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在王永珠看过来的时候,那夫人还冲着王永珠和张婆子点点头,才转过身去。
王永珠还记得,这夫人好像是顾家的夫人?顾子楷的娘?王永珠心里有了数,只是今儿这时机不好,且看以后找个机会试一下顾家才好。
早就有国公府的下人,将香案和红毯都铺设好了。
天使自然在前院,香案红毯铺陈好,卫国公为首,带着宋家人齐刷刷的跪在了香案前。
其他的宾客也都跪在旁边听着。
因着是口谕,那接旨的程序就可以不用那么繁琐,传旨的太监,只朝着皇宫方向拱手,才将皇帝的话传达了一下,不过就是几句勉励的话,什么得知宋卿早年间失散的骨肉如今重新找回,可喜可贺。希望以后虎父无犬子,继承宋弘的一番忠君体国之心,好生为国为朝廷效力之类的话。
然后就是一长串的赏赐礼单,什么金银多少,上等笔墨纸砚多少,还有几样衣服料子和一匣子宫制的首饰,想来是赏赐给宋重锦的家眷的。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认他
这等盛恩,就是宋弘都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喜笑颜开的带着宋重锦磕头谢过皇帝的恩德,恭恭敬敬的让管事的将那些赏赐都摆在了大堂上。
又亲自上前,请来传达口谕的天使上座,一定要喝一杯喜酒了再回去。
天使也没多客套,坐了下来,宋弘又带着宋重锦来见过天使。
“苏总管,这是我那才找回来的犬子,重锦,快见过苏总管!”
这位苏总管是皇帝身边的红人,除了御前大总管郑高之外,就属他最得皇帝信任看中,今天能派他出来,足见皇帝对宋弘的看重。
宋重锦不卑不亢的给这位苏总管见了礼。
那苏总管似乎对宋重锦颇有几分好奇,多看了好几眼,才笑道:“不愧是国公爷的骨肉,这跟国公爷一个模子出来的一般。”
宋弘故作谦虚的笑:“嗨,也就是长得像,脾气性格可没随我,天生一张老子欠他钱的黑脸,也不知道随了耍。——”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谁看不出来,宋弘那是在得瑟啊。
苏总管是什么人?在皇宫中都能混到如今这个位置的,还能看不出来,也就笑眯眯的道:“皇上都说了,虎父无犬子,我看这大公子脾气秉性都随了国公爷呢。更不用说,大公子弱冠年纪就已经是举人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国公爷后继有人了——”
这马屁真是拍在了宋弘的心坎上,一旁的人看这架势,皇上都说出这话来了,这大公子不好也是好的,更何况人家还真不赖。
也就跟着凑趣的恭维起来。
听在宋重钧几兄弟耳朵里,那真是分外的刺耳,一个个的脸色都僵硬起来。
顾子楷和历九少坐在小辈的那一桌上,正好是宋重钧陪着,就有跟他关系好的,露出不屑之色来:“切,也不知道是从那个山旮旯里面钻出来的穷小子,如果不过是仗着你爹心疼,且让他得意几天。”
“这样乡下来的小子,能懂什么?就算你爹认他,咱们这些兄弟可不认他!京城咱们这个圈子,可也不是他这样的人说能进来就能进来的!”
“再说了,他在这京城里,算个啥?姻亲故交一个都没有,就连媳妇都娶得是个乡下丫头,能拿得出手?将来家里应酬什么的,你们家夫人能带着她出来丢脸?还不是得带着你媳妇?也就说起来好听,顶什么用?就算是举人怎么了?考上进士又如何?还不是当个小芝麻官,见到咱们还不是得低声下气?”
宋重钧听了这安慰,果然脸色好看了些。
历九少却听不下去了,嗤笑道:“既然瞧不起举人,那你也考一个去呗?读了二十来年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还瞧不起举人,你脸是有多大啊?”
一面又推顾子楷:“可听到没?人家说了,举人怎么了?就是考上进士,那见到他们还得低声下气呢!”
