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朱由榔增援山东的计划(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陛下,臣接到一个消息,登州变天了!”
  长沙行宫中,王贺年十分兴奋的向朱由榔汇报道。
  “哦?”
  朱由榔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比较惊讶的,追问道:“究竟怎么回事,详细给朕说说。”
  “陛下您听说过一个叫于七的人吗?”
  王贺年咽了一口唾沫道。
  “于七?”
  朱由榔摇了摇头。
  “此人之前曾经起义抗虏,东虏惧怕他的实力遂将其封为把总。近日于七再次起事攻破了登州城,杀死伪登州知府。一时间登莱各州县相继起义。”
  王贺年越说越兴奋,说到最后已经是唾沫星子四溅。
  他仿佛也知道自己失态了,连忙道:“臣失礼了。”
  “无妨。”
  朱由榔摆了摆手道:“那如今胶东半岛岂不是烽烟一片?”
  “正是!”
  王贺年兴奋道:“臣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命忠王和张本兵找机会拿下徐州,争取和于七汇合!”
  如今南直隶的局势还是比较混乱的。
  郑成功虽然拿下了南京、镇江等大城,可满清却控制着更多的城池和地盘。
  像徐州就控制在满清手中。
  要想北上山东,徐州是一定要攥在手中的。
  只是朱由榔近来在准备江西会战,也命郑成功做好了准备,如果郑成功在这个时候分心,恐怕会对整个江西战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朕又何尝不知道徐州重要,只是当下似乎拿下江西更为重要。”
  朱由榔叹了一声道:“忠王如今的实力恐怕不足以双线作战吧?”
  王贺年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若是仅靠于七一己之力,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朱由榔面色有些无奈:“这朕又何尝不知。义士们虽然一片拳拳之心,但东虏毕竟实力强大,光是绿营他们恐怕都难以招架,若是再加上八旗军恐怕真的支持不了多久。”
  “这样吧,让忠王派出一支偏师前去接应,主力还是攻打江西。如何?”
  “陛下英明!”
  王贺年由衷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如果郑成功主力北上,那么非但江西战场不稳,就连南京、杭州都可能面临威胁。
  “朕这里也可以派出一支偏师前去接应。”
  朱由榔和声道。
  不管怎样不能寒了义士的心。
  现在朱由榔不是需要他们攻城略地,而是需要全国各地燃起星星之火。
  这样满清就首尾不能兼顾,随时可能崩盘。
  而如果只有朱由榔、郑成功两支主力,满清还是比较容易调兵遣将凑出一套军队来迎战的。
  对朱由榔来说能不和满清耗就不要耗,大明真的耗不起。
  “江西方面恐怕王爱卿还得辛苦一趟。”
  不知从何时起朱由榔有些开始依赖王贺年。
  此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作用,使得明军以最小的代价打赢一场胜仗。
  明军现在真的没有什么资本来输,即便是惨胜也不行。
  偶尔一次还好,次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用满清决战明军自己就玩完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由榔选择扩建锦衣卫,发展暗卫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
  王贺年根本没有犹豫,立即拍着胸脯保证。
  从一个平凡的商人蜕变成简在帝心的天子近臣,这一年多王贺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没有天子的青睐他根本不会有今天。
  是以王贺年决定为了天子他可以去做任何事。
  哪怕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拿下江西朕就有信心攻打两广、福建了。”
  朱由榔不是不知道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区的重要性。
  只是江西一日在满清手中,明军就随时可能遭到偷袭。
  如果明军发兵攻打广州、福建时,清军从背后杀出那后果不堪设想。
  湖广是朱由榔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自然不能这么轻松的就丢掉。
  有风险的事情明军不是不能做,但一定要做的有价值。
  那种把后背亮给对手的傻事朱由榔绝不会做,他不能容忍自己身边有一块飞地,所以江西是必须先拿下来的。
  “臣一定竭尽全力!”
  “还别说离开蜀中这么久了,朕有些想念皇后和太子了。”
  “太子殿下有文阁老辅佐,一定将蜀中治理的井井有条。陛下就放心吧。”
  还别说当初把文安之留在成都,确实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太子年幼,皇后又是个女儿身,身边没有个说话有分量的臣子朱由榔真不放心。
  现在就稳的多了。
  等到拿下南京,朱由榔就想迁都。
  届时可以把太子和皇后接来。
  ...
  ...
  拿下莱州后,登莱一体,于七一时间成为了胶东半岛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他当然知道满清不会坐视不管,所以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招兵买马。
  哪怕是毫无战斗经验的青壮也一概吸纳。
  没有经验可以培养,哪怕在战斗中慢慢摸索也可以。
  反正接下来有的是战斗的机会。
  其实于七更看重的是沿海的资源。
  他命登州城的匠人赶制一些小船。
  这样即便有所不测,也可以浮海逃命。
  举起义旗后于七现在号称登莱总兵。一众手下也是纷纷改口。
  于七可谓是过足了一把官瘾。
  “总兵大人,大炮已经全部按照您的要求调试过了,没有问题。”
  “总兵大人船坞已经对损毁的桅杆进行修复,船底也进行了加固。”
  “总兵大人,东虏派人送来了和谈书。”
  这最后一句可是挑起了于七的兴趣。
  在他看来东虏这是缓兵之计。
  他把动静闹得那么大,连登州知府都宰了,鞑子不可能会善罢甘休。
  他们只是在拖延时间行缓兵之计罢了。
  而且于七根本没有什么和他们好谈的。
  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假惺惺的搞什么和谈?
  而且和鞑子和谈于七觉得恶心!
  “直接把那送训的信使斩了,告诉鞑子没有什么好谈的!”
  “遵命!”
  “总兵大人咱们也不管那么许多了,就是干,干个痛快!”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