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盛会

  当刘可的车架驶入练兵场,数万人开始欢呼沸腾。
  “恭迎东阳侯!”
  刘可站在高台上,放眼望去,两边都是扬州军整齐的队列。
  扬州军队列之后,才是豪杰的队伍。
  在扬州军的威严下,他们大气都不敢喘,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恭迎东阳侯!”
  无数人再次高呼。
  刘可见惯了大场面,能够保持镇定。
  人群中的吕蒙和陈到就不一样了,仅仅是一声声嘶吼,就让他们觉得热血沸腾。
  不虚此行!
  扬州军足够强大,所以才能够控制场面。
  车马有条不紊地行进着,前方是文人的队列。
  “参见东阳侯!”
  欢呼声再次响起。
  “怎么感觉像阅兵一样?”典韦道。
  离阅兵还差得远呢!
  但是这足以让刘可满意。
  “子泰有心了,让这么多人行动一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眼前的场景,都是田畴安排的。
  等到车架来到铜雀台,刘可下车步行,众星捧月,一路攀登。
  铜雀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换算成米,就是高达63米。
  也就扬州有这个实力建设!
  “此台固若金汤,和邺城遥相呼应,除了观景,还可屯兵。”郭嘉介绍道。
  不用时,相当于一个大型军营,刘可非常满意,感觉这钱没有白花。
  “不错,不知这设计出之何人之手?”刘可问道。
  “是孔明画的图纸,工匠负责完善。”郭嘉道。
  诸葛亮是比较全面的天才了。
  “对了,怎么不见孔明?”刘可诧异道。
  “在顶层呢。”郭嘉道。
  如果是一般君主,看到部下如此傲慢,一定会恼羞成怒。
  但是刘可了解诸葛亮,愿意相信他。
  到了楼顶后,刘可看到一个高一丈五的铜雀,舒翼若飞,神态逼真。
  “恭迎主公!”诸葛亮拱手道。
  “不必多礼。”刘可道。
  “主公请看。”诸葛亮指着台下道。
  刘可顺着诸葛亮指着的方向看去,那里是一个巨大的水池,引漳河之水注入。
  “此乃玄武池,可用于操练水军。”诸葛亮道。
  连这个都考虑到了?
  刘可非常满意,冀州的确需要一支简易的水军。不仅仅是漳水,还有黄河也需要巡视。
  诸葛亮在前面做向导,带领众人游览了铜雀台,一路上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这哪里是观景台啊,分明就是一个要塞。”王璨有些无语。
  “哈哈,说得对,不过仲宣不必担心,文人雅客想要登台,没有人会阻拦。”诸葛亮笑道。
  刘可点点头,道:“这个钱没有白花。”
  众人欢快地大笑。
  “启禀主公,宴会准备完毕。”太史慈汇报道。
  “诸位随我入席。”刘可大手一挥道。
  铜雀台上足够容纳数万人,刘可一出现,就有司仪高呼告之宾客。
  哗哗哗――
  万人宾客纷纷起身,衣袖舞动,手提酒杯恭贺道:
  “祝东阳侯武运昌隆!”
  刘可同样拿起一杯酒,喝道:“大汉江山永垂不朽!”
  “大汉江山永垂不朽!”
  众人一同高呼。
  刘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万人同饮。
  诸葛亮一抚掌,一排排编钟响起。
  至于歌舞被刘可禁了,否则铜雀台真要成为享乐的地方了。
  “光是喝酒没有意思。”刘可道。
  “主公,不妨请诸位才子,作诗一首。”郭嘉道。
  说到才子,大家都看向了王璨。
  王璨写的文章,蔡邕赞不绝口。
  “既然如此,在下就献丑了。”王璨没有推辞,向前一步道。
  几名书童立刻上前为王璨准备,搬来桌子椅子,铺开纸张、磨墨等。
  王璨没有怯场,大手一挥,下笔如有神:
  ……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
  王粲小时候就是个神童,后来董卓进京,王粲开始了自己的流亡岁月,为躲避战乱依附刘表。
  刘表这个人,尚贤却不能任用,并且王粲不会拍马屁,因此王粲就一直赋闲。
  王粲从小受到的是儒家的教育,儒家是让人们积极入世的,但问题是没有告诉人在乱世的困苦中应该如何做。
  这篇《登楼赋》表现了王璨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文章是好文章,就是有点煞风景。”郭嘉评价道。
  “奉孝所言极是,在下自罚三杯。”王璨道。
  “嘿,想要喝酒就直说,这一次兄长可是大出血。”典韦道。
  王璨笑着回应,与典韦碰杯。
  “不行不行,必须再来一篇。”郭嘉唯恐天下不乱道。
  “主公才情横溢,肯定能做出千古之文,我怎么敢抢了主公风头。”王璨道。
  “这么说也对,主公不妨献出笔墨!”郭嘉道。
  “好一个郭奉孝,原来你的目标是我。”刘可笑骂道。
  绕了一个圈子,郭嘉就是想要刘可出手。
  既然如此,刘可也不客气了。
  ……
  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盛明。
  ……
  刘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曹植的《登台赋》,气势恢宏。
  “扬仁化”两句写扬州施仁恩于宇之内,并敬事尊上。“尽肃恭于上京”,是指对居于许昌的汉献帝非常敬重尊崇。
  虽然齐桓公、晋文公颇负盛名,但怎么能和扬州的相比呢?
  刘可一用,就变成了自吹自擂,但是大家都很开心。
  “主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盛明,这句好!”郭嘉举杯道。
  众人一饮而尽。
  有王璨和刘可开头,接下来不断有人向刘可献上自己的诗句。
  大都平淡普通,却有各自的乐趣。
  偶尔有一些出彩的文章,刘可会当场奖赏,一千金到一万金不等。
  其中一名来自北海郡剧县的英才,获得了9999金的奖赏。
  此人名叫徐干,才情不在王璨之下。
  “为东阳侯贺!”文人齐声喝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诸位都是当代人杰,能与诸位共饮一杯,乃是我的荣幸!”刘可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