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过就在听差准备告辞返回滦州时,张举人忽然想到自己的侄女张涵玲还在城内。尽管这个时候待在城内要更安全一些,但考虑到一个女孩子留在军营当中到底是有诸多不便。于是他立刻找来黄管家,让黄管家亲自带人驾着马车去城将张涵玲接回来。
不仅如此,张举人还特意找到袁肃,希望袁肃能派一些士兵沿途护送马车。
袁肃没有推辞,马上吩咐尚且留在府邸的孙连仲,带上五名士兵陪同马车一起进城,回到标部后顺便把这里的情况向张建功汇报一番。
在黄管家准备马车时,袁肃还过去叮嘱了一些话,他告诉黄管家张小姐今早到滦州时并没有多穿衣服,也没有穿鞋子,让黄管家随便捎带一些衣服鞋子过去,省得让张小姐和那小丫鬟受冻。黄管家连忙感激了一番,然后派仆人去收拾了一些张小姐衣物。
陈文年、赵山河等人返回安山镇时,已经是过了下午四点钟。
袁肃来到大门口迎接他们,只见包括陈文年和赵山河在内,众人一个个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无论是军中的战马还是张举人府上借的马,全部累得连打响鼻的声音都软弱无力,其中好几匹马明显掉了一圈膘。
好在众人费尽力气并不是一无所获,队伍还带回来一架牛车,车上倒是还有几袋没来得及搬走的粮食。
不等袁肃上前来询问,陈文年在跳下马背后立刻说了一下情况,他与赵山河从镇子西南边追出去,一直追到靖安镇的地头然后兵分两路分头继续追。他一路往南,赵山河则带队继续往西,后来在靖安镇南边的一片林子里找到这辆牛车,而且还发现了车辙脚印的痕迹。
沿着这些痕迹追踪了一阵,痕迹一直持续滦河岸边,只可惜过了滦河之后竟然没了踪迹。
至此陈文年已经追了二、三十里的路途,又是跋山又是涉水,早已是人困马乏,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打马返回。行到安山镇外时,陈文年又与赵山河不期相遇,赵山河向西追踪自然是无功而返。
袁肃将他留在张府的善后工作做了简单汇报,还将准备好的笔录交到陈文年手里。
陈文年看着厚厚一叠抄录的口供,倒是有些莫名其妙,他们军队又不是县衙、州衙,何必需要这些累赘之物?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随便看了几眼后就交还给袁肃。
之后,众人来到中堂大厅,把事情向张举人做了交代。
不过为了让张举人安心一些,陈文年故意说已经追查到线索,只是今日天色太晚,而且涉及的地方又有越界跨界的问题,因此只好先返回来准备好一些手续以及补充一些物资,等明日一早再继续追查下去。
张举人从一开始就没指望官军能立刻抓住那些歹徒,但是看到这些人辛苦了一整天,心中多多少少有几分慰籍。他对陈文年说了一些客套话,然后吩咐厨立刻准备酒食慰劳一番。
陈文年、赵山河这些人一整天颗粒未进,所有人早就饿得不行,酒食端上来之后,众人什么都顾不上,一阵狼吞虎咽将晚饭席卷而过。
天色渐渐向晚,袁肃等人不方便再安山镇留宿,但是考虑到张家刚刚遭遇事故,因此还是商议留一支队伍在张府驻下来。袁肃找到张举人说了一下他们的安排,张举人自然巴不得有官军留下来,好歹是一个照应,当即便吩咐下人去把收拾几间客房让官军住宿。
陈文年、袁肃先后与留驻张府的士兵叮嘱了一些话,随后又向张举人告辞,便集合了队伍返回滦州城。一路上陈文年、赵山河与袁肃三人详细讨论了一下这次张府遭劫之事,既然之前有家丁说这些贼人闯入府内后,不仅熟悉路径,而且还分工明确,可见是经过了周密的事先谋划,甚至有可能与张家内部的人有勾结。
不过袁肃再经过一阵深思之后却说道:“未必是张家有内鬼,若这次抢x劫张家的人真是咱们七十九标的逃兵,我倒是知道咱们七十九标当中有一些人曾经去过张家,而且这些人一定记得张家院子的情况。”
陈文年和赵山河齐齐的看向袁肃,二人都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但是没过多久陈文年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刻说道:“你的意思,是说上次岳大人派你去安山镇征收保境军资时,跟着你的那些人?”
