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终极王牌

  “皇上驾崩——”
  随着绵长悠远的丧钟响起,从养心殿内孙大宝开始,报丧的声音层层往外传,响彻整个宫闱。
  全城皆惊,百姓骇然。
  谁都不曾想到,三月份才率领百官在围场一展雄姿的泰和帝会突然就驾崩了。
  劳苦半生,享位二十九年。
  泰和帝自上位以来,一直以中央集权为国之头等大事,尤其重点清理打压因开国之功而深受祖荫的世家大族,楚王府为最典型。
  楚老王爷曾妙计以少胜多大败南蛮人,为西秦开疆拓土,被称为当年战场上的神话,颇得先帝看中。
  到了泰和帝执政期间,楚老王爷逐渐退出战场,退出朝堂,将自己的一生戎马经验尽数传授给儿子梵天睿。
  梵天睿显然在战争上天赋极高,又得楚老王爷从旁指点,数次出征平战乱,攻无不胜战无不克。
  然而,梵天睿却没遇到惜才的君主,泰和帝与先帝最大的区别在于泰和帝疑心过重。
  梵天睿的功高震主,显然引起了泰和帝的格外忌惮,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泰和帝萌生了清理开国功臣无功后裔和功高震主之臣的想法,念头一出,便如野草串生,其势难挡。
  于是,二十一年前,楚王梵天睿出征漠北途中被狼群活生生撕成碎片而死,因幸存目击者仅有梵沉一人,梵沉又不肯道出真相,消息便以讹传讹,演变为楚王离奇身亡,连尸首都寻不到。
  那一年,梵沉五岁,梵越三岁。
  泰和帝以楚王府后继无人为由收回了楚王兵权。
  这是泰和帝打压楚王府的开端,雷厉风行,手腕铁血。
  然而这也仅仅是开端而已。
  今年三月春猎回京途中,泰和帝不惜调动江山杀手锏于华亭山埋伏对付梵沉,意图彻底灭了楚王府复兴的顶梁柱——楚王世子梵沉。
  而此次行动的代价是所有火螭卫的老巢尽毁,火螭卫成员死伤惨重,荡然无存。
  泰和帝这辈子,生而多疑,败于多疑。
  二皇子的逼宫传位,五皇子的暗地谋划,全都脱不开他的多疑,他从来不信任何一位妃子,包括皇后,亦从来不信任何皇子,包括他亲自册封的东宫太子顾乾。
  死在自己的疑心病下,何等苍凉。
  当然,除却这一层过,后世史书记载更多的将会是他的功。
  兢兢业业治理江山自是不提,泰和帝最大的功便是秉承了先帝宏愿将女子官学发扬传承下来,使怀才女儿均有机会发挥巾帼本色,为国献力。
  泰和帝执政期间,出了个惊才绝艳的女相夏慕,且不论夏慕最终下场如何,她的满身才华是不可否认的,而之所以会有女相,这层功劳自然得算在帝王的开明政策上。
  然而不管史官笔下如何写,不管后世之人如何评论他这段帝王路,他都再没法睁开眼来看,竖直耳朵听。
  *
  帝王驾崩,内外肃然,满城缟素,沉重压抑。
  仅仅一个时辰,整个皇宫的金碧辉煌就被满目冷白绸布所覆盖。
  灵堂设在乾清宫正殿,高大沉重的梓宫内,泰和帝静静而躺。
  所有妃嫔皇子公主都在堂前跪灵。
  公卿大臣们闻讯后纷纷披麻戴孝入宫。
  景瑟作为新晋和亲公主,理所应当随着众位公主而跪。
  她旁侧不远处,顾潇潇双眼哭得通红,像只兔子。
  “潇潇。”趁着众人不备,景瑟小声唤了她一下,“你要不要紧?”
