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间谍相机

  “ ()”
  既然大家都不能接受谭振华生而知之的事实,那就只能认为他是个天才了。
  还是刘大凯说到:“好吧,谭天才,你刚才说的,我们都相信你,那现在我们谈点具体的,比如你这个无人机,还有你刚才说的毛熊点错了科技树又是个啥?”
  谭振华笑到:“先说这个科技树吧,这个词是我生造的,意思就是人类的科技发展,每一项新的技术成果,都需要建立在前人的几项前置技术基础之上,总结起来,就如同一颗树一样,一点点的往上生长,而这点的意思呢,其实就是,我认为,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客观存在的,换句话说,就是构成新技术的几项基础技术达到一定成熟阶段后,只要沿着这条发展路径走下去,必然会发现或者创造出这个结果,只是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由合适的人去找到它,发现它,就像在黑夜里沿着路走,一路点亮了一盏盏街灯一样,当然你沿着不同的路走,点亮的必然是不同的灯。”
  这个比喻实在形象,几人随即脑补了一下,都不禁微微点头。詹诺竹赞道:“嗯,小子这个新词发明的有点意思。
  谭振华毫不脸红地接受了詹诺竹的称赞,立刻进行了自我表扬: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是天才么。”这话才说完,他就见到老爸谭铭的眉毛竖了起来,赶紧转换话题:“但是,这个毛熊家的电子科技,可以说完全走错了方向,所以我说他们点错了科技树。”
  “哦?何以见得?”
  “当然是从我们所的老本行,雷达上看出来的。”
  “哟,谭大天才,你啥时候又对雷达有研究了?”王代表调侃道。
  谭振华心说,“我还真有研究,我脑子里的雷达技术,领先了40年,可惜,就算我现在拿出来也没用,就咱现在的工业基础,根本造不出来。”
  “呵呵,我啥研究都没有,但是我会分析啊,我这分析的来源,就是在《航空知识》看到了一片文章,说的是76年毛熊家的飞行员驾驶米格25叛逃到倭国的事情。”
  “嗯,这也不是啥秘密,后来米国可是把那架飞机给拆开研究透了的,这个不锈钢的疙瘩能飞双3,真心吓人。”詹诺竹说到。这次他说的可全是真心话,当年的米格25,可以说是兔子家所有军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原因无他,以当初兔子手里的家伙,要想打下米格25,几乎没有可能!
  毛熊家的米格25,是毛熊家航空兵历史上最机密的一个项目,主要任务是拦截和消灭敌方侦察机和轰炸机。设计师把其定位于高空高速飞机。
  1961年,米格-25原型机在试验中创造了在22670米的升限以及3000公里/小时飞行的世界纪录,号称双3,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架飞机都无法达到这一性能。
  这个数字一出来,可不光是兔子,就算强横如鹰酱也吓坏了,因为他们没有一架战机是其对手!
  所以鹰酱家的情报机构为此费尽心思想弄清这飞机的真实性能和特点,但在花费了海量的人力物力之后,也只不过搞到点毛熊家故意泄露的皮毛。
  然而没想到的是,就在鹰酱束手无策之际,喜从天降。1976年9月的一天,毛熊家一个名叫别连科的上尉,驾驶一架米格-25叛逃了,飞机降落在了倭国函馆市机场!
  倭国,在二战之后那就是米国人的乖儿子,一见有这种事,当然得先把爸爸——米国人叫来。结果当然不用多说,米国人把这架米格25里里外外全拆开了好好的研究了一番,一直摆弄到10月中旬才把飞机还给毛熊,还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介绍这个飞机,其中不乏各种嘲弄贬损,这下,米格25算是泄密泄了个底掉,它那点性能参数,也就成了科普杂志的内容。
  “这不是我说的重点,重点是,文章里说,那米格25的机头雷达,开机能烤熟兔子,米国人打开一看,哦,居然用的还是电子管。”
  这话一出,屋内众人都不淡定了,为啥?因为兔子家现在的雷达,里面也塞满了电子管哦。
  “电子管怎么了,电子管有电子管的好处,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功率还大。”谭铭脸红脖子粗地争辩道。”
  谭振华可不吃他老爸这一套:“你这就是毛熊家的遗毒!”
  谭铭被儿子当面顶撞,面子上顿时就挂不住了,他喝道:“你个屁孩你懂啥?你以为自己能摆弄个收音机就懂电子学了?你懂啥叫雷达不?”
