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

  九月的辽东已经进入了初冬,最少也是深秋的感觉。早起的时候,可以看到落叶从树上落了下来,在树底下铺了厚厚的一层,最上层的落叶上,有一层浅浅的白霜。
  在当时的东北大地上,人烟稀少,远不及后世三省相加过亿规模之谱,就算是后世时,东北也是地广人稀的肥沃黑土地,甚至引起岛国强邻的觊觎野心。
  在此时,辽东一共才有不到百万的汉人被当成奴隶来统驭和奴役着,加上二十万不到的所谓满洲八旗,另外在密林深处还有少量的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还有索伦、鄂伦春等少数民数,相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这使得当时的关辽大地到处都是肥沃之极的旷野,到处都是深而密的原始森林,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哪怕是在战火纷飞,围城战和打援战已经超过一年之久的时候,除了在战场最近的地方树木被砍伐一空,其余的苍茫大地上,仍然可以看到一片又一片的密林,在秋风轻拂下,密林深处,发出一阵阵的呜咽般的声响,似乎是有一个身形落拓的巨人,在从林深处发出着悲伤的声响。
  在锦州到松山堡,从松山过女儿河,到浮峰山,再到塔山,再到高桥,如果天地有灵,一定也确实会感觉到深切的悲伤!
  伏尸过百里!
  松山一役的走向因为没有张守仁的参与是与历史完全的相似。
  崇祯和陈新甲等人为中枢,不了解大势,只知道催促进兵,缓解户部供给粮饷的压力,却全然不顾这一场大战可能会战败所带来的后果。
  智识之士,都是完全了然,这一场战事中十几万大明边军精锐全军覆没的后果是什么,然而崇祯却是一心求好,他的这种性格已经不必再多说,吊死煤山虽然是悲剧,是帝王的一曲悲歌,但平心而论,这种最悲惨的后果绝对是崇祯自己一手造成的。
  哪怕他是天启帝那样的做法,以明朝的国力,可能拖到后金也腐化,或是最少能再多拖一二十年,甚至是拖过小冰河时期,都是不可知的事情。
  但无论是谁来做,甚至是福王和弘光父子一脉相承,绝对会比崇祯在位要好的多。
  王朝末世之时,最忌操切急燥,最忌改弦更张,最忌眼高手低,崇祯是把一切都占全了。
  于是在眼前,锦州这座雄城陷落了!
  松山堡被围,洪承畴和杨国柱等文官武将和不到一万人的残兵困守其中,无粮无草,失守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从松山到高桥之间,皇太极使大量精锐埋伏其间,在清军打下笔架山,夺取了明军的军资之后,当时马绍榆的建议仍然是明军主力全上,与清军决战,这个建议被洪承畴否决了。
  事实上以后人的眼光来看,这个建议确实是书生之见,纸上谈兵。
  八总兵首鼠两端,其心各异,而且战斗力也是参差不齐。
  象王朴这样的大同总兵,家丁少,劲兵少,军纪一向是明军倒数,其人向来卑劣无能,而白广恩也是与之类似,只是能力稍强,再如杨国柱和吴三桂等,洪承畴约束不住,真正听他的,也就是左光先和曹变蛟这两个在陕西剿贼的旧部。
  枝强干弱,洪承畴根本无力统驭部下,一切献策都只是虚妄。
  就如洪承畴能接受刘子政的建言,将八总兵十三万众集结在一处,甚至连后路也不保,难道他十二年的督师就真的不如张斗,不知道自己有前权无后阵,头重脚轻?
  实在也是无能为力之举……八总兵其心各异,部下良莠不齐,打这样的仗,明军前阵稍弱一些,就很可能是一触即溃的局面……事实也正如洪承畴所预想的那样,明军因为主力汇集在一处,士气还算饱满,在与清军的前哨战中,屡有斩获。
  但侥幸心理毫无益处,皇太极这样的在青年时期就跟随其父与明国交战,然后在险恶的条件下攻占明国边城,再打下沈阳辽阳,在其父死后,他力挽狂澜,尽量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恢复生产,同时在崇祯二年开始入关,此举使得蒙古各部渐渐对满清归心,同时他解决了毛文龙和朝鲜,使清国无后顾之忧,再打跨了林丹汗,使草原一体,尽归满清。
  就在此人手中,后金为清,从一个部落小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这样的一个雄杰人主,怎么会看不出明军阵列打法的矛盾之处?
