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进宫面圣(二更)
总算是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面对一个执掌天下生杀大权的人,她也如蝼蚁一般卑微,生怕说错或是做错。
方才若不是苏沛那句话,真不敢想象她会是什么结果。
赵氏一来便抓着三娘的手,三娘触及她的掌心,发现她也是一手的冷汗。
“别怕,没事的……”赵氏也触到她手心的汗,悄声安慰。
人人都不敢发话,连方才甚为活跃的左老太爷也噤了声。
良久,圣上才道:“今儿就都散了吧……”
和德公主不韵世事,似乎并没察觉到众人的不对劲,噘着小嘴道:“父皇,您不是说要陪我一块儿放河灯看烟火的么?怎么这就要回去了?”
“让你母妃陪你吧,朕乏了,要回宫歇息。”
和德公主不依,圣上一走了,众臣与贵女们都不会在宫中逗留,包括苏钦玉亦是如此。
“父皇……”
“行了!”淑妃将她喝住:“要听话,你父皇说乏了,为人子女当体谅父母。”
“是……”和德公主苦着一张小脸,十分不高兴。
如此,众人恭送圣上,而后纷纷散去。
王文胥从画舫上下来,急急朝三娘而来:“祁瑶……”他欲言又止,憋了半天才道:“小小年纪得了皇上的赏赐,咱们祁瑶有出息。”
三娘本想冲王文胥笑,可她笑不出来:“父亲言重,我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气氛怪怪的,赵氏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道:“都别杵着了,回府去吧。”
王祁莲同三娘处了这么长时间,三娘的神色她都看在眼里:“瑶生…想不想吃酥糖饼?我给你买去。”
她把三娘当柳儿那般哄,可惜三娘又不像柳儿那样无忧无虑。
“不了,我想回府去。”
王祁莲见她这般,没了辙:“也好,回去睡一觉……”
到了王府,三娘没有直接回夜阑居,而是将赵氏拉到了一边去。
“母亲,我的生母…是皇上口中的那个涅华?是么?”
赵氏一听,赶忙捂着三娘的嘴:“傻丫头,别乱说!这人的名字你往后千万别再提起,千万!记住了吗?”
“那到底是不是?”
赵氏果断摇头:“不是,你别瞎想了,赶紧回去。”
在她嘴里果然是问不出什么来的,等往后去问问秋姨娘吧,她的嘴肯定不如赵氏严实。
众人一走,宫里顿时冷清下来,左老太爷同左誉上了马车往回赶。
“爷爷,那王家小姐莫不是有什么问题?”
左老太爷沉思许久:“确实很不对劲,可惜了那丫头,机灵又识大体。你没看出来,第二题那丫头是故意让着尹家那姑娘的。还有在圣上跟前,她是自己给自己解了围。”
“孙儿倒没觉得太稀罕,不过她一身素衣站在一帮女子中间,确实淡雅脱俗。”
老爷子也这么觉得,好不容易相上一个满意的孙媳妇儿,他也不愿就这么撒手:“改日到王家走一趟去,王文胥指不定是知情的。”
左誉自小跟着左老太爷,孝顺懂事,什么都依着他。老太爷既然喜欢,他也没有异议:“也好,孙儿陪您一块儿去……”
这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娘这下倒真是在高官贵族中出了名。
圣上的失态,甚至让有些人以为六宫又要添人了。
王府到访的官员中有那么几个,还给长房小姐们捎了礼,虽然这也说得过去,可在三娘看了却是别有用心。
那岂不是荒唐么?
王祁莲是三娘名义上的长姊,又是皇上的儿媳,她真要是入了宫,往后与王祁莲又要如何称呼?恐怕王家也将沦为笑柄。
三娘不觉得皇上会让她入宫,即便他想,百官与六宫众妃也不会点头。
此举有违纲常,于礼教所不容。
几日后,圣上赏赐的那一千两白银送到了府上,除了这一千两白银,还有一件霓凰羽衣。
前来送赏的宦官恭敬的对三娘道:“皇上有旨,请王小姐穿上这霓凰羽衣随奴才一起进宫面圣。”
这一出真让三娘慌了神,要她觐见,还非要穿这霓凰羽衣,此为何意?难不成真会要了她,纳入后宫?
她越想越觉得糟糕,早知道那天就该装病不去的,也不至于惹这些麻烦事儿。
赵氏同三娘一块儿接的旨,她同三娘道:“我与你一块儿进宫……”
三娘知道赵氏不放心,可她去了又能怎样?圣上真安了那样的心思,她去了也不顶用。
宦官道:“皇上叫了谁去,谁就去,没叫到的就别去凑热闹了。夫人可别乱了规矩,让奴才为难。”
赵氏很是担忧,可那宦官说得也对,她也不敢坏了规矩。
“那公公稍等片刻,我去给小女梳妆一番,免得在圣上跟前失仪。”
那宦官点了点头,将霓裳羽衣递给赵氏:“顺道换上,麻利些。”
赵氏接下:“是……”
为了方便,赵氏将三娘带到她屋里去,边给她梳头,边叮嘱:“去了少说话,皇上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一定不能触怒龙威。若是…唉……总之自己拿捏分寸。”
赵氏的担忧她都明白,只是两人都心照不宣,不说出口罢了。
“皇上要是问起你的生世,你就把傅家那些同他说,关于你的生父,就说是傅衡,旁的千万别提。”
“是,祁瑶都知道。”
听三娘这般回应,赵氏稍稍放了心,给三娘简单梳理一番,换上那身衣裳,就送她出门了。
正好赶上乔氏出门,见三娘这身打扮吓了一跳:“哟!这丫头是要去哪儿?”
赵氏淡淡回道:“进宫”
“进宫?”乔氏一脸的惊讶:“去见谁啊?难不成大嫂准备嫁一个再搭上一个,全往睿王府送?”
赵氏顿时黑了脸:“休要胡说,祁瑶这是进宫面圣,你再这般胡说别怪我翻脸!”
乔氏极少见她这般硬气,瘪嘴道:“不说就不说,稀罕!”她说罢了,径直出了府门。
赵氏将三娘扶上轿撵,再三嘱咐:“记住方才我同你说的话……”
“我都记着的,母亲回去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进了宫再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