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事件
战后,很多人在评价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时,都只关注战略决策层面上的问题,而忽视了战术上的问题,也因此有很多人认为,在战略决策出问题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在战术层面上取得胜利,并且将此当成了中国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经历惨痛血战,导致数万名官兵伤亡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战略决策失误,绝对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的根本原因。
准确的说,不是唯一的原因。
在战争史上,因为战略决策错误而导致失败的战例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多战役是在战略决策失误的情况下打赢了的,还有更多的战役在战略决策完全正确的情况下,遭受了莫名其妙的惨败。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战术不当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的主要原因,至少是头号因素。
当时,导致陆战队离开设定好的阵地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被击落的运输机落在美军控制的地区,结果陆战队不得不冒着很大的风险去营救飞行员,也就不得不在不太有利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导致司马文正原先制订的战术派不上用场。最终,司马文正没有寻求更有效的战术,而是彻底修改了作战计划!
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二零五四年上半年。
原因很简单:经过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后,中国陆战队掌握了运用空运力量的各种战术技巧,运输机在阵地上空被击落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营救战术也更加有效,因此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事实上,当时司马文正的正确做法是探寻更有效的战术。
对付偷袭运输机的战术并不少,可以说非常多,而且很多战术都能实施,实战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在运输机起降的时候,对野战机场附近的外围阵地进行炮击,还可以出动专门执行战场压制任务的攻击机,以便随时攻击准备偷袭运输机的美军。此外还可以采用引诱战术,即故意安排运输机起降,诱使美军来到地面上,再用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打击力量消灭美军。即便有运输机被击落,营救办法也非常多,比如只要运输机没有恰巧坠落到美军地下掩体的出入口附近,就能用炮火进行封锁,然后让陆战队在弹幕的掩护下,以垂直进出的方式救走飞行员。
在后来的战斗中,中国陆战队就经常采用类似的战术。
为此,陆战队还采购了大量专门用来自行这些任务的作战装备。比如,陆战队在二零五四年底订购了一百多架用dy-1改装而来的“超级空中炮艇”,让其在野战机场附近的高空巡逻,专门打击偷袭野战机场的敌人。这些能够携带上百吨弹药,在高空飞行十多个小时的空中炮艇具有非常恐怖的打击能力,作战效率也高得惊人,只需要两架,就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保护一座野战机场。到了后来,陆战队还采用了空军开发的空中充电技术,让大型空中炮艇的滞空巡逻时间延长到了数十个小时,并且专门为每一架空中炮艇配备两个、甚至三个机组,确保其长期在空中巡逻。
问题是,在二零五四年初,司马文正没有这么做。
打到四月底,陆战队已经损失了一百多架战术运输机,还有十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被击落。
最初的时候,这些“偶然”袭击事件还没有引起司马文正重视。
当然,说是“偶然”,也不大准确,毕竟平均每天有十架战术运输机与一架大型电动运输机被击落。
只是,跟大陆战场上相比,这个损失速度不算快。
要知道,在伏尔加格勒战役中,陆军与空军每天都要损失数十架运输机。
直到四月三十日,美军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偷袭,才真正引起了司马文正的重视。
有趣的是,在这次偷袭中,美军反而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只击落了两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四架战术运输机,反而有比平时高出大约一倍的美军被击毙,并且导致三座隐蔽得较好的地下掩体暴露,被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摧毁,导致大约五千名美军官兵阵亡,与大量物资损失。