  顾潇潇挪过来些靠近了景瑟,一边抹眼泪一边道:“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每天都陪着母妃在等,盼望有一天养心殿的公公能端着牌子去惊鸿殿传召侍寝,更期盼惊鸿殿的大门外能突然响起传旨太监高喊‘皇上驾到’的声音,然而我和我母妃一盼就是十三年,我没盼到他去惊鸿殿宠幸我母妃,也没盼到他把对于其他皇子公主的爱分给我一份,最后盼来的,却是他这一副漆黑沉重的梓宫,我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若说欣喜,这喜又从何而来?他活着,我母妃还有个盼头,哪怕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起码每天喝药的时候,她都在想着自己终有一日还能痊愈,只要痊愈就能有重获圣宠的机会。如今他撒手人寰直接去了,等同于断绝了我母妃的所有希望,我母妃不开心,我又如何开心得起来?我恨他,可是我又心痛他扔下我母妃带着无边绝望留在这世上。清平姐姐,你说我是不是很矛盾?”
  景瑟跪在地上,伸手抱着她的肩膀,“小傻瓜,你不是矛盾,而是为人子女该有的正常反应。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你爱你母妃,见不得你母妃受苦,自然而然就把一切罪责归结到你父皇身上了。你怪他,是因为你骨子里把他当成自己最亲最亲的亲人,然而他的亲人却不止你们母女俩,所以你觉得不甘,亦觉得不公,这份不甘与不公逐渐放大就成了埋藏在心底里的怨念,因此,你总觉得你该是恨他的。可是你却忘了,你再如何恨,他都是你的亲生父亲,是给予你生命的人,血浓于水,看到他躺在这里,你是该哭也该难过的。”
  顾潇潇似懂非懂地问:“真的吗?”
  “当然。”景瑟投给她一个宽慰的笑,又替她理了理鬓边碎发,“你想哭就哭罢,不必因为矛盾而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情绪,这是你最后能为他做的了。”
  听到景瑟这么一说,顾潇潇马上又红了眼圈,小声哭泣起来。
  这一茬揭过,灵堂内便只剩一片寂静,外面已经下起了秋雨,冷风丝丝入袖寒人骨。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高喊。
  “雍王到——”
  闻声后,跪灵的皇子妃嫔公主及公卿大臣们纷纷让开一条道。
  景瑟也扶着顾潇潇挪到一旁。
  “参见雍王——”
  所有的声音整齐洪亮,响彻灵堂。
  不多时,就见一个长相精致,五官完美的锦袍少年郎搀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面色和蔼,进殿后双目一直紧紧锁在灵堂正中的梓宫上,老眼中闪着泪花。
  少年郎一身脱尘绝俗的气质,俊美的五官让景瑟自动多留意了两眼。
  不得不承认,这是景瑟活了两世所见过的顾家长得最好看的少年郎,那眉那眼那鼻,仿若圣手亲自裁剪贴合,每一个弧度,每一个轮廓,线条都流畅优美到极致。
  这是个可以同梵沉和薄卿欢比肩的美男子。
  顾家宗室最具才华的小王爷,顾禾。
  见到他,景瑟几乎就能肯定自己之前的猜测没错,泰和帝的最后一步棋,是小王爷顾禾,这个不可能背叛顾氏江山,永远只忠顾氏江山的雍王后裔。
  感觉到有人用极其犀利的眼神打量自己,顾禾慢慢偏转过头来。
  景瑟已经先一步垂下脑袋。
  顾禾四下扫了扫,跪在灵堂内的人数众多,且每个人都穿着丧服,一眼望去白花花一片,根本辨不清先前的视线来源于哪里。
  若有所思地收回视线,顾禾继续搀扶着雍王朝着梓宫方向走。
  跪在灵堂最前面的顾乾忙起身行礼,“见过叔祖父。”
