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外来和尚

  不出江一尘所料,第二天一早,淅淅沥沥的春雨就开始下了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收,连续下了三天。都说春雨贵如油,周边民众好几个月没看到雨水了,无不欢欣鼓舞。
  李白等人被困在客栈内,只能饮酒度日,期盼天气尽快放晴。
  胡婉心私下和江一尘商议,道:“一尘,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旦离开了这里,我们今后都不可能再来了。”江一尘道:“你说的是还是那个旱魃吧?”胡婉心道:“说来奇怪,这几天我经常会回忆起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一开始以为是魂魄不稳所致,连续几天这样,这才知道,我这体内有周婷妹子残存的记忆。”江一尘倒是没觉得有何奇怪,道:“内经有言,心主神明,心脏作为五脏之一,会有一些记忆存在。”胡婉心笑道:“你说的不错,多半是这个道理,我清楚记得,周婷妹子祖父去世前后,经常有个道士在她家后面的山上转悠,也不知道搞什么,直到周婷祖父下葬三个月后,此人才不再来。”江一尘道:“还有没有别的记忆?”胡婉心道:“有关这道士的记忆就这么点了,别的与此无关。”
  江一尘沉思片刻,说道:“还有那个紫色的三角形标记,也是十分蹊跷,会不会和这个道士有关?”胡婉心道:“不好排除,说不定鲶鱼精和旱魃,都和这个道士有关系。”江一尘道:“说的不错,此事也必须调查明白,不能留下后患,等会和李翰林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先回去。”胡婉心笑道:“说不说都一样,我们的大诗人可是个好事之人,有这样的热闹可瞧,你赶都赶不走他。”
  果然,晚饭时江一尘提出还要再呆几天,调查清楚周婷记忆中的道士来历,李白马上表示要跟着一起去,汪伦也表示赞同,说道:“旱魃一除,马上就下雨了,但是为何出现旱魃?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迟早会有第二第三个旱魃出现,受灾的还是老百姓。”余薇薇问道:“婉心姐,是不是又有坏人了?”胡婉心道:“一切都是未知,等你一尘哥哥调查清楚了,才知道是好人还是坏人。”
  江一尘道:“等会去打听一下,附近可有道观?”李白道:“可以去找那个陈道长,他肯定知道哪里有道观。”胡婉心道:“不用去找,我想起来了,这个道士是从九华山过来的。”李白道:“九华山离此不远,快马一天可到。”胡婉心笑道:“我听说九华山的名字就是先生所起的。”李白一听,连连摇手,道:“哪有此事?我还没去过九华山呢,只是从山脚下路过了一次。”
  汪伦插口道:“婉心姑娘没说错,九华山的名字就是先生所题。”李白愕然。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因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此时称为为九华山有好几年了,好笑的是,始作俑者李白对此却是毫不知晓,更别提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了。
  当汪伦把九华山改名的缘由说给李白听后,众人一起抚掌大笑。胡婉心道:“我们的大诗人名扬天下,一首诗就让一座山改了名字,九华山可比什么陵阳山和九子山好听多了。”李白道:“好了,别给我带高帽了,昔日我路经九华山,久闻其九峰竞秀,神采奇异,原本想去游览一番,却因家事羁绊,缘铿一面,颇觉遗憾,不料今日跟随着一尘和婉心,还是让老夫得偿所愿。”言毕哈哈大笑。
  汪伦道:“听说山上正在大兴土木,广盖寺庙,主持是是个外来和尚,叫什么金乔觉。”李白道:“不错,这个金乔觉据说是新罗国的王族,自小就来我大唐求学,我在长安和洛阳时见过他,只不过他崇尚佛教,终究是说不到一块,不过此人生性慈和,极有气度,谈起佛法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洛阳白马寺的僧人对他非常信服。”
  金乔觉,又名释地藏,俗称金地藏,新罗国的王族,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汉学修养颇深,其诗作被收入《全唐诗》。此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金乔觉24岁时,带着神犬谛听,西渡来华, 初抵江南,卸舟登陆,几经辗转,卓锡九华。位于九华山麓的“九华行祠”为其初上山的栖身之处。九华山上的金仙洞、地藏泉、神光岭,都留下他的足印。
  地藏菩萨信仰在印度出现较晚,虽然留有痕迹,但总体来说并不为印度原始佛教界所重视。也并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萨,观音,弥勒,文殊,普贤之列。其地位和作用在僧侣心目中微乎其微。这种状况直到印度佛教泯灭也没有改变。与此相反,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入中国后,不仅获得重生,并且成为中国大乘佛教推崇的四大菩萨之一。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位叫金乔觉的新罗僧人。
  公元719年,九华山下走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行脚僧。他举目眺望,发现这里峰峦挺拔,连绵百里。云雾缭绕,四季清凉,是个修行的好场所,于是决定留驻九华山修行。九华山当地的一位隐士费冠卿在他的《九华山化城寺记》中详细记录了这位行脚僧来到九华山的故事。
  “新罗僧人金乔觉,法号地藏,是新罗国的王子。样貌奇特,身长七尺,力大无穷,24岁落发出家,航海来到中国求法。”此时的中国正值盛唐,佛教大规模的经典翻译基本结束,大小乘理论均扎根中土,佛教的发展处于繁盛时期,长安城内寺院林立,社会风尚礼僧敬佛,重视国际性的商贸文化交流。不仅向佛教的发源地派遣留学僧,延请印度高僧来华讲经布道,还向朝鲜三国,日本等国传播佛教。吸引了众多的异国僧伽来华修行求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