当初征收保境军资的事情,陈文年身为标部参谋官自然是知道的,经严肃这么一提他立刻联想到了这件事。
袁肃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记得当时岳大人安排的是第三营的人,第三营虽然没有参加起义,但是去参加了镇压起义,队伍从古冶县辗转了一大圈,不敢保证没有人掉队或者趁机当逃兵。”
陈文年脸色认真的说道:“七十九标缺员的文件我是看过的,我记得的很清楚,下面三个营都有逃兵的记录。”
赵山河深以为然的说道:“看来,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彻查一番,把第三营缺员的名单找出来,让袁大人看看上面是否有熟悉的名字。如果缺额名单上有之前跟袁大人来过安山镇的,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陈文年郑重的说道:“不管是不是巧合,也不管可不可靠,这都是一个线索。”
第33章,不容忽视
之前袁肃只不过是随口说出自己的想法,事实上他现在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追捕那些盗贼身上。别说在这个缺乏先进侦缉技术的时代逮捕盗贼十分困难,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他看来,眼下关键的不是追捕贼人,而是如何做好周全的预防措施,毕竟前有石门镇事件,今又有安山镇事件,可见滦州境内安全隐患已经愈发严重。
不仅如此,正值全国上下经历一场五千年未有的大革命浪潮,用不了多久清王朝就会垮台,一个混乱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到时候还会有多少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杀人越货的“小事”上面?可以说,若不是这次是直隶总督张镇芳胞弟家里出事,七十九标根本不会多加理会,最起码也不会如此劳师动众。
对于袁肃来说,他已经从这次安山镇之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契机,而这个契机将会让自己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窃取一笔安身立命的资本。
至于追查这次劫案的事情,他倒是不希望太快结束,正所谓有“危险”才有“机会”,一旦这次事件过早的结束,反而会让自己错失眼前的机会。
在返回滦州的途中,袁肃、陈文年等人遇到了一辆从城内往安山镇去的马车,正是下午张举人派去城中接张涵玲回去的马车,随行的还有孙连仲和另外五名护卫的士兵。
双方碰面之后短暂停留了片刻,陈文年索性让孙连仲等人在护送马车回到张府后,也留在张府过夜。毕竟眼下天色已暗,再要返回小坎村或者滦州城内确实不太方便。
孙连仲也给陈文年带来了张建功的“训话”,都是一些在张府黄管家面前虚张声势的废话,三两句话就交代清楚。陈文年根本没听进心里去,只是阴阳怪气的笑了一阵,然后就让孙连仲带马车赶紧返回安山镇去。
就在两路人要各自离去之际,忽然马车的小木窗打开一条缝,一个熟悉的声音向外面唤道:“袁大人在吗?”
袁肃原本已经打马在前面先走,后面的士兵传话到队伍前面,他这才又调转马头返身回来。来到马车木窗跟前,他向车内问了道:“可有什么事?”
车内答话的是那个小丫鬟小月的声音:“袁大人,小姐让奴婢谢谢您一声。”
袁肃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我并没有做什么,没有什么值得好谢的。”
小月又说道:“若不是有袁大人相助,小姐和奴婢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总之,还是要谢谢袁大人才是。”
袁肃自然知道对方是在说凌晨时标部大院门口发生的事情,对于他来说这并不光彩,自己身为七十九标军官却没能治理好军中风气,严格的说这是失职才是。
正因如此,他没有打算继续多谈下去,只是不轻不重的笑着应了一阵,又客套的嘱咐了一句“路上小心”,然后就先一步告辞离去了。
在袁肃的马蹄声渐渐远处后,马车内裹着一件毛绒披肩的张涵玲不禁掀开后窗帘的一道缝,偷偷的看了一眼越来越远的袁肃背影,她心中一下子涌上一股复杂的情愫:这人……还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队伍返回滦州城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赵山河没有进城,在途径小坎村时他便带着警卫队的士兵回第一营营区。来到标部大院,袁肃和陈文年刚刚翻身下马,立刻有一名士兵急急忙忙跑来通报,说是张建功正在警卫队营房等他们过去。
袁肃、陈文年正好也要去找张建功合计今日的情况,于是把战马交给后勤处的士兵后,迈步向警卫队营房走去。张建功仍然在之前的茶水室等候二人到来,双方见了面之后,大家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客套,直接就切入正题交代了一下安山镇的情况。
“张举人的内人和次子双双遇难,如此恶劣的事件,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将那些歹徒抓捕归案。”张建功听完陈文年的话之后,挥着拳头说道。
“目前线索显示这些贼人隐藏在滦河以西,那边地界错综复杂,有永安府直辖的地盘,也有唐山的管区,而且又多是丛林地形,搜捕起来十分麻烦。依我看,有必要将这件事上报到总镇,一方面让总镇派兵协助,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得到永安府越界行动的文书。”陈文年没有理会张建功的惺惺作态,而是就事论事的说道。