  雍王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苍老的手扶着还未盖棺的梓宫边缘,凝望着里头安静得连呼吸也没有的泰和帝,嘴唇颤抖了好久都没能说出话来。
  所有人屏息凝神,对这位最老的王爷报以无比尊敬的态度。
  “怎么走的?”不知过了多久,雍王哽咽且沙哑的声音才传出来。
  顾乾垂首,“父皇一生兢兢业业,过劳成疾。”
  “没想到啊!”雍王别开眼,看向外头淅淅沥沥下着的秋雨,眸色晦暗,“没想到你父皇会重走了你祖父的路,我原以为,他怎么也能熬到寿终正寝的。”
  顾乾道:“叔祖父请节哀。”
  雍王抬手,示意旁边站着的顾禾,“禾儿,跪下给你皇伯父磕三个响头。”
  顾禾后退两步,马上有太监送了蒲团进来。
  顾禾双膝一弯,直接跪在蒲团上,对着梓宫恭恭敬敬三叩首,起身后又在香炉内插了三柱香。
  景瑟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
  且看这样子,顾禾应该早就知道自己即将被封为摄政王了。
  泰和帝果然老谋深算,一早料到自己大限将至,把什么都提前安排好了,可怜他所有的儿子都还被蒙在鼓里。尤其是顾乾,这个人应该是现场最为高兴的,因为他认为自己马上就能继承帝位执掌江山君临天下了。
  嘴角勾出淡淡讥讽,景瑟心中腹诽,比起顾禾来,顾乾简直弱到不堪一击。
  泰和帝是个极其精明的人,他选定的摄政王,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顾禾的才华与智谋,景瑟早就听说了的,但除此之外,他必定还有着超出所有皇子的优异之处,否则绝不可能会被泰和帝看中。
  念及此,景瑟心中微叹,原来自己和梵沉的对手根本不是顾乾,而是泰和帝的最后这一步棋:顾禾。
  未来的日子,想来不会太过平静了。
  顾禾余光往旁边瞥了一瞥,视线在景瑟身上顿了一瞬,眉心不着痕迹地蹙了蹙。
  但也仅是转瞬,顾禾就收回目光,看向顾乾,淡淡道:“皇伯父驾崩,便意味着新一轮的政权交替开始了,太子身为西秦储君,希望你能秉承皇伯父生前的志愿守护好西秦江山。”
  顾乾点头,“本宫既为储君,天生就注定该担起守护江山的重任,便是禾小王爷不提醒,本宫也会汲汲营营,不敢说一定能做到最好,但起码不愧对顾家列祖列宗。”
  顾禾道:“既如此,那就劳烦太子请出遗诏,当着所有王公大臣的面宣读,也好让所有人得个安心。”
  “这……”顾乾脸色一下就变了,父皇临终前连话都说不了,手腕也使不上力,且驾崩得突然,哪里有机会立下遗诏?
  便是立了遗诏,也没在他手里。
  一念至此,顾乾突然想起中秋那夜自己收到情报说父皇会连夜召见二皇子妃和皇长孙。
  眸光一晃,顾乾抬起头来,往人群中扫了一眼,果然没见到二皇子妃和皇长孙,他摆摆手,示意孙大宝,“孙公公去帮本宫看一看二皇子妃在何处。”
  顾禾深深看了顾乾一眼,面上没什么情绪,始终淡淡的,这份淡然,愈加凸显此人城府之深绝非顾乾之类皇子可比拟。
  雍王不解,“太子不先请遗诏,为何谈及二皇子妃和皇长孙?”
  顾乾直接断言,“因为遗诏在二皇子妃手里。”
  此话一出,除了景瑟、顾北羽和顾禾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其余人等全都变了脸色,包括雍王。
  老眼梭然一眯,雍王沉了声音,“皇上竟然把遗诏交到一个女流之辈手里,此举何意?”
  顾乾道:“还请叔祖父耐心等一等,待二皇子妃来了,一问便知。”
  话完,顾乾吩咐宫婢,“来人,给雍王看座!”
  雍王是泰和帝的二皇叔,自然没有为他跪灵的道理。
  宫婢很快搬来了椅子。
  顾禾搀扶着雍王慢慢坐了。
  孙大宝才刚跑出灵堂不久,马上就折了回来。
  顾乾问:“人呢?”