说话的那人,顿时脸色就变了,一时只顾着安慰宋重钧,倒是忘记了这桌上可还有一个直隶秋闱第一名解元呢。
顾子楷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才道:“听到了,这话我也是头一回听说,我真是太孤陋寡闻了。过两日到朱大人家拜年的时候,我得好好请教一下他——”
那人立刻讨饶:“顾家兄弟,我这是一时喝多了,胡说八道呢,你千万别放在心上。”
“呵呵…”顾子楷给那人一个你自求多福的眼神,就不在说话了。
桌上其他人,都悄悄的往旁边挪远了一点,离那个人远了一些,简直是蠢到家了!
也不看看,今儿个卫国公那脸都要笑烂了,宫中皇帝也给赏赐了,这是多么大的荣耀的,不出意外,这卫国公府以后都是那位新认回来的大公子的了。
不想着跟人家打好关系,开口就得罪人家,这也是没谁了。
还你不认人家,人家要你认?只要这位大公子不作死,将来当了世子,多的是人认他!
都是权贵圈子里打小混到大的,先别说卫国公的态度,看看人家高家,还是国公夫人的娘家呢,多识相,说话多好听,那架势,直接拿大公子当他们亲外甥看了,还不明显?
更别说人家本身又争气,要是他们,就趁早认输,好好跟这位新认回来的大哥相处,有几分香火情,以后还得在这大公子手下讨生活呢,还要不要好日子过了?
他们这一桌的动静到底不大,也就附近的人看在了眼里。
因着苏总管是在宴席开始前到的,这时候,大家都入座了,各种美酒佳肴流水一般的都上了上来。
酒宴开始。
宋弘就带着宋重锦,给各桌敬酒,也是认个脸熟。
当然也就是上面几座重要的宾客,大家纷纷都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尤其是到了其中一桌,这桌上坐着的大多是看起来斯文的文臣,宋重锦在这桌上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朱浩然。
朱浩然正在跟旁边一个儒雅的中年文士说话,见宋弘带着宋重锦过来敬酒,也就笑着起身。
宋弘就介绍:“这是吏部尚书秦大人,这是礼部侍郎朱大人…”将桌上的人介绍了一圈。
又让宋重锦给桌上的各位大人行礼。
宋重锦恭敬的行礼毕,那位秦大人倒是多看了宋重锦一眼,拍了怕宋重锦的肩膀:“年纪轻轻的就中了举人,不错不错!想当年本官在他这个年纪,还只是一名小小的秀才呢!如今的年轻人,不得了啊——”
朱浩然就笑:“可不是,俗话说的好,这青出于蓝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嘛!秦大人是不知道,国公爷的这位大公子,可是文武双全,不仅学问不错,还有一声好本事呢!”
这话说得,倒是勾起了周围人的好奇。
就连秦大人也颇有几分兴致:“朱大人看来是知之颇深啊,说来听听?”
朱浩然就将当出荆县那一场龙舟比赛上,宋重锦的表现给浓墨重彩的描述了一番。
旁边的人听到精彩处,忍不住拍案喝彩,再看宋重锦,那又多了几分看重。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失策
秦大人看着宋重锦的眼神越发满意,等宋重锦敬酒完毕,告罪去下一桌之际,还忍不住态度和煦的道:“听说你是秋闱青州府第七?当年我也是青州府的考生,这许多年都没回去了,倒是听说今年青州府出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今日一见,果然有几分意思,罢了,等你得空闲了,让你爹带你到我那府里去,我好好考较看看。”
这可是莫大的荣幸。
满桌,不,满屋子的人都羡慕不已的看着宋重锦。
秦大人是谁?秦大人姓秦,名博涵,乃是吏部尚书,正二品,当今皇帝的心腹。
他的崛起在本朝也是一个奇迹,出身贫寒,如他所说,年轻时候屡试不第,近三十岁才考中秀才。
中了秀才之后,就如同开窍了一般,秋闱中解元,第二年春闱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中得圣上钦点状元,乃是本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