  谭振华笑着说道:“爸,你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我是不懂雷达,不过我可以分析啊,你看,它这个雷达是装在飞机上用的对吧,我的理解是,但凡是装在飞机上的东西,只要是能实现同样的功能,那一定是越轻越好,这个没错吧?”
  “那肯定是没错的。”
  “那老爸你说,要是把这些电子管,都换成晶体管甚至集成电路来造,这一部雷达,能省出多少重量?”
  “这些重量,哪怕直接转换为飞机携带的燃油,是不是能让这飞机留空多些时间?”
  “还有,雷达不光是看消耗功率的,还要看具体的实现功能参数,比如探测距离、跟踪目标数、锁定目标数等等,也就是转换效率。在座的都是专家,我就不说了,说多了露馅,我就知道一条,这电子管的家伙,消耗功率肯定特别大而转换效率特别差!而这,也就意味着,在实战中,他能坚持开机的时间就短,因为长时间开机,他飞机本身的能源供应和雷达本身的散热,一定会出问题!而不能保持一定的开机时间,再好的雷达,作战效用也会大大降低!”
  此言一出,满座无声,是啊,在座的都是玩雷达的老鸟,哪能不知道这些呢?
  良久,王泽天长叹一声道:“道理大家都懂,可惜,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就一定能做到的,器件跟不上,神仙也没辙!振华,不说毛熊家的破事了,还是说说你这个无人机好了,你倒是说说,这个玩意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刘大凯也把那玩意端了起来,放在大家的面前。
  说到这个,谭振华立马来了精神,就见他装腔作势地问道:“诸君可知,此物之变化否?”
  詹诺竹也凑趣,捧哏道:“未知其详。”
  谭振华道:“此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翱翔九天之上,可做惊雷一击;小则隐介藏形,可窥幽探秘;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谭铭一巴掌拍他脑门上喝到:“说人话!”
  谭振华“哎吆”一声,说到:“老爸你轻着点,打傻了咋办?我可是你亲儿子。”
  众人都乐,王代表说:“行了,行了,别贫了,知道你是天才行了吧?这东西的用途也不必你说,你就说说,它是怎么做的,还有将来的发展趋势好了。
  谭振华收敛笑容,正色道:“好吧,既然王代表说了,那我就简单介绍下情况。目前,我管眼前这架叫做1号机,它其实造出来是为了验证整个系统的原理的,目前看来,原理验证基本通过,最起码,它飞起来了。
  当然在原理验证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个就是电池问题,目前我用的是755厂的镍镉充电电池,这个电池能反复充电100次以上,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电容量明显不足,首次试飞,仅坚持了不到5分钟,我听说国外已经有了更高能量密度的镍氢电池,如果能用那个技术,那配合其他的改进,留空时间增加到10分钟甚至更久,也是可以实现的。
  然后是机体的结构件,目前只能算是拼凑,将来至少应该使用模具加工,用工程塑料作为机体材质,不但可以降低重量,还能增加机体的强度,如果是军用,我建议直接用碳纤维,重量更轻,强度更高。同时,要根据里面的电路布局进行重新结构设计。
  接着是动力部分,目前我使用的铁氧体永磁电机,这个电机的特点就是便宜,但是缺点也明显,就是效率低,载荷能力差。我这个电机是潘师傅帮着我一起做的,但是我自己不懂电机的设计,是看了几本书自己瞎弄的,所以效率不高,换专家来弄,可能好很多,我听说现在倭国有人在研究铁基稀土永磁材料,如果研究成功,可以大大提高电机的性能。
  最后是飞控,飞控有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一个是姿态感知,我现在用了一个电子的水平仪,精度太差,希望将来能有机会换成三轴陀螺仪,这样姿态控制就能精确的多,还有就是飞控算法和CPU,现在用的都太low了,不过条件就是这样,将来如果有机会,能定型的话,可以多飞飞,把飞行包线飞出来,逐步改善飞控的算法。
  至于用途么,我觉得就目前来说,还只能是个玩具,因为就我所知,目前没有合适它的载荷,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小玩意可以越做越小,或者大点的留空时间做的比较长,噪音进一步降低,做个前线侦查是非常不错的。”
  “其实,现在它也能做不少事情了”詹诺竹突然说到,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样东西,往桌上一放,说到,“它能带得动这个不?”
  “卧槽,这是啥?哎呀,这个就是传说中的间谍相机吧,詹处长你这样公然把它拿出来真的好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