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交流(上)
说来也巧,孙权也没有想到,竟然会与刘可成为亲家。
两家的关系非常地复杂,由孙坚那一辈就开始纠缠了。
现在孙权就在扬州,当然少不了与刘可打交道。
孙权就趁机向刘可请教政务。
当初孙策将荆州交给了孙权治理。
一开始孙权还是一个愣头青。大事小事一起来,他的头都大了。
若是政务出了差错,如何对得起兄长的信任……
可是让孙权自己也觉得非常奇妙的是,他竟然将荆州诸事,玩转了,处理得非常有条理。
当然了,其中少不了其他人的相助。
尤其是马良……
马良何许人也?
正所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简单的地说,就是荆州马家五个兄弟都有才气,但是其中以马良最优秀。
你可以不知道马良,但是一定知道他的弟弟马谡……
有马良相助,孙权感觉处理政务轻轻松松。
有地痞流氓闹事?罪魁祸首杖责。
情节严重者,视情况或监禁、或充军、或斩立决。
孙权虽然待人友善,但是绝对不迂腐。
对于这些扰乱治安的乱臣贼子,从来不会手软。
在他的治理下,荆州无人再敢造次。
政治清明!
孙权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总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比如说,荆州的发展,始终跟不上扬州。
这一点让孙权非常纳闷!
如果以益州为目标,荆州当然是远远胜出。
可是孙权也是心高气傲之辈,怎么可能比下不比上。
他的目标一直是扬州。
为此,孙权付出了很多努力。
为了百姓生计,孙权建议,官府出钱出农具。
更是把土地租给百姓,让其劳作。
第一年不用交税,第二年则留下一些粮食,其余全部上交。
也就是说,百姓只要出力气,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不需要操心其他事情。
专心生产就行了!
可是,荆州的产出并没有提高。
孙权着重介绍了自己的政令,并且向刘可讨教道:
“东阳侯以为如何改善?”
按理说,刘可没有义务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现在处于拉拢荆州的关键时期。
孙权的态度也很重要!
于是,刘可耐心地解释道:
“这条政令看似替百姓减轻了负担,其实不然。这只是相对于那些没有任何工具的百姓来说,富裕一些的百姓呢?”
孙权有些不明所以。
“那些富裕的百姓,或者说是世家,会雇佣穷人劳作,然后他们就等着产出……这就导致了上层的人士,没有付出任何劳动!他们只是坐享其成。”
“在扬州的带动下,荆州越来越富裕,粮食的亩产增加了,这也导致了劳动的人群却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那些负责劳动的百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收成变多了,但是却没有落入自己的口袋。举例说,今年我种了五千石的粮食,留下一千,上交五千,明天种一万石的粮食,还是留下一千……那我为什么还要多种粮食?”
“大家都只求吃饱,生产力又如何提高呢?”
……
孙权记了下来,但却似懂非懂,以后再慢慢理解。他厚着脸皮道: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其一,多劳多得!”
这个容易理解,孙权记住了。
“其二,让富裕的人,也要为生产奔波。”
孙权非常诧异,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很难动员起来吧?
“这样跟你讲吧,寻常百姓皆是用人力耕田。何不高价买来几千头牛,租借或者贩卖给百姓耕田?”
“东阳王的意思是,鼓励经商?”
“当人们富裕起来,经商是必须的,温饱已经不能满足一些人的野心了。”
这理由让孙权有些无奈。
这个比喻很恰当,但是野心如同洪水一般,一旦释放了就收不回来了。
而且对于荆州的税收,刘可早就想吐槽了。
“你们的商业税,该改一改了。”
孙权露出疑惑的神色。
刘可接着道:“抛除了往日按人头税收取的政令,改变为交易税。”
“若是商人偷税漏税怎么办?”孙权道。
按照人头来算,收入城税,货物多的话,收一点运输税。
这就是荆州的现状,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每一座城市中,建立交易所,供商人交易,若是交易成功,则颁发证明,上交一定税务。并且派人监督管理,不在交易所交易的买卖,不受保护。”
“还有种种苛捐杂税,还有一系列的过路费,都该去除了。”
对此,孙权也有些怀疑,道。“若是除去诸多税收,只取这一交易税。这……恐怕荆州的税收会大不如前啊!”
刘可想了想,道:“仲谋啊,目光要放长远一点!荆州是一个大州,若是改变税收的式。你觉得前往荆州的商人,会不会比以往多一些?”
“额……”孙权诧异地一想,似乎还真地是这么一回事,不过心中还有一些疑惑。
“商人多了就能提高荆州的税收吗?”
“那当然了!”刘可信心十足地道,“扬州的人头税早就取消了,入城税也没有了。”
这下子孙权真的被刘可的话吓了一跳,失声道:
“这可是税收中最重要的一项,扬州何来这么多钱粮扩充军队?”
刘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道:
“农业税一减再减,和取消差不多了。”
孙权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刘可治下,都是农业大州,像是交州、扬州、徐州等地,农业产出非常丰厚,供养全国都没有问题。
税收竟然快取消了?
历代王朝,最大的收入,就是农业税!
因为种田的人最多。
可是东阳王竟然反其道而行……
“东阳王,商税超过了农业税,岂不是大乱之兆?”
“不要慌,不要慌。”刘可倒是一点也不急,以前的官府比较单一,只会从百姓身上搞钱。
明明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可是不懂得运用。
“真要收人头税,从盐铁专项入手不就行了?”刘可道。
盐巴是家家户户都要有的,把控起来也方便。
别看几文几文的,全国千万级人口,还怕收不到钱吗?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几文钱也不算什么。
人们烦躁的是,这里收一点,那里收一点。
给人的感觉就是,走路都要交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