张建功一听要上报到总镇,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岂不说这件事如此恶劣,若是让上面知道了肯定会雷霆大怒,自己刚上任代理标统还没几天军务上就留下污点,日后还怎么扶正升迁?再者,他一直将这件事当作是一次表现的机会,要是上面派人协助此事,到时候论功行赏可不是自己预想中的那样了。
“向上面汇报的事情我会负责,至于越界搜捕的手续,现在哪里还有人理会这么多,就算报到永平府,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帮助,反而还会打草惊蛇。总之,你们尽管放手去搜捕,出了什么事我来负责就是。”张建功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说道。
陈文年同样懒得向永平府索要文书,现如今地方军权日益大过地方政权,许多条纹规矩都形同虚设,甚至连走走形式的地步都成了累赘。于是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接着又谈了谈明日一早的行动计划,三言两句就结束了这次会谈。
从警卫队营房出来,陈文年对袁肃说道:“今日已晚,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我再把统计的缺员名单拿给你看看。”
今日早上起的太早,此时袁肃确实已经有些困乏了,反正这件事也不急在今晚,于是点头应了一句,随后径直返回了宿舍。
-------------
【新的一周,希望各位大大能继续支持一下,求求红票,求求点击,求求收藏,若是有能力的打赏的也希望能打赏一下。谢谢谢谢!】
第34章,另有目的
这一夜袁肃睡的并不好,肩膀上的旧伤隐隐作痛,脑袋也有些发沉。勉强熬到早晨,他从床上爬起来时忽然感到四肢又酸又胀,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他推测可能是昨天早晨把棉大衣给张涵玲和小丫鬟披着,自己就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装在外面跑了一整天,因此感染上了风寒。尽管精神和身体上都有些不适,但好歹身为军人,这点状况还是能撑住的。
在军官食堂吃过早饭,袁肃去警卫队营房找到陈文年。按照昨天说过的计划,陈文年打算今天一早再带队去南边搜索一番,不过经过昨晚临睡前的思索,袁肃却有另外的主意。
见面之后,陈文年倒是一眼看出袁肃的脸色不对劲,先一步问道:“梓镜,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莫不是生病了?”
袁肃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无碍,可能是昨日受了一些凉,算不上什么大事。”
陈文年这时想起昨天袁肃没有穿棉衣,当即说道:“伤寒可大可小,你原本就有枪伤在身,索性今日你就留在宿舍里面好好休养一番,反正昨日是我带队搜索,已经轻车熟路,也不缺你一个人跟随。”
袁肃面露感激之色,不过嘴巴上依然坚持的说道:“陈大人太小瞧我了。不过在出发之前,我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想与陈大人仔细商议一下。”
陈文年饶有兴致的问道:“哦,是什么事?”
袁肃直截了当的说道:“我认为眼下除了追捕那些贼人之外,还应该着手加强治安预防。毕竟前不久我们七十九标刚刚经历一场动乱,不仅缺乏人力,而且内务也乱成一团尚待整理,很难把各方面都照顾齐全。万一在我们集中所有精力追捕这一路贼人之际,又有另外的宵小之徒趁虚而入,到时候顾此失彼,反而越来越乱。”
陈文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从袁肃的话里听出了两层意思,其一是七十九标还有很多善后工作没处理完毕,其二是以七十九标目前的状况很难顾及滦州全境。想必在石门镇和安山镇犯案的那些逃兵,也正是看准了滦州驻军一片混乱的机会才敢如此张狂的下手。
沉吟了一阵,他看着袁肃正声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既然你也说现在我们没办法照顾齐全,那我们又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去组织治安预防工作?”
袁肃面色镇定,不疾不徐的说道:“我所说的治安预防自然不是全依赖我们七十九标,而是尽可能发动民间的力量,召集滦州城大姓大户,动员他们组成联防之势,军民协作,共同防范贼人的骚扰。”
不得不说,陈文年对“军民协作”、“共同联防”还是感到眼前一亮,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未必简单。他冗沉的点了点头之后,不动声色的说道:“梓镜,我承认你的想法很好,可这其中有太多不确定的东西。比如大姓大户都是各扫门前雪,又比如这些大姓并不在同一处,没办法做到联防。”
袁肃好整以暇的说道:“陈大人,这些方面其实不足为虑,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今先有石门镇遭难、后有安山镇遇害,我相信只要仔细说明其中的利害,这些大户人家必然会放下各自成见。再者,此次联防目的就是为了能起到预防作用,因此重在营造声势,我们要做的是让滦州全境都知道,从官军到地方豪绅已经紧密联合起来,一方有难多方支持,而且一旦发现贼寇,格杀勿论,直至让贼寇闻风丧胆。”
陈文年觉得袁肃的话很有道理,确实,既然是预防,那自然重在声势来恫吓怀有歹心的恶徒,总得来说这个提议还是利大于弊。他颔首的说道:“没想到你考虑的还挺周全,听你的口气,你似乎已经有计划了?”
