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洗心革面
第五十三章洗心革面杨贵妃美貌无双,纵是跪倒叩头,仍是处处透着万千风情,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仿佛是在欣赏上帝的杰作。
“真是天生的尤物!”李昌国看在眼里,大是感慨。
然而,李林甫、太子李亨,还有群臣,脸上变色,颇为担忧。
要知道,杨氏之祸就是因为杨贵妃而起,正是因为她很得李隆基的欢心,成了李隆基的心头肉,这才使得杨氏崛起,满门富贵,仗势欺人,成为唐朝著名的恶霸。
若是留下她的话,焉知会留下什么样的祸根?杀掉杨贵妃,不留后患,是最好的处置之道。然而,谁有那胆子说呢?
有不少大臣看着李昌国,期盼李昌国进谏,要李隆基杀掉杨贵妃。依他们想来,李昌国胆子大,能说会道,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表现,由他来说的话,是再好不过了。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李昌国好象没看见似的,没有任何异动。
留不留吓杨贵妃,对于李昌国来说都不重要,只要杨氏灭了,杨贵妃留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祸端。因为仅凭杨贵妃一人,没有杨氏为爪牙,她又能做什么呢?
即使杨贵妃不甘心,要收买一些人做爪牙,岂是那么容易成功的?别的不说,有了杨氏为祸一事,谁能不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就是李隆基也得防了吧。
再者,李隆基是真的离不开杨贵妃,杀了杨贵妃,对李隆基的打击很大。在即将与大食大战之际,李昌国可不想节外生枝,让李隆基心思不宁,神不守舍。
“爱妃,你休要胡思乱想。”李隆基很是怜惜的看着杨贵妃,伸手来扶。
杨贵妃不愿起身,道:“陛下,臣妾罪孽深重。杨氏之祸,源于臣妾,臣妾百死不足以恕罪,可臣妾舍不得陛下,愿陛下给臣妾一所道观,为陛下祈福,为杨氏恕罪。”
对于杨氏的所作所为,杨贵妃一开始不信,眼下她是信了,全部信了。她相信后,方知杨氏为恶之烈远远超乎她的想象,让她心疼。这些罪恶,归根结底,因她而起,她深深的自责,一心恕罪。
“爱妃,此事万万不可。”李隆基哪里舍得让她出家。
“陛下若是不准臣妾出家,就赐臣妾一死吧。”杨贵妃丝毫不退让,抬起头,打量着李隆基,俏媚眼中尽是绝决之色。
看着如此绝决的眼神,李隆基一颗心在颤抖,在滴血。依他对杨贵妃的了解,她是真的下了决心,不出家便死。
“好吧。”李隆基不得不屈服,道:“你先去道观住一段时间,朕再把你接回来。”
杨贵妃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被李隆基看中,横刀夺爱。为了掩人耳目,李隆基先是以赐杨贵妃出家的名义,为她盖了一所道观,要杨贵妃住进去,赐名“太真”,是以杨贵妃又叫“杨太真”。
道观是现成的,杨贵妃要出家,是再容易不过了。
“陛下,臣妾此生不会再还俗。”杨贵妃的态度很是坚决。
依李隆基的想法,先让杨贵妃去道观住上一段时间,等风声过了,再把她接回来。要知道,杨氏为祸之烈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纵然李隆基不想治她的罪,却是难掩天下人之口。让杨贵妃去道观,让她出家,可以避避风头。
却是不料,杨贵妃是如此坚决,竟然有了不再还俗的想法。这对于李隆基来说,是无法忍受之事,忙道:“爱妃……”
“陛下,杨氏之祸源于臣妾,臣妾无颜见人,愿从此青灯相伴,了此余生,陛下保重。”杨贵妃站起身,冲群臣跪倒,叩头道:“杨氏为祸,玉环之罪,玉环向各位大人谢罪。自此以后,杨玉环不会再蹈红尘,更不会报复,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声音并不高,却是弃满绝决,让人心中凛然。
李昌国望着杨贵妃,大是感慨:“其实杨贵妃也是苦命人,是被杨氏满门所骗之人。她平曰里只能看到好的一面,杨氏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她面前争宠,把光明的一面展示在她面前,却把阴暗之事暗地里做绝。她不过是杨氏的争权夺利的踏脚石罢了!”
群臣面面相觑,不敢说话。他们不知道杨贵妃所言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话,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似的,他们又留下了后患。然而,处此之情,又不敢揭穿,更不敢要李隆基杀了杨贵妃。
瞧李隆基那副痛苦样儿,谁敢去触霉头?
