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

  “陛下,臣以为明惠长公主殿下所言无虚。”
  “陛下,臣亦然。”
  “铁证如山,请陛下处置云贤妃,还长公主殿下一个公道,亦是慰先帝孝宗在天之灵!”
  “请陛下决断!”
  “臣亦请陛下为长公主殿下主持公道!”
  一时间,满殿都是催促淳嘉处置云风篁的请求。
  明惠长公主微微侧身,去看丹墀上的皇帝,直垂至胸前的冕旒纹丝不动,将帝王的神情遮挡的严严实实。
  她认得那顶冕旒,是孝宗生前三十圣寿时底下人进贡之一,为了讨得天子喜欢,极尽奢华,据说其中的珍珠足足花了好几十条人命,才攒够了大小形状光泽望去都一般无二的一套。
  所以成品非常的出色,连孝宗看到之后都有些爱不释手……只是很快孝宗知道了真相,勃然大怒,不但将进贡的官员下狱查办,一度想将这顶冕旒都毁去,以儆效尤。后来还是太皇太后跟庶人纪晟一起劝住了他,理由是虽然这顶冕旒来的不那么光彩,可事已至此,毁了也无济于事,反而徒然浪费好东西。
  孝宗拗不过她们,这顶冕旒才保留了下来。
  但孝宗心里还是不喜,一直就没用。倒是在明惠小时候,纪晟拿金珠玉器给她当玩具,被孝宗看到之后很是厌烦,专门将嫡长女抱在膝头,叫人取了这顶冕旒给她看,为她讲了其上珍珠的故事,教导她不能因为生在皇家就挥霍无度。
  之后没多久他就驾崩了,生前力行俭朴的一切都便宜了远房的族侄……包括这顶看上去几乎全新的冕旒。
  也不知道淳嘉知道不知道这顶冕旒的来历?
  明惠长公主不无讽刺的想,就算他知道,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在意的吧?
  毕竟他私下里手上沾的血还少么?
  又怎么会在意区区几颗珍珠耗费的人命?
  “臣反对!”庙堂上的呼吁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已经出列跪倒,眼看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跪下,形成近乎逼宫的局面,面纱下明惠的嘴角与诸臣之首摄政王的嘴角扬起差不多的弧度时,有人突兀的高声喊道,“长公主殿下出示的证据并非毫无疑点,更远远谈不上铁证如山!何以就能定贤妃之罪?!”
  “臣陈渐虽然位卑言轻,却也不敢如此草菅人命!”
  “请陛下明察秋毫,莫因长公主身份尊贵而贤妃出身寒微,肆意宣判,迫害无辜!”
  说着不等有人回答,迅速转向明惠长公主,“当年孝宗先帝曾因冕旒珍珠之事查抄南海诸官,波及甚广,多有徒徙……想必长公主殿下也该有所耳闻?孝宗先帝此举不过是为了区区数十奴婢,而贤妃固然出身不高,终究也是良家子,更抚育着大皇子与昭庆公主殿下!以长公主殿下承袭自先帝的宽厚体恤,想必也不忍贤妃稀里糊涂的被处置了吧?”
  “……”面纱后,明惠的脸色迅速变了,她下意识的转头,却在转到一半时醒悟过来,强迫自己不去看摄政王,也不去看任何一个摄政王的心腹,如今众目睽睽之下,更有淳嘉居高临下看的清楚,她这时候任何一个不合适的举动,都会暴露出许多消息,最主要的是,众臣,包括原本支持淳嘉的臣子,之所以刚才会明确站她,或者默许了支持她的臣子的举动,是因为她是孝宗的亲生女儿。
  他们给孝宗面子。
  但如果他们发现她这么做不过是给摄政王做事,那……虽然孝宗生前一度想立皇太弟,可到底没有正儿八经的立下来。
  按照规矩,淳嘉这个嗣子才是孝宗最正统的继承人!
  所以同为孝宗名下,过继来的嗣子跟亲生女儿之间,只要不是涉及到太大的问题,大家都会下意识的倾向于亲生女儿。
  但一个是孝宗的弟弟一个是孝宗的嗣子,那支持淳嘉的人可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当然。”明惠深呼吸,眼下她无法从叔父那边得到提醒,只能自己应对了,“你有什么疑点,尽管提出来好了!”
  她这时候虽然意外倒也没什么慌张的。
  因为刚刚被群臣传开的证据是否有漏洞她心里也很清楚。
  摄政王的人提前就给她说过了,别说这是临时捏造的,就算是真正的事实,也不乏有人能够鸡蛋里挑骨头,硬给找出“破绽”来。
  不过没关系,这次他们打的是感情牌。
  只要大家情感上倾向于长公主,那么就算淳嘉跟云风篁那边有人敢顶着压力站出来帮忙说话,也会被存心偏袒长公主的人给堵回去。
  这种嘴仗一旦打起来,他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原因很简单,这么一争起来,淳嘉对孝宗亲生骨肉不好的印象就落定了。
  后续明惠什么都不要说,直接去孝宗陵前跪着,哭。
  完了就等着看淳嘉怎么焦头烂额罢。
  到时候甚至连庶人纪晟的事情都要被翻出来,大家会怀疑所谓三尸虫事情真的是纪晟做的吗?