  孙大宝抖着身子道:“回禀太子殿下,太后娘娘驾到。”
  话音才落下,太后的御辇已经到了灵堂外,撑伞的婢女马上搀扶着太后往灵堂里走来。
  太后的身后,还跟着脸色惨白的二皇子妃苏寻和走路不太稳的皇长孙顾子瞻。
  一刹后,众人伏跪着身子,朝向太后来的方向,齐声高喊,“恭迎太后娘娘——”
  雍王也站起身来,“恭迎皇嫂。”
  太后站到雍王跟前的时候,景瑟清楚地看见太后眼眸内闪过复杂的光,像是痛苦,又像是……恨。
  景瑟心神一凛,太后和雍王……莫不成有故事?
  快速收回眼,太后回转过身,扫了跪灵的众人一眼,通红着眼,道:“吾儿一生,劳苦功高,晚景之年,圣体多有不豫,皆因积劳成疾,气血两亏。吾儿在位期间,纳言求治,政教严肃,对于政事,从未敢有半分懈怠,可谓呕心沥血。今,吾儿驾崩,哀家……甚悲!”
  最后两个字才落下,伏跪在地的所有人就齐声道:“太后娘娘节哀——”
  太后看向一旁脸色雪白的二皇子妃苏寻,从她手里接过遗诏,对着众人道:“皇帝生前留下了遗诏,仅此一份,今夜当着哀家和雍王的面,便由太子亲自来宣读。”
  顾乾被点了名,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苏寻。
  苏寻此时的脸色已经雪白到无法形容,她整个人都在颤抖,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
  顾乾心中虽疑,却不便问出口,只得收回视线,恭恭敬敬从太后手里接过遗诏缓缓打开。
  遗诏的是经过宫廷特殊手法封存过的,顾乾在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封痕是崭新的。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并未有人打开过遗诏,也没人晓得遗诏上写了什么。
  顾乾抬起眼,见太后、雍王、以及宗室几位王爷都在看着自己,他握住遗诏的手指紧了紧,目光终于落在卷轴上,缓缓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蒙天佑入继大统,获奉宗庙二十九载,虽拼力上遵祖训,下顺群情,禅精竭虑,朝乾夕惕。却仍旧不能仰法太祖之谟烈,皇考之功绩,朕虽有心臻国治,然,无力也,有负皇考之重托,此乃朕之一大憾事。朕近日颇感心力交瘁,体虚力乏,恐大限将至,故此立下遗诏,望后世子孙遵之重之。”
  “朕这一生,育十二子,大皇子晚折,二皇子殁于歧途,五皇子性格过刚,谋略欠缺,不适天命。三皇子虽得朕钟爱,然,心性过纯,仍需历练。四皇子顾乾,乃朕亲封之皇太子,朕曾抱以厚望,期其以敬天助民为己任,然燕山宫变之时,四皇子野心毕露,朕深觉遗憾,回京后缘于多病,长久未能提及废储之事。”
  念到这里,顾乾已是脸色大变,双唇颤抖,攥着卷轴的那双手恨不能化成火焰直接烧毁这道遗诏。
  众人听罢,亦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一旦驾崩,太子继位便是顺应天意和民意,然而谁也不曾想到,泰和帝竟然在遗诏里才开始说出想废太子的心思来。
  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转变,除了冰雪聪明早就猜到遗诏内容的景瑟和顾北羽,其余人等全都觉得过分突兀,难以接受。
  景瑟抬了抬眼,见笔直跪在地上的顾禾面上清淡醇和,并无半分情绪波动。
  收回目光,景瑟暗暗唏嘘,这一次,是真遇到对手了,顾禾不愧为泰和帝的最后一张牌,光是从气场上,就能完完全全把太子顾乾给碾压下去。
  若论及手段和谋略……
  景瑟想着,自己与梵沉联手,必定能占上风,只不过对手是顾禾,恐会麻烦不断,相较于对付顾乾,对付顾禾定会吃力些。
  没听到顾乾继续念的声音,太后皱了皱眉,看过来,“太子,你怎么停下了?”