袁肃笑着说道:“计划谈不上,只是昨天下午王知州派人去过安山镇,我告诉这人等回滦州后会尽快约见王知州,希望能让王知州来牵线搭桥,把滦州大户大姓都约出来谈一谈。毕竟我们七十九标是外来人,对本地的人情世故并不熟悉,总得一步一步来才是。”
陈文年深以为然的说道:“你说的不错,大家见面之后先谈一谈,若真能动员他们组成联防声势,就目前而言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袁肃又说道:“其实如果这件事能办好,到时候就算我们抓不到在石门镇和安山镇犯案的贼人,最起码手里也有东西向上面交代。”
陈文年赞同的点了点头,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没办法向上面交差,虽说自己手里尚且有一些线索,但单凭这些线索根本没有多大的把握将那些贼人追捕归案。如今七十九标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滦州治安,包括上次起义过后的善后整顿以及标部重组等等一系列事情,都还是悬而未落的问题。
若这些事情处理不好,到头来既没能抓到贼人,又弄得自身军务一团糟,那可真是要命结局。到时候七十九标非但会失去民心,更是会招来上面的雷霆大怒。
他很欣赏袁肃做两手准备的安排,“动员地方豪绅联防”好歹也算是一番业绩,而且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确实是值得一试的。
“既如此,赶日不如撞日,这件事越快落实越好,索性你今日就州府衙门一趟,先跟王大人那边磋商妥当。”想到这里,他立刻对袁肃说道。
“如此也好,毕竟现在就怕事情闹大,以至于人心惶惶、不得安宁。那今日搜捕行动,还得有劳陈大人受累了。”袁肃很客气的说道。
“之前我已经都说过了,昨日追了一天,对我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哦,对了,这是第三营缺员名单,你先看一下。”陈文年一边说着,一边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袁肃接过这份文件,打开来仔细过目了一遍,事实上他对第三营的士兵了解并不深,大部分士兵的名字都很陌生。不过上次前往安山镇征收保境军资的时候,他还是记得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比如偷东西的王队正,以及跟着王队正一起的那几个士兵。
第三营缺员人数并不多,一眼扫去就全部看完了。
袁肃倒是几分失望,居然那个王队正并没在其中,不过转念一想,或许这个王队正日后还能拿来大做一番文章。并且他也不是一无所获,很快就指着文件上的一个名字对陈文年说道:“我记得上次去征收保境军资时有这个人,李三水,我还记得当时他跟着王队正一起去过张家后院粮仓搬粮食。”
陈文年问道:“就只有李三水一个人吗?”
袁肃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说来惭愧,在下其实并不认得许多第三营的士兵,就算这些失踪的人当中还有上次参与征收保境军资的人,可单从名字我也无法辨认。”
陈文年没有任何埋怨的意思,他很理解这一点,别说袁肃只是刚来三个月的见习军官,连自己这个在二十镇待了许多年的老军官,也不可能把七十九标上下所有士兵的名字都记清楚。他苦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拍了拍袁肃的肩膀,说道:“罢了,反正认出了李三水这个人,已经可以证明昨天晚上你的推测了。我会挑几个认识李三水的士兵一起出发,看看能不能在村镇上碰到这小子。”
袁肃陪着笑道:“但愿如此,只要能抓到一个,那就是重大的突破。”
陈文年说道:“追捕的事是不能放松的,只有严打加上严防,才能这些宵小之徒闻风丧胆。行了,不多说其他闲话,我这就带队出发了,你也去安排拜见王知州的事情吧。”
二人一起从警卫队营房出来,标部大院中央早已经列队集合了三十名士兵,正是昨天跟着陈文年和袁肃一起去安山镇的第三营一排人。对于这件事张建功不敢怠慢,自然只能任由陈文年调用第三营的兵力。
袁肃一直将陈文年等人送到大院门口,然后才返回了一趟宿舍。
尽管他的精神状况不是很好,可在与陈文年谈完之后,自己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蠢蠢欲动的亢奋。事实上,之前他对陈文年撒了一个谎,自己并非没有想到周全的计划,而是这个计划暂时不方便透露给其他人。既然陈文年赞成他做两手准备的想法,那接下来就能放手去布置自己的计划。
此时时间尚早,州府衙门这会儿未必开门。袁肃回到宿舍之后,将昨天在张府抄录的案件笔录找了出来,稍微整理了一下,这份东西很快就会派上用场。
直到过了晌午光景,袁肃去了一趟军医处看望了一下林伯深,原本打算昨天帮林伯深移送到宿舍休养,只可惜昨天在安山镇忙了一整天,回来时也没能顾上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