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青铜器?

  脑海中的声音果然传来了。
  “鉴定!”
  张易心中暗道。
  “民国时期青石匣子。”
  听到这个,张易不由得疑惑,居然能鉴定?
  不是实心的,是个石匣子?
  “此青石匣子,光素无纹,打磨做工细腻。底部开口,中空,方便存放保护其他器物。是为民国时期的青石匣子真品。”
  果然。
  鉴定还是很有效果的。
  怪不得看不到上边的盖子,原来,这石匣子是底部开口的。就像是一个罩子,罩住了里边的东西。
  这个设计,倒是巧妙。
  直接看上去,跟一块儿正方形的大石头,没什么区别。
  很容易让人忽略掉,下边开口。
  因为,这底下的石台面,和这块儿青石契合的非常好,几乎没什么缝隙。
  “爸,我知道了,这东西,中空的,咱们把这个石匣子抬起来。”
  “东西,肯定在石匣子里边。”
  张国山一挑眉毛,一边和张易抬石匣子,一边问。
  “你怎么知道这个?”
  张易伸手,敲了敲。
  中空的和实心的是有区别的,虽然这石壁比较厚,但,仔细辨认,是有不同的。
  “怪不得你爷爷一定要让你来,看来,你跟这里的东西有缘啊!如果不是你,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人能找到这里。”
  张国山不由得感慨道。
  不过,对此他也没有过多纠结。
  随即。
  两人抬起石匣子。
  里边的东西,也露了出来。
  这石匣子是非常重的,两人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一边。
  而那石台上剩下的。
  是……
  说真的,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
  总之。
  应该是青铜器。
  它整体上,大致也是个正方体的。
  看来,外边的那个底部开口的青石匣子,应该就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
  以商周事情的器物,最为精美。
  实际上,青铜器所用的材质,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种合金铜。纯铜,加入锡和铅等制成的合金铜。
  铜锈,为青绿色。
  不同的历史时期,纹饰特征都有一定的区别,器物的造型,也都各有特点。这些,一般都可作为青铜器的鉴定断代标准来使用。
  这第一眼看上去,张易根本不认识,这到底是什么器物。
  因为,以前从未见过。
  正方体,但因为上边有纹路,看起来,又不是那么规则的。
  纹路,也不是常见的螭龙纹,夔龙纹,也不是那种云纹谷纹,说不清楚,那些应该算是什么纹路。
  总之,有那么一些怪异。
  那种感觉,就是像是看到川蜀地区三星堆遗址,那些怪异的青铜像,给人带来的既视感是一样的。
  当然,这件青铜器,在风格上与三星堆,也并不相同。
  只是,都带有那种说不出的,诡异的感觉。
  张易伸手过去,轻轻触碰。
  准备鉴定一下。
  看有没有结果。
  不过。
  结果一样是,无法鉴定。
  跟他想象中是一样的,石匣子能鉴定,是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寻宝能力找到的东西。寻宝找到的,是这个奇怪的青铜器。
  当时,寻宝能力之后,没有直接鉴定。
  此时。
  无法鉴定,倒也在张易的意料之内。
  张易的父亲,也是从事古董行业的,张易以前了解很少,但是,后来陈叔和彭专家都提到过,张国山的眼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张易是搞不懂这个青铜器,又鉴定不了,他只好问。
  “爸,你觉得,这是个什么?”
  张国山蹲下来,已然在仔细观察。
  张易问完。
  张国山微微叹息了一下。
  “小易,说真的,我也没见过这种青铜器啊!从氧化的情况,还有着青铜的材质来看,可能要追溯到商周时期。”
  “但是,商周时期的,好像没见过这种器物。”
  话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继续说。
  “商朝晚期,到西周中期,倒是有一种酒器,是方形的,跟这个稍微有那么一些类似。那种青铜酒器,叫做方彝。只是,方彝的上边,有个盖子,那盖子的造型各有不同,一般都是类似于屋顶一样的斜坡形状。”
  张易微微点头。
  “爸,你说的方彝,我听说过。之前,香江的拍卖会上,曾经拍出过一尊,成交价1200多万,中规中矩。”
  “跟这个青铜器相比,那个就只是一个盛酒器而已。我爷爷奶奶这么重视,这应该不是盛酒器吧?”
  张易刚才拿了一下,这个青铜器,非常厚重。
  就好像,里边是实心的一样。
  即便不是实心,也是外壁比较厚重的那种青铜器。
  如果是盛酒用的器物,应该不必做成这样的。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爷爷奶奶如此重视,专门放在这个地方,这个现在真的很难猜测。
  张易爷爷的遗书里边,所有的线索,最终指向的,肯定就是这个奇怪的青铜器了。
  另外。
  寻宝之力,最终也指向了这里。
  外边奶奶那屋子里,比方彝值钱的东西更多,寻宝的能力,该选那里的东西才是。选了这个青铜器,也足以说明,它的特别之处。
  “小易,你过来看。”
  “这青铜器的纹路缝隙里边,好像还有非常细小的缝隙。”
  张国山一直在观察这个青铜器,此时,他倒是有所发现。
  听到这个,张易也凑了过去。
  仔细地看。
  也的确如张易的父亲所说,这青铜器的诡异纹路之间,有着细如发丝一样的纹路,或者说,是凹槽。
  而且,这些细微的凹槽,看起来也都是非常规整,而且非常有规律的。
  “爸,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路,能细微到这种地步吗?”
  张易问道。
  “不能!”
  张国山没有犹豫,直接否定。
  因为,这种细微规整的纹路,非常深,几乎已经用精密来形容了。
  在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
  “那这件青铜器,岂不是时代特征紊乱?”
  时代特征紊乱,一种是后仿,一种是赝品。
  能被张易的爷爷奶奶这么重视,又是寻宝的答案,想必,这件青铜器,肯定不会是以上这两种情况。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