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章精力充沛的董事长
079章精力充沛的董事长
“那么,董事长,这个诅咒,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我问。
牛董事长得意的笑笑:
“这就要从a国这个国家的习俗说起了。”
原来,远古时期,a国是一个对今生前世能够死而复生,深信不疑在的国度。
在这个国家,人们有一套独立的丧葬习俗。
最富有最有权势的皇帝,在死后,享受着最好待遇……
由于这些皇帝的随葬品,都是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所以,他们在死后,想进去挖掘贵重物品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并且前赴后继,一批接着一批……可以想象到,皇帝死后,也要承受比一般人更多更大的骚扰和挑战!
当地人认为,如果哪个皇帝能通过地府的挑战,成为众神的一员的话,他将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和幸运……
最后,只有两个皇帝的墓被保留了下来。其中,一个是年轻的皇帝,还有一位是生前就声名显赫的皇帝……
因为,凡是进入他们墓地的人,进去后都诡异的病死……
后人经过研究发现,所谓的诅咒,确实存在。不过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并非鬼神或诅咒,而是因为墓地里的空气中,或者是皇帝身上的佩戴物品上,有一些特别的物质!
比如,其中之一分析,这种空气中的神秘物质,可能是一种真菌……
xxxx年,考古学家在a国的皇帝陵墓群中意外发现——
走进一座座黑暗而潮湿的陵墓,随处可见一团一团的漂浮物……
它们似乎是以棺木和陪葬的物品为生,也不需要氧气。
这些真菌,与xxxx陵墓发掘记录十分吻合。因为记录显示,在xxxx王陵最初被掘开的时候,墓中发现了许多“莫明其妙的东西”……它们可能就是和墓中同样的致命真菌,也就是很多探险人进入墓地中致死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后人们发现,墓地内还有一些有毒气体。
据说,a国在很早的古时,就已经有人种植有毒的植物了。之后人们在以后发现的远古文书上,发现了记载各种毒物的应用方法:
鸦片……
砒霜……
附子……
氰化物……
毒蟾蜍……
有理由推测,数千年前,那时的皇帝以及大臣,很有可能已经把剧毒作为保护皇帝陵墓的武器使用了……在陵墓内随处可见的壁画上,那些绚丽的图案中,也许含有各种剧毒成份。
也不能排除“尸毒”这样一种毒素,它是尸体腐烂后发散出的一种有毒物质。这种物质,能使接触者诱发脑膜炎,感染肺炎等当时人们束手无策的不治之症……
可以想象,当这些毒素混合在一起时,累积在密闭的皇帝陵墓中到处飘散,绝对有可能对进入墓地的人的身体,产生无法弥补的伤害……
“可见,那时的帝王已经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应对闯入者了!”我感慨的说。
“是啊!你们再想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有可能对进入墓地的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牛董事长看向我,像是在测试我的思辨能力。
“有没有可能,墓地里的石头有放射线?”我灵机一动,问他。
“嗯,聪明!小牛,你是怎么想到的?”牛董事长问。
“平时家里装修,如果用了不合适的石材,会对人造成辐射作用。现在常听说,哪家人装修不当,结果得了白血病的……所以我想,墓地离不开石材啊。假如,墓地的石头有辐射,那不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吗?”我笑着对他说。
“你这个机灵鬼!”牛董事长瞪了我一眼,笑眯眯的说。
“小琳虽然是猜的。不过,她蒙对了。”他说。
“后人发现,进入墓地的人,除了发高烧、中风之外,大多数是疯癫,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毁坏……而根据后来对该国的地质勘探,发现当地有铀矿石……”他说。
“我说的对了!”我拍手道。
“你不过运气好而已。”牛董事长说。他接着告诉我们:
在上世纪初发生了一次史上最为惨烈、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海难的轮船上,当时,除了船上有数千多名乘客之外,还有一具来自a国的棺木……在棺木的尸体上,佩挂着许多的饰物,其中,还有一块安放在胸前的符咒,符咒上画着死神的像,另外,有一行读来令人恐惧的文字文字:
“众人们,都从沉睡中醒来吧!你眼光所及能战胜伤害你的一切”……
据说,为了妥善保管这具棺木,当时,它被安放在船长的驾驶舱里……可是,凡是和这具棺木打过交道的人,很多人都发生了神智不清的情况。
“后来,人们曾经推测,有可能驾驶这艘船的船长,也有可能接触过这具棺木,并且被这个棺木尸体所散发出的气体所影响了他的思维……”
牛董事长的话刚讲完,我们几个都笑了起来。
“你们别笑,我这可是进行过十分认真的考察的。告诉你们,今后,我还准备出第二个散文随笔集子呢,其中,关于这次出访的国度的风土人情,就占总篇幅的二分之一。”牛董事长说。
看得出来,牛董事长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我望着他皱纹明显的脸庞想……
他出国考察工作,都能把沿途风景以及风土人情了解的那么清楚,可见,他做工作也是一丝不苟的。
……
饭后,小力送我一直送到公司大门。
太阳热辣辣的照在头顶。
我问小力:
“你们牛董事长精力充沛,一路考察,还把这些历史典故都了解了一遍,真不简单。”
“嗯。董事长这次出国就是参加一个商务会议。他走前一直在准备写作资料。”小力说。
“是吗?”我很惊讶。
“听说他出国前,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到图书馆查资料做笔记了。光是资料卡片就做了上千张,有关a国的历史书籍,就翻阅了几十本呢!他说,要像做学问一样写随笔。”小力说。
“他这把年纪还这样的认真和勤奋!了不起……”我敬佩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