  顾乾惨白着脸,一句话答不上,扫了扫众人看向自己的异样目光,他咬紧了牙,忽然闭上眼,道:“皇祖母,孙儿忽觉身体不适,怕是无法继续宣读下去了。”
  这种托词,在场的人都能听得懂。
  太后也知他定然接受不了泰和帝想要在遗诏里废太子的突如其来变故,于是摆摆手,“你既身子不适,就先去旁侧的偏殿里歇息,把遗诏交给禾小王爷,让他替你宣读下去。”
  “孙儿遵旨。”顾乾缓缓行至顾禾身前,在旁人看不见的角度,他望向顾禾的目光带着森冷的不甘与嫉妒,愤怒的火焰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给燃烧起来。
  顾禾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先谢过太后的恩,方才自顾乾手里接过遗诏。
  顾乾并未去偏殿休憩,他就跪在诸皇子最前面,安静听着。
  顾禾清润的声音慢慢响起,接着顾乾先前的往下宣读。
  “泰和二十九年四月,朕于乾清宫召宗亲诸王,商议重立储君之事,未遂。同年七月,朕再次召见宗亲诸王协商终得果,以华文殿大学士代书谕旨:皇四子顾乾,急功近利,有负朕托,难堪国之大任,故此,废黜。”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顾乾一张脸阴沉扭曲到极致。
  顾北羽眸光闪了闪,想着自己猜测得果然没错,父皇这一生都没信过他的任何一位皇子,顾乾自诩贵为皇储,便有恃无恐,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全都纳入了父皇眼底,父皇疑心病虽重,可正是这份疑心病,让他对每个皇子都深入了解到透彻,几乎能猜准每个皇子的内心所思所想,故而,父皇最终寒了心,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反而要传位长孙,扶幼帝,以便控制。
  只是,父皇究竟会让谁来辅佐幼帝呢?
  顾禾无视众人神情,继续宣读:“二皇子妃苏氏,出身将门世家,德才兼备,雍容华贵,温良贤淑,有其母,子必孝。朕虽属意长孙子瞻,无奈其父曾于燕山发动宫变,重罪难恕。朕左右考量,江山不可后继无人,为了不负列祖列宗重托,朕崩之日,由长孙子瞻接替朕之大位,然,其父之罪大于天,不可不理,遂,长孙登基之日,由其母自刎以赎其父之罪堵天下悠悠众口。”
  顾禾才念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就唰唰往苏寻身上落。
  苏寻虽早就晓得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可她万万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快就驾崩,自己的死期突然就到来了,想到自己才一岁半的儿子以及苏氏亲人,又想到自己当初劝谏二皇子不要走错路,二皇子宁愿与她大吵也不肯听一句劝时的光景,她再也忍不住,一个劲落泪。
  顾子瞻不知道母妃为什么哭,他只是看到苏寻落泪就害怕,“呜哇”一声哭了出来。
  气氛僵持的灵堂内突然被这一声惊哭打破了寂静。
  苏寻脸色大变,赶紧抹了泪将顾子瞻抱进怀里,低声道:“子瞻乖乖,不哭不哭哦。”
  一面哄一面拍着他小小的脊背。
  顾子瞻慢慢安静下来,苏寻高悬的一颗心才逐渐落下,转而跪向太后,“太后娘娘恕罪,皇长孙他许是昨夜没睡好。”
  太后轻叹一声,摆摆手,“罢了,才一岁半的孩子,本就是爱哭的年纪,哭了也好,他皇祖父走了,他是该哭的。”
  听到太后这么一说,苏寻顿时松了一口气。
  景瑟垂下眼眸,苏寻是董氏的亲生女儿,更是她的表妹,她本不想亲眼看着她死,可泰和帝在遗诏上说得很清楚了,之所以要让苏寻自刎,是为了让她替死去的二皇子赎罪,以便皇长孙顾子瞻继位之时不留下任何话柄。
  可事实上,顾北羽、顾乾、顾禾等一干聪明人都听得出来,所谓的“自刎谢罪”只是泰和帝为苏寻找好的“立子杀母”借口,泰和帝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让苏氏这个外戚发展壮大,甚至于将来造成外戚专权的危险局面。
  太后捏了捏眉心,“禾小王爷,请继续宣读遗诏。”
  顾禾看了众人一眼,继续念:“宗室雍王之孙顾禾,才华卓绝,智计无双,乃天造之才。新帝年幼,需大才之臣从旁辅助。朕斟酌数月,终定得雍王之孙顾禾为摄政王,自幼帝登基之日任封辅佐。”
  读到这里,跪在灵堂内的众人脸色又是一番难以置信的转换。
  泰和帝竟然避过了自己的所有儿子把大权往外托?
