似乎也在快乐地舞蹈。
  姜喜月心里涌起一阵浓浓的满足感,似乎能透过眼前的瓷碗,感受到明末清初时的百废待兴,深埋在泥土之下的生机蓄势待发,随时准备一飞冲天。
  这样的生命力和美好,值得被更多人见证和欣赏,而不是被岁月和灰尘掩埋,终年不见天日。
  姜喜月深吸一口气,肩膀上似乎有了一根担子。
  听到管家的催促声,她才仔细地把修复好瓷碗放进盒子里,迅速出门。
  一边朝餐厅走去,一边问管家:“你知道怎么进拍卖行吗?正规的。”
  管家愣了一下。
  刚才他注意到,姜喜月已经把那个破碗修好了。
  难道是要拍卖?
  “你不是很喜欢那只碗吗?”
  “很喜欢。”
  姜喜月点头,道:“但要是我一直拿着,那就只有我一个人能欣赏,和以前放在谢家落灰有什么区别?这么漂亮的碗,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才是。”
  而且她现在也需要钱。
  除了储藏室里那些东西,她现在分文没有。
  虽然现在她嫁给了宫良,吃穿住行都有宫家负责,但她也不能永远当菟丝子,依附着宫家。
  世上没有谁会嫌自己的钱多。
  管家看着她,心疼。
  果然,还是太穷了吗?
  那么喜欢碗,好不容易修好,也要忍痛割爱。
  “我认识一家不错的拍卖行,以前先生经常去,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会联系他们。”
  “好。我待会儿把那只瓷碗的数据整理一下交给你,看看拍卖行接不接。”
  姜喜月不知道管家里的想法,思绪飞快转动着。
  明末清初的官窑瓷碗,市面上流通的本来就很少,每一只的出售价格都不低。
  她手上这只虽然被修复过,会影响价格,但应该也不会太少。
  更何况,也可以趁这个机会,让拍卖行的鉴宝师看看那个碗的情况,验证一下她现在的修复技巧到底行不行。
  下午,姜喜月只有一节课。
  苏简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真正抢走她东西的人,竟然没来找,一下课,姜喜月就迅速跑了一趟教务处,咨询关于转专业的相关事宜。
  她本来想换一所学校,没想到一问,才发现a大竟然也有考古系,只是因为学生少得可怜,所以存在感太低。
  就比如去年和今年,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报考。
  虽然有这个专业,但没有学生,根本没办法开课。
  而且一查她才发现,a大考古系的老师竟还在国家博物馆担任鉴宝和修复的工作,很有资历。
  这么一盘算,姜喜月决定不换学校了,直接转专业。
  从老师那儿拿了一大堆资料,回家前,她还顺便去图书馆借了不少相关专业的书,全部带回家。
  等她抱着书从图书馆走出来,远远就看到一抹玫瑰红。
  果不其然,管家在跑车旁边站得笔直。
  看到姜喜月出来,带着司机迅速过来帮她搬书,一边贴心地问:“姜小姐,如果您喜欢这方面的书籍,我可以再帮您添购一些。”
  之前他从宫良书房中找到的书,姜喜月已经全部看完了,速度快得惊人,就连管家也为之震惊,放回去的时候一直怀疑,姜喜月到底有没有看。
  可是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了姜喜月做的看书笔记,瞬间折服了。
  “不用了,图书馆里就有不少,只是一次借出的数量有限,得经常跑。”
  司机迅速把书抱上车,跑到驾驶座,管家适时道:“姜小姐,拍卖会那边都已经联系好了,他们对您的藏品很感兴趣,希望明天您能带过去进行鉴定。如果鉴定成功,当天就可以进行估价拍卖。”
  姜喜月立即算了算时间。
  明天上午和下午都有课,但下午的课程三点就能结束,下课之后直接去拍卖会,晚上进行拍卖,时间刚刚好。
  “那你跟他们说,明天下午三点半我过去。”
  ——
  保利国际拍卖行是国内最出名,也是规模最大的拍卖行。
  拥有专属鉴宝师和管理、修复渠道,从创立至今,从来没有售出过一件赝品。
  甚至在几年前,由保利国牵线,完成了一件国宝的拍卖回归,在国内名声显赫。
  宫良手上不少古董都是从这里入手的,管家第一时间也是联系的这家。
  一听说是宫家要提供拍卖品,立即引起拍卖行的高度重视,都以为是宫良回来了,所以第二天下午,当看到姜喜月手里捧着一个盒子,和管家一起进来的时候,都愣了一下。
  由于宫家和谢家的联姻,姜喜月这个人的的名气虽说没有传遍全国,但整个a市的人都略有耳闻。
  虽然对外说是谢友国的干女儿,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就是一个佣人而已。
  她能拿出什么好东西?
