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禅位奏疏
献帝听了郭嘉的汇报非常满意。
他忍不住赞叹道:“廷尉的奏议令朕大开眼界。当真不愧是楚王帐下的得力干臣。”
随即他又看向旁边的刘可,缓缓说道:“楚王,这样的人才你可不要藏私。
要多多推荐一些出来,到朝廷中为国效力哦!”
刘可淡淡的笑道:“谨遵圣意!”
在郭嘉汇报完,其他人又回到了老样子。
听的献帝一个劲的打哈欠。
直到宗正的发言,才瞬间引爆了全场。
宗正刘艾是最后一个汇报的。
他的开头与其他人别无二致,无非就是称颂之词。
但是奏议的后半段,却突然话锋一转,露出了他本来面目。
他直言道:“黄巾祸起,诸侯暴动,江山有倾覆之危,社稷有倒悬之急。
幸赖天不绝炎汉,祖宗之灵庇佑,降生楚王可于东阳。
自此,楚王兴兵讨逆,奋武扬威,终涤清群邪,光复中原。
功足以盖社稷,德可以披四海,艾身为宗正,不得不为江山社稷思虑。
故甘冒大不韪,特来奏请陛下,禅位于楚王!”
原本,其他人正在打瞌睡,走神。
刘艾此话一出,瞬间将其惊醒。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太尉杨彪。
此人是出了名的愚忠,为了献帝,即使是曹操都敢硬怼。
立即厉声喝道:“刘艾,你竟敢出此狂悖之言?是要被夷三族吗?”
不过,刘艾却已经豁出去了。
他知道,楚王现在就在朝堂上坐着呢,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中。
所以自己此刻表现的越坚定,以后便越能得到楚王的重视。
因此,他也顾不得上下级之分了。
毫不客气的回道:“太尉大人,岂能因一人而误社稷乎?楚王大德,天下可鉴。
所立下的功绩更是震古烁今,比肩光武。所以艾所言哪里狂悖呢?”
刘艾的话,将杨彪堵的瞬间说不出话来。
他只能硬着头皮反驳道:“而今陛下宽仁敦厚,威而有仪,岂可轻易废立?”
这时,又一人从人群中走出,竟是司天监。
“陛下,楚王,及列为同僚,吾职掌司天,夜观天象,见帝星衰微,晦暗不明。
七杀、破军、贪狼三星临于帝星之上。此主帝受兵乱之象也。
然在楚帝有一星,光耀如盖,直冲斗牛,更兼有三十六颗将星拱卫,极天际地,言之难尽。
正是意指楚王当居天下也。
此尽皆天帝所示,臣不敢有丝毫诳语,请陛下明察!”
东汉时期,人们全都笃信谶纬之言,尤其是将天象视作上天给的信号。
如若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上天都认为如今的皇帝不称职了。
因此,一时间其他人全都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
至于杨彪,更是怒目而视,不发一言。
这时,又是一人走出,表奏在南山出现麒麟献瑞,口含灵芝。
其上有隐隐约约浮现出几个字:“楚当帝,兴社稷”!
恳请献帝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也要禅位于楚王。
这些人自然全都是郗虑暗中纠集的那一批。
又是谶纬,又是祥瑞的,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就连坐在高台上的刘可都有些无奈的想道:“你们就不能换点新花样吗?怎么翻来覆去全是这一套?”
此次禅位之举,本来就是郗虑、刘艾等许多大臣暗中策划。
对于中途会遇到的阻碍和质疑早就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所以朝中虽然有不少人忠于献帝的,但是他们临时反驳,哪里对手?
故而一个又一个的人败下阵来,支持禅位一派的声势自然越来越大。
其中更是有些人,见风转舵。
看到支持禅位已成主流,立刻偷偷的加入这一阵营,跟着一起喊起了口号。
台下顿时吵吵嚷嚷,乱成一团。
反而本次禅位的主人公,献帝却依旧是一脸平静。
在听到刘艾的话后,他便心中想到:“终于到了这一天了吗?”
献帝内心毫无波澜,反而露出一丝解脱的表情。
他看着朝下众人为了自己吵作一团,不由得眉头皱起。
突然,献帝一掌拍在了面前案几上,一声巨大的响声,瞬间将所有人惊住。
众人立即闭口,循声看去,却见献帝一脸怒气。
尽管大家已经争的面红耳赤了,但是现在献帝依旧是皇帝。
此刻他发怒,谁都不敢无动于衷。
献帝见所有人全都闭口看向自己,终于整理了一下仪容,开始说起来。
“各位不用为此争吵了,你们的心意朕早就已经明了。
楚王的功绩,天下可鉴,即使是朕都不得不承认的。
所以为了祖宗江山的稳固,朕早就有意禅位于楚王了。
不瞒你们说,早在朕深陷曹营之事,担心被曹贼谋害,汉祀将斩。
故已经血书禅位之诏,命人冒死送于楚王。
诏书中已经说明,朕若被害,楚王自可即日登基,承嗣汉统,为国讨逆。
幸赖祖宗神灵保佑,在曹贼谋害之前,楚王便兴兵驱逐,使朕重获自由。
但是朕自知德微福浅,难当大任,故今日愿遂百官之意,禅位于楚王。”
献帝说完,起身向楚王躬身一拜,就要接引他登上帝位。
刘可心中一动,正要动身。
但是忽然想起之前诸葛亮、贾诩等人在霸陵县就与自己谋划的那些。
于是他立刻起身扶起献帝。
随后又假模假样的拒绝道:“陛下折煞臣了。臣何德何能,竟敢窥伺神器?
之前收取陛下血书,也是为了出师有名,同仇敌忾。
现如今陛下危而复安,自当继续施恩于天下,臣只愿做陛下麾下一将。
替陛下扫清乱贼足以!”
刘可的表演天赋非常棒。
所以这番话说的可谓非常衷心。
就连之前反对楚王,认为他有篡位嫌疑的杨彪都被其动容,连连点头。
其实说起来,不管禅位与否,这都是刘氏宗族内部的事。
但之前依宗正刘艾所言,若是真的忠心为社稷,谁都不可否认,楚王的确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就连杨彪,回想楚王的功绩,都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