  就连太后和雍王都怔住了。
  顾北羽眯了眯眼,原来父皇看中的是顾禾。
  顾禾……
  顾北羽猛地想起那些年顾禾尚在读书年龄时泰和帝曾亲自挑选当代鸿儒去往雍王府给顾禾教学,至于武术,请的更是退出江湖的上一辈卓绝高手。
  念及此,顾北羽呼吸猛地一顿。
  莫非,父皇早就做了两手准备,培养皇子的同时也在培养顾禾,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将来有一天他对所有皇子寒了心之后还能拿得出底牌来?
  抬起眼角,顾北羽看了看顾禾,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所有猜测都是对的。
  父皇若非早就培养了顾禾,为何会突然想起让这个人入朝摄政?
  顾乾显然与顾北羽想到一起去了,他本就铁青的脸更添了一层怒火,不得不暗自冷嘲。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什么皇储“立贤不立嫡”,全都是幌子,父皇那样精明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的东宫之位来自于女相夏慕的悉心辅佐?
  然而父皇还是毅然决然立了他。
  直到这一刻,顾乾才恍然大悟,父皇看重他,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本事,而是看中他母妃曾被皇后害死,他即便过继到皇后名下,也是一辈子恨着皇后的,只要有恨,他就不可能过分依仗皇后,更不会因母族势大而做出紊乱朝纲的叛逆之举。父皇要的是他这个没有母族势力的人先入主东宫稳住时间,稳住其他皇子,而这段时间内,是顾禾快速成长的秘密时机。
  泰和帝一旦驾崩,便是顾禾这张底牌出鞘的最佳时刻。
  这一瞬,顾乾打心底流露出深深无奈来,他一直以为的“父皇看中”,原来都只是在为顾禾这个宗室小王爷铺路。
  这个从小就被自己以及所有皇子都忽略的宗室小王爷,才是最终的赢家!
  现场最冷静的当属即将被封为摄政王的顾禾本人,他一双妙目落在卷轴上,专心致志,仿佛只是在阅读旁人的故事给众人听,而这些故事,都与他无关。
  直到众人的议论声停下来,他才继续宣读遗诏,“朕之三子、四子、五子均已成年,朕崩后,按其列分别封为贤王、穆王、瑞王。”
  “朕自幼得皇考亲训抚养,又得母亲皇太后慈育,大恩罔极,本该冀尽孝养,奈何朕大限将至,心愿未遂。朕崩后,还望朕之皇后朱氏顺志承颜,代朕侍奉皇太后,以减母亲心头悲恸。”
  “朕劳苦一生,执政期间,每每投以至诚之心敬天法祖,不敢有一息之顿,故由此积劳成疾,朕之晚年,有心乏力,此后虽不能再亲眼见这锦绣河山之繁茂,却惟愿摄政王能尽心辅佐幼帝,朕期于九泉之下终有一日能见宗室天潢之内,人人品端形方,州府之地,官吏奉公守法,万民乐业。”
  “朕之大丧,悉遵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遗诏宣完,整个灵堂蓦地陷入寂静,鸦雀无声。
  泰和帝的这道遗诏,虽算不得有史最长,却是信息量最大也最多的。
  先是以遗诏废太子,让一群太子党如同遭了雷击,再是立皇长孙,紧接着让皇长孙生母自刎谢罪,再然后封了宗室禾小王爷为摄政王辅助幼帝。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圣旨,全都包含在这一卷遗诏中,听得众人许久都缓不过神来。
  灵堂外的秋雨越下越大,沁凉的寒意激回了众人散乱迷茫的神情,所有人在这一刻才顿悟。
  禾小王爷先前说得没错,皇帝一驾崩,就意味着皇朝新旧政权的交替开始了。
  只是,谁也不曾料到,交替新旧政权的竟不是泰和帝的亲生子嗣,而是刚满一岁半的皇长孙顾子瞻与宗室小王爷顾禾。
  景瑟紧抿着唇,看向距她不远处的顾北羽。
  顾北羽面上有些讶异,显然还没从遗诏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收回视线,景瑟又看向顾禾。
  这一次,顾禾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她的目光,他幽深如潭的妙目回望过来,里头隐藏着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的神情,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冷嘲,转瞬即逝,他快速移开视线,看向太后,恭敬举着卷轴,“太后娘娘,微臣已经念完了。”
  太后深吸一口气,高声道:“三叩九拜,跪新皇!”
