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上台

  自从宋金和议之后,双方都获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得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但是双方的矛盾也是在不断挤压,这样的和平并不能长久。
  所以主战派的张浚才会好几次上书赵构,提出要准备抗金。
  实际上,对金人来说,也是随时在准备与宋开战。
  在宋金和议达成到绍兴十八年这期间,金国出现了一重要人物,他便是完颜亮。完颜亮夺金熙宗皇位,上位后又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这个时期的金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完颜亮是金国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汉名亮。
  完颜亮十八岁时以宗室子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兀术)军前任使,管理万人,迁骠骑上将军。
  皇统四年,加龙虎卫上将军,为金国中京留守,迁光禄大夫。皇统七年五月,召入当时的金国首都上京为同判大宗正事,加特进。十一月,拜尚书左丞,把持了权柄,安插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其中萧裕成为兵部侍郎。第二年六月,拜平章政事。十一月,拜右丞相。
  皇统九年,金熙宗已经对完颜亮突然膨胀的势力感到有所威胁。
  当熙宗以太祖的嫡孙身份嗣位时,完颜亮认为自己是太祖长子完颜宗干的儿子,也是太祖的孙子,所以对皇位有了理所应当的觊觎。早在皇统七年,熙宗就开始胡乱发脾气杀人,比如赐宴时因为一些小事滥杀无辜,引起朝臣的不满。
  对熙宗不满的一帮人便有了废熙宗的想法,唐括辩、秉德先和大理卿乌带(完颜言)谋划废掉熙宗,而乌带就此引入完颜亮。完颜亮与唐括辩密谋废立,问到若废熙宗,可以立谁继位?唐括辩与秉德初意并不在完颜亮。唐括辩说胙王完颜常胜(完颜元)似乎可以。完颜亮再问其次是谁,唐括辩说邓王完颜奭之子完颜阿楞可以。完颜亮反驳说阿楞不行。唐括辩反问:“公岂有意邪?”完颜亮说:“果不得已,舍我其谁!”不久完颜亮和唐括辩等旦夕密谋,引起了护卫将军完颜特思的怀疑。特思告诉了悼平皇后裴满氏,因此熙宗得知。熙宗发怒召唐括辩并杖之。完颜亮因此非常忌讳完颜元、完颜阿楞,并且极其讨厌完颜特思。
  后来完颜亮又在熙宗面前诬陷完颜元和完颜特思,害这两人被杀,这样一来,熙宗杀光了自己的亲兄弟,更加孤立。
  到了皇统九年十二月,要废熙宗的人已经结党行事。与完颜亮结党的大兴国用皇宫钥匙打开所有宫门,和完颜亮、秉德、唐括辩、乌带、徒单贞、李老僧至寝殿。熙宗本来常置佩刀于床上,这天夜里大兴国先取之放到床下,等到事发,熙宗求佩刀不得,遂遇弑。
  众人拜完颜亮为皇帝,当时完颜亮才二十七岁,遂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并假称熙宗想要商议立后,召众大臣入宫,杀曹国王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
  自此,金国的政治核心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完颜亮称帝后,迁都中都,使金国逐步汉化。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汉人人才,以扩大政权的基础,巩固统治。天德三年扩建燕京城,又以都城“僻在一隅,官艰于转输,民艰于赴诉”为由借以摆脱反对派的牵制,于天德五年让女真贵族们离开白山黑水间的上京来到南京,此举加速了女真的封建化及与汉族的融合。
  燕京即现在的北京,完颜亮扩建燕京,使得北京开拓了新的纪元,为后来成为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完颜亮所做出的贡献。
  完颜亮登基后,又仿中原王朝制度,设国子监以教育生员。对科举进行改革。贞元二年复钞引法,印制交钞,与铜钱并行。正隆元年颁行正隆官制,同时又颁行“续降制书”,补订法律,与熙宗时的皇统制并行。
  完颜亮在改革金国的官制上也进行得很成功。
  他即位后,把金熙宗期间的“三省六部制”改为“一省六部制”。
  首先,弱化三师、三公兼领三省事,让其变为最高荣职,只给奉禄,不给权力。在正隆初年,最终废掉了三师、三公兼领三省事。第二,实行一省制,在正隆元年废除中书省、门下省,只保留尚书省。尚书省直接由皇帝控制,作为中央政权最高执行机构。第三,取消行台尚书省。第四,废除元帅府,改为枢密院,以此来改变都元帅掌重兵,中央难以指挥的局面。海陵王通过对官制的改革,确立了“一省六部制”的中央官制,机构精简、效率倍增、协同共事、互为制约,更加有利于君主集权制。
  但在完颜亮掌权的这段时期,金国内政又生隐患。
  完颜雍对完颜亮的帝位又有所觊觎,完颜雍是金太祖的孙子,完颜宗辅的儿子。完颜雍幼年丧父,在他十六七岁时,就开始参加金军对宋的战争。开始在金国名将完颜宗弼手下为将,完颜雍不同于其他女真贵族的是,他不仅仅是采取武力进攻,还用攻心战术,为此成功说动了归德府的投降,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完颜雍成长的时期,正赶上金熙宗和完颜亮的相继执政,两人对宗室的猜忌都很大,都杀了一批宗室。但完颜雍却始终安然无恙,原因是完颜雍的妻子乌林答氏给他出主意,让他送一些奇珍异宝给熙宗和完颜亮,以讨得他们的欢心。
  完颜亮推行了改革之后,金国的国力迅速强大,便有了继续南侵的想法。完颜雍的势力壮大之后,对完颜亮造成了威胁,也对完颜亮侵宋形成了阻力。
  而这个时候身居要位的万俟卨和汤思退仍然打压主战的张浚,千方百计将张浚贬官。
  赵构也站在万俟卨和汤思退这边,对于张浚主张抗击金军的主张也以“今复论兵,极为生事”回绝。
  绍兴十九年,张浚再次被贬往永州居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