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西定门
隆武二年八月二十八。
福京天兴府远郊。
距上次离开天兴府已有近三个月了,朱琳渼望着车窗外的草木出神,他人虽已到福京,但心却似仍留在了临安。
他手中摩挲着一个精致的月白色香囊。香囊正面绣着五福图案,背面则刺着“与子偕老,不离不弃”八个字。
淡淡的空谷兰香充盈整个车厢。这是木芷晴不顾箭伤未愈,熬了一日一夜偷偷绣好送给他的。
虽然木芷晴说这香囊是感念他率军奔袭数百里阻截那家,力保木府周全之事的谢礼。但朱琳渼很清楚,对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来说,送香囊给心上人便是对感情最大胆的表达了。这只香囊实际上就是她送给自己的定情信物。
他原打算在临安再陪木芷晴些时日,但她却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浙江形势。她对天下大事极具见解,深知浙江事关大明安危,于是坚持要他立刻返回天兴府主持大局。
朱琳渼忽而想起她佯嗔时可爱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心中思忖着,待回到了王府便马上禀明太王妃,择日向木家提亲。
他知道,明代的婚嫁之事,从纳采、问名到正式拜堂要等不短的时间。他作为皇族宗室,这个过程肯定更长,便是立刻提亲,婚事怕至少也要拖到一年之后了。
芝兰香气又飘入朱琳渼鼻中,便如她的呼吸般清甜。他原以为自己身处明末乱世,此生只剩刀光剑影、戎马倥偬,谁知却何其幸运,让他遇上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
便是为了她,自己也要完成改变历史的重任!
他正思绪飘荡间,忽闻远处隐有鼓乐声传来。车驾的速度随之渐缓。片刻,石霖上前禀道:“大人,前面当是天兴府官员、百姓在此迎您凯旋。”
朱琳渼看了眼车窗外,疑惑道:“已到了天兴府吗?”
“回大人,距天兴府尚有百里。”
鼓乐声越来越大,紧接着还有号炮响起。朱琳渼下得车来,抬眼就见密密麻麻的人群在驿道两旁恭立,稍远处还有各持乐器的乐手及十多门礼炮。
而在他脚下,一条绒毯覆盖驿道,直通向东侧天兴府,目所能及之处还未看到地毯尽头。
他皱了皱眉,正要说什么,人群中便有数名官员来到道路正中,为首之人正是礼部尚书朱继祚。
他先朝朱琳渼微笑示意,而后捧出黄绢,高声道:“请辅政王殿下接旨。”
朱琳渼快步上前,与身后众亲兵一同跪在绒毯之上。
朱继祚忙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兄琳渼自承辅政王,勤勉持政,治民循良,教本慈帏,朕倚为朝本……
“今王兄挥精锐之师,横扫西南,一举抵定粤、桂、黔、滇诸地,使国威以显,宣德明恩,百姓得慰……自此江南得复,社稷初安。四海之贼寇惶惶,宵小纳服……
“王兄至伟之功无可为赏,特赐御撵、禁军,并改天兴府西门为‘西定门’以彰大捷……
“钦此。”
朱琳渼接过圣旨,道:“臣,朱琳渼领旨,谢恩。”
待他收起黄绢站起身来,众朝臣立刻涌至驿道中央,按官阶前后排好,而后一同伏身拜倒,高呼:“拜见辅政王殿下,恭贺殿下西南大捷!”
“诸位大人请起。”朱琳渼抬手示意,又对站在最前面的黄道周道,“黄阁老,怎搞出如此大阵仗?”
黄道周忙揖道:“殿下平复江南,携大捷而归,内阁依礼部上表,以此迎殿下凯旋。”
朱琳渼看了眼地上不知有多长的绒毯,又望向四周仪仗、器物,转问户部尚书杨廷麟道:“花了多少钱?”
“回殿下……共七万两。”
朱琳渼皱眉招来朱继祚,“你的主意?”
“这,殿下居功至伟,例当如此,此乃礼部共议……”
朱琳渼微笑道:“既然是礼部的主意,还烦请朱大人回头将这些东西典置,回贴国库。七万两,嗯,欠缺部分由礼部填补五成。
“以后凡事从简,建虏未灭,怎可如此铺张?”
朱继祚只得苦着脸道:“下官谨记。”
实则朱琳渼对此次西南之役并没有太多的欣喜,仅是收拾了一些乱臣贼子而已,虽稳定了西南腹地,夯实了基础,却也凭白损耗了大明不少的国力。
不过此行重收澳门主权,增加了一处重要的通商口岸。另外还震慑并极大约束了云南土司。这些倒算是些意外的收获。
但只是这些,还不够花费数万白银大肆庆贺的。
他也未上御撵,只让禁军与辇驾头前开道,自己骑马随行。
不过沿途百里,道路两旁百姓“辅政王千岁”“辅政王万福”之类的兴奋呼声却始终未绝。还有人拿了米、肉等物送给随行的龙卫军亲兵,只是限于军纪,他们的礼物都未能送出。
至天兴府城下,朱琳渼抬头看去,只见城门上已经换了三个镀金大字——西定门。
待他进了城中,却没有立刻返回辅政王府,而是径直朝皇宫而去。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如今大明强敌窥伺,正是需要内部空前团结之时。
他入城后立刻进宫面圣,禀奏大捷之事,就是要表现出全力拥护泰征正朔的态度,令朝堂上下众志一心。
庞天寿早得了消息恭候在午门外,见到辅政王车马忙迎了上来,先对西南大捷一番赞贺,随即便头前带路,领朱琳渼向慈庆宫行去。
待进了慈庆宫门,朱琳渼却不禁微微皱眉。只见这里烟雾缭绕,各处立满了佛像,太监宫女皆是修士打扮,倒像进了庙宇一般。
庞天寿似已见怪不怪了,只小声道:“太后一直来便在宫中吃斋念佛,祈求圣上早日康复。”
片刻,朱琳渼来到正厅,却见曾太后背对着他跪在蒲团上正念诵经文。她闻听庞天寿说辅政王殿下来了,又好半天才转过身来,对朱琳渼点了点头,又回头继续拜佛祷告。
朱琳渼想奏报国事,见此情形却不知要如何开口。就这么尴尬了一会儿,只听身后有人惊喜道:“渼儿,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