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不教学武教学文
宋朝的读书人,可能拥有天生的某种优越感。
但他们不敢怼农夫,因为农业才是国朝的根本,哪怕是皇帝每年都会有几天亲农的时候。
也不敢怼豪绅,谁知道哪个豪绅的背后是某位朝堂要员。
更不敢怼路上遇到的某位游侠,因为说不定这位游侠怒而就会把他们给宰了,然后投奔梁山泊这样的山寨。
但他们却敢怼各种军士,哪怕将军。明明他们的安全,完全就是靠这些兵将们提供的。
莫说只是怼一怼人家,要是到了知县一级的,杀死几个兵士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什么事情。
胡铨几位突然被武松这个粗大兵一顿奚落,当即脸上就有点挂不住。
刚要出言反驳,以找回他们读书人的读书感。可杨司锋随即站起来道:“二哥,今儿个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这个粗军汉还是杨知军的二哥?这回就算他们不满,也只能把要说的话往肚里咽了。
“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结拜二哥,武松,现在忝为都虞侯之一。我可和你们说,武二哥一身的武功,等闲人都近不了身,你们几个不是吹嘘酒量厉害么?可你们知不知道,武二哥喝了十八碗酒后,还能打死一只大老虎,厉害吧。”
当然,杨司锋是故意的。
他当然看出了这几个读书人对武松的嫌弃。
可杨司锋更明白,未来的大宋,如果不遭受那莫名的耻辱的话,不只需要胡铨这帮有决心、敢担当的文人,更需要武松这样不畏生死,敢于战斗的武将。
没有什么重文轻武,或什么重武轻文,杨司锋虽然改变不了大宋朝的这个局面,但他想用他自己的努力,弥合武人和文人之间相互相轻的某些局部的状况。
既然武松和胡铨等人都还算在乎他的看法,他想做这个努力。
果然,当他说完这些话之后,胡铨等人可能仍难言心甘情愿的,可还是挤出了几丝笑容道:“没想到武二哥这么厉害,不行,咱们几个比一个,我们就不信了,我们哥几个喝不过你。”
反正是杨司锋家的钱,不喝白不喝。
于是,再次来送菜过来的韩娟,再一次心疼的看到,一晃眼的工夫,又有几个酒坛子底朝天了。
这还不算,他们这里才刚开喝,一会儿史进也推门进来。看到几个书生的时候,只微愣了一下。
可当他看到酒桌子上有杨司锋和武松,再看到满桌的酒菜时,毫不客气的就坐了下来。
有了和武松一块喝酒在前,这次无须杨司锋再站起来介绍,胡铨主动站起来招呼了史进。
当听说史进乃是三哥时,不由变得更加的恭敬。
还好大家都年轻,都是不到二十岁的的年轻人,对于文武的殊途,他们似乎没有想那么多,推杯换盏之间,一时忘记了对方的身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在这推杯换盏之间,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也在渐渐的拉近。
“我说你们几位,不错,不象那些酸不溜丢的读书人。愿意放下身段来当这保正,这是百姓之福啊,没有见过百姓的苦日子的人,他们不知道百姓们有多苦啊。”武松再次一饮之后,突然说道。
大家齐齐瞪着他,他们可是记得武松说过的话,他说这些人基本上没什么好人?这会却来替人家悲天悯人?
“要我说,要是所有的父母官,在上任之前都能当几年保正里正的就好了,至少让他们见识了民间的疾苦之后,等他们科举中第,当了父母官之后,就不会那么不识人间烟火了。”武松似乎没有留意到大家的异样,继续感叹道。
杨司锋听罢眼前一亮,还将目光瞟了其它六个书生一眼。
是啊,所谓的父母官,虽然说是亲民官,可他们又有几个食人间烟火呢?若是真正的见过百姓们是如何操劳的,又怎么可能会相信那亩产十万的大卫星?又岂会说出何不食肉糜那等荒唐的言语?
读书人当保正,在后世是不可想象的,村官再小可也是官,人家不会让一群年轻人去捣腾的。
可是在这年代,让一群还没有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先去民间历练、见识一番,不只对他们个人是一种煅炼,对国朝对百姓也是极有帮助的啊。
可那群饱食终日,不知所谓的太学生们,他们愿意放下身段,去从事这对于他自己有利,于国朝于百姓也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这是对他们满腹的诗书才华的一种侮辱。
杨司锋将目光投向胡铨很久,没有移开,就是想问一下他的意思。不只他们六个,其它的太学生呢,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将他们外放到州县下面的村保历练,他们愿意接受么?毕竟,不管如何,乡下的生活肯定不如城里方便的。
“我们哥六个是没有问题,其它人是不行的,他们吃不了这个苦,再说,他们也不可能想去理会泥腿子的生活,”胡铨自然明白了杨司锋的用意,讪讪地说道。
杨司锋顿时明白过来了。
这六个年轻人都算是忠臣和能臣之后,所以他们的家长才会作出让他们前来和杨司锋亲近的决定。试问如果是蔡京、李邦彦之流,他们怎么可能会让自己家的子弟和杨司锋走得很近?大家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啊。
杨司锋只能喟然一声长叹。
无论是前世今生,他都无法想象,一群根本没有见识过民间疾苦,没有见过百姓艰辛的父母官,却在告诉百姓们该如何经营耕作,告诉人们该如何守护绿水青山?到底是他们的能力有问题,还是他们的良心真的被狗吃了?
大家的心情一时变得沉重起来,虽然他们都想做点事情,但他们更明白,国朝的这种现状,不是他们这几个人能改变的,人微言轻啊。
“杨兄,要我说,咱官家对你这次,还算挺够意思的,虽然让你知军,却坐实了你文官的身份,至少,你算是文官的一员了,他们那帮士大夫,以后就不敢随便吊打你了。”某个年轻人,突然气愤地说道。
杨司锋愣愣地看着他,不明所以。
“我爷爷就是被他们那伙人给坑了,所以,我爷爷现在坚决让我不要习武,要我去习文。再说了,咱家又不是不会读书,又不是考不上科举,凭啥有事没一的要被那群臭文人乱喷,还要随他们随便吊打。”年轻人再次义愤难平地吼道。
(未完待续)