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攀附大树的凌霄花她做不了,没伞的孩子必须奋力奔跑,没人做自己的保护伞,那就努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眼里燃着对美好未来的希翼,阮清秋背上竹篓顶着烈日出发了,目的地是后山,当地人叫老羊山。
她抬头打量眼前的山林,暗道难怪叫老羊山,形状确实像一只匍匐的山羊。
正值盛夏时节,山上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知了尽情释放着热情,不知名的鸟儿也不甘示弱,清脆的鸟鸣不绝于耳。
把裤脚绑紧,阮清秋一头扎进了茂密的丛林。
既然阮家不给吃饱饭,那她就自力更生,十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必须跟上。
求人不如求己,她就不信凭着这身怪力,过不好日子!
——
阮清秋是地道的南方人,初中以前随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山林对她来说并不陌生,顺着小姑娘的记忆,步行半小时左右,她来到一个泥潭边。
泥潭位置隐蔽,面积也不大,四周长满杂草丛,除了林中的动物会来光顾,村民甚少到此,游泳洗衣捉鱼摸虾都在山下的小河。
阮清秋目光锁定泥潭里密密麻麻的小龙虾,这便是今天她来这儿的目的,没有天敌的它们大量繁殖,杏花生产大队的村民很少吃这东西,习惯使然,他们更愿意吃田螺泥鳅黄鳝河虾之类。
她曾在弹幕网看过阿婆主钓小龙虾的教学视频,方法简单易学,由于小龙虾这种生物太不挑食,所以用任何肉类做饵都行。
砸开先前在山下河里捞的螺,把螺肉穿在树枝上,穿好肉的树枝放进泥潭,一刻钟的功夫,树枝上爬满了前来觅食的小龙虾。
阮清秋提起来瞧,小龙虾死死夹住螺肉不放,一股轴劲儿啊,将这些笨东西扒拉进竹篓,她笑弯了眉眼。
习惯性掏手机看时间,却摸了个空,阮清秋喜悦的心情瞬间打了折扣,抬头看看太阳,烈日当空,她估摸着现在大概下午两三点,从队里到公社,须走六里路。
唉,她想要一只表,不看时间实在是不习惯啊。
小姑娘记忆中,泥潭往东走一里路,有个天然溶洞,是她小时候贪玩迷路发现的秘密基地。
走路去镇上,这一来一回,脚程快些也至少一个小时,也不知道小龙虾能不能卖掉,只能下次再来探索了。
一路紧赶慢赶,阮清秋到达镇上时,已经浑身湿透,在树荫下歇了脚的功夫,她已经混入乘凉大爷大娘们的唠嗑队伍。
“大娘,自家编的草席竹篮什么的,您知不知去哪儿卖?”
不涉及自身利益时,人们还是很热情淳朴的,小姑娘嘴甜还礼貌,大娘们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哦?菊花巷有卖鸡蛋的?怎么不送去供销社呢?”
据热心大娘说,这菊花巷乃镇上居民买卖农副产品交易的地方,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已是文革第八年,政策早就没当初那么紧,私人做生意依然被严令禁止,社员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却允许买卖。
“送去供销社价格才四分钱一个,收购员会给你票证,菊花巷鸡蛋六分钱一个,但没有票证,懂了吧小姑娘。”
部分紧俏商品,如果没票证,那是有钱也买不到,不说那些大件昂贵的东西,光是烟酒茶糖这些副产品就供不应求。
与城镇人口每月定额定量供应各类票证不同,社员们除了逢年过节公社发放一些,就只有把自己种的农副产品拿去供销社换购,才能获得票证。
社员需要凭票和钱,城镇居民需要农副产品,所以就有了集市和交易街,不过这些零散的交易明显满足不了二者的需求,也就有了黑市的存在。
阮清秋暂时没打听黑市,万一被人举报投机倒把,那就得不偿失了,谢过热心的大爷大娘,她刚准备走,却被人叫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阿婆主:up主——b站视频创作者。
悄咪咪说一句,作者见过有条巷子叫“菊花里”……
第8章 亲嘴儿救人
“小姑娘,我看你背个大竹篓,又问了这么多,是要卖东西吧,能给我看看吗?”刚才最热心的大娘和蔼地看着她,“要是适合,我们就买一点。”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阮清秋清脆应了声,立刻把竹篓放地上,拿开遮阳的树枝,一众大爷大娘围了上来。
“这是啥?我看有点像蝲蛄。”
“这是小龙虾,据说三十四年前从岛国引进的,蝲蛄长在清澈的河水里,小龙虾田里、泥潭长大,是不一样的。”
阮清秋知道蝲蛄,还得感谢那位钓龙虾的阿婆主科普,与小龙虾同属一个科种,外形十分相似,常见于北方淡水河流,和入侵物种小龙虾不一样,它属于华国本土淡水河虾。
“嘿,老杨可以啊,这都知道!”