  会不会是淳嘉丧心病狂,设局逼死嫡母不说,还要让嫡母身败名裂?
  否则何以会在嫡母自-焚而死后,跟脚让宠妃将嗣妹欺负成这样?
  “臣自然有疑点,而且不止一处。”那陈渐闻言,却淡淡说道,“但臣以为,这等事本来就不应该在此讨论!无论贤妃还是长公主殿下都是宗亲,且都是女眷,此事合该由太皇太后或者宗人府处置,拿到庙堂上来说根本不合适!之前,陛下在朝上提及此事,根源不是贤妃中毒,而是皇城司彻查的结果指向前清平侯、摄政王之岳父陆春草!陆春草除却侯爵之外亦有官身,只不过早先为了陆充仪的事情,去爵之后一直自请闭门思过,这才不在朝堂上。”
  “尔后摄政王当朝提出了真凶乃是长公主殿下,群情哗然之下,方才有了今日这场朝会。”
  “臣原本以为此事涉及到贤妃、长公主殿下外更有陆春草,故而方才未曾多言。”
  “可现在看来,陆春草竟然没什么事儿了……那,恕臣直言,妃子与长公主之间的恩怨,凭什么拿在庙堂上来讨论?”
  他抬头看向丹墀之上,极大胆的质问,“难道陛下与诸位大人以为,这天下已经海清河晏,没什么正事可以操心,有的是功夫,来给后宫做主?!”
  这话就差直接指着皇帝跟在场除了他之外的臣子的鼻子骂他们主次不分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了。
  朝野上下多少国家大事,你们不去处置不去商讨对策,倒为了一件属于后宫范畴的纷争喋喋不休?
  只差再一拂袍袖,来一句“吾耻与尔等为伍”。
  “……朕并无此意。”丹墀上,一直沉默的皇帝终于开口,语带惭愧,缓声说道,“只是正如爱卿所言,朕当初会在朝会上提起贤妃中毒之事,绝非重视贤妃,而是据皇城司结论,此事与朝臣有关。朕也以为今日之事,与陆春草大有干系,自然不能交与皇祖母或者宗人府处置。如今……”
  他迟疑着,目光在明惠长公主身上落了又落,是那种不想委屈了妹妹又知道情理上过不去的为难,“这……”
  皇帝最终将求助的视线转向了群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诸位爱卿沉吟。
  他们当然看得出来,陈渐大义凛然冠冕堂皇,实际上本质就是缓兵之计。
  想来也是今儿个明惠长公主这番话太过出乎淳嘉与云风篁的意料,他们没做好应对的准备,只能跟上次朝会一样,找个理由先退场,等做好了准备再开撕。
  按照大部分人想偏袒孝宗嫡女的考量,当然是不想依了陈渐的心思的。
  这不仅仅是他们顾念先帝,想要照顾明惠长公主,也是担心淳嘉跟云风篁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儿,尤其是云风篁,她之前大概率没害明惠长公主,这次之后可也说不定了。
  所以如果不让她如今落实了谋害长公主的罪名,将人打下去,以后长公主可以说无时无刻都有着威胁。
  更因为,继后之事。
  现在关于延福宫的新主人,诸臣的意见就是三派:顾箴、高门在室女、沉默。
  扣除以沉默表态的中立党,不管是支持顾箴上位的,还是支持皇帝再娶的,都绕不开云风篁这贤妃的存在。
  大家心里都清楚,以淳嘉对云风篁的宠爱,以及云风篁本身的手段,皇后是顾箴也好是其他人也罢,哪怕住进了延福宫,能不能真正执掌六宫真不好说。
  那么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担心皇室未来会因此生乱,这部分人,不说一定要铲除云风篁,至少对她存着打压的心思的。
  只是这位贤妃狡诈机敏又深得上意,想动她哪里那么容易?
  一手养大了淳嘉的慈母皇太后都做不到的事情,何况是外臣?
  但眼下,就有一个上好的机会摆在面前。
  反对陈渐,附和长公主,现成将云风篁打落尘埃。
  臣子们目光闪动,下意识的望向自己信任的同僚,交换着默契……片刻后,有绯袍官员率先出列,拱手启禀:“臣以为陈渐所言乃是胡搅蛮缠!”
  有人带头,很多人下意识的松口气,纷纷站出来表态支持,“臣亦然!”
  “臣附议!”
  “臣以为陈渐一派胡言简直不知所谓!”
  “此人哗众取宠,根本不配与吾等同列庙堂!”
  “请陛下勿要为小人所惑,请陛下为长公主殿下主持公道!”
  看着庙堂重归喧嚷,摄政王嘿然冷笑,眼角斜睨云风篁,见她面色微微发白,那笑意越发分明了几分:以为有人站出来搅局就行了?
  今儿个这事,明面上是长公主与宠妃之争,实际上,真正的重点却在于继后人选,在于若干年后的东宫之选,在于再若干年后庆慈宫的主人!
  故此,延福宫那个位子凝聚了多少目光多少野心,是多少家族延续辉煌或者更上层楼的指望……你贤妃碍了他们的眼,犯了这样的众怒,你不死,谁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