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军出征(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永历十四年三月初一,明军在武昌举行誓师大会,随即开拔前往长沙。
  全军包括李定国所部三万余人,夔东诸家抽调的精兵一万,以及虎贲军一万人。
  全军共五万人号称十万,声势浩大震天。
  余下的数万兵马负责镇守武昌。
  武昌是为重镇,不可不防。
  如今清军虽然示弱,但就像一只窝藏在角落里的毒蛇,随时可能暴起伤人。
  所以朱由榔要做到万无一失,宁可留下重兵防守也不会冒险去赌。
  值得一提的是,明军出城时百姓们自发的前往城外相送。
  毕竟这些日子以来明军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
  这和清军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军破城那日百姓们都躲在家里大门紧闭生怕遭殃。毕竟按照惯例大军破城,士兵们会肆意劫掠三日。
  他们觉得明军也不会例外。
  谁曾想明军竟然秋毫无犯。
  据说这和当今天子永历皇上的严令有关。
  这么好的皇上便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是以今天他们自发的前来送行就是为了表明态度。
  这一切朱由榔自然看在眼里。他心里暖暖的,颇是欣慰。
  谁说百姓们都是冷漠的?
  你真心对他们,他们就会真心对你。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百姓便是最好的宣传点。
  有了这些百姓的支持,将士们也会更有动力。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们守护的人值得守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满清残酷的剃发令对比下,明军简直就是菩萨佛祖的存在!
  在百姓们的欢送下明军离开了武昌城。
  不知为什么,从新踏上征途朱由榔竟然生出一丝快感。
  也许是因为军旅生活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吧。
  长期困在一个地方生活方式僵化,每天都是一个样子。时间久了是人都会变得烦躁。
  从这个角度讲,朱由榔是有些佩服那些大一统王朝的皇帝的。
  他的性格可能过不习惯这种生活。
  所以他需要一直在军中南征北战。
  这一点旁人可能不知,但朱由榔自己是心知肚明。
  进攻长沙的路线已经制定好了,先沿长江抵达巴陵再南下渡过汨罗江。
  前者需要乘船,之后是陆路行军。
  朱由榔所乘的座船有着特殊的装饰一眼就能看出。
  其余水师战船把天子座船拱卫在正中,整体呈一个锥子的形状。
  朱由榔站在船头,任由江风拂过面颊。
  初春的那种清爽让人很舒适。
  “陛下,甲板上风大,要不还是回仓里吧。”
  伴驾在侧的李定国十分恭敬的说道。
  “不必了。朕想在甲板上看看这大好河山。”
  不得不说长江真的是极为秀美的。
  攻打武昌前全军上下都绷着一根弦,朱由榔也不例外。
  那个时候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才能拿下武昌,根本没有心情欣赏长江两岸的景色。
  但现在他的心境已经大为不同。
  清军也不过如此,只要明军做好自己就有机会取胜。
  再看江上风景,却是如斯惊艳。
  颇有一种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感觉。
  “晋王,你说如果我军到达巴陵后改为从洞庭湖横穿如何?”
  朱由榔这倒并非是一拍脑袋做出的决定。
  毕竟明军此番带了不少火炮。
  虽然没有红夷大炮那么重,但若要靠马匹来拉还是有些麻烦的。
  如果乘船的话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陛下贸然改变行军路线恐怕不妥吧。再说洞庭湖即便横穿,也不能直接进攻长沙,绕远了啊。”
  之前朱由榔对着舆图勾勾画画,觉得这不失为一种方案,但经由李定国这么一说,缺陷却是很明显的。
  “而且洞庭湖湖面太宽广了。容易遭到敌军水师伏击。水面战我们很难发挥优势啊。”
  这倒也不能怪李定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李定国擅长陆战,郑成功擅长水战尤其是海战。
  同样的战斗李定国可能没有底气,郑成功就会信心十足。
  但你总不能说李定国就不如郑成功吧?
  总体来说二人都是大明的战神,只是擅长的领域不同罢了。
  所以李定国总会本能的避免水战,这一点朱由榔也能理解。
  其实朱由榔也是就那么一提,毕竟他也觉得临时改变行军路线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虽然敌军会蒙圈,但将士们也会蒙圈啊。
  还是按照原计划行事吧。
  只不过对于洞庭湖朱由榔一直有执念的。
  这么好的一个水师驻地浪费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等到明军拿下整个湖广南部,控制了整个洞庭湖后一定要在此训练水师。
  虽然不一定能比得上郑成功的水师,但一定要打赢东虏的!
  “陛下,江面上有尸体!”
  李定国眼睛很尖,立时就发现了异样。
  朱由榔顺着望去,果然看到了江面上的浮尸。而且不是一具,而是很多具!
  他们随着江水浮浮沉沉,若不仔细看还真不一定看的清楚!
  “这是怎么回事!”
  朱由榔大为疑惑。
  “命人把尸体打捞上来看看。”
  “遵旨!”
  李定国当即命人前去打捞尸体,没多久就把十几具尸体打捞了上来。
  能够清晰的看出这些尸体上都披着甲胄,而且从他们束发这一点可以判断这些死去的士兵都是明军士兵!
  巴陵出事了!
  这是朱由榔的第一反应。
  而且应该是刚刚出事不久。
  不然王贺年前往长沙时不会那么顺利!
  见天子面色阴沉,李定国劝道:“陛下,或许只是个别情况,您先不要着急。”
  “是不是个别情况不是朕说了算的。眼见为实,去到巴陵就一切都清楚了。”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陛下说的是,臣这就命全军提速。”
  “朕实在不愿意相信是有人反水,希望是朕想多了吧。”
  朱由榔慨叹道。
  虽然早有准备,但战争还是比朱由榔想象中要残酷。
  如果是最坏的情况,也是给朱由榔提了个醒。
  战争不是一番丰顺的,反反复复很正常,朱由榔必须适应这种局面!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