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小队放光芒

  为了节约所剩无几的蓄电,林恩谨慎地关闭了红外探照灯,如此一来,自己的视线便与常人无异。小心翼翼地从半壁残墙边缘探出从喀秋莎火箭炮车拆下的后视镜,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沿着街巷推进的身影。
  其实苏军士兵并不都如想象中那般身材魁梧,只是大个子所占的比例较高,单瘦或是矮胖、矮瘦的亦有不少。在四处飞窜的枪弹和弹片面前,他们的中弹几率只在理论上存在不同,实际情况则无限倾向于“子弹不长眼”——或许也只有在枪炮面前,生命才真正实现了平等。
  因为苏军步兵的出现,守在街巷周围的德军士兵们正以手中的武器进行阻击。在巷战的战场上,每个单调或者连贯的枪声听起来都十分清晰。只要静下心来,军人是很容易辨别出哪些是德制武器,哪些是苏军枪械的,而一直以来,林恩都对一个现象感到好奇,那就是苏军步兵配备“波波沙”冲锋枪的比例高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余下的再减去使用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和德什卡重机枪的战斗小组,真正使用莫辛.纳甘手动步枪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单纯“纸上谈兵”,这似乎意味着苏军地面部队的轻火力集中在了200米以内,轻重机枪又难以和德军的制式装备MG-34、MG42对抗,按理说不论进攻还是防守,相近数量和质量的德军士兵对战苏军部队时应该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从半壁断墙右侧进行了观察,林恩随即转身从沃夫鲁姆身旁擦过,匍匐两步,绕到左边探出后视镜,这一侧并不直接面对街巷,而是位于街巷右侧的一排建筑物,它们中间两栋已经完全坍塌,另外几栋要么是留着靠内或靠外的几面墙,要么是还侥幸地保留着主体,以至于这看上去就像是孩童换牙期的牙槽,严重参差不齐。穿过这些建筑同样可以向德军推进,何况残墙断壁和成堆的砖块瓦砾能够随时提供掩蔽之处,出现一些苏军士兵的声音不足为奇。
  肩负特殊而重要的作战任务,林恩为自己的小队选择了一处距离街巷路面约百米的废墟,这是一栋被炸塌的坍塌楼房,支撑建筑框架的外墙部分倒下后大致堆砌成了一圈近乎回字形的“丘陵”,内部是房屋楼面部分以及一些木质家具,高度相对较低。虽然这样的夜战并非漆黑一片,但只要敌人不以拉网式的战线扫过,这里就具有较为理想的战场隐蔽姓。
  为免反光镜引起从这一侧经过的苏军士兵注意,林恩迅速收起了家伙,背靠这栋建筑仅剩的最后一段残垣,冷静地琢磨攻击时机。老兵沃夫鲁姆斜端着MP44突击步枪,同样背靠着墙,和林恩肩并肩地坐着,从他们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布吕克,专业的夜战精兵对于这样的战斗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须臾,街巷那边的“虎王”连连发出声势浩荡的咆哮,而随之传来的爆炸声却一点都不猛烈,甚至有些“柔和”之感,这便让人轻易判断它们是在用穿甲弹攻击敌方的装甲目标。林恩没有听到非常清晰的发动机轰鸣声,所以猜测它们攻击的仍是出现在先签字阻击阵地那片废墟的苏军坦克,过了一会儿,正准备探出反光镜瞧瞧情况,却看到废墟堆中的布吕克在朝自己做手势:近处有敌人!
  林恩当即侧耳倾听,勉强摒除了远远近近的枪炮声干扰,果然有行走在瓦砾堆中隐约脚步声,尤其当皮靴踩过玻璃碎屑,那种细微却刺耳的声音让林恩高度警惕起来。他双手紧握着突击步枪,准备随时跃起——以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射击准度,加上周围同伴的配合,迅速歼灭七八个苏军士兵不成问题。可那样的话,埋伏攻击的意图将随之暴露,即便他们能够凭借红外夜视装备帮助从容撤走,要想另寻一处伏击阵地就难了。
  忍受着仿佛随时都会爆发的紧张气氛,林恩紧盯着布吕克那边,他做完手势后面低头伏下,从而将自己更好地和环境融为一体,而这也说明敌人距离确实很近。就这样熬了极其漫长的两三分钟,终于看到布吕克以左手小幅度的摆动做出第二个手势:警报解除!