  群臣起身,对着顾子瞻所在的方向重新下跪,声音洪亮,“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转向皇后、太后、顾禾所在方向,继续喊道:“太皇太后、皇太后娘娘万福金安,摄政王殿下大安——”
  今年的这场及时秋雨,见证了一代王朝新旧政权的彻底更替,如浪淘沙。
  让人收了遗诏,顾禾站在最前头,不疾不徐地道:“本王承蒙皇伯父厚爱,得以入朝辅助新帝,然,众所周知,新帝年幼,不足以单独处事,目前的朝政皆为本王代理,俗语云新官上任三把火,本王今日便当着皇伯父的灵柩点了这第一把火。”
  所有人都低垂着头竖直耳朵听着,就怕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来。
  顾禾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楚老王爷和梵越身上,道:“梵氏乃开国最大功臣,世子殁,本王哀,然楚王府不可后继无人,遂,今次本王在皇伯父灵前亲封梵越为楚王府世子,待国丧之后,择日承袭楚王之位,今后入朝为新帝效力分忧,至于楚老王爷……”
  顾禾顿了一顿,继续道:“本王的亲祖父雍王即将去往雁荡山颐养天年,正巧祖父他早年间与楚老王爷是故交,不知楚老王爷可否依着这份情谊陪同雍王去往雁荡山?”
  景瑟猛地变了脸色。
  按照梵沉的计划,待她嫁过东璃以后,他会想办法把楚王妃和楚老王爷以及梵越和小包子都接去东璃的,然而她不曾料到,顾禾刚被封为摄政王就拿楚王府开刀了。
  封梵越为楚王世子,是为了杜绝梵沉的“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就算梵沉还活着,顾禾也会当他死了,今后若再见,顾禾定会不遗余力杀了他以坐实“梵沉已死”的事实。
  让楚老王爷陪同雍王去雁荡山,事实上是变相抓住了楚王府的软肋,梵越一旦承袭了楚王之位,是要入朝辅政的,但他只能忠君,若敢有丁点异心,楚老王爷必会死在顾禾手上。
  景瑟心中怒火起伏。
  泰和帝在世时,极力打压楚王府,不让楚王府后嗣有机会入朝为官,而顾禾的想法却刚好相反,他不仅要楚王府后人入朝为官,还有办法让梵越不得不忠于新帝。
  不愧为泰和帝的终极王牌,够狠!够绝!够雷厉风行!
  楚老王爷和梵越都听得出来摄政王这是准备变相软禁楚老王爷来威胁楚王府。
  可梵沉已经不在了,且楚王府早已不复昔日繁茂,此时的他们,不得不遵。
  闭了闭眼,楚老王爷道:“老臣多谢摄政王大恩。”
  梵越一张脸气得铁青,原以为死了老皇帝,楚王府就能后顾无忧,然而他万万没想到,顾禾竟然是泰和帝的最后一张牌,还是王牌!
