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贾仁的担忧
贾仁的担忧
仙魔大战马上就要开启了,仙道的长老到魔道的领地干什么?
兄妹俩想不明白,但是不用想也可以知道魔道的范围之中一定要有许多精彩的事情要发生了。
李升龙感知之中看着兄妹两离开了迎客松酒楼,心中微微一笑,看来刚刚的那一幕让两兄妹心中有了许多的顾忌。
“吃好了没有,吃好了回家。”
等到阿木吃的差不多了,李升龙和阿木重新回到了贾府,其后的两天时间,李升龙和阿木每日出来逛逛街,看看山水,风土人情,倒也没有再发生其他的事情。
第三天的时候,李升龙并没有再离开贾府,他和贾府的人都知道升魔大会已经在昨天正式结束。
大会一结束,剩下的自然也就是第二天的时间就要公布入选的名单,这个升魔大会搞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放榜的步骤搞得和科举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榜单之上所有的人没有名次。
放榜的时候自然不用李升龙亲自去看,阿木这个小跟班一大清早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贾府,守候在榜单的下面,时刻等待着榜单出来。
贾仁和李升龙安静的在贾府之中等待着,贾仁的心情这个时候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十分热切的希望能够将李升龙这个随时都可能会引爆的炸药送走。
另一方面他又怕李升龙真的进入到魔门之中后会更加的难办。
魔门之中那些人办事,贾仁这些平头百姓虽然没有真的见过,但是也听说过,西城的那个李老板,不就是和贾仁一样,给正当之人做了一个身份玉简,然后等到正道弟子进入到魔门之后,被人揪了出来。
这一下子,死的可不光是正道一个人,整个李老板一家十几口没有一个留下了性命,富饶的家私也都被统统充公,让这些平凡的老板姓深切的感受到了魔门的残暴。
魔门的残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但是相对于魔门的残暴,贾仁知道正道比之也仅仅是能够强上一点而已。
既然正道放心的将他们这些正道的奸细放到魔门的势力之中,没有一点的控制手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像贾仁就吞食了正道炼制出来的穿肠烂肚丸。
从名字上就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个穿肠烂肚丸的狠毒之处,事实上这个丹药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服用了这枚丹药的人,必须每隔一年服用一次解药,若是不服用解药的话。
那么不出七天的时间,就会肠胃溃烂而死,这样的人物贾仁也碰到过,在他身边原本还有一个王姓的商人。
由于正道的种种信息有着绝对的保密,他们这些正道的奸细根本不认识彼此。
这样一来,按照正理来说,贾仁也根本不可能知道王老板也是正道的奸细,但是突然有一日,王老板死了,被家人抬出来的时候。
肠胃溃烂,七窍流血,死的症状和正道那名弟子说的一模一样,贾仁从此知道这个王老板也是正道的一名奸细。
同时他也为自己的人身感到有些惊恐,贾仁怕死,若是不怕死的话,根本也就没有可能回到这个魔道的领地成为一个小商人。
没钱的时候怕死,有钱的时候更是怕死。
正道用人用的也大都是这样怕死的人,他们越是怕死,越不得不给正道办事,李升龙坐在贾仁的对面,手中喝着下人侍奉上来的茶水,心中却在思索着进入到阴魔宗之后应该怎么办。
李升龙心中可没有贾仁的那么多愁善感,各种担惊受怕,一方面李升龙是一个凝丹期的高手,就是被发现,逃走的可能性也还是有的,虽然说也不是很大,但是只要李升龙能够抓住机会,那么阴魔宗就没有人能够留的住李升龙。
另一方面李升龙一定要进入阴魔宗,即使是这次的升魔大会没有成功的话,李升龙也要选择其他的方式进入。
当然,怎么进入这件事情,有贾仁在,也就根本不用李升龙来操心。
贾仁也看透了这一点,心中才会这样的矛盾,即希望李升龙能够入选,又同时也并不希望李升龙能够入选,只不过他看到李升龙的淡定的脸色之后,心中也是一定,还是入选,早点将瘟神送走为好。
“明儿,不用担心,历来升魔大会只要是能够得到升魔令的九成的把握能够选上,再加上我们又给陆氏兄弟额外的送了不少的礼,这九成的人中怎么都会有明儿一个。”
贾仁似乎是在安慰李升龙,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
“叔父放心,孩子知道,这次的事情都多亏了叔父的帮忙,孩儿日后有了出息一定不会忘记叔父的。
孩儿在魔道之中,叔父也不必挂念,毕竟,孩儿已经在外历练多年,什么事情,该怎么处理心中早有定计,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招惹,什么样的人物不能招惹,孩儿也清楚的很,叔父在外面尽管放心就好。”
李升龙显然也知道一点贾仁心中的担忧,这些话也没有明说,隐晦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李升龙既然是靠着贾仁的身份证明进入到阴魂宗的,自然就要小心翼翼,不会给贾仁带来半点的麻烦。
若是日后即便是想要从魔门之中全身而退的时候,李升龙也绝对会想一个好计策,让自己完美的从阴魂宗离开。
贾仁也听出了李升龙的话外之意,这个时候贾仁也不能再说些什么,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件,希望李升龙真的不会被魔道之人发现自己的身份吧。
“明儿做事,叔父一向是放心的,这一次也不例外,只不过这一次的事情太过重要,明儿还是要小心再小心,一定要在魔门之中闯下一点名堂,这样日后贾仁才有脸去见死去的大哥,没有辜负他们的嘱托,将你培养成人。”
贾仁再三的点醒李升龙切记要小心行事,李升龙微微一笑。
“叔父的话,孩儿自当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