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论证

  这一年的晦气,突然在秦威,被一扫而空。
  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激情被重新点燃,大家都深信不疑,麦文舟必定能够驾驶着秦威这艘巨舰驶向更远的未来。
  当然,所有人的心里都明白,这是有代价的。
  这个代价需要所有人一起来背负,但背负就背负吧,说得好像大家就没有背负过似的。
  然而,大家形成了共识是一回事,要实现这个共识,困难重重。
  麦文舟现在最头疼的还不是颜苿所说的,钱的问题,钱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又不是一次性就要把钱给挥霍掉的。
  现在最头疼的,是把钱花在正确的地方。
  何谓正确的地方?就是不能浪费,也没有时间浪费,资金本来就紧巴巴地,必须在设计方向、道路上不能有偏差,走弯路的结果,不光是钱浪费了,基本上可能就是死路一条了。
  因为这不同于以往,这次连可以参考的东西都不太多。
  唯一的技术设想基本上都来自于颜苿的构思,但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可能她一言而决。
  所以现在最紧要的是事情是进行设计预研。
  所有主要的干部、技术人员都接到了通知,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设计的指标特征到具体细节甚至平时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这份意见征询甚至直接提交到了西汽总部,林超涵得知后立即打了个电话过来,他比麦文舟还显得激动,出乎麦文舟的意料之外,林超涵没有一句疑问和诘难,没有质疑秦威是不是自我膨胀不切实际,而是大加赞赏,林超涵认为秦威有这样的决定太伟大了太有前瞻性了,甚至超出了他对秦威的预期,他坦率地说没想到麦文舟有这样的魄力,以前一直以为他只是个来混点资历摘桃子的而已,现在居然有要为中国制造自己的重型车桥这样的思想觉悟,他很欣慰。
  麦文舟气得差点把电话都差点砸了,在林超涵心中自己原来这么不堪吗?好歹他也带领秦威走出过一次底谷好不好?什么叫摘桃子,这话太难听了!但是没有办法,他还是忍辱含羞地找林超涵要支持。
  林超涵说我绝对支持你,从精神上一往无前地支持你!
  滚吧!麦文舟心里在咆哮,咬着牙问,钱!钱!钱呢?
  林超涵打着哈哈,放心吧,西汽不差你们的钱,好好干就行。说着就挂了电话。留下愤懑不已的麦文舟对着空气输出一阵狂怒。
  他对林超涵的不负责任大感恼怒,但是实际的结果后来却让他火气渐消,从这个电话后,林超涵对秦威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明显加大,标志就是回款速度加快了,第二天黄志成就给他来汇报说西汽来了一笔现金款项,数目还不小,他欣喜地说没想到总公司现在突然变得通情达理了啊。这让麦文舟心中明白,林超涵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支持秦威了,西汽在付款上的倾斜对于秦威来说,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至少从此大大降低了断炊的危机。只要今后依然如此,那便是秦威的定盘星了。
  有了西汽背后的默默支持,麦文舟的胆气壮了起来。在搜集和研究了一段时间全厂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在2009年的开春,召集了第一次全厂的内部预研技术论证会。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2009年秦威桥厂新桥研制技术专家论证会”的横幅悬挂,椭圆形的长条桌四周坐满了人,麦文舟坐在这头,颜苿坐在那边。
  颜苿的眼神坚定而深邃,她戴上了一个黑框的低度近视眼镜,长久的埋案研究,渐渐摧毁了一些她原本拥有的健康。但是她已经顾不上了,她现在前所未有的清醒,使命感在燃烧。麦文舟远远地看着她,默默不言。
  会议由秦小枪来主持,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秦威诸位,然后说,“这次,我们还邀请到了来自京城理工学院车辆工程系的专家教授朱凯教授、秦省理工学院的赵滨元教授,他们都是行业资深的专家,对国内和国际汽车技术研究都有极高造诣,这次请他们一起来为我们把关论证。大家欢迎。”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两位专家一位年龄稍大,朱教授已经快年近花甲了,戴着一副老花镜,赵教授年轻得多,理一个寸头,显得精神奕奕,他们礼貌地朝大家点头示意,两位教授这些年与西汽、秦威等厂家本来就有一些技术合作,邀请他们来此倒也不意外。
  秦小枪又介绍道,“这位是西汽汽研室的张子丰同志和王富强同志,他们都是西汽经验丰富的高工,大家欢迎。”众人鼓掌。这里需要提一句,此时的西汽拥有高级职称的其实只有两位,但很多人公认达到高工水平,太忙懒得考而已,这两位都属于这种情况。
  随后秦小枪便请麦文舟讲话,麦文舟话也不多,首先对四位专家表示了欢迎后,便直接切入主题,“关于新桥研制的意义,以及这次论证会的意义我就不多说了,有请颜工先介绍她的方案。”
