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摄政王的小情绪(4)
第二百二十七章:摄政王的小情绪(4)
而他所培养之人正是从小服用一种毒药,让脚心长出那种龙的模样。
服用了那种毒药之后,全身的皮肤都会是红色的。只有脚心会长出一条金龙。
这是南疆那边传过来的一种蛊药,必须要从小就下,所以当年他就培养了一个孩子,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他努力了九年,把这个孩子当成她最后的希望,尤其是在地牢的那一段时间,更加如此。
然而似乎这一刻,却让他几乎觉得像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那种感觉实在是难受极了。
“到底怎么回事?”
“别动,老实点。”
任凭三王爷如何挣扎如何气愤,然而侍卫却丝毫不理会他。
一袭风声吹过,登基大典继续,丝毫没有因为他的愤怒而停止。
云曦儿看着云浩一步步走过来,在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之后,那身上已经有了一些帝王的威仪。
“天地阴阳,不可逆改。天子驾崩,痛哭而不得返。今有四皇子,德才兼备,温文儒雅,有天子之德,有仁爱之心。承先帝遗训,拥护新帝凤逸轩为一国之君。众臣辅佐不得,有误钦此。”
凤惊澜一字一句的念出那一段登基拥护之词,而那凤逸轩则是先皇在世的时候亲自给自己的小儿子赐的名字,只不过这些年都以为小皇子已经去世。所以说并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然而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很多三朝元老都知道云浩真正的名字叫凤逸轩。
“百官跪新帝。”
一声高喝,众人便准备跪下去,可没想到。就在这时一个人站出来。
“慢着。”
那人好像是三王爷的旧部,也是龙岩国的尚书大人。虽说权力没有多大,可此刻胆子确实肥得很,居然敢在这个时候给三王爷做一个致命的一击。
“微臣想问一下他凭什么做这个天子呢?摄政王,你最起码得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交代吧。”
尚书大人说话之前,特地走到大殿的中央,然后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才说道,“虽说他是摄政王所选中的人选,可是若是不能服众。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凤惊澜一看这小子就是挑事的,顿时笑了笑,这种情况下他遇的太多了,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就凭他是先皇的儿子,拥有上天的旨意。再说如今世袭,你还能找出比凤仪轩更加好的人选吗?”
凤惊澜平静的说着,他倒是不担心尚书大人会闹出什么事情。
“又凭什么证明他是先皇的儿子呢?难道就凭他脚底的那金龙吗?”尚书大人冷笑一声,“谁知道这金龙是不是作假的?”
“那日当着那道长不是说清楚了?都已经承认了,如今你又有什么新的见解。今日在这里闹腾,你莫非是想给本王难堪吗?”
那最后几个字,凤惊澜咬得很重,“还是说你又收了别人什么好处,今日故意为难先皇的小皇子?”
尚书大人听到这声音,吓得有些惊慌失措。可如今他却丝毫没有退路,若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出来。
他必定会赐他一个欺君之罪,他已经得罪了这个新帝。便不能再接着得罪别人。
“摄政王微臣,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微臣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男孩。跟四皇子那是同同年同月同日生,最让人觉得巧合的是,他脚底下也长着一只金龙。”
尚书大人说完命令人将一个孩子带过来,而那个孩子云曦儿确实认识的。
那是曾经在云曦儿准备排查着京都的孩子的时候,自动将脚下的金龙脱给她看的一个孩子。
那是三王爷的人,云曦儿对于这点很清楚。那天一共出现了三个长着金龙的孩子,第一个是太妃那边送过来的,没什么技术含量。
就是现捏造的,可是这个孩子好像是从小就培养的。对于云浩的考验很大,这个孩子几乎是辨不出真假。
“各位好好看看这孩子的脚下跟站在高台上即将继位的那个孩子,一模一样。也有一只金龙,而且跟站在高台上的那个男孩子一天出生。”
说话间只见尚书大人很快便将那孩子的脚脱下来,远远的看着便,只见那脚下确实是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龙。
三王爷看在这里,顿时只觉得内心好像又平静了不少。总算是有些人还记得他。
众人看到这里顿时议论纷纷,但是也不敢大的议论,只是对于云浩好像又要产生了很多怀疑。
“你在哪里捏着了这样一个孩子?”
凤惊澜眯眸冷笑道,“有青衣道长做这莫非还有假吗?”
众人这才想起今日青衣道人过来了,好像是作为国师即将被赐封。他一脸淡定的站在高台之上,等待着即将要到来的荣华富贵。
“道长你说,到底谁才是先皇的儿子?”凤惊澜转身看向一旁的青衣道人,“谁脚底的金龙才是真的?”
刹那间所有的眼神全部对着青衣道人,那人一身青衣,此刻着荣装站在高台之上。
一身青衣,镶嵌着各种各样的宝石,看起来华美自己。
道长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忽然才明白这其中的原委。若是他没猜错,那台下的孩子便是三王爷之前交代他。想要辅佐的孩子。也就是三王爷捏造的一个高仿的四皇子。
他此刻本就已经站在了云曦儿和云浩这边,若是此刻再站在三王爷这边,必然是不行的,可如今眼前一切摆在他面前,若是说了这孩子不是。便真的是得罪了三王爷了。
一边是新主,而另一边是曾经救过她的恩人,也是他的故友。这样一想,他竟不知该如何的抉择。
今日不管选哪一方,好像都会得罪人。作为道人,吃的就是笑脸饭。
这完全是让他左右为难,不管说是谁。反正到最后都是他的不对。
“咳咳……这金龙到底谁是真的?我们先不要争论了,不如这样吧。”
青衣道人看如今形势不对,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不能完全服众,顿时便又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