然后就直接进入翰林院受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没过一年,就升为正六品侍读,三年就成为了翰林学士,皇帝的贴身近臣。
然后任詹事府少詹事,统东宫内务事宜。
几年后,又任从三品光禄寺卿,后又被调任为三品大理寺卿,前年被皇帝又钦点为吏部尚书。
那真是一路官运亨通,顺风顺水。
这位秦大人身为皇帝心腹,平日里私交却不多,为人颇为冷担…
今日见他居然这般看好宋重锦,在场的除了少数几个高兴的,大都心里跟塞了一把酸柠檬一样。
宋弘见宋重锦一愣,生怕他答应迟了,忙抢着道:“能得秦大人提点,可是我家这小子的福气。秦大人请放心,过两日我就亲自带他上门——”
说完又寒暄了两句,才拉着宋重锦到别桌敬酒。
宋重锦这几日也被恶补了一些朝中官员的知识,只知道这秦大人是吏部尚书,倒是不知道他这辉煌的经历,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高看了自己一眼,不过这也是自己的机会,自然不会反对。
敬完几桌重要的客人后,宋弘就让宋重锦去找同辈的一起坐坐去,怕宋重锦不认识人,还特意招手让宋重钧过来带着宋重锦去认认同辈的几家世交的子弟。
宋重钧心里苦,脸上还要带着笑,将宋重锦带到了他那一桌。
随便介绍了两句,就坐到一边看着了,心中打的主意,谁都看得出来,不过是想给宋重锦一个下马威呗。
这附近的几桌都是差不多年纪的,今儿个见宋重锦一个乡下来的大出风头,多少人心中都有些不服气。
尤其已经好几个被自己亲爹揪着耳朵骂他们怎么就这么不成器,比不上宋重锦的。
都是年轻气盛的年纪,心里自然不痛快。
见宋重钧这般行事,也就都不做声,打算看笑话呢,反正说出去,人家只会笑宋家兄弟不合。
宋重锦自然也看出了宋重钧的打算,却没放在心上。
这些人对他是何态度,他完全无所谓,他的目标本就不是这些人。
不过这桌上倒是有两个熟人,一个顾子楷,一个历九少。
还没等宋重锦开口,顾子楷先含笑打招呼:“宋兄。”还给他让出来一个位置。
宋重锦的脸色也温和了些,颔首坐在了顾子楷旁边。
又冲着历九少点点头:“九少。”
历九少臭着脸也点点头,还说了一句:“恭喜!”
其他的人,宋重锦也就只点点头,然后就跟顾子楷低声说起话来。
宋重钧见这样子,就知道自己失策了,没想到三人居然认识?
再一回想,顾子楷似乎去年出了京城,去了外地书院求学,莫非?
就有人替他问了出来,顾子楷大大方方的点头:“可不是,我跟宋兄在长青书院可是同窗,租的房子也是宋兄家的院子,自然是认识的。”
别人听了还罢了,唯独宋重钧,心中一动,有了个猜测,这么多年自家爹都不知道外头有个儿子,怎么着就忽然认回来了?
难不成是顾子楷见到了宋重锦,才?
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看着顾子楷的眼神就带了一丝怨恨,要不是这顾子楷多管闲事,如今自己还是卫国公的长子呢。
顾子楷浑然没在意,只恭喜宋重锦得到了秦博涵的亲眼,估计宋重锦不知道秦博涵其人,又细细的解释了一番。
宋重锦心里才明白过来,先是惊讶,后来就是疑惑了,这样的天子近臣,为何对自己青眼?
忍不住心中打了个问号。
前院热闹,后院气氛更和谐。
齐国公世子夫人等到接旨后,越发忐忑不安起来,知道今日自家是出了大丑不说,这事要是不好好给卫国公府一个说法,恐怕两家的关系都要生了罅隙。
只得匆匆忙忙的带着下人,将昏迷的王氏给抬回了齐国公府。
今日来的是齐国公世子和几个小叔子,齐国公和国公夫人在家,趁早回去也好,找她们拿个主意。
等齐国公世子夫人一走,那就再也没有不识趣的人了。
就算有人说几句酸话,在场的这些贵夫人们,一个个都有着一颗玲珑七窍心,甜言蜜语嘴,三言两语的就将事情给遮盖过去了。
一时,真是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