  更何况……
  拍卖行经理看了一眼姜喜月手里的盒子。
  这盒子还是他们拍卖行的东西,应该是以前宫良拍下的东西,他们用来包装的,没想到现在还被二次利用了。
  不过就算心里怀疑,当着管家的面,几人也迅速挤出了一个笑容。
  “宫夫人,能让我们看看您要拍卖的东西吗?按照固定,所有拍品都需要由我们拍卖行自己的鉴宝师先进行鉴定和估价。”
  姜喜月微微点头,把盒子放在桌上。
  转头朝站在旁边的两个鉴定专家看去:“这是我无意间得到的,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藏品,希望几位能帮我掌眼。”
  两个鉴宝师也认出了那个盒子的来处,小声问经理:“待会儿要照实说吗?还是……”
  留点面子?
  姜喜月毕竟是宫良名义上的妻子,总不能说得太难听,得罪了宫家。
  经理当然也懂这个道理,道:“就算有问题也不能明说,随便估个价,由拍卖行买下来就是,可以送宫家一个人情。”
  鉴宝师微微点头,走上前,手指一拨,掀开了盖子。
  姜喜月已经后退两步,把地方让给他们,安静地等待着。
  我对这个瓷器有信心,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身后的管家却一脸紧张。
  他可没忘记,这碗是从谢家那个跟垃圾堆一样的阁楼里拿回来的,而是刚带回家的时候,已经裂成了好几瓣,灰尘糊得连花纹都看不清。
  虽然现在看上去已经勉强像个碗了,但怎么说也不至于是个宝。
  他仔细观察着两个鉴宝师的神色,见他们都弯下腰,两人凑得很近,手里带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在检查,放大镜和各种仪器轮番上阵,有些担心。
  别让他们打击了姜喜月小姐的积极性。
  于是侧跨了一步,准备和经理说说,嘴下留情。
  才刚靠近。
  啪!
  已经看那个瓷碗看了足足五分钟的鉴定师突然一把抓住经理的手,压低声音催促:“快买!拍卖行必须把这个买下来!”
  经理一听。
  完了。
  姜喜月拿来的东西就这么差吗?外人看都不能看一眼,就要藏起来?
  他在心里想着,小声问:“多少价?”
  五万?
  十万?
  出这个价会不会太少了?
  可要是给太多,拍卖行不是亏得更厉害了吗?
  两个鉴定师一合计:“三百万吧。”
  还在猜价格的经理整个人都抖了一下,回头震惊地看着他们,一边使眼色。
  “三百万?我不是让你们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吗?”
  就算是要讨好宫家,卖宫良一个人情,也不用出这么多钱吧?
  这都比他们买的名人字画还要高了!
  鉴定师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瓷碗放回盒子里,终于转头看来。
  还没说话,经理就被他涨红的脸色和激动的目光吓了一跳,他甚至还来不及脱去手套,双手紧紧攥成拳。
  “这是最适合的价格了,如果再收藏一段时间进行拍卖,可能会被叫到四百多万。”
  “就算是五百万也不在话下。”
  闻言,经理更加疑惑。
  两位鉴定师在拍卖行工作多年,见过的宝贝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他们这么激动。
  这个瓷碗就这么值钱?
  “你们没看错?”
