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无能为力
几句对话后,顾青明白吉温带着威胁而来,这位著名的酷吏行事的方式颇为霸道,从他笑中带着杀意的语气里能听得出,今日他必须要逼顾青就范。
顾青能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自己挡了他的财路嘛,换谁不急?再说这份清单的背后,站着的大人物可能不少,李林甫应该是拿大头的,剩下的小头也是一笔不菲的横财,值得许多朝廷大员争抢了,吉温大概便是被人推出来当出头鸟的。
左卫长史不过是个小角色,连朝堂权力中枢的边儿都挨不上,只不过恰好不幸掌握了签押清单的小权力,偏偏这个权力无法绕开他,流程上若出了纰漏,很容易被御史台的御史们抓到把柄,如今朝堂上分三派,东宫,李林甫,杨国忠,李相位极人臣,但也不能一手遮天,朝堂上仍有无数敌人等着抓他的把柄,将他拉下马。
这便是吉温不得不主动登门的原因,先礼后兵,首先试着和平解决麻烦,如果和平的手段解决不了,那么便等着他们的报复手段。
最为难的人是顾青。
从本心来说,顾青不愿签押,他不喜欢卷入派系和麻烦,更不愿意将把柄送给李林甫,他若签了押,便是把柄。
可他更不愿招惹是非,得罪强大的敌人。
李林甫是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宰相,顾青得罪不起,扳不动他。
有杨贵妃罩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左卫贪腐事涉朝政,杨贵妃罩不住他,而他顾青在李隆基的心里,恐怕也不会占据太重要的位置。
一个很浅显的比方,如果顾青和李林甫同时掉进水里,李隆基会救谁?
按顾青的猜测,李隆基肯定不会救他,但是也不一定会救李林甫,或许会眼睁睁看顾青被淹死,同时也会眼睁睁让李林甫在水里灌个八分饱,等到李林甫奄奄一息快死的时候,李隆基最终的选择还是会救李林甫,至于顾青,一个毛头小子,淹死便淹死,有什么可惜?
才华?才华算什么?李白的才华够高吧?他辞官出宫的时候,李隆基挽留过吗?
明皇雄视天下,眼里只有江山美人,臣子何足惜?大唐盛世别的不多,人才最多,死了一批马上有新的一批补上,仍旧是朗朗乾坤。
所以顾青从来不敢高估自己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眼下这桩麻烦如果捅上了天,不是简简单单告个御状便万事大吉的,左卫贪腐之官固然要问罪,但顾青不一定能全身而退,说不定李隆基为了安抚李林甫,反而将顾青一刀剁了。
因为李林甫是一人之下的宰相,李隆基可以打压相权,但不能动李林甫这个人,“相权”和“李林甫”在李隆基的心里是要分开论的,如今李隆基刻意栽培杨国忠,不断给他加官,为的是随时能接替李林甫的宰相之位,然而在杨国忠羽翼未丰以前,李隆基是不会换掉李林甫的。
如今的顾青太弱小了,他撼不动李隆基亲手布置的朝堂平衡局势。
一桩涉及十万贯的贪腐案也撼不动,更大的可能是,李隆基会重拿轻放。
吉温坐在顾青的对面,而顾青的脑子里却飞速转动。
如果眼光只盯着眼下的左卫贪腐案,那么自然是黑白分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眼能看得出。
然而若眼光放到朝堂上,放到天子的心思上,放到派系党羽平衡局势上,那么眼下的这桩贪腐案便不存在黑白善恶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由李隆基说了算,从朝堂大局出发,最终板子会落到谁的屁股上,可真说不好,有很大的可能李隆基会把揭盖子的人除掉。
想清楚了这些,顾青的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心中一阵后怕。
上午的时候他还在想,要不要直接进宫见李隆基,把这桩案子上达天听,反正自己没贪一文钱,反而还揭举了一群蛀虫,纵然无功,总不能算过错吧?