杨贵妃叩头极为用力,白净的额头上红通通一片,渗出细细的血珠,看得李隆基一阵肉痛,就象有人在撕裂他的心脏似的。
“陛下,保重!”杨贵妃冲李隆基福了福,快步离去。
“爱妃!”李隆基想要追将上去,只觉一双腿灌了铅般沉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贵妃离他而去。
杨贵妃的背影就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消失在视野中。
李隆基只觉心头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猛然间,他扭过头,打量着群臣,大吼道:“都是你们,都是你们,是你们逼走了贵妃,朕要治你们的罪,诛你们满门!”吼声如同雷霆,震得人耳鼓嗡嗡直响。
“嗡!”
群臣听在耳里,那感觉如同被雷劈中了似的,个个背上直冒凉气,浑身冷飕飕的。
杨贵妃是李隆基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人,其重要姓甚至超过了武惠妃。想想当初,武惠妃病死后,李隆基茶饭不思,形销骨毁,差点整个人都毁掉了。后来,他遇到了杨贵妃,这才重新焕发出了活力,才觉得人生有了乐趣,有了追求。
如今,杨贵妃离他而去,出家了,沉重的失落感差点把他压塌。满腔的怒火,冲群臣发作,说要诛满门肯定是诛满门,谁也不敢怀疑。
“幸好适才忍住了,没有要陛下斩了这个女人。不然的话……”李林甫不断转念头,满头冷汗。
适才,是除掉杨贵妃的良机,他很想进谏,又硬生生忍住了。此时真的是庆幸,庆幸自己忍住了。要是适才没有忍住,李隆基的满腔怒火还不冲自己发作出来?那样的话,自己这丞相位置就不保了,甚至全家姓命都不保。
太子李亨也是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明智,没有说要除掉杨贵妃的话。
“陛下英明!”唯有安禄山最是欢喜,留下他的义母杨贵妃,等于为他留下了一条富贵之路,以后,他就有说不完的好处。
“放屁!”李隆基正愁没处发火,安禄山这一出声,无异于引爆了火药桶,满腔怒火全冲他发作了。
“陛下莫要担心,母后是暂时离开,过段时间就会回来。”安禄山一颗心差点从胸腔中蹦出来,却是强忍着心惊,宽慰李隆基,大捞好处。
杨贵妃未被封为皇后,却是掌管后宫的人物,相当于皇后,只差一个名份罢了。平曰里,所有人都是把她当作皇后看待的。
此时不拍马屁,更待何时呢?
不得不说,安禄山很会拍马屁,这话说到李隆基心坎上了,微微点头,怒火消了些。
“陛下请放心,这事包在臣身上。谁叫臣是母后的义子呢?”安禄山心想这马屁要拍就拍到位,拍个十足十,拍着胸脯,大保大揽了。
李隆基眼睛一亮,要是安禄山出马的话,以他那能说会道的本领,就不定真的说得杨贵妃回心转意,冲安禄山招手道:“禄山啊,你要多去贵妃娘娘那里,多与她说说话,让她解解闷。要她早曰回宫。”
这是无上使命,若是办成了,这前途不需要想的,好得不得了,加官晋爵是必然,甚至有可能让他当丞相。
“陛下请放心,臣一定办成,一定办成!”安禄山一颗心颅点得如同啄米的小鸡似的。
李隆基挥挥手,安禄山退到一旁。李隆基冲群臣道:“这次,饶过你们。”
本就是他无缘无故发火,硬要把罪过推到群臣头上,群臣还不敢有丝毫怨言,齐声谢恩:“谢陛下隆恩!”
李隆基紧拧着眉头,不住踱来踱去,沉吟不语。
他的脚步声沉重而急促,群臣听在耳里,仿佛一个接一个的炸雷在脑海中轻鸣似的,震得他们头脑发晕。
虽说杨氏一事算是过去了,然而,李隆基余怒未息,此事还未完结。若是他再以此事治罪,那就是天大的祸患,群臣不敢不惧。
“杨氏之祸,朕之大罪矣。自大唐创建以来,大唐未有如此之祸,实是朕一手酿成,朕无颜见历代先祖于地下,愧对列祖列宗。”李隆基猛的停下来,又是一通自责:“你们说,朕要如何才能洗刷这耻辱?”
杨氏权势远远超过了著名的后族长孙氏,其为祸之烈,千古少见,这是李隆基人生道路上的污点,若是不能洗刷,他会觉得是奇耻大辱。
“……”
群臣有万千话语要说,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杨氏为祸之烈,千古少见,要想洗刷谈何容易,谁敢轻言?
“说啊。你们都说说,要如何洗刷这耻辱?”李隆基一双眼睛如同利剑,在群臣身上扫来扫去,群臣那感觉如同在剜心似的:“你们畅所欲言,朕不治你们的罪。”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不敢说话。
李隆基的目光停在李昌国身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