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
翠竹低下了头哭了起来。
周太平冷笑道:“不必紧张,你就好好地在我身边吧。不过,我可告诉你,你如果做错了,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会原谅你两次,我不会给你第三次对不起我的机会,我丑话先放在前头。”
“明白了周姑娘。”翠竹点了点头,心虚地低下了头。
周太平当然明白,翠竹之所以待在她身边的原因。
这是柳昭君逼迫翠竹这么做的。
柳昭君以为翠竹可以取得周太平的信任,从而打听周太平一些事情,通风报信,并且趁机挑唆周太平去做不好的事情。
周太平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但是明知这样周太平依然要留下翠竹,因为周太平一眼就看穿了翠竹,翠竹是一个非常好的奴婢。
她愿意为主人牺牲,但同时,她也是有自己的性格。
柳昭君一次又一次地殴打她,伤害她,周太平又对翠竹那么好,人心都是肉长的,翠竹难免不仔细思考谁才是她真正值得付出的,最后投靠周太平。
如果翠竹真的投靠了周太平,周太平就又得到了一个聪明的奴婢,平添了一只左右手,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如果翠竹是这么容易就投靠周太平,那么翠竹也就不值周太平那么努力地去争取和信任了。
再说了,周太平留翠竹在身边也是为了将计就计,就像这个蜂窝的事,周太平是故意在翠竹面前毫不避讳地提及,周太平知道翠竹一定会报告给柳昭君的。
虽然蜂窝这件事幕后主使人究竟有几个人,周太平尚不知晓,让其中一个人必定是柳昭君,但是凭柳昭君一个人的力量是断然不可能在这么大的皇宫里做这么大的事情的,所以柳昭君必然是跟什么人联合,周太平要查的就是这个跟柳昭君联合的人,这才是周太平要一网打尽的目标。
而至于那个蜂窝,现在究竟出现在哪里,周太平虽然还没有找到,也确定接下去将会找不到了,因为他们如此兴师动众地前往东郊去寻找,早就让柳昭君他们有了防备,已经有着绝对足够的时间把蜂窝从西郊移开,但是好在燕青已经找到了蜂窝在西郊的蛛丝马迹,已经有了半个证据。
但是周太平现在还不想马上去报告太后,因为她不想打草惊蛇。
因为周太平的目的不是要查清楚蜂窝是在西郊还是在东郊,她的目的是把他们一网打尽,所以周太平需要沉下气来,跟他们打长长的一道耐力战。
虽然周太平还不知道幕后主使都是谁,但是周太平能猜得出是哪几个人,所以周太平在寂静的夜晚,带着夏荷一起来到了萧贵妃的宫门口。
“夏荷你怕吗?这次蜂窝事件的幕后主使很可能就是萧贵妃,如果我们这次进去,有可能会遭遇毒手,你若是害怕,你可以现在就离开,我不会怪你。”周太平写道。
没想到夏荷斩钉截铁地说:“姑娘去哪里,奴婢就去哪里,姑娘都不怕,奴婢还有什么好怕的?”
“好样的。”周太平握住夏荷的手写道,“我必会保护你的安全。”
于是二人敲响了萧贵妃宫的门。
早有人去通报给萧贵妃,当时萧贵妃正跟金嬷嬷在一起。
“什么?周太平要来见本宫?”萧贵妃冷笑道,“周太平莫非是不怕死的吗?不知道本宫一直仇视着她吗?”
“周太平是个谨慎之人,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不可能主动过来送死的,娘娘,我看还是小心点,不能够轻举妄动,免得进入了周太平设下的圈套里。”金嬷嬷说。
“说不定周太平就是要我们这么想,让我们怀疑,其实她只是设下了空城计。”萧贵妃说。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呀,除去周太平容易,可是能够一直保住贵妃这个头衔,保护今天这个地位,却是难的。”
在后宫中,一旦被拉下来,想东山再起可就难了。
萧贵妃点了点头,“且让周太平进来,本宫倒要看看周太平想要耍什么花招。”
周太平和夏荷走了进来,萧贵妃怎么也想不到,周太平竟然会只带了一个奴婢进来。
“臣女见过贵妃娘娘。”
“奴婢见过贵妃娘娘。”
周太平和夏荷两个人相继行礼。
“礼数倒是做得挺足的嘛。”萧贵妃冷笑道。
“对着贵妃娘娘,不敢没有礼数。”周太平写道,脸上笑容灿烂。
“坐吧。来人,上好的茶招待。”萧贵妃也要把礼数做得足。
茶端上来了,夏荷拿出银针,正要试毒,周太平却摆了摆手。
“姑娘?”夏荷担心地说。
周太平冷冷地写道:“萧贵妃娘娘好茶招待,我们怎么还能够怀疑这茶有毒呢?贵妃娘娘从来有皇后之风,必然是做不出这种龌龊的事,再说了,贵妃娘娘又怎么可能会为了我这样一个人,而坏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呢?”
周太平说完就端起茶喝了起来。
萧贵妃鼓掌,“好胆量!也很聪明。本宫若是有太平这样的女儿,就是一生有幸的了。”
“娘娘过奖了。”周太平放下茶盏,“娘娘才是巾帼英雄,后宫无敌。”
萧贵妃笑道:“莫非周姑娘来找本宫,为的就是夸奖本宫有做皇后的资质?太平可不要陷害本宫啊,这谁做皇后是皇上决定的,本宫可从来不会有非分之想。太平这句话,可是容易让听到的人误会啊。”
周太平写道:“娘娘不去陷害别人,别人都要感恩戴德了,臣女又怎么敢去陷害娘娘呢?恐怕娘娘是心虚了,臣女只是说皇后这个词罢了,就引来贵妃娘娘如此担心。”
萧贵妃摸了摸自己新作的美甲笑道:“后宫本就无事也会起风,太平是局外人,自然不清楚。太过锋芒外露的人,往往都是死得最快的。”说着目光犀利地落在周太平身上,似乎是在说周太平就是属于“死得快”的那类人。
“多谢娘娘提醒。”周太平写道,“怕就怕,贵妃娘娘没有机会看到臣女的锋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