“你也不看看人老杨以前是干嘛的。”
“行了行了,就你们事多,人小姑娘等着呢!”
一开始说话的大娘打断了几人,连忙问阮清秋:“小姑娘你这小龙虾怎么卖?”
“你们真买啊?这怎么吃?”
“跟吃河虾螃蟹一样的,剥壳就成,做法也一样!”
众人七嘴八舌,自问自答,根本没阮清秋啥事,她就是被问住了,还没来得及打听鱼和猪肉的价格呢,没有参考,还真不好定价。
“要不这样吧,猪肉七毛五分一斤,这什么小龙虾看起来就肉少壳多,二毛一斤的话,给我来一斤。”有人迫不及待提议道。
“二毛一斤是不是过分了,欺负人小姑娘啊,我看就三毛五分,小姑娘给我来两斤。”还是那个热情的大娘,挤到阮清秋身旁,笑吟吟说道。
阮清略微一想,也认可了这个中肯的价格,很快她又窘迫地发现没带称,何况带了也不会用,这就尴尬了呀……
听她说没带称,阮清秋很快就被热情的大娘拉进一条狭窄的巷子,有人呼朋唤友,有人拿了称过来,还有人拿着盆或是篮子出来。
一竹篓龙虾,片刻就被瓜分完,末了热情的大娘大爷还叮嘱阮清秋下次再有什么好东西,要来找他们,一定给她公道价。
怀揣一沓花花绿绿的毛票,阮清秋嘴角高高扬起,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竟然卖完了。
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她数了数,一共卖了五块七毛,在这个肉包子一毛一个的年代,对于这次的收获,她很满意。
不管怎么说,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阮清秋问了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半,想去逛逛那条名字一言难尽的菊花巷也只能作罢。
——
夏季的天黑得晚,阮清秋回到杏花村的时候,太阳高挂在天边,离落山还早。
村外,河边围了一群人,原本她并不好奇发生了什么,只是频繁地听到阮甜甜的名字时,吃瓜群众表示闻到了瓜的清香,不由自主驻足观望,加入了吃瓜队伍。
“呀,阮队长家那小闺女是怎么回事!”
“怎么跟人家嘴对嘴亲上了呢,真是没眼看了呀!”
“哟,没眼看啊,那大刚家的眼睛怎么瞪得跟铜铃似的?”
“你们懂啥,郝知青说了,这叫人工呼吸,是在救人,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我们可没听说过救人要亲嘴儿,搁以前这要被抓去浸猪笼的!”
吃瓜群众甲乙丙丁们叭叭叭个停,阮清秋左听右看,感觉自己耳朵和眼睛都不够用了,这应该是小说里开头的名场面吧?
这个时候,阮甜甜和陈雪还没成闺蜜,甚至不熟悉。
女主和女二抢着救男主,最终阮甜甜棋高一招,使出了人工呼吸必杀技,原本她只是想断了前世闺蜜陈雪的上升之路,不想却与前夫的小叔结缘,开启了甜宠剧本。
陈雪神色阴晴不定地盯了阮甜甜许久,最终没说一句话,转身走了,她其实认识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男人。
父亲没被下放前,她随母亲去部队大院走亲戚时见过他,即便时隔这么多年,她也没忘记,那年她七岁,他十五岁,参谋长最小的儿子。
可是现在,唯一能让她摆脱目前困境的机会,竟然被阮甜甜那个贱人截胡了,陈雪好恨!