此刻顾青再想深远一点,说不定还真是一桩罪无可恕的过错。
于是顾青瞬间决定妥协退让。
这是出于他自保的本能,如果眼前有一桩麻烦,而他无法解决,或者说解决后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那么顾青会选择绕开它。
人性是自私的,所谓正义,所谓忠君报国,对顾青来说不过是一声声响亮的口号,性命无虞的前提下喊一喊倒是无所谓,但若有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要做的只有求生,正义什么的,先靠边站。
做了决定后,顾青的心里虽然仍有些堵得慌,但还是露出最友善的笑容,看着吉温道:“吉郎中,此事我不想参与。”
吉温一愣,盯着顾青的眼睛,捋着他那几根稀疏的鼠须沉吟不语,他在思索顾青这句话的意思。
“顾长史说‘不想参与’,是指……”
顾青笑道:“就是字面意思,不想参与,我不愿签押,也不愿招惹麻烦,我不会给你们增加任何阻力,更不会将此事上告,就当这件事我完全不知道,相信以李相和吉郎中的本事,一定有绕开我也能达到目的的法子,吉郎中,我说得够明白了吧?”
吉温下意识点头,随即狐疑地盯着他,道:“你……果真不会上告?”
“不会,这件事我一丝一毫都不想沾,也希望李相和吉郎中莫逼我沾上此事,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你送给我的十几个箱子,还稳稳当当放在后院厢房分文未动,离开时还请一并带走。如何?”
吉温露出迟疑之色。
左卫长史的签押是必经的流程,如果顾青答应签押的话,这件事的完成度可谓完美无瑕。但是顾青已把话说得很清楚,他不愿沾上此事,那么这道必经的流程也不是没有权宜之法,只是需要在左卫里买通更多的官员,以及在清单留存三省时做一些手脚,至少在书面上做到天衣无缝毫无破绽。
那么御史台那群碎嘴子的言官便拿不到把柄,东宫和杨国忠的党羽也拿李相无可奈何。
关键在于顾青的态度,如果他能遵守诺言不上告的话,这件事仍然算是完美解决,十万贯的巨款稳稳到手。
顾青果真会遵守诺言吗?吉温这种官员人性差不多都快泯灭了,他连自己的亲爹都不信,怎么可能会信顾青?
但吉温相信李林甫,准确的说,他相信李林甫的权势。
顾青为何妥协?为何不愿沾上此事?说直白点,他怕了,他害怕李林甫的权势,如果他更聪明一点的话,就会知道李林甫在天子心中的地位,纵然此事告到天子面前,也不一定能撼动李相,这个事实大家都清楚。
人有敬畏恐惧之心,便知道做人的进退分寸,知道屈服于强者定下的游戏规则,顾青这位少年郎显然是个聪明人。
“顾长史说话算话?”吉温盯着顾青的眼睛缓缓问道。
顾青含笑点头:“说话算话,下官的人品向来与才华一样高,吉郎中定要相信我。”
吉温深深地注视着顾青,随即嘴角一勾,露出一抹不知是嘲讽还是无谓的笑意,然后起身告辞。
顾青很有礼貌地将吉温送到大门外,亲眼看着他顺手带走了十几箱子的重礼,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顾青脸上的笑容渐渐僵硬。
“我做错了么?”顾青失神喃喃问自己。
性命重要还是所谓的正义重要?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顾青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第二天,顾青进左卫应卯后,径自来到李光弼办公的屋子。
李光弼今日的脸色有些难看,见顾青进门行礼,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清单的事,处理了吗?”李光弼问道。
顾青沉默片刻,道:“处理了。”
“哦?如何处理的,说给我听听。”
顾青苦笑:“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签押,也不愿招惹他们。”
“背后的人是谁?”
“户部郎中吉温,吉温的背后……是李相。”顾青老老实实道。
李光弼一惊,随即抿紧了唇,脸色愈发难看。
顾青叹道:“李叔叔莫怪我,不得不承认,我惹不起李相。”
李光弼声音发颤,显然在努力压抑怒火:“就这样眼睁睁看他们贪墨十万贯?这可都是大唐子民辛苦劳作从嘴里抠出来的民脂民膏啊!”
顾青垂头低声道:“没错,可是我们纵然告到天子面前,李叔叔觉得陛下会治李相的罪吗?”
李光弼一愣,满腔的怒火仿佛被人戳破了一个洞,瞬间泄气了,颓然地垂着头黯然叹息。
天子若非明君,正义与邪恶的定义便很模糊了,裁决善恶的权力掌握在天子手中,天子有能力将善恶颠倒,那么,纵然豁出性命对抗邪恶,意义在哪里?
李光弼声音变得嘶哑:“那么,他们接下来会如何做?”
顾青低声道:“绕过我这个长史,继续收买左卫官员,也许还会在流程上做一点手脚。”
李光弼刹那间心灰意冷,懒懒地挥了挥手,道:“我知道了,你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