当时,让司马文正重视这次袭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两架大型电动运输机都是在降落的时候被击落的,而以前美军只袭击起飞的运输机。二是在其中的一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上有一名身份特殊的陆战队员,即庞跃龙的小儿子庞征洋上尉。
司马文正收到消息的时候,前去营救的陆战队官兵已经找到了庞征洋上尉的遗体。
从庞征洋上尉遗体的摆放姿势来看,运输机坠落的时候,他正在竭力让机舱内的陆战队官兵保持冷静,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而他自己没有坐到座位上。只是,是否坐到座位上没有区别,因为运输机的货舱里还有二百二十吨供战术运输机使用的燃油,坠毁的时候,燃油发生了爆燃。前去营救的陆战队官兵找到的只是一百多具被烧焦了的遗体,只能通过特制的身份牌识别官兵身份。
这件事,直接导致陆战队修改了运输规范,即在运送兵员的时候,运输机只能运载不易爆炸与燃烧的物资。如果需要易爆易燃物资,比如弹药、燃油、润滑油、特种冷却液等,就不能运载兵员。
只是,更直接的结果就是,让司马文正下定决心清剿岛上的美军。
当然,向庞跃龙交代庞征洋的死因是一方面。
要知道,庞征洋是庞跃龙的小儿子。俗话说得好,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庞征洋正是庞跃龙最喜欢的儿子。
当然,司马文正不用为此负责。
在这场大战中,中国军队中几乎所有年纪在五十岁以上的将军,都有子女、有的还是多个子女在军队中服役,而且在前线部队服役的比例非常高,司马文正的两个儿子就分别在海军与空军服役,一个是驱逐舰上的航海长、一个是战斗机飞行员,且都在作战部队,随时都有可能阵亡殉国。
事实上,庞跃龙在收到庞征洋阵亡的消息后,只单独呆了几分钟,随即就继续进行手头的工作。直到数个月后,当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走出地下工事,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庞跃龙才专程去了庞征洋阵亡的地点。后来,陆战队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阵亡烈士碑,庞征洋的名字在第三位。
当时,阵亡官兵中,还有一名陆战队上校与一名空军少校。
庞跃龙没有追究司马文正的责任,只是司马文正很有压力,因为他必须为如此多的陆战队官兵伤亡负责。
结果就是,司马文正决定有系统的铲除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地下工事。
由此,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陆战队不再守在设置好的防御阵地里,等着美军找上门来,而是主动出击,搜寻与摧毁美军的地下工事。
可以说,战斗由此变得惨烈。
当时,仅仅找到美军地下工事,并且堵住出入口根本没有用,因为美军早就准备了一种特殊的地下钻探设备,随时能够开辟新的通道。更重要的是,美军有充足的电能供应,不但能保证钻探设备正常工作,还能用来净化空气。也就是说,即便陆战队把美军所有地下工事的出入口与通风口堵死了,也无法闷死美军,只会变得更加防不胜防,因为美军随时有可能从任何一处地点冒出来。
正是如此,陆战队给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取了一个绰号:鼹鼠。
只是,这是三十万只用高科技武器武装起来的“鼹鼠”。
为了打击美军,就得彻底摧毁其地下工事。因为美军已经无法向外界排放修筑地下工事的土石,所以只要彻底炸毁,美军就无法修复。就算美军想办法修复,也会立即遭到报复性轰炸。
问题是,这就得派遣陆战队官兵进入美军的地下工事,了解地下工事的结构,然后以爆破的方式加以摧毁。其他办法,比如向美军的地下工事里灌入易燃易爆的气体,再想办法引爆,或者是使用无人战斗车辆运送炸药进去,都无法摧毁美军的地下工事,最多只能炸毁一部分。
要知道,美军的大部分地下工事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有极高的抗爆能力。
可以说,只有摧毁所有主体承力结构,才能彻底摧毁美军的地下工事,而这些承力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一两次大规模爆炸根本无法全部摧毁,也就只能让陆战队进去,以爆破的方式加以摧毁。
这样一来,就得让陆战队官兵在美军熟悉的环境下作战。
结果可想而知,这场战役不血流成河才是怪事。
可以说,这场战役没有演变成中国陆战队的硫黄岛战役,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中国陆战队能用仅相当于美军三分之一的伤亡代价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除了陆战队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之外,主要就是陆战队官兵的素质比较高,即便是新兵,也要在训练营里呆满一年才会分到作战部队。要知道,当时陆军新兵的培训周期还不到半年,而美军陆战队的培训周期也只有半年左右。
只是,花如此高的代价来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是否值得,确实值得商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