明明是她把人从水里救出来的,这不要脸的村姑突然冲出来,上来就没羞没躁地给人做什么人工呼吸!
目送陈雪离去,阮清秋想到书里说,阮甜甜第一世时,躺在地上的男主确实是被陈雪所救,没做人工呼吸,照顾了一个月便痊愈。
一年后,二人结为夫妻,两年后男主牺牲,贪恋富贵的陈雪勾搭上他侄子,也就是阮甜甜前世的丈夫。
陈雪出身高知家庭,有模样有心机有手段,只可惜生不逢时,文/革刚开始就随被权力斗争连累下放的父母一同来到杏花村。
前后境遇落差太大,逃离农村成了她的执念,为此不折手段。
改革开放前陈雪也没改嫁,利用男主遗孀的身份和职位越来越高的情夫,摆脱了黑五类子女身份的桎梏,将一家人先后接到城里,还给哥哥嫂嫂安排到工厂上班。
直到阮甜甜的前夫转业经商,她才成功上位,成了总裁夫人,进入上层圈子,某种程度上也算人生赢家。
苦难的生活有时叫人见志明心,有时也叫人走上另一条极端道路,阮清秋轻轻叹息,心情有些沉重。
回到家,她没被老太太找麻烦,赖英子这会儿根本没工夫关注多余的,提着鸡毛掸冲了出去,状若发羊癫疯。
阮甜甜很快被老太太抓回来爆揍了一顿,把阮大壮夫妻俩心疼坏了,平日里贤惠大度的姜美丽脸色铁青,和自家婆婆吵了起来,闹得那叫一个鸡犬不宁。
最后赖英子勒令阮甜甜禁足在家,哪儿也不准去。
虽然她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但阮秀秀没呀,三天两头抱着吃的用的往公社卫生所跑,为男主女主的爱情事业进展忙上忙下,忠诚地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发生了这样的事,杏花村平静的日子像滴进油锅的水炸开了,三姑六婆们跟吃了兴奋剂似的,阮清秋上工听到别人议论,越传越玄乎。
要不是自己当时也在场,她都快信了。
所谓谣言猛于虎,正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秋秋:每天都有瓜吃,真香~
第9章 打杀了那只猪
这几天老太太门也不出了,她不想听到村里人议论孙女的事,正憋了一肚子鬼火,目光扫到准备出门的阮清秋,可算找着了出气筒。
“站住!四丫你为啥最近下午都不去上工?再不去,晚上别吃了!”
来了,她还以为老太太忘了这茬嘞,眨眨眼无辜道:“吃不饱啊,阿奶又不让我吃和大伯一样的,吃不饱就没力气干活,没力气干活就得去山上找吃的,去山上找吃的就不能下午上工。”
没上过学的赖英子差点给绕晕,她不信治不住这死丫头,拉着脸哼道:“玩嘴皮子到挺溜,跟你那死鬼妈一个德行,老娘管你饿不饿,总之要是不去上工,那晚上就没你饭吃。”
这老太婆嘴里就吐不出象牙,阮清秋不冷不热回了个“哦”,转身出门,反正咱儿兜里有钱,咱儿心里不慌。
从镇上回来的第二天,她就找到了小姑娘记忆中的“秘密基地”。
竟然是一处天然溶洞,溶洞入口处极小,仅容一人通过,洞口被藤蔓覆盖,且周围林木植被高大茂密,又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
溶洞初入狭窄细长,往里逐渐变大,就像一只卧倒的细颈花瓶,最让阮清秋惊喜的是,深处居然有一汪天然温泉。
这几天忙着熟悉四周地形找吃的,今天总算抽出时间来泡澡,她馋了好几天。
夏天泡温泉,这滋味,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