  压力锐减,林恩连喘了好几口气。紧接着,只听这一侧枪声骤起,间或听到苏军士兵们相互喊着自己听不懂的作战口令,但他并没有向身旁的沃夫鲁姆求助,而是继续靠墙等待,直到激烈枪声的背后传来那种金属摩擦与机械轰鸣交织的声音。
  看到布吕克摆出“目标出现”的手势,林恩不动声色地伸出反光镜。由于德军机枪和突击步枪火力的有效封锁,街巷正面原本看不到走动的人影,只是两侧的建筑物多有苏军士兵从窗口、弹洞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屏障后面与德军对射,片刻之后,视线中突然出现了贴着街巷边沿朝德军那边移动的苏军步兵,第一个黑漆漆的大家伙也随之出现,它速度缓慢,在并未停留的情况朝前方开炮,明亮的火焰从炮口两侧喷涌而出,用这个优劣同样明显的构造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果然是IS-2!”林恩小声对自己嘀咕说,在二战时期,苏军仅有屈指可数的三四种战斗车辆安装有炮口制退器,坦克之中唯有约瑟夫.斯大林II和III型获此“殊荣”,自行火炮则有SU76和SU152,但SU76的威力偏小,更多是担当步兵支援任务,SU152的制退器构造长且呈多排竖孔状,开火时产生的光焰与普通双孔制退器是截然不同的。
  靠着墙垣稍候片刻,林恩又一次伸出反光镜,前一辆苏军坦克隆隆地向前开进过去,这也意味着它和那辆抛锚“虎王”的距离拉进到了不足200米。对于两辆同样拥有强大火力的重型坦克而言,这完全算得上是一场近身的肉搏战,若不是光线昏暗加上街巷地形复杂,双方早就该分出胜负了。
  眼见时机临近,林恩举起左手,收拳向下顿了顿,示意“开始按计划战斗”。布吕克随即匍匐向后,将位置让给了扛着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的诺亚。在他从瞄准到攻击甚至于有机会进行二次、三次攻击的过程中,林恩和沃夫鲁姆、布鲁尔和黑尔维希这两个双人战斗组将肩负起直接掩护的重任。
  顺手将反光镜插在上衣口袋里,林恩拧开红外线装备的旋钮,侧身向外挪了一步,顺势端枪而起。在图像略显暗弱的红外望远瞄准镜中,街巷右侧的人影不少,但大多数人都在竭力突破德军阻击向纵深推进,试图完成对德军坦克的侧翼包抄。在诺亚发射第一枚火箭弹之前,这些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苏军士兵们并没有提前察觉,这给林恩他们省了不少麻烦,然而直到火箭弹拖着明亮刺眼的光焰飞向街巷中出现的第二辆苏军坦克,真正的挑战才算开始。
  “开火!”
  就在火箭弹击中苏军坦克的刹那,左脚前跨、右膝点地的林恩大吼一声。对战场的琢磨和思考,让他清醒了抛弃了任何侥幸想法。即便没有亲眼看到光焰亮起的位置,稍有经验的苏军士兵都能够从“坦克杀手”火箭弹飞行轨迹所留下了浓重的硝烟判断出德军反坦克战斗人员的藏身位置,与其等着他们的枪弹压制而来,不如抢先干掉那些最有可能对己方造成威胁的苏军战斗人员。
  啪嗒……啪嗒……啪嗒……林恩手中的突击步枪极富节奏地响着,在区区百米的距离上,他基本上不用考虑弹道偏差,就连目标位移的计算也很少,照着红外瞄准镜中的亮色人影直接开火,夜战命中率甚至比白天时候还要高出一些。加上使用“红外夜视仪+MP44突击步枪”的布鲁尔和布吕克,使用普通MP44的沃夫鲁姆以及使用毛瑟98k手动步枪的黑尔维希,五名士兵的火力输出效率堪比拥有MG34或MG42的标准班级战斗组,而且与传统的机枪和冲锋枪扫射不同,突击步枪点射的战斗精度和效率相当可观。等到换弹匣时,林恩估计自己这一口气射中了将近二十个苏军士兵,加上同伴们的部分重复叠加,短时间内的突然袭击式攻击大量杀伤了苏军士兵,且在街巷右侧这一边形成了足以媲美MG-42的战场压制效果,从而让迅速完成了再装填的诺亚从容射出第二枚火箭弹——它直奔最前面那辆只在建筑侧旁露出一小截车尾的IS-2而去,几秒钟的功夫就在这陆上之王的屁股上狠狠“摸”了一把。
  凭借自己单手更换双弹匣的“成名绝技”,林恩赶在沃夫鲁姆打光前一匣弹药前再度开火。近处已经没有暴露在外的目标,他接下来的几发子弹竟横穿街巷击杀了位于对面的苏军士兵,这样酣畅淋漓的射击让自己一泄之前积累的郁气,可林恩并没有陷入忘乎所以的境地。他不断移动枪口,密切关注那两辆先后被火箭弹击中的苏军坦克的动静,“坦克杀手”固然不负其名,能够对战场上的大多数坦克实施有效攻击,然而IS-2似乎比想象中的更加难以对付。排头那辆尾部中弹,发动机瞬间熄火,却没有老老实实地“趴窝”,它的122毫米重炮随之发出震天怒吼,这一炮过去很有可能击中同样动弹不得的“虎王”;紧随其后的第二辆被火箭弹击中了侧身侧面,乍一开始好像失去了行动能力,然而就在第二发火箭弹击中其同伴尾部之后,它很快又向前移动起来,并且顺指针移动炮塔,随之用炮塔左后部位置的车载机枪朝林恩这边猛烈扫射。
  “小心子弹!”林恩低吼一声,提醒身旁的沃夫鲁姆闪身躲避,一串子弹随即打在他们身前的断墙上,好在7.62毫米口径的普通机枪子弹没能穿透墙体,可没过几秒,后面的废墟中却传来了一声哀嚎,林恩急忙转头,这时候大家都在躲避敌人扫射,看不到究竟是谁吃了枪子。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