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章 乐见其成
宋仁宗子嗣艰难,三子早夭,十三个女儿也只有四个长大成人,眼前这位楚国大长公主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册封公主有初以美名封之,再以封国封之的传统。所以当昭节贵妃苗氏生下长女之时,已经年近三旬却无子的仁宗皇帝很是开怀,将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可以说是万千宠爱于一身。
公主最初的封号被定为“福康”,其中包含了仁宗皇帝多少祝福与爱怜不言而喻。
嘉祐二年,仁宗为二十岁的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规模之大一如册封皇后仪,不但盛况空前,而且也几乎是后无来者,荣宠程度在仁宗朝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这位公主的婚姻却并不幸福,事情还要与传说中的狸猫换太子一事说起。
仁宗皇帝的生母是李宸妃,但是一出生便被抱去给刘皇后抚养,当作是自己的儿子,仁宗对此毫不知情。
一直到明道二年,章献刘太后去世,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皇帝觉得有愧于早已去世的亲生母亲,故而对舅舅一家格外厚待。除了一再擢升舅舅李用的官职外,还将最为疼爱的宝贝女儿兖国公主嫁给其子李玮,并且举办了盛大婚礼。
这也正是悲剧的开始,原因就在于门不当,户不对。宋朝的传统是公主嫁将门后裔,皇室子弟取将门女子。除了用联姻的方式笼络武将之外,也是一种门当户对的表现。
开国百年,武将世家都已经是名不副实的贵族。无论是地位、修养、以及生活习惯与皇室都是可以接轨的。但是李家就不一样了。虽说是太后母家。但仁宗生母李太后最初不过是刘皇后的一个侍女,可见其出身并不高。
何况章献太后生前,李家并未享受到国舅爷的待遇,如今虽说被仁宗皇帝提携,充其量也只是个暴发户,离贵族生活还差的远。
婚后,公主与驸马生活与性格都格格不入。驸马李玮为了能配得上公主,附庸风雅。练习飞白体,并且一掷千金地购买书画古董,急于摆脱无知粗野习气的心情很迫切,却使得暴发户嘴脸更清晰地表现给世人看见。
眼高于顶,出身高贵的公主更加看不上李玮,甚至觉得他龌龊,多有厌恶。公主的婚姻不幸福,于是感情与心理就开始有些微妙的变化,继而有了外遇。
只不过这个外遇的身份比较特殊,是从皇宫里陪嫁而来的一名内侍——梁怀吉。一段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就此发生。
嘉祐六年二月的某个夜晚,公主与梁怀吉相对小酌。李玮之母本是市井愚妇,不顾身份悄悄在另一室偷看。后来又觉得公主有失体统,仗着婆婆的身份争执,金枝玉叶的公主岂肯示弱,彼此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公主于是跑回娘家,深夜叫开禁门,向父皇哭诉,要求与驸马仳离。
要知道宋朝的规定很严格,入夜宫门上锁之后,是绝对不能轻易开启的。在此之前,宋朝只有一次宫门夜开的情况。
就是在那个夜晚,宋太祖死了,留下了烛影摇红的传说。也就是在那个夜晚,宋太祖一脉失去了皇位。
宫门夜开在宋朝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兖国公主夜晚回宫之后,大宋朝的官员们谏官们不愿意了,各种弹劾不断,守门的官员被治罪,公主的声誉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随后关于公主私生活的流言蜚语也传开了,无奈之下,仁宗皇帝只能忍痛褫夺儿女的封号,不过依旧居住宫中。梁怀吉也被贬出汴京,驸马李玮也因此被贬。
公主却因此事多次想要自杀,整日呼唤梁怀吉,仁宗皇帝只得召回梁怀吉陪伴女儿,即便是谏官群起反对,依旧坚持,爱女之心可见一斑。
随后李玮与公主解除婚约,福康公主就一直常住宫中。这也正是内侍为什么着急强调大长公主身份,倒不是说狗仗人势摆架子,怕的就是“夫人”二字勾起公主伤心往事。
英宗即位之后,她晋升为越国长公主,如今侄子赵顼即位,她被封为楚国大长公主。
身份日益尊贵,可是公主却一直心情沉郁,身体越发的虚弱,常年疾病缠身。今日金明池游园会,皇太后高滔滔一番好意带着独居的妹妹出来散心。
来到金明池边之后,大长公主想起了多年前与梁怀吉一起共游此地的情景,触景生情。故而避开了侍从,一个人走到湖边回忆昔年的美好时光。奈何因为身体太过虚弱,支持不住,竟然晕倒在地,被林昭和柴敏言救起。
“公主殿下,你还好吧?需要传御医吗?”内侍十分紧张,因为太皇太后可是千叮万嘱要照顾好公主,要是出了一点闪失,真不知该如何交代。
大长公主一摆手道:“没事,不必了,这位姑娘一出手,很快就将我救醒来了!”
“哦?”内侍惊奇道:“这位姑娘的医术如此高明?比宫中的御医还要高明啊,平日里公主有时要半个时辰才能醒过来呢!”
柴敏言顿时神情一滞,如此说来大长公主是经常性晕倒,病情已经十分严重,若不及时治疗真有可能……
“大长公主殿下,你的身体状况……需要好好医治疗养才是!”柴敏言迟疑了一下,低声劝慰。
大长公主轻轻一笑:“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生老病死都是天意,没事的!”