  且看这个人处事的狠绝手段,简直完全碾压了泰和帝的任何一位皇子,怕是不输曾经的老大。
  楚王府今后的路,只会如履薄冰。
  “臣领旨谢恩。”不知过了多久,梵越心不甘情不愿地从齿缝间挤出一句话来。
  顾北羽偏转头看了景瑟一眼,见她眼圈通红,整个人怒得几乎快咬碎一口银牙,他心一阵抽痛。
  景瑟修长的指甲掐入掌心,唇线紧绷。
  泰和帝!泰和帝!泰和帝!
  这个老奸巨猾的狗东西,死了还留下这么一大张王牌来对付楚王府,让她如何不恨!
  她恨不能现在就冲上去把泰和帝拖出来鞭尸一百遍!
  “稍安勿躁。”耳边有人细语呢喃,声音醇和温润。
  景瑟心神一震,随着那股让人舒心的芝兰清香看过去,正是代表东璃使者前来给泰和帝吊唁的宁王,梵沉。
  她难受得绞紧在一起的五脏六腑仿若在顷刻之间就找到了各自的安乐所在,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这个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有能让她安心的强大本事。
  想到这里,景瑟轻轻莞尔,先前心头的郁闷一扫而空,她睿智,梵沉善谋略,只要两人联手,难道还怕对付不了一个顾禾?
  宁王今夜换了一身素净衣袍,面具依旧覆了上半边面容,唯见一双天然红唇以及那弧度美妙的下颌,洁白如玉。
  他上前,拱手给太皇太后、皇太后以及摄政王顾禾行了个虚礼。
  顾禾视线定在梵沉覆了面具的脸上,斜斜挑唇,“宁王是过来吊唁的么?”
  宁王点点头,“贵国皇帝驾崩,吾等东璃使臣甚悲,昭然郡主身体抱恙,便由本王代表东璃来给皇帝陛下吊唁。”
  顾禾黑眸闪了闪,站往一旁给宁王让出道。
  宁王脚步轻缓,慢慢行至香炉前,接过宫婢手里的线香点燃后插进香炉,又烧了一把纸钱,这才回过身来,面具下的凤眸于楚老王爷和梵越身上定了定。
  这一幕极快,快到顾禾根本来不及抓住什么,宁王就重新看向了景瑟,笑问顾禾,“本王与贵国清平公主的大婚原定于本月底,如今贵国皇帝突然驾崩,敢问摄政王,这桩婚事还做不做得数?”
  “当然。”顾禾莞尔,“先帝在遗诏里说了,全国大丧二十七日释服,二十七日后,皇宫将会为清平公主准备和亲出嫁。”
  景瑟心底又是一寒。
  原定日期分明是本月底,距离现今不过十二三日的时间,如今却要因为泰和帝的驾崩而拖延到二十七日以后,也就是说,时间延长了两倍不止。
  景瑟几乎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她向梵沉投去幽怨的目光,表示自己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也不想等那么长时间,万一中途再生变故,那他们的大婚岂不是又得废了!
  梵沉感受到了她的灼热目光,心下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问顾禾,“摄政王可知本王为何要娶贵国清平公主,又为何要在月底之前大婚?”
  顾禾目色微闪,笑道:“这个嘛,本王倒是有所耳闻,据传宁王命中有劫数,需在月底之前娶一位阴年阴月阴日阴时的女子方能安然渡劫,关于这一点,本王表示深刻的理解与同情,然而先帝驾崩,大丧二十七日是硬性规定,宁王若要在月底大婚,本王怕是没法给你铺红毯,只能继续挂白绸。”
  ------题外话------
  1、皇考:是指现任皇帝对先帝的尊称。
  2、文里有个小bug,新皇是孙子辈,照理,皇后长他两辈,不该是皇太后,先前的皇太后也不该是太皇太后,但是我找不到有史可依的喊法来,若有精通历史的亲们看见了这个小bug,请自动无视O(∩_∩)O
  3、本文不是玄幻文,女主再开挂也不可能直接杀了皇帝,我不敢说这是正剧,但逻辑思维是在线的,虐皇帝,我虐了,精神上的虐,让他几近绝望,气到驾崩。我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才叫虐,亲们若是有好提议,可以去评论区留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