  洪承畴和十三万明军的悲剧,从他们出战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
  后人重演一万次的松山之战,其实无非是痛苦情绪的一种发泄,但只要当时的大明皇帝是崇祯,就算松山之战被改演一次,仍然可能会有塔山之战,杏山之战,用后世论坛上常常调侃的话来说,明清之间的问题,真的是体制问题啊……
  在丁宏广和他的小组成员们面前就是这样的惨景!
  他们是在四月进入辽东,同时开始了在辽东参与进松锦之战的计划。
  这也是军情处成立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
  全程参与其中,观察明军的战斗力,战法,指挥,包括后勤旗号金鼓等一系列的所有的动作。同时,更为深入的,全面的观察清军的战法,从个人到各牛录,各甲喇额真,各旗,观察每个余丁,步甲,马甲,白甲和葛礼什贤,观察清军的动员和后备,观察他们的后勤系统和武器储备等等。
  光是完成这些已经是难得的伟业,而在计划的核心,还有一个叫丁宏广想起来都为之战栗的计划。
  但所有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从最基本的开始。
  他们是做为粮队押解官被“征调”到汉人包衣为主的队伍之中的。
  有超过十万人的包衣,还有满清的一些余丁在内,各异族的男丁在内,十几万人在锦州到松山的土地上活动着。
  在高桥一带,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挖出了一条几十里长的壕沟!
  深过人,有尖锐的木桩埋于其中,犬牙交错,蜿蜒数十里,将明军彻底隔断。在清军主力与明军接触后,老辣的皇太极一边着人毁笔架山的明军粮饷,一边派劲兵伏于明军后阵,同时掘壕乱明军阵脚人心。
  数招连下,明军毫无能力,原本洪承畴计议大军一起退后,折返宁远。
  如果全军一起行动的话,明军还有一线生机,最少有可能且战且退。毕竟当时战场距离宁远不过百里,明军十几万主力仍然抱成一团的话,有可能损失惨重,但亦不至于落到几乎全军覆灭的结局。
  可惜事实无法逆转,那一夜十几万明军所驻防的大营风声鹤唳,大同总兵王朴先逃,然后是白广恩,接着是吴三桂等奔逃,十万明军毫无章法的南逃,在途中遇到了早就有准备的八旗骑兵……结局可想而知!
  就在松山往宁远的这一百二十里路上,在高桥附近,清军大砍大杀,几乎将奔逃的明军杀了个干净!
  五万九千余明军余尸于途,尚有两三万人在其后被搜捕杀害,只有几千人逃了出来,其中包括几个先逃的总兵官。
  而剩下的明军就在曹变蛟等总兵的率领下,簇拥着洪承畴等文官进入松山,在这个小小的军堡中,进行着毫无希望的抵抗。
  因为好歹有点身份,丁宏广等五人不算是包衣的身份,他们的待遇和抬旗的汉人旗丁差不多,吃住也和抬旗的汉人旗丁一起,他们有的是监工的身份,督促着包衣们运粮草,挖壕沟,干些杂活之类的事情。
  在漫长的四个月的时间里,几个人跟随清军行动,经历过明军与清军前哨战,亲眼看到了曹变蛟总兵官率领的秦军精锐突入八旗军中,那些平时威风凛凛,号称是百战精锐的白甲兵们在忠勇无双的秦军将士们面前也是黯然失色,纷纷辟易,秦军的大旗似火,铠甲似火,连同座骑一起成为一道道火红的掠影,秦军将士以无所畏惧的决心,勇猛向前,多次动摇了清军的阵脚,什么马甲,步甲,白甲,全部为之辟易,被秦军如山般的决心击的粉碎!
  在最关键的时刻,秦军已经打到了距离皇太极最近的黄罗伞盖附近,如果不是最精锐的葛礼什贤营迎击上去,并且秦军是以寡击众的话,松山之战的结局没准就因为一次决死的突击而改写了!
  在秦军突击之时,丁宏广等人都是热泪盈眶,感动的无以复加。
  只有在秦军身上,他们才感觉到与浮山军人有一样的气质,一样的决心,一样的勇气和坚毅,一种民族的精神在秦军身上也有延续和流传!
  何谓军人,保家卫国!
  在那场战事之后,所看到的,无非就是地狱一般的惨景。
  到八月之后,连续的大规模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甚至是松山堡的围城之战也是接近尾声了。
  城头的明军已经疲惫不堪,城防守备已经十分松懈,破城不过是指日间事了。
  清军营中已经隐约有流言,大约是城中某些明军将领已经决意投降,只是皇太极对明清两方都有严令,务必要活捉洪承畴,因为这个条件十分苛刻难办,所以这军堡才一时未破。
  只是这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