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惺惺相惜(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总兵大人,岛屿附近突然出现了一支船队,看架势有十几艘船,不会是盖州城附近的敌军吧。”
于七的亲兵第一时间便将消息禀报给了于七。
有了觉华岛和牛驼岛的经验,明军将士们在打探消息这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
“看样子多半有可能。”
于七沉吟片刻道:“做好万全准备吧。如果是鞑子,那就给我狠狠的打。不过也不要急着出手,毕竟也可能有其他的情况。”
于七还是比较理智的,不会出现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的情况。在他看来盖州清军出现在连云岛的可能虽然有但并不大。
因为盖州区域本身驻守的清军数量就不算多。
如果清军真的贸然前来的话,盖州的防守就势必会出现问题。
清军将领应该不会蠢到这个地步,真的去赌吧?
“遵命!”
亲兵领命前去。
于七则在心中感慨道:“走到今天大家殊为不易,还是应该慎之又慎啊。”
花开两朵,各表一之枝。
却说亲兵将于七的命令传达之后,岛上明军立时开始了戒备。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发起进攻,而是在暗中观察。
这支船队显然很是谨慎,没有贸然停靠在港湾,而是在峡湾之中兜了几个圈,最终才小心翼翼的把船停靠在了港湾里。
之后看到的景象让明军将士们惊呆了。
只见一个个士兵从船上跳下来,他们却没有留着丑陋的辫子,而是个个都束着发留着发髻。
想不到时至今日,在辽东还能看到束发的士兵。
这些士兵显然不是鞑子,从他们的发髻就可以判断出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汉人。
亲兵们立即上前询问。
虽然说对方不是鞑子,但是他们还是得尽快弄清楚对方的身份的。
双方甫一接触那来人便自报家门。
“鄙人钱有忍,乃是东江镇守军后人。鄙人麾下将士皆是如此。我们驻扎在长生岛,一直保持着汉家衣裳。听闻陛下欲光复辽东,便时时刻刻希望能够贡献一两分力量。”
“这样啊,那你们是专门从长生岛赶过来的?”
“然也。我们听闻王师已经来到了连云岛,便想着来碰碰运气,不曾想真的让我给撞到了。”
钱有忍感慨道:“敢问王师大将军在何处?钱某理当前去拜见。”
“钱将军请稍等,我这便带你们去。”
原来是东江镇后人!
明军将士们得知了钱有忍的身份后不由得对他敬佩有加。
他们此来就是为了复建东江镇的,竟然还在此地遇到了东江镇的后人,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于总兵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很高兴等到。
却说亲兵将钱有忍一行径直领到了于七处,于七见到来人后很是热情的迎了上去。
毕竟在辽东遇到了保留汉家衣冠的同胞,换谁都会感到十分兴奋。
“鄙人钱有忍,东江镇后人,拜见大将军。”
钱有忍单膝跪倒,抱拳施了军礼,态度十分之恭敬。
于七连忙上前将其扶起感慨道:“钱将军太多礼了。于某一直仰慕东江镇诸公,想不到竟然能够在这里遇到钱将军,真的是缘分啊。”
人生四大幸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钱有忍等人虽然不算是于七在他乡遇到的故知,但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快,快请里面做。我们刚刚抵达连云岛不久,条件简陋了一些,钱将军莫怪。”
于七很是客气,反倒是弄得钱有忍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连连摆手暗道不会。
于七又冲亲兵低声吩咐,唤他去请何守义和王二麻子来。
此番来了贵客,自然是应该全部人来见一见。
等待的工夫并不久,何守义跟王二麻子其实是带领士兵们到岛上深一些的地方勘测地形了。
毕竟今后他们要在这个岛屿上待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却说王二麻子跟何守义得知了消息后立刻回到了于七处。
见到钱有忍的那一刻,他们皆是吃惊道:“这位就是于大哥口中东江镇后人?”
于七捋着胡须笑道:“不错,这位便是钱有忍钱将军,如今他们驻扎在长生岛,在那一代坚持抗虏。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弃。”
于七对钱有忍生出了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觉。
因为当年于七等人在栖霞山起事的时候,面对的情况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当然,于七等人的条件要比钱有忍好一些。毕竟那时候大明已经开始收复江南了。
而钱有忍却是率领一众遗民坚持到了现在。
个中艰辛,自然不必对外人说。
“于总兵过誉了。某愧不敢当。”
钱有忍还是很谦虚的,他看了一眼何守义跟王二麻子,沉声道:“想必这两位就是何将军跟王将军吧,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其实钱有忍根本没有听说过何守义跟王二麻子,甚至连于七的名号也没有听说过。
他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客套客套。
当然,王二麻子、何守义等人却是十分热情道:“东江镇后人果然不凡。正是你们的坚持让大伙儿看到了希望啊。”
“敢问朝廷大军可是已经在路上了?”
“嗯,实不相瞒,朝廷大军已经接连拿下了宁远和塔山,想必现在已经在攻打锦州的路上。我们也是奉命提前前往腹心之地。”
“原来如此。想不到朝廷的动作如此之快,宁远可是鞑子囤积了重兵的地方啊,竟然如此轻松的就拿下了。”
“其实也不能算是轻松吧,还是颇费了一些力气的。只能说将士们用命,加上用了一些技巧,这才比较快的拿下了宁远。”
“既然于将军你们来了,我也不妨把我这些年知道的都尽数说出。其实鞑子在辽东的经营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完善。尤其是这几年,他们屡次犯错,不少地方都已经有了举事的汉人。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若能加以利用,必定能够使得朝廷的征伐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