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己心
何谓道?
李道乾认为,道包容一切,是宇宙洪荒,天地万物,同时也意味着超脱与升华,天地万物皆可成道,成道之法也没有任何拘束,只要寻对了方向,同样可以获得超脱。
他这番对道的理念,唐儒并不完全赞同认可,但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道,超脱也好,长生也罢,终究是一种至高在上的境界,至于成道之法,自然是有优有劣。”
武道也好,仙道也罢,只是道路不同,终点都是一致的,但不同的道路,或许曲折,或许通途,总归友好有歹。
唐儒也不敢断言,自己的炼气之道是最好的,但他既然踏上了就不会后悔,李道乾的坚持也让他深受感触。
这本《论道》后面也记载了秘境的一些情况。
这处秘境被李道乾称之为通幽境,因为此处直通幽冥地府,他在一百多岁时意外误闯此地,此时,大殿已经被搬空,李道乾便在这里开辟出了苗圃,建了木屋,苦修一百五十余年。
大殿的来历,他并不知情,也不感兴趣,只是因为此地元气旺盛,所以才留下来苦修。
元气旺盛?
这里的元气也就和神女山不相上下,值得李道乾苦修一百五十多年?
唐儒怀疑这其中应该存在某些问题,只是日记中没有记录下来,包括后来各种流派的传承断绝,也都是个谜。
至于一百五十年后,李道乾又干了些什么,日记中没有记载,戛然而止了,也不知这位李前辈是否已经寻道超脱,还是身死,亦或者离开了通幽境?
唐儒怀疑他已经死了,即便当时李道乾武道修为已经到了巅峰合道境,可按照他在日记中的记载,武道在寿元上比不了仙道,能活到两百多岁已经算是高寿了。
除此之外,日记中还留下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情报,第一个是直接进入通幽境的出入口,广场外的迷雾被李道乾称为幽魂瘴,也算是一处入口,但类似于后门,并不稳定也十分危险。
误闯其中的人,若是心性修为不足就会被幽魂瘴炼化掉,即便心性上过关,也要懂得奇门遁法,或者掌握了某些秘术,才可以安全通过。
唐儒便属于后者,借助透视眼发现了安全的路径,才能穿过幽魂瘴来到这里。
想必此前在墓穴中,突然消失掉的黑袍神秘人与白莲教大师兄,他们就都被困在了幽魂瘴中。
而李道乾留下的出入口不是别的,正是那片金色书页,在日记中,李道乾留下了很多笔墨都是关于这金色书页的记载。
金色书页是他在华夏西南一带探索一处远古遗址时的意外收获,便是凭借这金色的书页,他才能来到幽魂境。
李道乾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研究这神秘之物,但却是一无所获。
他在这里定居的一百五十多年里,几乎有大半的时间在研究金色书页,最终也就发现这片金色书页蕴含着极为浓郁的本源之气。
本源之气又被李道乾称为原初紫气,乃是世界本源的气息,可以是说最高等的力量,比元气要高级许多。
金色书页能够架起秘境通往外界的通道,而且还不仅仅局限于幽魂境,对于其他秘境,金色书页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李道乾做过实验,用元气催发,以他巅峰合道境的境界,一天也只能在现世与秘境中往返十次。
毫无疑问,这一个神秘珍贵的的宝贝!
李道乾怀疑金色书页蕴含着超脱的秘密。
除此之外,日记中还记载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那就是炼气士突破先天的方法!
《论道》中有不少关于炼气士的记载,李道乾的师傅就是个炼气士,不过他和唐儒一样,也是被卡在后天筑基境界,直到后来李道乾发扬武道,他师傅依然没能突破到先天,最后郁郁而终。
炼气士自古以来都非常的神秘,没有太多相关的记载流传出来。
李道乾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几乎整个华夏包括东南亚,每一处都留有他的足迹,见识渊博,各种隐蔽的旁门左道,他都有过接触,但唯独炼气士,除了他师傅外只见过寥寥数人,而且都是后天筑基境界。
在与这些炼气士交流了解后,李道乾得知,炼气士之所以一直都很小众,就是因为突破门槛太高。
炼气士对修行者的资质要求也很高,一万个人里面能有一个成功筑基的都算是运气很好了,除此之外,即便成功筑基,成为炼气士,想要有所突破也是千难万难。
这几个炼气士都被卡在后天瓶颈,一辈子都无望先天。
李道乾就花费心思研究炼气士的功法,最终有了一些发现或者说猜测,炼气士突破先天是一个很大的风水岭,而突破的关键在于两个,第一,心性,第二观想。
炼气士格外注重心性,所谓的筑基不只是单单开辟出识海,更重要的还是磨炼心性,为以后打好基础。
很多人修为道行足以突破,但心境不够,就卡在瓶颈上,终生无望。
心境和修为都足够了,还需要另一个关键——观想!
炼气士的观想法,与佛道两教的观想法只是称呼相同,实际上是两码事。炼气士的观想,更准确地意思是观想己心,明确自己的道!
李道乾认为,道包含一切,这个观点正是出自炼气士的观想法。
炼气士的观想,便是确立以后你的追求,然后才能水到渠成的突破先天。
当然,这些都是李道乾自己的猜测,他并非是炼气士,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虽然是猜测,但值得一试!我踏入炼气士至今时间很短,修为道行精进神速,但心性上就没怎么太在意。”
唐儒陷入了沉思,当初在神女山,因为王桂芬的一句话,他战胜了心魔,心性也更加强大,也正因此,山神印玺解开了更多的封印,及至后来《御气诀》也有突破。
“但我又该如何观想己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