  颜苿打开早已经准备好的厚厚一本技术方案,从容不迫地谈起了自己的构思。之前,为了说服麦文舟和厂里众人,她只是用了一些简单的描述以及进展利好之处,这段时间,她日以继夜地整理思路,和多方探讨后整理出了一份完整的设计概念方案。
  “众人拾柴火焰高,基层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段时间,得到来自全厂职工的各种建议和奇思妙想,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的灵感和技术改进方法,修正了最初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全新整理了一份提案,请大家指正,也请各位教授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西汽两位高工含笑看了看她,他们其实对颜苿不陌生,或多或少都与她打过交道。在汽车这个领域不是没有女性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但是坦率地说,相对不多,颜苿能扎根长期从事研究,本身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而她的智慧和美丽还是划等号的,更让人赞叹。
  “首先,虽然大家对我们研发新桥的意义都很清楚,但我还是想从技术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开始研制一套全新的车桥体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全国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其实都来自于斯太尔技术的中国化改造,包括秦威现在生产的主流车桥,其中主要技术基础都来自斯太尔技术,现在全国各地开开花的车桥生产厂家,莫不例外,虽然有一些也在引进国外更先进的技术,但是据我所知,其实与斯太尔车桥相比,并没太多本质不同,只是有一些指标优化而已。”
  “所以,现在我们面对的严峻局势就是斯太尔车桥技术的泛滥化,大家只能拼质量和价格,甚至是拼服务了,但是这些就算做得再好,也都不是不可模仿的,我们秦威的优势在不断丧失。所以我们必须研究新桥。”
  “我一直在思考,现在的斯太尔桥,虽然设计已经成熟,但首先从时间上来说,这种设计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无论是结构、材料、工艺还是性能上来说,其实已经渐渐落后于汽车整体的设计和进步了。想必这一点西汽更深有感触,从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看,西汽现在在汽车设计上愈来愈进步,但是我们的车桥却已经落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相当于老马拉新车了,空有良好设计,性能却不能得到质的飞升。”
  西汽的张子丰和王富强两位高工点了点头,他们身上依然带有出身技工出身的朴素气质,甚至都穿着西汽的蓝灰色工装,与两位学院派专家气质迥异。
  “那么,总结一下,斯太尔车桥到底有哪些突出的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来自几个方面:自重大、速比范围窄,差速锁操纵机构可靠性差,发热和噪音大。”
  西汽高工张子丰插话道,“颜工所言不差,我们平常对这几点深有感触,这几点严重限制了我们整体性能发挥,在下一代自研技术中,这几点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王富强接话,“是,哪怕我们现在用了nam的新车桥技术,也很难完全弥补这几点问题,当然,性能上还是强悍了不少,值得参考。”
  赵滨元教授忍不住插话道,“这个我知道,之前我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时候,访问过nam原厂,跟他们的一些技工进行过交流,他们那边主要是从设计和工艺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性能提高了不少,他们那边的机器设备太先进了,一线工人们掌握的技术极其先进,匠人精神也完全是中国人不能比的,要我说啊,咱们在这方面落后五十年!”
  麦文舟听这话怪怪的,忍不住看了看赵教授。
  赵教授接着道,“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向西方学习。不要好高骛远,要承认差距。”
  在场众人都有些诧异,咱们也没有说不向国外学习啊。
  没人吭声答腔。
  朱凯教授拍了拍还要继续发挥下去的赵教授,插话道,“这个向先进学习是永远需要的,嗯,颜工继续说。”
  颜苿看了一眼朱凯教授,以前确实和朱教授有过几个小课题的合作,但是不太熟,她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道,“刚才说的是斯太尔的缺点,那接着说说它的优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