这位公主看似十分豁达,但实际上也透露出一种消极,心态十分悲观。林昭听闻之后,劝慰道:“公主殿下,其实人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留恋和在乎。有时候我们除了为自己而活。也是为身边的人而活。亲人、朋友、你在乎或者在乎你的……”
大长公主心态悲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梁怀吉,一种畸形的恋情在她心中发酵的太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无意之间,林昭一句话犹如当头棒喝,自己的生命里除了这段感情之外,还有很多人人和事。她突然想起来,因为自己的任性与坚持。给自己的父皇造成了多么大的压力。母亲多少日夜以泪洗面,担心自己。
可是一直以来,一直沉浸在悲伤沉郁之中,竟然一点也不曾察觉。现在想想,自己当真有些太不懂事了。父皇是没机会孝敬了,还是自己的嫡母和生母都还在,他们年纪都已经大了,是该让他们省心点,孝敬她们才是啊!
可是这身体……唉!大长公主莫名其地轻声叹息!
柴敏言道:“公主不必哀伤,只要悉心条理。你的身体完全可以恢复康健!”
“是吗?”大长公主轻轻应了一声,似乎只是当作一句安慰之语。并未往心里去。也许她还是如同之前那般失落,破罐子破摔?也许她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太了解了。
“是的,不过首先要公主自己放宽心才是!”柴敏言说的很郑重,医者父母心,对此她不敢马虎。
大长公主轻轻点头道:“好,今天多谢你们了,你们怎么称呼,理应表示感谢才是!”
“举手之劳而已,公主不必在意,我等就先告退了!”谁都知道,大长公主的感谢肯定价值不菲,但林昭等人还是本着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告辞离去了。
不过那位内侍似乎多留了个心眼,当即派人悄悄地跟了过去!随后道:“公主殿下,我们回去了吧,不然太后就真的该着急了。”
“好,回去吧!”晚风之中,身体虚弱的大长公主油内侍与宫女扶着,艰难地缓步而行。
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刚才的女孩当真是善良,而且人也长得漂亮。至于那个青年,大长公主总觉得有些熟悉,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一时间当真有些想不起来了。也许是自己这些年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忘记留意周围的人和事吧!
听闻楚国大长公主安然返回,皇太后高滔滔放心不少。因为英宗皇帝登基之后,大肆加封赏赐自己的女儿,却冷落了仁宗之女,以至于引起太皇太后曹氏不满,彼此还因为此事发生过嫌隙。
高滔滔吸取教训,从此之后就格外注意,今日出游便带妹子外出散心,却不想因为内侍和宫女们的一时疏忽,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好在没事,否则回去之后真不知该如何向两位老祖宗交待!高滔滔也忍不住轻叹一声,虽说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可头顶还有一位关系特别的老太太,掣肘颇多,平日里烦心事情也着实不少。
除了要孝敬婆婆,还要照顾好妹妹,眼下一双儿女的婚事又摆在了眼前,几时才能消停得了哦!
随后皇室成员在禁军的护卫下回到城中,楚国大长公主则是被送到了庆寿宫。如今她与母亲,也就是昔日的昭节贵妃藐视居住在此处,算是陪伴太皇太后曹氏,彼此之间不至于那么孤独寂寞。
两位老祖宗听说女子在金明池晕倒时,都大为紧张,即便是夜晚,也一直挑灯等候。
见到女儿安然回来之后才稍微放心点,苗氏道:“以后千万不要再乱走了,吓死娘了!”
大长公主顿时想起林昭那番话,心中一动,忍不住有些歉意。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要让母亲担忧,当真是不孝啊。想想以前的经历,这种歉意就更加浓重了。
曹氏也道:“福康啊,还是留在宫中好好将养身子,今日累了,就好生回去休息吧!”
“是!”
待大长公主走后,曹氏才忍不住一声叹息:“看来福康的病情又严重了……”
一说起这话,其生母苗氏立即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女儿的情况当真让人忧心。她唯有这么一个女儿,视若瑰宝,如果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承受呢?
苗氏道:“难道御医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御医在尽力,只是效果可能很不明显……尤其是福康自己的心境……”曹氏也是无奈与,同时眼睛里写满了担忧。没有子嗣的她,早已经福康公主看作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岂肯看到她蒙难?
御医在尽力,这话说的苗氏瞬间没了底气,唯一引以为傲女儿就要这么离开自己而去吗?
想到这里,两位老人就格外的悲伤,仿佛看到了一朵烂漫的春花正在逐渐枯萎,凋零,终将会消失在瑟瑟的秋风之中。
这个时候身边的内侍发挥了作用,说道:“太皇太后,太皇太妃,公主的病情也许并非不能治,办法还是有的……”
“哦?”两位老人顿时有些兴奋,有些欣喜地盯着内侍,追问道:“你说有办法?”
内侍回答道:“今日在金明池边,公主晕倒之后,有位姑娘出手,瞬间就将公主救醒了,医术与手法似乎御医要高明!”
“哦?是吗?”两位老祖宗也多少知道一些情况,一听顿时有些兴奋了。
内侍兴奋道:“不止如此,最重要的是那位姑娘说了,公主的病情是可以医治的。”
“那女子是和身份?核实没有?千万不敢是个骗子!”曹氏急忙追问。
内侍不禁嘀咕道,难不成还有人敢上皇宫来行骗?
依旧不动声色,当即回答道:“当时那几人救了公主之后不留姓名就要离开,多亏奴婢留两个心眼,已经查到了他们的身份!”
“是什么人?”曹氏急忙追问,只要知道对方的身份,就没有她请不到的人!
内侍回答道:“是崇义公的侄女柴敏言,还有个青年好像是钱塘县男林昭!”
柴敏言?林昭?苗氏可能不熟悉,但是太皇太后曹氏却都有了解。柴敏言不就是个汴京第一美人嘛,还是在她的寿辰上出现过的,似乎还对他有所赞赏。至于林昭,不就是那个干掉余杭郡王赵宗咏父子的那个年轻官员吗?
此事还当真是巧合!不过不管怎么着,只要是救了公主,能治疗公主的疾病,老祖宗们都是乐见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