  两人此时还沉浸在激动当中。
  “绝对不会看出,这是明末清初的官窑瓷器,市面上少之又少,目前记录的也只有四个。去年国际上拍出了一只,最后是五百万成交的。”
  “眼前这只瓷碗纹饰清晰,灵动飘逸,比之前拍卖的那个只好不差,只是可惜之前破损过,虽然已经经过修复,几乎看不出痕迹,但破过就是破过,还是折损了一部分价值。”
  “张经理,这个藏品很适合买下来之后,过几年看准时机再出售,绝对能大赚。”
  保利国际除了做拍卖行,平时也会将一些有价值的拍品提前买下来,经过炒作,囤货,等价格飙升之后再出手,很赚一笔。
  根据两个鉴定师的判断,眼前这只青花瓷碗,就很有升值空间。
  张经理听着两人的分析,心里更是震惊。
  刚才他还以为,姜喜月就是拿这东西来凑数的,没想到还真是个宝贝。
  心里瞬间有了主意,转头看向姜喜月时,脸上的笑容比刚才灿烂了许多。
  “宫夫人,鉴定师已经鉴定过了,您这份收藏确实是出自明末清初的官窑瓷,是难得的真品,我们给出的估价是三百万。我们拍卖行也想收藏这件瓷器,如果您愿意的话,直接卖给我们是一样的,还可以节省时间。”
  闻言,姜喜月稍稍放心下来。
  既然能给出这个价格,那至少说明她之前的判断和做法都没错。
  正准备开口,管家突然道:“三百万?我看还能再高吧?”
  他板着脸,有些不愉快。
  多亏刚才他就站在经理旁边,把鉴定师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明明可以卖到五百万,他们三百万就想拿下,这不是故意欺负姜喜月吗?
  张经理听见这话,才知道露馅了,尴尬地笑了笑。
  “当然,我们只是提供一个选择,你可以参加晚上的拍卖,将这件藏品作为特殊拍卖品进行出售,只不过到时候拍卖行也会收取一定的佣金。”
  姜喜月对修复和鉴定有了一定了解,价格却还是摸不着头脑。
  但是听说管家那么说,应该不会骗自己。
  “那我就参加拍卖吧,麻烦了。”
  张经理有些遗憾,要是刚才早点打好关系,不知道能不能拿下?
  那点佣金和日后升值的空间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对方是宫家的人,他也不敢强买。
  “好的,我马上就让人帮您准备。”
  说完,叫来看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那个青花瓷收起来,放进保险箱,交给姜喜月一个号码牌。
  “拍卖会八点开始,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包厢里观看,如果遇到喜欢的,也欢迎参加竞拍。”
  姜喜月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买是不可能买的。
  但这么大的拍卖会,肯定会有不少好东西,她留下来可以开开眼界。
  见两个鉴定师准备离开,姜喜月叫住他们:“两位师傅,相信你们也看得出来,这件瓷器是修复过的,以前有过破损,这会影响多少价值?你们觉得修复得怎么样?”
  “说实话,最开始,我们都没看出有裂缝,直到拿起来凑近了看,才发现原来被修复过。”一个鉴定师道。
  会想到刚才的情形,他还有些不好意思。
  作为一个专业的鉴定师,竟然差点看走了眼,简直是败笔。
  “修复得很精致,有些古董被修复之后,虽然能照常拍卖,但价格难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是那样精湛的修复手法,反而会提升藏品的收藏价值,价格会飙升也说不定。”
  “宫太太,这件瓷器,您是找哪位大师修复的?”
  姜喜月微微笑了一下。
  心满意足。
  “一个我认识的朋友。”
  两人没有再多问,只是道:“希望以后能有见面的机会。”
  说完,才转身离开。
  而站在身后的管家却满脸震惊。
  之前他看到姜喜月修那个瓷碗的时候,还觉得她是在玩儿,毕竟修复古董这种工作,可不是谁都能完成的。
  以她以前的生活,根本就没有能练手的机会。
  可刚才两个鉴定师给出的评价却很高,似乎是只有文物修复大师才能做到。
  可姜小姐之前不是说,她是第一次碰吗?
  管家心惊,带着姜喜月朝外面走去。
  现在距离拍卖会还有点时间,可以先去吃了饭再回来参加。
  ——
  六点,宫拾从实验室出来。
  关上了古玩修复的仪器,穿过空荡荡的走廊,锁上考古系的大楼。
  一人下班,全院下班。
  想到考古系凄凉的现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已经年过67岁了,虽然说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会在乎人多人少,但整个大楼就自己一个人,还是觉得有些唏嘘。
  a大的考古系刚开的时候,在国内也算是轰动,还特意邀请了他和另外几个专家来任课。
  刚开始几年,确实有不少学生来报名。
  可是渐渐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已经整整两年了,考古系竟然一个学生都没有。
  其他老师都已经陆续辞职,回去做自己的鉴定师和考古专家,只有他一个人还坚持了下来。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
  估计自己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顶多再过一年,他也要走了。
  或许一年都没有。
  宫拾想起前两天学校董事会找他,提议要关闭考古系。
  一个学生都没有,开着也没用,能留到现在已经是给足了宫家面子。
  他本来想据理力争,但对方说的也是事实。
  上了车,宫拾才拿出手机,看到几个小时前,董事会又给他发了消息,让他周五去办理关闭仪式。
  关闭都还有仪式,你说气人不气人。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考古这块估计就后继无人了。
  他正准备回去休息。
  叮咚——
  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
  竟然是保利国际拍卖行发来的。
  他身为考古学家,对古董文物有特殊的感情,经常流窜在各个拍卖行,看看现在新出的古董,看到喜欢还会出手买下来,算是保利国际的老顾客。
  每次举行拍卖的时候,保利国际都会特意给每一个vip客户发消息,提前通知一些重要拍品。
  宫拾点开一看。
  【尊敬的vip用户,今天晚上八点,保利国际拍卖行将会拍出8件优秀藏品和1件珍贵瓷器,期待您的光临。】
  珍贵瓷器?
  对于这家拍卖行的宣传方式,宫拾十分熟悉。
  要是这么发,就代表这件珍贵的瓷器,是今天晚上的重头戏。
  上一次发通知的时候,好像还没有这个。
  是新加的?
  他心里琢磨着,虽然刚刚晚上了一个鼻烟壶的修复,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但还是抗拒不了这个珍贵瓷器的吸引,旋即调转方向盘,驱车朝保利国际拍卖行而去。
  七点半的时候,姜喜月就已经吃完饭,回到了拍卖行。
  张经理给她安排了宫良以前的专用包厢,里面简直跟豪华套房似的,只有一面墙做成了落地窗的样子,能看到拍卖台的情况。
  现在外面已经陆陆续续有人进来了,安静地入座,只有偶尔才能听见一两句说话声。
  姜喜月认真地翻看着拍卖会给的册子,上面写了今天所有拍品的详细介绍。
  一直翻到最后,才终于看到她带来的那个瓷碗。
  她看得仔细,没注意管家中途离开了一趟。
  过了好一会儿,听见关门的声音,才发现人是从外面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盒子。
  “你去做什么了?”
  管家没有说话,而是直接走过来,将手里的盒子放在姜喜月面前的桌上。
  那是一个十分华丽的藏青色盒子,缎面云纹,纹路在包厢的灯光下仿佛带着流光,一看就十分华贵。
  管家道:“这是先生送给您的礼物。”
  她那个远在天边的丈夫?
  姜喜月有些疑惑。
  从结婚到现在两三天了,出了这么大的风波,宫良也没有出现,甚至没有联系过她一次,现在竟然送她东西?
  姜喜月打开暗扣,盖子微微弹开一条缝隙。
  流光闪过。
  这种特殊的质感,让她心里迅速冒出一个猜测,旋即打开箱子。
  两只漂亮的青花瓷器安静地躺在里面。
  左边是明朝洪武时期的松竹梅纹盘,右边是永乐年间的花卉纹碗,两只都保存得十分完整,瓷白透亮,花纹淡雅柔和。
  都是真品。
  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是……”
  管家道:“先生听说姜小姐喜欢古董,特意送给您的。”
  姜喜月沉默了。
  这两只碗加起来的价格少说也有千万,就这样送给她了?
  钱果然是万能的。
  看来那个瓷碗她是卖对了。
  要想接触古董文物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事相关行业,进入博物馆工作,等级越高,接触的文物就越珍贵。
  二是自行购买,但这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
  像上次那样简陋,几乎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了。
  只要有钱,才能跟宫良一样,经常出入拍卖行,买下自己心仪的古董。
  “那我就先收下了。”
  姜喜月一边在心中感叹,却没有拒绝,小心观察着盒子里的收藏。
  看到她脸上涌现出的笑容,管家倍感欣慰。
  挺了挺腰杆。
  一个优秀的管家,就是需要在姜小姐开口之前,就提前准备好一切,投其所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